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7)
- 2023(12138)
- 2022(10164)
- 2021(9191)
- 2020(8061)
- 2019(18356)
- 2018(18072)
- 2017(35258)
- 2016(19207)
- 2015(21481)
- 2014(21553)
- 2013(21803)
- 2012(20337)
- 2011(18230)
- 2010(18632)
- 2009(17831)
- 2008(18238)
- 2007(16730)
- 2006(14798)
- 2005(13281)
- 学科
- 济(89186)
- 经济(89085)
- 业(88528)
- 企(70722)
- 企业(70722)
- 管理(63967)
- 农(47365)
- 方法(39544)
- 数学(31452)
- 农业(31300)
- 数学方法(31200)
- 业经(29799)
- 财(27385)
- 中国(19901)
- 务(19689)
- 财务(19671)
- 财务管理(19643)
- 企业财务(18568)
- 制(18256)
- 地方(18210)
- 技术(17158)
- 贸(15770)
- 贸易(15764)
- 和(15506)
- 策(15316)
- 易(15295)
- 学(15176)
- 划(14199)
- 体(13788)
- 理论(13479)
- 机构
- 学院(289327)
- 大学(280471)
- 济(123030)
- 经济(120593)
- 管理(115832)
- 理学(99648)
- 理学院(98619)
- 管理学(97131)
- 管理学院(96606)
- 研究(93361)
- 中国(74502)
- 农(66173)
- 科学(58428)
- 京(57775)
- 财(55742)
- 农业(51077)
- 所(48578)
- 业大(48472)
- 江(46965)
- 中心(44908)
- 财经(44042)
- 研究所(43921)
- 经(39756)
- 经济学(36288)
- 州(36154)
- 北京(35272)
- 范(34882)
- 师范(34575)
- 省(34280)
- 经济管理(34182)
- 基金
- 项目(188448)
- 科学(149213)
- 研究(137355)
- 基金(136972)
- 家(118620)
- 国家(117455)
- 科学基金(101658)
- 社会(88466)
- 社会科(83438)
- 社会科学(83409)
- 省(78323)
- 基金项目(73773)
- 自然(65885)
- 自然科(64306)
- 自然科学(64288)
- 自然科学基金(63160)
- 划(62218)
- 教育(60581)
- 编号(56456)
- 资助(54338)
- 成果(43601)
- 发(42208)
- 重点(42131)
- 业(41771)
- 创(41467)
- 部(41454)
- 创新(38074)
- 课题(37594)
- 科研(36279)
- 农(36115)
- 期刊
- 济(145633)
- 经济(145633)
- 研究(79333)
- 农(67192)
- 中国(54247)
- 财(45416)
- 农业(45267)
- 学报(44230)
- 科学(42850)
- 管理(41320)
- 大学(33891)
- 学学(32723)
- 业经(30847)
- 融(27673)
- 金融(27673)
- 技术(25451)
- 业(24129)
- 财经(21464)
- 经济研究(20385)
- 问题(20223)
- 教育(20192)
- 经(18426)
- 技术经济(17269)
- 版(15710)
- 世界(15021)
- 农村(14988)
- 村(14988)
- 资源(14929)
- 商业(14454)
- 农业经济(14407)
共检索到430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杨 王琴 王丹阳
基于湖南省1950-2013年农业水灾资料,运用数理统计、移动平均法等方法,分析了农业水灾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64年来以农业轻灾频率最高,重灾和特大水灾多发生在1982-2005年间,约4-5年一次。农业受灾率异常指数于1955-1963年、1965-1968年、1970-1979年、2004-2013年出现4个低谷值,分别为-0.773 6、-0.751 9、-0.817 2、-0.793 7;于1980-1984年、1987-1999年、2001-2004年出现3个高峰值,分别为0.845 0、2.150 4、2.316 5。农业成灾率异常指数于1950-1953年、1955-1987...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新立
水灾是我国发生频率最高,对国民经济造成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进行水灾风险因素的定量分析,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灾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我国典型的水灾高风险区,湖南省为例,选取十余个风险因素指标,首先,基于县市单元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到不同年份各风险因素与水灾损失的相关性;其次,将县市按照不同的地形分类,比较不同成灾地形的区域中风险因素影响的变化;第三,说明了加入因子分析后的结果有助于去除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给结果带来的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覃红燕 谢永宏 邹冬生
运用Mann-Kendall趋势突变检验(简称M-K法)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湖南省农业洪旱灾受灾面积演变趋势并分析了其原因。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洪灾受灾面积的M-K统计值在1983年后即突破置信区间(P0.05),可见,1980s后湖南省农业洪灾受灾面积持续增长,旱灾受灾面积未能有效遏制。主要原因包括:(1)雨水存在季节性和区域性分布不匀。如1986年后4月、5月和6月的降雨量与1951-1980年均值相比整体偏少,而7月明显偏多。(2)水土流失严重使森林水分涵养功能低下。(3)河湖淤积严重使河湖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远玲 王金龙 杨伶
[目的]全球各行业碳排放中,农业碳排放占比很大,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研究农业碳排放对实现农业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分析从农地利用过程碳排放、水稻种植过程甲烷排放、农地氧化亚氮排放和禽畜养殖过程碳排放4个方面碳源构建了农业碳排放测算清单,采用碳转化系数法测算出湖南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并分析了2007-2017年湖南省农业碳排放的时空特征。[结果]2007-2017年湖南省农业碳排放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74.59%的县域单元的农业碳排放总量为负增长,94.26%的县域单元碳排放强度呈下降态势。湖南省各县(市、区)农业碳排放在空间布局上存在显著同质性,11年间各县(市、区)空间均质性呈增强之势,空间异质性呈减弱之势。[结论] 对湖南省县域尺度农业碳排放不同维度时序特征的分析,有利于依此总结出湖南省碳排放变化规律,预测未来农业碳排放走向,对县域农业碳排放空间布局研究有助于各地因地制宜,推行有差别的农业碳减排举措。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兰芳 彭蝶飞 邹君
农业洪涝灾害是洪水与农业易损性综合作用的结果,减灾就应从减少洪水的发生频率和降低农业洪涝灾害的易损性入手。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目前人类还很难改变洪水的发生过程,那么降低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就成为减灾的主要措施,为此灾害易损性评价就成为灾害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洪涝灾害系统特征,本文给出了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概念,认为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是指在一定的农业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背景下,特定区域农业系统敏感于洪水威胁的属性。它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和农业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选取汛期降水量、农业产值等8个因子作为湖南省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县域为评价单元,对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进行了量化评价,结果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覃湘 陈竹书 周浩 文高辉
揭示粮食生产大省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粮食生产内在脱钩关系,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基于农村统计年鉴等数据并选取化肥、牲畜排泄物和农药污染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清单分析法评估2007—2019年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并基于脱钩理论揭示粮食生产与农业面源污染的脱钩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湖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强度均持续降低,其中牲畜污染排放强度下降幅度达到35.16%,由2017年的60.21 kg/hm~(2)降至2019年的38.04 kg/hm~(2),化肥污染排放强度和农药污染排放强度分别下降了6.05%和10.13%,农业面源污染政策管控措施效果明显;2)农药、牲畜污染排放强度呈显著聚集性效应,高排放区主要分布在湘中、湘南及湘东地区,而化肥污染高值区逐渐向湘东地区聚集;3)湖南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效果显著,粮食生产与3类污染物排放强度均呈阶段性耦合脱钩特点。最后,本文提出了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在保障粮食生产前提下控制化肥施用数量,推广农药减量和虫害防治技术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波 卢召艳 杨胜苏 尹鹏 杨丽琳 莫京龙
在当前“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以2010—2020年为研究时段,通过构建农业生产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分析湖南省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湖南省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10年湖南省农业生产效率不高,整体呈中等水平,效率值呈缓慢上升态势,具有较大的上升潜力,综合效率未达优秀主要是由于生产规模未达到最优。研究期内,湖南省农业生产综合效率一直较高的是常德、衡阳、长沙,一直较低的是郴州、怀化、邵阳、湘西州、张家界。(2)湖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增长态势,主要驱动力是技术进步,洞庭湖区域是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地区,湘潭、衡阳、常德、长沙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所下降。(3)人力资源投入是湖南省农业生产效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交通发展水平是次要的影响因素;农业机械化水平、产业结构和政府投入水平影响较小;受教育水平为限制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韵臻 朱玉林
应用能值分析方法,通过收集2000-2013年湖南省农业生态系统投入、产出数据,对该系统绿色GDP的演变与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内,该系统的投入、产出总量都有了大幅度增加,并且产出的增加量远远超过了投入的增加量;从投入结构来看,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投入在系统投入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始终是最大的,并呈上升趋势;而从产出结构来看,种植业产出在系统中始终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林业、牧业和渔业产出也在不断地增加;传统GDP和绿色GDP总量从2000年以来,都在不断地增加,但绿色GDP的增长率略低于传统GDP,并且绿色GDP所占比重始终较低。
关键词:
能值 绿色GDP 演变与趋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匡远配 胡秀琴
根据1989年~2008年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状况和投资结构的变动趋势,来推演农业综合开发功能。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公共财政投资对其他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有很强的引导效应。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目标从最初的粮食增产,演变到增产增收、新农村建设,与国家农业公共政策的一致。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的功能呈现多元化发展,但是始终坚持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功能,鉴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有限性,其部分功能只能是先导和试验功能。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 结构 功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英华 邱碧槐
基于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以湖南省为例,利用产业集聚测算方法对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湖南省服务业区域集聚程度与行业内企业集聚程度存在不一致性。2004年湖南省区域集聚度位居前四位的分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省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地与制造业集聚地有较强的相关性;横向对比发现,湖南省14个服务行业的集聚度大都处于中等水平,具有比较优势的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空间集聚 对比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洪珍
[目的]对农业灾害风险展开评价,为防灾减灾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理论参考,将有利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引起湖南省农业灾害风险的旱灾、水灾、风雹灾、病虫害和霜冻5个主导因子,分别分析2009—2016年各主导因子的受灾率和成灾率变化趋势,并通过受灾率、成灾率、灾害脆弱度、灾害经济损失所占比重和因灾缺粮人口所占比重5项指标构建农业灾害风险评价模型,整体评估该省农业灾害风险度,同时采用DEA中的CCR模型进一步对全省抗旱防洪效率进行了探讨。[结果](1)2009—2016年,在湖南省5个农业灾害风险主导因子中,旱灾和水灾是受灾率和成灾率均较高的两种灾害,风雹灾、病虫和霜冻的受灾率和成灾率相对较低。水灾的发生频次最高,风雹灾和病虫害发生频次较低。(2) 2009—2016年,湖南省均有发生不同程度的农业灾害风险。其中,2013年农业灾害风险度最高,为0. 203。2015年,风险度最低,为8. 78。农业灾害脆弱度整体上呈降低趋势,由2009年的61. 00%降低到2016年的54. 16%。(3) 2009—2016年,湖南省抗旱防洪效率值波动较大,在2010、2011和2013年抗旱防洪效率值为1. 00,这些年份湖南省在抗旱防洪方面的投入和产出达到了最佳状态,其他年份抗旱防洪效率均相对较低。(4)研究阶段内,大部分年份存在排灌动力机械台数和农用柴油使用量投入过多的现象。2012、2014—2016年,存在受旱灾未成灾面积产出不足的现象。[结论]该省农业灾害发生较频繁,抗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今后应提高对农业灾害的防范意识,减少农业损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景保 胡巍 尹辉 毛德华 曾发明 邓楚雄 代勇
洞庭湖流域为我国重要农业生产区,而农业水灾却一直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以1950—2009年水灾统计资料为依据,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该流域农业水灾演变特征及区域分异。结果表明:①年年发生流域性或区域性的农业水灾,其中重灾、特大水灾频率呈增大趋势;②在长时间尺度演变过程中,受灾率异常指数岀现2个波峰期和4个波谷期,成灾率异常指数岀现3个波峰期和3个波谷期,且水灾受灾率与成灾率大体上呈同步变化,但短时间內受灾率与成灾率却呈反向波动;③农业水灾具有突变性,但总体演变呈增加趋势;④受孕灾环境、洪涝致灾因子及经济发展水平组合差异的制约,农业相对灾情与绝对灾情在空间上的分布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欧阳涛 肖海燕 袁辉斌
该文根据实证分析找出当前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限制因素及薄弱环节,提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对农业可持续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可以为政府部门在制定和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方向及相关措施上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福生 刘战平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是经济、体制、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和农户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对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优化方向和优化对策。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模式 分析 优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钟石仑 孙葭 谢小立
本文以湖南省桃江县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主要农业资源的特点和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就桃江县不同地形区农业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农业资源利用 桃江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