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3)
2023(12712)
2022(11136)
2021(10282)
2020(8826)
2019(20190)
2018(20117)
2017(39528)
2016(21214)
2015(24162)
2014(24004)
2013(24136)
2012(22422)
2011(20042)
2010(19689)
2009(17924)
2008(17406)
2007(15193)
2006(13274)
2005(11399)
作者
(61716)
(51467)
(51114)
(48782)
(33114)
(24762)
(23179)
(20268)
(19729)
(18499)
(17750)
(17192)
(16332)
(16140)
(15958)
(15717)
(15308)
(15306)
(14802)
(14640)
(12789)
(12593)
(12559)
(11664)
(11501)
(11437)
(11330)
(11325)
(10300)
(10221)
学科
(94542)
经济(94447)
管理(62340)
(62244)
(50319)
企业(50319)
方法(45329)
数学(39996)
数学方法(39647)
(26236)
地方(22652)
中国(21967)
(20817)
业经(20796)
技术(18718)
(18514)
农业(17937)
(15363)
贸易(15357)
(14801)
(14488)
环境(14449)
理论(13609)
(13463)
产业(13327)
(13202)
财务(13135)
财务管理(13111)
企业财务(12518)
(12023)
机构
大学(305322)
学院(304888)
管理(126713)
(124538)
经济(121943)
理学(110837)
理学院(109658)
管理学(107890)
管理学院(107354)
研究(99189)
中国(71530)
(64488)
科学(62125)
(54017)
(49047)
(48716)
业大(47255)
中心(46223)
研究所(44634)
财经(44484)
(44144)
(40557)
北京(40241)
(39726)
师范(39389)
农业(38429)
经济学(37332)
(36019)
(35968)
经济学院(34016)
基金
项目(216242)
科学(170764)
研究(158154)
基金(157162)
(135943)
国家(134851)
科学基金(117121)
社会(100100)
社会科(95053)
社会科学(95026)
(86205)
基金项目(84712)
自然(76660)
自然科(74835)
自然科学(74819)
自然科学基金(73481)
教育(71906)
(70791)
资助(64940)
编号(64026)
成果(50149)
重点(47941)
(47865)
(46540)
(45362)
课题(43735)
创新(42275)
教育部(41159)
科研(40890)
人文(40787)
期刊
(131832)
经济(131832)
研究(87273)
中国(54086)
学报(46784)
管理(44076)
科学(43821)
(43814)
(38429)
大学(35621)
学学(33697)
农业(31026)
教育(30984)
技术(28591)
(23705)
金融(23705)
业经(22346)
财经(21183)
经济研究(20413)
(18004)
问题(17794)
技术经济(16809)
科技(16280)
理论(16011)
(15533)
图书(15400)
实践(14755)
(14755)
资源(14432)
现代(13870)
共检索到433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毅  李明  罗媞  邓正华  
基于产业技术选择指数的面板数据模型,对2009—2015年湖南省各地级市的资源禀赋和产业技术选择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①湖南省各地级市的产业发展战略呈现出湘西北、湘东发展失衡,而湘东北、湘南发展基本协调的"十字型"空间特征。②张家界、怀化和常德等湘西北地区和株洲、益阳两个湘中东地区都严重偏离资源禀赋结构的比较优势。③岳阳、湘潭、娄底、永州等城市的产业发展政策对资源禀赋结构的比较优势偏离不大,并且大部分地区的偏离幅度随时间的演变得到持续改进。建议湖南产业发展战略应该遵循产业动态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地区间资源禀赋结构的差异;通过相对降低湘西和湘东地区产业的资本劳动比重以及提高湘中东地区产业的资本劳动比重来优化湖南省各地级市的产业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小娥  
根据湖南省14个地级市的经济效益的10个指标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找出影响城市经济效益的主要公因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逐步回归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运用聚类分析将14个地级市按照不同尺度分类,并找出GDP与其他指标之间的关系,对湖南省14个地级市的经济效益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利用因子分析法将10个指标合理地解释为经济及人口因子和客运量因子,并根据湖南省14个地级市的综合得分进行经济效益排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逐步回归法,得出了影响GDP的最主要的三个因素,即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货运总量,并建立了线性回归方程;利用系统聚类法中的离差平方和法将湖南省14个地级市合理地分为三类,得出长沙市在湖南省GDP的贡献最高,湘西州与张家界最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良健  何琼峰  文嫮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再生资源产业作为根本解决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汨罗市再生资源产业历史悠久,已经初步建立起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系统和废弃物资无害化处置系统,呈现出产业集群发展雏形,针对目前汨罗市再生资源产业集群存在的产业链条短、产品加工度不高、附加值低等问题,必须通过再生资源产业价值链技术创新、链核延伸和链条辐射,实现汨罗市再生资源产业集群的动态升级,加速汨罗市再生资源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形成,为其他地区和城市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经验借鉴和发展启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福生  曾小溪  
本文利用湖南省基本公共服务数据和贫困发生率数据对基本公共服务减贫效果进行实证研究表明,一般来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好的县份贫困发生率低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中等和较差的县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减贫作用重大;同时,历史因素对于贫困发生率的影响已经不太明显,民族因素对于贫困发生率存在影响。因此,政府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减少贫困发生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侯俊军  李田田  王耀中  
将标准存量作为研究湖南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运用扩展的生产函数模型,得出1985—2007年期间各要素的贡献率。实证结果表明,标准在促进湖南省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经济增长有着很高的贡献率,仅次于资本存量的贡献率,高于专利和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因此,要大力加强湖南省标准化体系建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宛晨  刘颖  胡永翔  
以1993~2012年浏阳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进为分析对象,运用多样化的实证分析方法,探讨浏阳市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重心演进轨迹,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浏阳市接下来三年的产业结构发展情况进行经济预测。结果表明:浏阳市应该改变现阶段第二产业"一家独大"的单一局面,分步骤、分阶段地逐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县域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景峰  向平安  姚瑶  张祎蓉  江雪  刘白杨  
限制开发区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地区,其发展与我国粮食和生态安全息息相关,在限制开发的主体功能区要求下,产业的选择和发展关系到这类区域主体功能落实和区域经济发展。以邵阳市为例,采用区位商分析法,分析邵阳市及所辖县市产业发展动态,探讨其优势产业发展。结果表明,2001年邵阳市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35.8∶25.2∶39.0,2014年转变为21.8∶38.2∶40.0,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上升较快,第三产业呈动态波动。邵阳市各县市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最具比较优势,其中种植业有一定优势县市为邵阳县、隆回县和新宁县;林业优势突出县市为绥宁县,有较大优势的县市为城步县,有一定优势的县市为洞...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建民  杨华  
选取湖南省13个市2002—2012年相关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对湖南省财政支出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规模与产业转型升级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正向效应微弱;财政支出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服务“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精准对接优势产业,实现专业布局全覆盖,弘扬楚怡职教传统,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湖南职业教育在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新担当。亮点着力打造“院校集群+功能板块”“专业集群+产业链”的产教深度融合生态系统,办好一批特色产业学院,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建立一批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广泛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近5年来湖南职业院校新建创新平台629个,累计培养贫困家庭学生16.43万人,输送毕业生200余万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志军  
近年来,我国银行卡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影响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而且银行卡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本文以湖南省银行卡产业发展现状为基础,积极探求新对策,力求促进我国银行卡产业快速、均衡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瑾  曾路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与升级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本文以湖南省38家有代表性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检验方法,探索不同金融支持因子对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以及局限性。研究表明直接金融支持对湖南省目前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作用较小,未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引导作用,应积极构建交互式动态金融支持体系,以便为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周艳  
税收作为国家制度性工具,在长期时间序列分析中,税率变化幅度较小,征管作用趋于弱化,仅有经济与税收呈现长期稳定的关系。选取湖南省税收增长率和第二、三产业中的六大主要行业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第二产业与税收收入相关度较高,贡献率较大;传统服务业与税收收入相关度较低,贡献率较小;房地产行业对税收收入贡献为负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化顺  张贵  符朝曦  吴鑫  
湖南省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7.77%,但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抗逆能力较差;旱灾和因旱灾引发的次生灾害可能会成为湖南林业发展的最大威胁。以MODIS数据为数据源,提取林地干旱遥感监测因子的植被指数(NDVI)与地表温度(LST),利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模型,并进行湖南省2013—2015年森林植被生长季的林地干旱反演,分析得到2013年湖南全境林地旱情从3月到8月发生不同程度的加重的现象,生长季前期干旱区域分布在湘南,湘西北地区出现干旱的程度较低;生长季后期洞庭湖区及湘中地区干旱程度较为严重。进一步反演2014年和2015年每年3—5月林地干旱时空分异特点,在时间尺度上,2015年3—5月旱情有逐月加重趋势,与2014年相比,其同比月份的干旱程度较高。在空间分布上,旱情较为严重的区域多分布在湘南和湘中的局部区域。将2013年8月湖南省气象局发布的干旱等级监测数据,与依照干旱反演得出的TVDI值所确定的干旱等级进行比较,干旱等级的一致率达81.4%,由此,随着湖南省卫星减灾应用工程不断完善,可以成为林地干旱监测预警的有效实现途径之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睿  李晨阳  冯学钢  
文章运用2009-2015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数据探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空间特征对研发效率的影响,通过静(动)态集聚指数计算发现滁州、铜陵高新技术产业出现了产业集聚趋势。DEA投入产出研究表明,合肥、滁州具有产出不足问题,亳州和蚌埠投入冗余问题突出,淮南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问题均很严重。构建计量模型可知,研发人员折合全时当量、研发经费外部支出对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来自政府部门科技活动资金的不当利用限制了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提高。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有助于研发效率的提高,说明全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侯俊军  刘倩华  
将衡量标准化水平的指标作为研究湖南对外贸易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1989—2010年相关数据,分析了标准化与湖南对外贸易的协同发展状况,并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做出实证检验。得出结论:湖南标准化各指标的增长能显著带动湖南省对外贸易额的增长,其中企业标准、参与制修订的国家标准和专利存量对出口贸易有着更大的影响,标准研究专项经费、技术委员会和地方标准存量对进口贸易有更大的影响。因此,想要增强对外贸易发展能力,就必须加快提升湖南省的标准化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