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7)
- 2023(10637)
- 2022(9635)
- 2021(9025)
- 2020(7737)
- 2019(17872)
- 2018(17806)
- 2017(34327)
- 2016(19010)
- 2015(21389)
- 2014(21362)
- 2013(21284)
- 2012(19683)
- 2011(17701)
- 2010(17382)
- 2009(15838)
- 2008(15106)
- 2007(13044)
- 2006(11366)
- 2005(9774)
- 学科
- 济(72734)
- 经济(72652)
- 管理(50893)
- 业(48670)
- 企(39858)
- 企业(39858)
- 方法(34838)
- 数学(30160)
- 数学方法(29803)
- 农(20944)
- 学(19312)
- 中国(17722)
- 地方(17676)
- 财(16950)
- 业经(16103)
- 农业(14172)
- 理论(12388)
- 和(12119)
- 贸(12071)
- 贸易(12065)
- 环境(11900)
- 制(11738)
- 易(11674)
- 技术(11267)
- 务(10507)
- 财务(10448)
- 财务管理(10428)
- 教育(10035)
- 划(10031)
- 企业财务(9895)
- 机构
- 大学(266735)
- 学院(264618)
- 管理(104848)
- 济(97419)
- 经济(95064)
- 研究(92375)
- 理学(91561)
- 理学院(90437)
- 管理学(88593)
- 管理学院(88173)
- 中国(65637)
- 科学(63383)
- 京(57397)
- 农(52611)
- 所(48398)
- 业大(46798)
- 研究所(44844)
- 财(42506)
- 农业(42085)
- 中心(41378)
- 江(38927)
- 北京(35781)
- 范(35701)
- 师范(35194)
- 财经(34398)
- 院(33879)
- 州(31522)
- 经(31324)
- 省(31070)
- 技术(29822)
- 基金
- 项目(191187)
- 科学(147948)
- 基金(136839)
- 研究(134164)
- 家(121866)
- 国家(120876)
- 科学基金(101980)
- 社会(80474)
- 省(78075)
- 社会科(75952)
- 社会科学(75923)
- 基金项目(73919)
- 自然(70451)
- 自然科(68720)
- 自然科学(68698)
- 自然科学基金(67434)
- 划(64967)
- 教育(60958)
- 资助(56877)
- 编号(54476)
- 成果(43501)
- 重点(43394)
- 发(41010)
- 部(40841)
- 创(39447)
- 课题(37955)
- 计划(37652)
- 科研(37429)
- 创新(36809)
- 大学(34608)
共检索到378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照良 贺顺连 肖调义 贵秋明
为系统了解湖南省虾类的生物多样性 ,从 1987年起 ,采集了湖南省各类水域匙指虾类标本近 10 0 0 0号 ,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 .研究发现 ,湖南省共有匙指虾科虾类 3 1种 (亚种 ) ,隶属于米虾属、新米虾属、拟米虾属和缺鞭米虾属 .其中有 2 0种为湖南特有种 ,缺鞭米虾属为湖南特有属 .报道了新米虾属、拟米虾属和缺鞭米虾属三属共10种的主要鉴别特征 ,地理分布与生活习性 ,并提供了种的检索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照良 贺顺连 肖调义 贵秋明
为了系统了解湖南省虾类生物多样性 ,促进虾类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从 1987年起采集了湖南省各类水域匙指虾类标本近万种 ,对其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 .研究发现湖南省共有匙指虾科虾类 31种 (亚种 ) ,隶属于米虾属、新米虾属、拟米虾属和缺鞭米虾属 .其中有 2 0种为湖南所特有种 ,缺鞭米虾属为湖南特有属 .报道了米虾属 2 1种 (亚种 )的主要鉴别特征 ,地理分布与生活习性 .并提供了匙指虾科 4个属的检索表及米虾属在湖南所有种的检索表 .
关键词:
十足目 匙指虾科 米虾属 湖南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令令 薛毓才 蒋刚 时立秋 黄旭雄
锯齿新米虾为刀鲚幼鱼阶段的优质生物饵料。为探究不同温度(20℃、25℃和30℃)和不同饵料(虾片、沼虾商品饲料和小球藻)对锯齿新米虾生长繁殖的影响,以实验室孵化后7 d的锯齿新米虾(Neocaridina denticulata)仔虾为对象进行为期91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锯齿新米虾的存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0℃组的存活率(93.33%±7.20%)显著高于30℃组(P<0.05);温度对锯齿新米虾体长、体质量及特定生长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随着温度升高锯齿新米虾发育显著加快,30℃、25℃和20℃下初次抱卵时间分别为(39.25±3.20) d、(55.00±1.00) d和(162.33±1.53) d;但20℃锯齿新米虾初次抱卵时的体长、体质量及抱卵量均显著高于25℃和30℃(P<0.05),25℃组与30℃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温度下锯齿新米虾的相对繁殖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胚胎孵化时间随温度的升高显著性降低;锯齿新米虾性腺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16.57℃,有效积温为507.54℃·d;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6.69℃,有效积温为279.98℃·d。投喂小球藻组锯齿新米虾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显著低于投喂其它饵料组(P<0.05),投喂沼虾商品饲料可以显著提高锯齿新米虾的初次抱卵体长、体质量、抱卵量及相对繁殖力(P<0.05)。综上所述,人工养殖锯齿新米虾的适宜温度为25℃左右,沼虾商品饲料是锯齿新米虾的适宜饵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炎 康现江 穆淑梅 郭明申 张晗
采用半薄切片法对中华锯齿米虾(Neocaridina denticulate sinensis)性腺发生、性别分化过程及其组织学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中华锯齿米虾性腺原基在孵化后第5天形成。卵巢分化早于精巢,且二者分化方式上存在差异。卵巢从孵化后第10天开始分化,形成早期的卵原细胞,第23天形成卵巢腔,卵巢分化完成。精巢从孵化后第23天开始分化,先形成早期的精巢腔,腔中充满生殖细胞和间质细胞,第35天精巢中开始出现大量精原细胞,精巢分化完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象秋 郭照良 唐凯娥
报道湖南匙指虾二新属、三新种和一新组合。新属为拟米虾属Paracaridina gen.nov.和缺鞭米虾属 Mancicaris gen. nov,新种为中华缺鞭米虾 Mancicaris sinensis sp. nov.、刺足米虾Caridina spinosipes sp. nov.和寡刺米虾 Caridina oligospina sp. nov,新组合为长刺拟米虾 Paracaridinalongispina comb. nov。
关键词:
匙指虾 新属 新种 新组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小壮 陈清华 陈文坚 郭照良
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对采自广东清远、惠州、韶关、广州与广西河池、南宁、崇左的7个掌肢新米虾(Neocaridinapalmata)野生群体的97个样本的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研究掌肢新米虾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表明:掌肢新米虾在624 bp的COⅠ基因序列中A、T、C、G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98%、33.17%、20.99%、18.85%,AT含量(60.15%)高于CG含量(39.84%),表现出较强的AT偏倚性;基于COⅠ基因序列的总群体中共检测到4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定义了5种单倍型,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以及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分别为0.611、(0.557±0.025)、(0.00098±0.00007),呈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7个自然群体的群体内遗传距离为0.000~0.001,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0~0.002;分子方差分析(AMOVA)和遗传分化系数(F_(st))结果揭示,掌肢新米虾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间;中性检验和核苷酸错配分布表明,掌肢新米虾7个自然群体遵循群体扩张模式,发生了历史扩张事件;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广东4群体与广西3群体形成姐妹支,表明不同地理区域具有一定的种群特征,可作为单独的管理单位进行保护,Hap1与Hap4分别是广东4群体与广西3群体和惠州群体的共享单倍型,其余单倍型为各群体所独享。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薛毓才 高逸鸣 黄旭雄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下锯齿新米虾(Neocaridina denticulata)耐受低溶解氧能力及生理响应,将锯齿新米虾置于不同温度(20℃、25℃和30℃)下的密闭呼吸瓶中进行急性低氧胁迫,测定其呼吸速率、窒息点及与抗氧化及呼吸代谢相关的酶活性。结果表明:锯齿新米虾的耗氧率随温度和水体溶解氧的升高而显著升高; 3个温度下其窒息点均小于0.1 mgO2/L。在富氧对照组,锯齿新米虾的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与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均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温度升高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低氧胁迫组中锯齿新米虾COX与LDH活性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 SDH活性随水温的升高无显著变化,而SOD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相比富氧对照组,低氧胁迫组中锯齿新米虾SDH活性显著降低,但LDH活性显著升高,COX活性没有显著变化;相比富氧对照组, 30℃下低氧胁迫组中锯齿新米虾SOD活性显著降低,但在20℃和25℃下锯齿新米虾SOD活性在富氧对照组和低氧胁迫组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锯齿新米虾具有很强的耐低氧胁迫能力和快速提升无氧呼吸酶活性并降低有氧呼吸酶活性以适应低氧胁迫的生理机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宏伟 霍艳高 门金闩 陈立军 赵建华
研究了在氯化汞胁迫下,饲料中的硒对中华米虾(Caridina denticulata sinensi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氯化汞对中华米虾的24 h、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45、132、130和127μg/L。中华米虾在127μg/L以下几种不同浓度氯化汞胁迫下,SOD活性受到明显影响,但饲料中添加硒0.45μg/g的实验组米虾SOD活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因此,在一定浓度氯化汞胁迫下,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硒可提高中华米虾SOD活性,利于提高虾体的抗氧化酶活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甄胜涛 穆淑梅 刘涛 郭明申 康现江
通过对中华锯齿米虾(Neocaridina denticulate sinensis)早期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和第一腹肢的形态学观察,研究了其雌雄性腺分化的时间、分化过程中生殖细胞及第一腹肢变化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卵原细胞出现在孵化后发育12~18 d的幼体,此时期所有幼体的第一腹肢内肢均具有刚毛。孵化后发育18~22 d幼体的性腺出现了两种类型:类型1和类型2,类型1具有典型的卵巢特征,之后沿着卵巢发育方向分化;类型2兼备精巢和卵巢的一些特征,之后沿着精巢发育方向分化。精巢的分化要经过一个类卵巢的阶段,在该时期还出现了雄性生殖肢,其第一腹肢内肢刚毛数量减少且为卵圆形,而雌性第一腹肢的内肢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曹林泉 秦政 姜玉声 刘鑫 李晓东 林源 黄楷涛 刘胥
本研究采用自制离体孵化装置,对日本米虾(Caridina japonica)不同发育期胚胎进行离体孵化研究,结果显示,水温为25.5℃时,日本米虾受精卵孵化大约需要25d,发育积温为637.5℃。胚胎发育历经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前无节幼体期、后无幼体期、前溞状幼体期和膜内溞状幼体期8个时期。各期离体胚胎均能孵化出幼体,膜内溞状幼体期离体胚胎孵化率最高,为(80.7±2.4)%,非离体孵化的对照组为(79.1±4.9)%,二者差异不显著;卵裂期离体胚胎孵化率最低,为(28.2±2.6)%,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各组离体胚胎所孵化出的Ⅰ期(ZⅠ)和Ⅱ期溞状幼体(ZⅡ)的变态率无显著差异。温度对日本米虾前溞状幼体期胚胎离体孵化影响显著,在15.0℃~32.5℃范围内,随水温升高孵化时间逐渐缩短,15.0℃时,前溞状幼体离体孵化时间为(436.8±124.8) h,32.5℃时缩短至(228.0±88.8) h,但温度高于29.0℃时,孵化出的幼体变态率开始下降。本研究可为日本米虾繁殖生物学及甲壳动物胚胎离体孵化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日本米虾 胚胎发育 离体孵化 温度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宏伟 杨丽坤 赵建华 姜玉梅 李玲 张兰军
研究了在对硫磷胁迫下饲料中添加不同硒源对中华米虾(Caridina denticulata sinensi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等量无机硒和有机硒,有机硒组米虾的SOD和CAT活性均高于无机硒组(P<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艾青 郭照良 张绮琼
湖南省匙指虾一新种———梁氏米虾Caridinaliangisp .nov .与秉氏米虾 (CaridinapingiYu ,1936 )在形态上略相似 ,但新种的头胸甲上无颊刺 ;雄性第一腹肢内肢呈长方形 ;其内缘平直 ,无凹陷 ;雄性第二腹肢雄附肢呈短棒状 ,内缘与末端具一长一短两行刺等特征可明显区别于秉氏米虾 .
关键词:
十足目 匙指虾科 梁氏米虾 新种 湖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盛龙 伍汉霖 钟俊生
以头部感觉管孔及颊部感觉乳突的排列规律为主要分类依据,综合形态特征,研究了采自浙江省舟山岛河溪的裸身虾虎鱼属(Gymnogobius)的一新种:舟山裸身虾虎鱼Gymnogobius zhoushanensis sp.nov.。新种的形态特征及性状与产于浙江省苍南县的横带裸身虾虎鱼Gymnogobius transversefasciatus(Wu&Zhou,1990)十分相似,头部均具4个感觉管孔(C,D,F,G),颊部具1条眼下感觉乳突线(L2),3条水平状的纵行感觉乳突线(L3,L4,L5)。但该新种具有口小,上颌骨后端仅伸达眼前缘的下方;纵列鳞、横列鳞和背鳍前鳞较少;头部密具许多小黑点的...
关键词:
虾虎鱼科 裸身虾虎鱼属 新种 舟山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河 周国英 宋光桃
测定了2类乳菇属贸易种的rDNA ITS序列,根据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对湖南2类销售量最大的"寒菌"进行了分子鉴定,确定了它们的属种名,确定它们就是乳菇属中的松乳菇和半血红乳菇.为我省乳菇属食用贸易种的鉴别、开发利用和分级出售提供资料.
关键词:
微生物学 乳菇属 贸易种 鉴别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尽晖 周朴华 周红灿 朱霁琪 李艳香
绣球属(Hydrangea)植物是重要的观赏植物,但大多数处于野生状态.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绣球属植物资源,借助标本和资料对湖南省绣球属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并以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绣球属植物资源为调查对象,实地勘察绣球属植物的典型自然群落及种类数量,得出湖南共有绣球属植物15种3变种,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有6种,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有11种(含变种),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有5种.湖南省绣球属植物种类丰富,有广布种,如绣球(Hydrange macrophylla)、蜡莲绣球(H.strigosa)、圆锥绣球(H.paniculata)、冠盖绣球(H.anom...
关键词:
绣球属 植物资源 湖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