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24)
2023(16283)
2022(13576)
2021(12379)
2020(10213)
2019(22887)
2018(22564)
2017(43044)
2016(23302)
2015(25689)
2014(25909)
2013(26166)
2012(24646)
2011(22241)
2010(23020)
2009(21586)
2008(21632)
2007(19874)
2006(18002)
2005(16682)
作者
(69842)
(58824)
(58429)
(55296)
(37287)
(28418)
(26291)
(22865)
(22353)
(21381)
(20382)
(19508)
(19043)
(19008)
(18442)
(17686)
(17149)
(17087)
(17069)
(16857)
(14921)
(14741)
(14388)
(13748)
(13222)
(13203)
(13162)
(13065)
(12058)
(11708)
学科
(122570)
经济(122446)
(96126)
(77559)
企业(77559)
管理(76817)
(48707)
方法(41698)
业经(34724)
数学(32831)
农业(32756)
数学方法(32552)
(31885)
中国(31154)
地方(30547)
(23599)
(22310)
财务(22282)
财务管理(22249)
企业财务(21158)
(20353)
技术(20013)
(18792)
(18033)
(17690)
(17558)
(17535)
银行(17527)
贸易(17520)
(17245)
机构
学院(347025)
大学(337608)
(155249)
经济(152223)
管理(133588)
研究(122674)
理学(113089)
理学院(111874)
管理学(110350)
管理学院(109722)
中国(96908)
科学(72707)
(71966)
(71324)
(70756)
(63420)
(56847)
研究所(56774)
中心(56282)
农业(55149)
财经(54636)
业大(53836)
(49325)
经济学(46731)
北京(44770)
(44455)
(43370)
(43097)
(43025)
师范(42617)
基金
项目(219661)
科学(173601)
研究(161980)
基金(158102)
(137248)
国家(135895)
科学基金(116847)
社会(105996)
社会科(100230)
社会科学(100198)
(90697)
基金项目(83715)
自然(73266)
(72366)
教育(71561)
自然科(71520)
自然科学(71494)
自然科学基金(70216)
编号(64695)
资助(63801)
(53089)
成果(51409)
重点(49560)
(48335)
(47576)
课题(45522)
(45297)
创新(43852)
国家社会(43623)
发展(43039)
期刊
(194631)
经济(194631)
研究(105984)
中国(76656)
(72476)
(57874)
管理(53529)
学报(51856)
科学(50044)
农业(48862)
大学(40184)
(38665)
金融(38665)
学学(38644)
业经(35293)
技术(32286)
教育(30775)
经济研究(29211)
财经(28132)
(26147)
问题(25137)
(24405)
技术经济(20962)
世界(19274)
(17295)
(17196)
现代(17028)
经济问题(16896)
商业(16796)
资源(16461)
共检索到552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杨  樊雯雯  
在选择表征农业循环经济效率的5个投入指标和3个产出指标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DEA模型和GIS技术,评价湖南省14个市州2011—2013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对有效性的时空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1—2013年全省14个市州中有7个市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相对有效,7个市州相对无效。2在相对无效的7市州中,存在农业耗能、化肥施用量、农林牧渔业劳动力、农业年供水量过剩,以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村居民收入和粮食单产产出不足的问题;在相对有效的7市州中,投入指标值减少幅度不大,产出指标值增加幅度不显著,其主要是由于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农业投入要素组合比例不合理、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科技含量不高等原因所致。3必须建立减少物质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设计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大力研发和推广运用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技术支撑体系,不断完善集资金、法律、经济于一体的管理保障体系,从整体上提高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杨  樊雯雯  
在选择表征农业循环经济效率的5个投入指标和3个产出指标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DEA模型和GIS技术,评价湖南省14个市州2011—2013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对有效性的时空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1—2013年全省14个市州中有7个市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相对有效,7个市州相对无效。2在相对无效的7市州中,存在农业耗能、化肥施用量、农林牧渔业劳动力、农业年供水量过剩,以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村居民收入和粮食单产产出不足的问题;在相对有效的7市州中,投入指标值减少幅度不大,产出指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秦钟  王建武  章家恩  骆世明  徐华勤  赵本良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超效率DEA(Super-efficienc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SE-DEA)模型对2004、2005年广东21个地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并应用DEA模型(C2R和BC2)对于非DEA有效城市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非有效向有效转化和调整的方向与建议。结果表明,两年间全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平均超效率值均在2.0以上,平均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分别为0.967 0、0.974 8和0.991 0。2005年中有11个地市的效率值都呈现上升趋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整体状况良好。5个非DEA有效的地市中,技术有效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石新  朱艳  
对农村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有效评价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内容。在现有文献基础上选择七类共20项指标作为评价农村经济发展质量的标准,运用熵权法对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影响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分享性;自2005年以来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质量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目前其总体水平还较低。因此,必须通过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质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林维柏  徐登科  
湖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借鉴国内外农业循环经济的先进模式,并结合本省的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适合各地情况的不同模式。文章介绍了目前国内10种先进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提出了适合湖南省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包括良性循环多极利用模式、立体农业模式和系统调节控制型模式等。为了促进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的传统理念,增强农业循环经济意识;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环境;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促进先进技术的使用;与国际接轨,培育市场产业化运作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健康  宁铭铨  刘解龙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深刻反思后的必然选择。湖南林业循环经济需从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进行规划与架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保障,才能实现未来湖南林业的可循环及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爽英  李立辉  戴向洋  
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单元,选择反映湖南省农业发展现状的人均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单位面积机械动力、农业劳动力比重、化肥使用量、劳均产值、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8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并借助DPS数据处理系统,提取出代表各市州农业发展现状的3个主成分,在此基础上得到各地州市的综合得分,据此将各地州市分为农业核心区、农业优势发展区、农业综合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发展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单杨  何建新  李高阳  张菊华  
本文阐述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总体概况及湖南省稻谷、生猪、柑桔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现状和安全性问题,分析了大宗农产品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农产品加工发展的相应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联芳  刘新平  王克林  周上游  李晓青  
在分析农业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构建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采用“农业生态不安全指数”对湖南省主要农村地域县(市)的农业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江沿岸与洞庭湖区洪涝灾害、湘中南的夏秋干旱、中小城市的“三废”污染以及较大范围的重金属污染等是湖南省农业生态安全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和挑战。湖南省农业生态安全地域差异明显,长株潭地区总体安全度最高,但该区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程度高,耕地数量下降快,“三废”污染呈加重趋势,都对农业生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湘西武陵源山区农业生态安全度较高,喀斯特山区的生态治理和脱贫致富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关键所在;湘南山地丘陵...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钟石仑  孙葭  谢小立  
本文以湖南省桃江县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主要农业资源的特点和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就桃江县不同地形区农业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刚  
目前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雏形已经形成,但还存在龙头企业不强,产业特色不突出,科技含量不高,链条化比较松散以及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此必须通过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充分开发利用并有效地保护农业资源,尽快把湖南建成一个以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旅游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强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良禾  
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在农业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科技力量等方面都具有发展质量农业的巨大潜力。目前尚存在着优质品牌农业产品少、农产品加工能力不强,营销水平不高等问题。实施系统工程战略、绿色食品工程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质量农业,生产优质品牌型农业产品,是湖南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红梅  傅知凡  
基于农业循环经济的"4R"原则,构造区域农业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包括了社会发展、资源减量、循环利用和环境安全4个方面共18个具体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障碍度因素分析,利用湖南省2003—2013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3—2013年,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经历了由缓慢到提速阶段,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最后,针对障碍度阻碍因素提出了促进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覃红燕  谢永宏  邹冬生  
运用Mann-Kendall趋势突变检验(简称M-K法)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湖南省农业洪旱灾受灾面积演变趋势并分析了其原因。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洪灾受灾面积的M-K统计值在1983年后即突破置信区间(P0.05),可见,1980s后湖南省农业洪灾受灾面积持续增长,旱灾受灾面积未能有效遏制。主要原因包括:(1)雨水存在季节性和区域性分布不匀。如1986年后4月、5月和6月的降雨量与1951-1980年均值相比整体偏少,而7月明显偏多。(2)水土流失严重使森林水分涵养功能低下。(3)河湖淤积严重使河湖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