- 年份
- 2024(4232)
- 2023(6406)
- 2022(5645)
- 2021(5317)
- 2020(4472)
- 2019(10449)
- 2018(10426)
- 2017(18748)
- 2016(10939)
- 2015(12427)
- 2014(12913)
- 2013(12705)
- 2012(12033)
- 2011(11068)
- 2010(11303)
- 2009(10207)
- 2008(10459)
- 2007(9433)
- 2006(8593)
- 2005(7611)
- 学科
- 济(42125)
- 经济(42078)
- 管理(29162)
- 业(25322)
- 企(19898)
- 企业(19898)
- 方法(15592)
- 农(14318)
- 地方(13648)
- 数学(12692)
- 数学方法(12412)
- 学(12243)
- 中国(11026)
- 业经(10296)
- 农业(10070)
- 财(9189)
- 理论(9068)
- 和(8751)
- 环境(8573)
- 资源(8413)
- 制(7984)
- 发(6617)
- 教育(6275)
- 地方经济(6209)
- 划(5967)
- 教学(5902)
- 技术(5674)
- 务(5544)
- 财务(5507)
- 财务管理(5482)
- 机构
- 学院(158606)
- 大学(156596)
- 研究(56864)
- 管理(56558)
- 济(53418)
- 经济(51714)
- 理学(47680)
- 理学院(46975)
- 管理学(45777)
- 管理学院(45503)
- 中国(42333)
- 科学(40427)
- 京(35171)
- 农(33068)
- 所(31330)
- 研究所(28643)
- 江(28189)
- 业大(27152)
- 中心(26375)
- 农业(26078)
- 财(25846)
- 范(25221)
- 师范(24963)
- 省(23440)
- 州(22270)
- 北京(21827)
- 院(20387)
- 师范大学(19836)
- 技术(19817)
- 财经(19655)
- 基金
- 项目(104230)
- 科学(79572)
- 研究(75476)
- 基金(70411)
- 家(62709)
- 国家(62126)
- 科学基金(51523)
- 省(46732)
- 社会(43092)
- 社会科(40472)
- 社会科学(40448)
- 基金项目(37852)
- 划(36935)
- 教育(35289)
- 自然(34780)
- 自然科(33719)
- 自然科学(33703)
- 自然科学基金(33009)
- 编号(32796)
- 资助(28752)
- 成果(27108)
- 重点(24460)
- 课题(24075)
- 发(23513)
- 部(21491)
- 创(20853)
- 计划(20645)
- 科研(19658)
- 创新(19515)
- 科技(19376)
共检索到247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望林
国土资源与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的目的,在于明确国土资源与环境质量的优劣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明确经济现代化及其为社会创造新增资源的潜力,达到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维护环境生产能力,为国土整治规划提供依据。一、资源与环境的总特点湖南省资源与环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优势环境占主导地位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一般可以分为均质环境、优势环境和边缘环境。尤其是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这样划分的意义更大。各种要素组合良好的均质环境一般不多,我省以湘东环境的均质化程度较高,就局部来看,虽然我省也有边缘环境,但就环境的整体分析,湖南基本属优势环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军
农业资源评价是农业资源区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湖南农业资源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以往的农业资源评价思路、评价方法与手段、评价指标体系等也与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宜,农村与农业经济政策的调整更为新时期的农业资源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目标与要求,很有必要以新的视角和理念、先进的方法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查清农业资源家底的情况下,重新对湖南农业资源利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本文从评价指导思想、评价原则等方面构建了湖南农业资源评价的基本思路,利用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和资源丰度指数模型等评价模型从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丰度等两个角度对湖南农业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与湖南农业资源实际相吻合...
关键词:
农业资源 利用 评价 湖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元贞
水既是生活资源;又是生产资源,也是巨大的廉价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水量、水质的需求日益增多与严格,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击。因此如何加强对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是当前一项十分迫切和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现仅以湖南为例,对水资源的特点、现状及合理开发利用问题进行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蒲仕良 周明军
近年来,湖南省怀化市国土资源局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坚持合理开发,科学利用,有力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加强耕地保护管理,切实巩固农业生产基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光明
煤炭是人类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向有“工业的粮食”之称。煤炭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高达80%左右。湖南省至今尚未发现可供开采的油气资源,北煤南运,交通运输紧张。因此,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煤炭资源,具有先行性和迫切性。湖南省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已有一定基础。至1983年底已探明煤炭保有储量为28.9亿t,其中i业储量19.6亿t,居全国第18位。1983年的煤炭产量为2667.96万t,基本上能保证本省工业用煤和民用煤,并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念沛豪 蔡玉梅 谢秀珍 张文新 马世发
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是国土规划的重要支撑,也是构建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该文以湖南省作为案例研究区,通过赋予生态位理论在功能方面的新内涵,构建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功能评价模型,将国土空间功能划分为农产品生产、产业发展、人居服务、旅游休闲、矿产资源供给和生态服务6类,并建立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优势功能选取、空间-属性双重聚类以及专家定性调整3步生成综合功能分区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能体现区域的多功能特征,能与省内现行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等相关区划进行衔接,证明了该文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本研究不仅能为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也可为省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建祥 周庄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模式的重要途径。在湖南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应当引入生态红线思维,确定重点生态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的红线保护区域。生态用地是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的主要依据,用以满足生态保护的用地需要,因此,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应当涵盖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未利用地四种类型,并运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等的编制工作中。生态保护红线的有效实施有赖于严格的监测、评估与考核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
国土资源管理 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用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万川 卞鸿翔
国土是人们赖以生存和从事生产的主要场所和物质基础。为了改善和丰富人民生活,创造最优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和生产发展,对本地域国土资源不仅要合理、有效地加以开发利用,而且要经常不断地进行综合整治,改造自然,保护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湖南省国土开发与整治问题,是直接关系本省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课题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庭生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土地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合3.177亿亩),耕地5,168万亩,其中水田4,042万亩。土地构成大体上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地占土地总面积49%,丘陵26%,岗地13%,平原7%,湖河水面5%。耕地约占土地总面积16.3%。这些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洞庭湖平原和湘、资、沅、澧四水及其支流的河谷平原,丘陵和山麓分布较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鹰,王克林
应用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从自然环境、灾害状况、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四个方面对湖南省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和空间格局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将湖南省生态环境划分为五个级别。研究表明,湖南省生态环境综合状况基本上由东向西逐渐变差,但局部区域有差异,且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的空间分布大体吻合。说明自然环境条件对湖南省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异起主要作用,但灾害、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成娅丹,龚循礼
食糖为人民日常生活所需,亦是食品、医药等工业的原料,但我国目前还是一个食糖不足的国家,往往一年需进口近百万吨。因此,为逐步做到食糖自给而因地制宜地发展糖料作物生产,便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之一。可是湖南省糖蔗生产的发展却招致了一些非议。有的人认为湖南省根本就不该种植糖蔗,而应发挥粮食生产方面的优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项国荣 王克林 谭云峰 陶云虹 刘新平
本文分析了湖南省丘岗地资源环境特征、利用现状及其地域差异,提出了综合利用,治用结合,以短养中,中短养长,倾斜开发的指导思想,并对全省及不同类型丘陵岗地农业开发利用方向、模式及对策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连桥
一、土地利用结构及演变湖南省土地总面积31,774.35万亩,其中耕地6,500.98万亩,占20.46%;园地389.79万亩,占1.23%;林地15,183.36万亩,占47.78%;荒山草地4,790.02万亩,占15.08%;水域2,270.90万亩,占7.15%;城乡居住地及工矿用地1,194.36万亩,占3.74%;交通用地56.10万亩,占0.8%;其它土地1,388.84万亩,占4.37%。土地利用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它既受自然条件所影响,更受不同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所制约,因此,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土地利用有着较大的变化。建国以来,由于重采轻造、乱砍滥伐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阳宝华
我国是世界上产生粉煤灰最多的国家,也是受粉煤灰污染最严重的国家。粉煤灰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每年排放总量相当于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总量的2倍多。湖南省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消耗过程中必将产生大量的粉煤灰,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作为一种弃则有害、用则为宝的燃煤过程产生的衍生物,如能实现综合利用,能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湖南省生产力学会通过实地考察、部门座谈、听取专家意见等方式,形成了这篇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分三个部分,讲述湖南省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基本情况和做法、湖南省粉煤灰综合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快推进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粉煤灰 现状 综合治理 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