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64)
2023(3910)
2022(3372)
2021(3199)
2020(2686)
2019(5936)
2018(5901)
2017(10638)
2016(6220)
2015(6847)
2014(6758)
2013(7007)
2012(6681)
2011(6067)
2010(6336)
2009(5834)
2008(5827)
2007(5042)
2006(4694)
2005(4093)
作者
(19802)
(16757)
(16422)
(15687)
(10425)
(8182)
(7380)
(6609)
(6410)
(6047)
(5822)
(5774)
(5481)
(5344)
(5294)
(5136)
(4977)
(4797)
(4793)
(4755)
(4330)
(4167)
(4034)
(3771)
(3765)
(3748)
(3747)
(3631)
(3428)
(3358)
学科
(23617)
经济(23600)
管理(19267)
(12722)
地方(10777)
环境(10610)
(10507)
资源(8724)
(8225)
企业(8225)
农业(7473)
(7305)
生态(7021)
方法(6986)
中国(6043)
数学(5998)
数学方法(5905)
(5807)
业经(5662)
(5488)
(5025)
地方经济(4850)
(4467)
土地(4104)
(3813)
规划(3751)
环境规划(3509)
技术(3262)
农业经济(3224)
经济学(3160)
机构
学院(86536)
大学(83793)
研究(34183)
管理(31708)
(30717)
经济(29663)
理学(26378)
理学院(25960)
管理学(25458)
管理学院(25312)
中国(25114)
科学(24563)
(21381)
(19012)
(18621)
业大(17169)
研究所(17116)
农业(16741)
(16385)
中心(16224)
(15684)
(13432)
(13128)
师范(13028)
(12766)
(12322)
科学院(11993)
北京(11697)
资源(11629)
(11620)
基金
项目(62052)
科学(47371)
研究(43552)
基金(42406)
(38540)
国家(38229)
科学基金(31502)
(28665)
社会(25918)
社会科(24449)
社会科学(24435)
基金项目(23398)
(22078)
自然(21529)
自然科(20608)
自然科学(20592)
自然科学基金(20139)
教育(18074)
编号(17842)
资助(16663)
(15079)
重点(14703)
成果(13517)
计划(12854)
课题(12813)
(12510)
科技(12350)
(11927)
科研(11485)
发展(11410)
期刊
(40694)
经济(40694)
中国(23310)
研究(21903)
(19567)
学报(17485)
科学(15218)
农业(13895)
大学(11705)
资源(11527)
学学(10976)
管理(9649)
(9527)
(8029)
教育(7805)
业经(7383)
技术(6393)
图书(5998)
(5724)
金融(5724)
问题(5658)
(5568)
林业(5234)
科技(5125)
(5081)
生态(4663)
业大(4643)
书馆(4510)
图书馆(4510)
现代(4306)
共检索到137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建祥  周庄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模式的重要途径。在湖南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应当引入生态红线思维,确定重点生态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的红线保护区域。生态用地是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的主要依据,用以满足生态保护的用地需要,因此,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应当涵盖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未利用地四种类型,并运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等的编制工作中。生态保护红线的有效实施有赖于严格的监测、评估与考核机制的建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望林  
国土资源与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的目的,在于明确国土资源与环境质量的优劣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明确经济现代化及其为社会创造新增资源的潜力,达到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维护环境生产能力,为国土整治规划提供依据。一、资源与环境的总特点湖南省资源与环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优势环境占主导地位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一般可以分为均质环境、优势环境和边缘环境。尤其是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这样划分的意义更大。各种要素组合良好的均质环境一般不多,我省以湘东环境的均质化程度较高,就局部来看,虽然我省也有边缘环境,但就环境的整体分析,湖南基本属优势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江南  
2017年2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了在全国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划定各个区域内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按照不同生态系统的要求,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的功能。此外,该意见还就全国不同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时间表及相关责任机制作了安排。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在我国的正式建立,是我国继2015年新《环保法》施行以来最为重要的生态保护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邓红蒂  陈瑜琦  汪晓帆  袁弘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举措。2017年以来,通过国家、省、市、县等多层级上下联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草等多部门横向联合,共同开展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评估调整工作,首次全面完成了全国陆海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实现了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为全球生态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江南  
2017年2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了在全国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划定各个区域内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按照不同生态系统的要求,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的功能。此外,该意见还就全国不同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时间表及相关责任机制作了安排。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在我国的正式建立,是我国继2015年新《环保法》施行以来最为重要的生态保护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邹国仁  黎美琴  
以"地和·人和"为核心价值观,以省级文明单位和模范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为抓手,湖南省株洲县国土资源局积极打造团结、向上、廉洁的队伍,切实推行"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机制。在文明执法、文明服务、文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实效。自2014年以来,湖南省株洲县国土资源局共上报各类建设用地和储备土地8077亩,征地4456亩,出让土地602.7亩,完成国土资源总收入9.68亿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会平  
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通过分析自然、区域经济的区位条件、资源与生态环境状况、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叠置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集成法综合评判,将湖南省划分为5个生态功能区和17个生态功能亚区,并且绘制了湖南省生态功能区划图。为湖南省的生态建设和政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湖南省的市州开展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尤松松  
洪江市地处湖南省西南,雪峰山脉中段,沅水干流上游,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安江农校培育出了杂交水稻,安江农校被列为国家重点历史文化保护单位;与此一江之隔的岔头高庙发掘出了大量的稻作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蒲仕良  周明军  
近年来,湖南省怀化市国土资源局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坚持合理开发,科学利用,有力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加强耕地保护管理,切实巩固农业生产基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贝  隋雪艳  王晓瑞  殷齐琪  王君櫹  周生路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专项规划,其中保护修复区识别和划定是该项规划编制的关键内容。针对当前省域尺度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开展较少的状况,以江苏省为研究区,通过构建多级指标体系对全省生态重要区域和敏感区域及其等级层次进行了评价识别,然后整合二者成果,对江苏省各类各级生态保护修复区进行了划定。结果表明:(1)江苏省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区可划分为生态保护重点区、生态修复关键区和生态修复一般区,面积分别为17 548、4 688、16 981 km~2,比例16.17%、4.32%、15.65%。(2)生态保护重点区主要包括太湖、洪泽湖等湖泊地区、长江过境段下游以及东部沿海湿地等,生态修复关键区主要分布在苏南的太湖流域、长江沿岸以及苏北的沂沭泗流域,生态修复一般区则主要集中在沂沭泗流域北部、苏中的淮河-里下河流域、长江过境段上游沿岸和东部沿海地区,其余大多在苏北地区零散分布。(3)生态保护重点区主要由水域、湿地构成,生态修复关键区和一般区则分别以城市周边地区和农业生产用地为主。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路路  蔡玉梅  郑新奇  崔海宁  
为合理评价和提升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绩效,从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及生态环境3个维度构建了不同主体功能区实施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模型和GIS技术建立了绩效评估体系,并以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湖南省不同功能区实施绩效结果呈现中、东部高,西北和西南低的空间分布,84个县(市)为中级和良好水平,占全省总县(市)个数比重的68.85%;(2)湖南省实施绩效结果由好到差依次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应加强对生态功能区的各种政策落实提高实施效果。说明构建的评价体系可反映同一功能区内各县市实施相对绩效,有针对性的找出规划实施影响因素,为规划调整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日前表示,生态保护红线主要保护的是生态功能重要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区域。目前15个省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已经结束。剩下的16个省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待国务院批准后由省级人民政府对外发布。初步估计全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将达到或超过占国土面积25%左右的目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俊刚  李佳  陈天平  
本文以海南省坚持陆海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例,探索采取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健全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等手段,巩固和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的有效途径,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雄伟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守住国家生态安全底线的重要措施。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对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内涵、具体内容、划分方法和管控思路作了相应的调整和完善。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我国各省市实践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功能定位,提出生态保护红线分级、分类、跨区管控的新思路,以便更好完善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燕勤   梁晓鸣  
<正>2023年8月15日,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编撰的《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蓝皮书》以翔实的数据及案例展示了我国生态保护红线从构想提出到落地实施的全过程,并就未来管控措施及实施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2011年10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首次提出“划定生态红线”这一表述,到2023年7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完成,这十多年的时间既是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探索及完善的过程,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