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16)
2023(14413)
2022(12342)
2021(11717)
2020(10024)
2019(23120)
2018(23074)
2017(45036)
2016(24611)
2015(27598)
2014(27656)
2013(27355)
2012(25561)
2011(22839)
2010(23034)
2009(21384)
2008(21014)
2007(19104)
2006(16857)
2005(14714)
作者
(70311)
(59471)
(59321)
(56532)
(37575)
(28652)
(26902)
(23245)
(22578)
(21435)
(20180)
(19906)
(18780)
(18715)
(18584)
(18333)
(18070)
(17437)
(17062)
(17022)
(14874)
(14732)
(14600)
(13664)
(13632)
(13432)
(13287)
(13072)
(12072)
(12040)
学科
(105348)
经济(105251)
(74419)
管理(66126)
(52095)
企业(52095)
(49671)
方法(45970)
数学(41246)
数学方法(40736)
农业(32767)
(26336)
中国(26037)
业经(24918)
地方(23961)
(20166)
(20068)
贸易(20059)
(19540)
(19333)
(17303)
(15504)
财务(15452)
财务管理(15415)
(15211)
银行(15166)
技术(15083)
环境(15022)
企业财务(14518)
(14428)
机构
学院(349265)
大学(341763)
(147032)
经济(143990)
管理(135688)
研究(117107)
理学(117060)
理学院(115830)
管理学(113812)
管理学院(113152)
中国(89818)
(75812)
科学(72323)
(70315)
(65974)
(59703)
农业(58854)
业大(57468)
中心(56189)
(54492)
研究所(54196)
财经(51846)
(47047)
(44187)
经济学(43820)
师范(43735)
北京(43033)
(42497)
(41274)
(40213)
基金
项目(233264)
科学(183052)
研究(170103)
基金(168129)
(146620)
国家(145362)
科学基金(124301)
社会(107358)
社会科(101497)
社会科学(101467)
(94722)
基金项目(88920)
自然(80704)
自然科(78773)
自然科学(78746)
教育(77618)
(77546)
自然科学基金(77311)
编号(70286)
资助(69019)
成果(56178)
重点(52610)
(52106)
(51664)
(48366)
课题(48154)
创新(45258)
科研(44881)
国家社会(43796)
教育部(43632)
期刊
(165302)
经济(165302)
研究(98018)
(75751)
中国(67269)
学报(55091)
农业(51460)
(50971)
科学(50752)
管理(46696)
大学(42100)
学学(40185)
(34649)
金融(34649)
业经(32602)
教育(32380)
技术(31325)
(25950)
经济研究(25004)
财经(24822)
问题(23027)
(21283)
(18447)
技术经济(17926)
统计(17241)
世界(17085)
资源(16680)
(16352)
商业(15991)
理论(15926)
共检索到517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铁平  吴远帆  何宝生  钟建中  李志明  
立足湖南化肥施用现状,分析了湖南化肥减量增效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坚持矿质营养与有机营养并重实现湖南化肥减量增效的基本思路。目前,湖南省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存在有施肥观念陈旧,经济环保意识差;单位面积施肥量偏高,化肥利用率较低;施肥结构不合理,有机肥利用率低;土肥水资源不匹配,施肥方式落后等问题。由于过量施肥原因复杂,减肥增效势在必行。湖南通过1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目前已有52个县从2013年开始出现化肥施用总量零增长。大范围定点对比监测结果表明,种植绿肥、秸秆还田不仅可以改良耕作土壤,而且平均调减氮肥用量10%以上,增产4.24%-6.69%。因此,提出了精准施肥、调优结构、有机肥替代、地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明正  赵翠萍  李天祥  贾小虎  吴杰  
本文改进了分品种化肥使用量的估算方法,自化肥"零增长"行动实施以来对中国化肥使用量下降的驱动因素进行因素分解,并利用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化肥使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化肥使用量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施肥强度变化和种植结构调整,而播种面积变化和区域结构调整影响不大。玉米被大豆、马铃薯等其他作物取代造成较大的种植结构效应,果树、蔬菜等园艺作物施肥强度已经趋于下降,但粮食作物施肥强度仍在提高。虽然整体来看中国化肥使用量变化符合环境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的规律,但化肥使用量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变化特征显著不同。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地形因素、粮食安全等对化肥使用量有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田野  孙炜琳  王瑞波  
2015年2月,农业部制定《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为深入分析该政策在农业面源污染减量、农业产地环境改善及农业绿色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借助灰色GM(1,1)模型及脱钩理论,模拟若无该行动实施时我国的化肥施用情况,探讨该行动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减量贡献。研究发现:(1)我国化肥实际施用较模拟值减量明显;氮肥、磷肥及复合肥的实际施用量较模拟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复合肥的增长幅度虽有所放缓,但仍呈增长态势。(2)化肥零增长行动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意义重大;行动实施3年(2015~2017年)内的化肥污染排放减量占2014年总排放量的五分之一以上。(3)化肥零增长行动实施后,农业生产对化肥投入的依赖大大减弱;近几年农业生产与施用化肥导致的面源污染间逐渐表现为强脱钩状态,两者呈反向变化。(4)从施肥结构看,氮肥、磷肥均由弱脱钩转变为强脱钩状态,并保持基本稳定;复合肥脱钩指数虽有所下降,但仍未改变弱脱钩状态。(5)在空间层面上,各省区的农业生产与化肥面源污染之间的脱钩状态总体向好,东北、西南以及东南部区域农业生产对化肥投入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山东、江苏等5个农业大省已实现完全脱钩。最后从提高化肥利用效率,调整施肥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统计体系等角度提出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亚东  朱兵  陈定江  胡山鹰  
用解耦指数法对基于国内资源开采使用量的中国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耦分析。结果显示:1980—2007年中国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总体上处于相对解耦状态;生物质资源的解耦指数最大,且与经济增长的解耦关系稳定;矿物资源的解耦指数最小,且与经济增长的解耦关系不稳定;"十五"期间,重化工的加速发展使得化石资源和矿物资源与经济增长都处于耦合状态。由此认为:应重视加强矿物资源的管理;对于中国而言,达到较高的相对解耦状态是目前更具现实意义的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晓慧   杨飞  
基于2007—2020年中国宏观统计数据,在测算农业碳排放量和面源污染量的基础上,论文利用灰色GM(1, 1)模型和Tapio系数等模型,分析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的农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及脱钩效应。研究发现:(1)2015年自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以来,我国化肥农药减量效果明显,实现了行动提出的零增长目标,并呈现负增长的趋势。(2)2015—2020年我国化肥、农药实际施用量较模拟值明显减少,化肥施用量总计减少5118.10万吨,农药使用量总计减少210.74万吨。(3)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具有显著的农业碳减排效应和面源污染减量效应,2015—2020年化肥碳排放量和面源污染量较预测值分别减少4 583.77万吨、3 326.76万吨,农药碳排放量和面源污染量较预测值分别减少1 039.80万吨、105.37万吨。(4)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后,农业经营主体对化肥、农药的依赖不断减少,2016—2020年化肥、农药碳排放量、面源污染量与农业生产的脱钩状态由弱脱钩变为强脱钩。(5)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后,农业减污降碳具有协同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晓慧   杨飞  
基于2007—2020年中国宏观统计数据,在测算农业碳排放量和面源污染量的基础上,论文利用灰色GM(1, 1)模型和Tapio系数等模型,分析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的农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及脱钩效应。研究发现:(1)2015年自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以来,我国化肥农药减量效果明显,实现了行动提出的零增长目标,并呈现负增长的趋势。(2)2015—2020年我国化肥、农药实际施用量较模拟值明显减少,化肥施用量总计减少5118.10万吨,农药使用量总计减少210.74万吨。(3)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具有显著的农业碳减排效应和面源污染减量效应,2015—2020年化肥碳排放量和面源污染量较预测值分别减少4 583.77万吨、3 326.76万吨,农药碳排放量和面源污染量较预测值分别减少1 039.80万吨、105.37万吨。(4)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后,农业经营主体对化肥、农药的依赖不断减少,2016—2020年化肥、农药碳排放量、面源污染量与农业生产的脱钩状态由弱脱钩变为强脱钩。(5)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后,农业减污降碳具有协同效应。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鲍静  张士云  
粮食作物规模经营主体不仅是化肥使用量大户,也是最具可能减少化肥使用量的主体。结合规模经营效应等经济学理论及相关现象,以安徽省11个县198户粮食作物生产规模经营主体的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系统分析经营规模、是否参加农业合作社和土地流转期限对化肥使用量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在控制户主特征、家庭经营特征对农户的化肥使用量的影响后,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减少化肥使用量;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农户相较于分散农户倾向于使用较少数量的化肥;土地流转期限越长,越有助于减少化肥使用量;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减少化肥使用量;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化肥使用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此,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应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鼓励粮食作物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并推广新型农业施肥技术,以期实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婷  钟芸香  
本文基于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运用1991-2011年的相关数据分析湖南省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效应。结论得出湖南省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农业贷款、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而农业存款阻碍了农村经济增长。在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本文为湖南省发展农村经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根据FAO最近发布的《2018年世界化肥趋势和展望》报告,到2018年全球化肥使用量将会超过2亿t,比2008年增加25%。与此同时,全球化肥产品、中间产品和原料的产能也将进一步提高。报告预测到2018年,全球氮肥用量预计将实现每年1.4%的增长,而磷盐和钾肥的用量将分别增加2.2%和2.6%。尽管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目前对氮肥和钾肥的利用水平较低,但需求将增加。作为一个整体,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消费群体,而且3种主要化肥均依赖进口。东亚和南亚的氮肥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珊   于法稳   代明慧  
基于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2004—2021年的面板数据,将2015年化肥“零增长”政策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采用断点回归实证检验化肥“零增长”政策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水平的影响,进而分析此政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断点回归结果表明:化肥“零增长”政策可显著降低化肥施用强度,同时对粮食产量和3大粮食作物(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化肥“零增长”政策对粮食产量的促进效应源于化肥利用效率的提高,粮食主产区内高度集中且呈规模化的化肥减量增效行动能够催生粮食增产的规模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化肥“零增长”政策冲击下,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粮食总产量和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均显著提升,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化肥施用强度显著降低。粮食主产区在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同时,确保了粮食生产能力不下降甚至提高,进而有效地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由此表明,进一步实施化肥“零增长”政策,可以实现化肥减量增效与保障粮食安全的“双赢”,更好地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良健  彭江平  
以Cobb -Douglas生产函数为基础 ,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估计资金产出弹性系数α值和劳动产出弹性系数 β值 ,并尝试性地运用回归———经验加权和法测算了湖南省“七五”、“八五”、“九五”(头三年 )等不同时期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简单、实用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光荣  曾桃华  张洪亮  
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以湖南省1970~2004年的数据为样本,对湖南省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湖南省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基本协调,但是,在湖南省税收收入高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税收收入的弹性相对偏低的问题。这一方面说明税务部门征收管理工作的进步,另一方面也说明非税收入的规模过大,挤占了税收增长的空间。为此,应继续加强征收管理;优化收入结构,强化非税收入管理;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学强  贾志宽  李轶冰  
为了了解河南省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以比较优势原理为依据,建立了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3个指标体系,对河南省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即生产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花生、烟叶、果用瓜在河南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芝麻、棉花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玉米和蔬菜具有较弱的比较优势,水稻、谷子、高粱、大豆、薯类、油菜籽、糖料则不具备比较优势。因此,建议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小麦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压缩没有比较优势的水稻等作物的种植面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魁东  屈右铭  张超  王勃  汤宇  
根据1961-2004年湖南省96个气象站的历史资料,分析了近44年温、光、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利用作物生产潜力模式,计算了湖南农作物光合潜力、光温潜力与气候生产潜力,探讨了农作物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湖南省年平均气温每10年上升0.1℃,年日照时数自20世纪80年代初下降了173.2 h,年降水量存在2个明显的多水期和少雨期.光能潜力和光温潜力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态势,气候生产潜力,湘西和衡邵盆地为低值区,湘北和湘南为高值区.光能潜力、光温潜力44年分别下降了7 629.6,4 739.7 kg/hm2,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趋势不明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骥  
本文以2006年对河北省和山东省200个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建立双对数模型,对华北平原农户冬小麦和夏玉米两种粮食作物化肥施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农户存在化肥施用过量倾向,而影响农户粮食作物化肥施用量的因素除了化肥价格、家庭非农收入、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等基本的特征变量外,还主要有土壤质量、农户粮食作物种植目的、农户是否接受过农业推广站提供的施肥指导、是否施用有机肥以及农户对待风险的态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