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71)
- 2023(18900)
- 2022(15966)
- 2021(14848)
- 2020(12349)
- 2019(28005)
- 2018(27831)
- 2017(53076)
- 2016(28760)
- 2015(32157)
- 2014(32168)
- 2013(32049)
- 2012(29680)
- 2011(26793)
- 2010(27101)
- 2009(25210)
- 2008(24833)
- 2007(22420)
- 2006(20183)
- 2005(18103)
- 学科
- 济(123289)
- 经济(123153)
- 业(106626)
- 管理(91526)
- 企(87140)
- 企业(87140)
- 农(50311)
- 方法(49350)
- 数学(39286)
- 数学方法(38827)
- 业经(36713)
- 中国(35362)
- 农业(33758)
- 财(33063)
- 地方(30343)
- 技术(24916)
- 制(24352)
- 学(23410)
- 务(22515)
- 财务(22433)
- 财务管理(22399)
- 和(21603)
- 理论(21572)
- 企业财务(21207)
- 贸(20728)
- 贸易(20708)
- 易(20059)
- 策(19272)
- 环境(19028)
- 银(19014)
- 机构
- 学院(413435)
- 大学(408047)
- 管理(167384)
- 济(167238)
- 经济(163585)
- 理学(143380)
- 理学院(141820)
- 管理学(139646)
- 研究(139155)
- 管理学院(138897)
- 中国(107312)
- 京(87922)
- 科学(86134)
- 农(78966)
- 财(75619)
- 所(70143)
- 江(64893)
- 业大(64756)
- 中心(64236)
- 研究所(63383)
- 农业(60532)
- 财经(59267)
- 北京(55384)
- 范(54750)
- 师范(54280)
- 经(53782)
- 州(51922)
- 院(50212)
- 经济学(47702)
- 省(46267)
- 基金
- 项目(275502)
- 科学(217498)
- 研究(205086)
- 基金(197298)
- 家(170933)
- 国家(169304)
- 科学基金(146410)
- 社会(129365)
- 社会科(122231)
- 社会科学(122196)
- 省(111856)
- 基金项目(105238)
- 自然(93880)
- 教育(92540)
- 自然科(91681)
- 自然科学(91656)
- 划(91124)
- 自然科学基金(90026)
- 编号(85164)
- 资助(79520)
- 成果(68182)
- 发(62584)
- 重点(61167)
- 创(60412)
- 部(59917)
- 课题(58450)
- 创新(55785)
- 国家社会(52270)
- 科研(51491)
- 业(51386)
- 期刊
- 济(197718)
- 经济(197718)
- 研究(122009)
- 中国(89477)
- 农(77372)
- 管理(64695)
- 学报(62650)
- 科学(60277)
- 财(58630)
- 农业(52603)
- 大学(48433)
- 教育(48259)
- 学学(45597)
- 融(39576)
- 金融(39576)
- 技术(38809)
- 业经(37825)
- 财经(28484)
- 经济研究(28225)
- 业(28030)
- 问题(25928)
- 经(24407)
- 技术经济(22775)
- 科技(22679)
- 图书(20415)
- 版(20042)
- 现代(19800)
- 资源(19347)
- 商业(19112)
- 理论(18983)
共检索到632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灿 廖婷 谭力铭 雷筱娱 石琳
文章从创新研发、创新服务、创新带动、创新驱动4个维度选取18个要素指标,构建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农科园”)创新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因子加权综合评价法、GIS空间分析法、K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湖南省42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发展能力进行空间布局和分层分类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省农科园的创新发展能力呈现出以长株潭为核心、各市(州)国家级农科园为散点的“一核多点”式布局特征,全省农科园整体创新带动能力较强、创新研发能力相对较弱。(2)湖南省42家农科园可分为三类,其中13家国家农科园为创新发展引领类农科园,浏阳、祁东等21家农科园为创新发展稳健类农科园,临湘、南县等8家农科园为创新发展起步类农科园。建议湖南省对照国家农科园“333”布局,加大农科园培育力度,完善层次分明的农科园体系;提升农科园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建立常态化的全省农科园创新发展能力监测评价与服务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雷玲 脱潇潇
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关键在于创新。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出发,以含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运用熵权法与TOPSIS相结合的模型和Matlab软件,对所选取样本的创新发展能力进行计算与评价,并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对比分析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以期提高陕西省农业科技园区的综合创新发展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敬华 蒋和平
一、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整体上处于创业阶段,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是区域创新的一部分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出现与发展只有十多年的历程,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最早出现在1994年,是地方政府和企业自发搞起来的。到1997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始规范管理,并给予资金扶持,2001年、2002年国家科技部连续两年启动36 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试点,涉及30余个省、市、自治区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寻舸 尤文佳 朱婷婷
农业科技发展的金融支持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融资机制、政府支持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的协同效应,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湖南是传统农业大省,拥有实力雄厚的现代农业科技龙头企业。近年来,农业科技发展较快,多元化融资需求呈增长趋势。区域金融对湖南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是依然存在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机制未充分发挥、社会参与机制不足等问题,主要表现在融资渠道单一、农业科技企业直接融资比例低、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农业科技保险缺失、农业科技金融政策协同不足、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滞后等方面。因此,针对湖南农业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建立农业科技与农业金融的协调机制、鼓励与现代特色农业科技和科技...
关键词:
农业科技 金融支持 融资 对策建议 湖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敬华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本文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的内容,分析了园区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并对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科技创新 能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军 盛姣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县(市、区)为评价单元,在科学阐述评价目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湖南省创意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拟定了发展基础、协调能力、可持续能力等三大系统层的43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湖南122个县(市、区)创意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排序,并据此提出了湖南省创意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蔡志强 刘禹宏
目前农业科技企业发展中存在产权不清、创新动力不足、资金缺乏等问题,而在政府主导下的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存在定位不准、重物质投入、轻科技创新等问题。本文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市场经济对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要求,进而探讨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功能定位、功能建设及其对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作用等问题,阐释了农业科技园区与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互动机制,最后对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及农业科技园区的互动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越先
“集成创新”是适应科学技术和市场需要的快速发展变化形成的一种新的创新模式。近年来,受到理论工作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的广泛注意。研究对象涵盖了国家层面、区域层面、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笔者在学习“集成创新”理论基础上,认为将集成创新模式应用于农业科技园区,可能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园区建设和发展中的新问题,从而推进园区和区域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集成创新理论 农业科技园区 应用研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丁彦 周清明
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支撑,农村的建设需要农业职业技术人才,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要靠教育、科技的力量。根据湖南省2003—2013年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相关数据,通过散点图分析、双对数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科技发展作用显著,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会促进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岩磊
运用参数估计、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构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效的多维评价(极化效应、扩散效应以及两者综合效应)体系,从空间分析视角考察园区地理布局与增长极效应的关系,估算增长极效应程度,并对长三角区域16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成效进行评价。结果发现:(1)长三角区域的农业科技园区总体极化效应系数高于临界值,在整体上很好地发挥了要素集聚作用;(2)浦东、常熟、南京等10家园区扩散效应显著,已逐步发挥创新能力辐射的功能;(3)园区形成增长极的过程伴随着内在的发生规律,增长极的形成过程就是逐步突破空间地理限制,跨区域发挥平台作用的过程。建议以增长极理论为指导促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为农业科技园区创造成为区域农业经济增长极的条件;短期聚焦国家级科技园区同层次间的极化效应,长期聚焦国家级园区向次级园区的扩散效应,充分利用国家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发挥以人才为核心的技术外溢等效益,实现美好乡村建设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学新 张玉军
农业科技园区是新形势下依靠农业科技驱动现代农业发展和支撑农业现代化实现的路径选择。本文采用样本调查与实证检验的方法,分析了江苏省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评价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科技园区形成与发展的互动影响程度,探讨了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发展路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竞 孙承志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支撑,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建立有利于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在综合学界研究成果、调研园区和访谈专家的基础上,笔者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网络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评价体系中各级指标的权重,建立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利用评价模型对8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进行测评。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利于农业科技园区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明确自身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优势、劣势,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园区的创新能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竞 孙承志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支撑,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建立有利于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在综合学界研究成果、调研园区和访谈专家的基础上,笔者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网络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评价体系中各级指标的权重,建立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利用评价模型对8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进行测评。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利于农业科技园区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明确自身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优势、劣势,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园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邹珊 李想 杨敬华
如何科学评估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对全面了解创意休闲农业发展状况、寻找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以湖南省为例,构建由资源环境、产业发展、创意经营和功能效应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结合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评价理论,分析湖南省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湖南省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水平总体得分为5.986分,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不同区域的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不均衡,综合得分最高的为长沙市,达8.411分,处于成熟阶段;衡阳市、常德市、张家界市、株洲市、岳阳市和邵阳市的创意休闲农业发展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郴州市、湘潭市、益阳市、永州市、怀化市、娄底市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处于起步阶段,其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综合得分最低,仅4.712分。从资源环境、产业发展、创意经营和功能效应的得分来看,湘西地区均明显的低于湘东地区。因此,需要科学地制定均衡发展战略、增加创新投入、发展区域特色和坚持环境保护等引导全省创意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