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3)
2023(12629)
2022(11203)
2021(10606)
2020(9016)
2019(20571)
2018(20751)
2017(39263)
2016(21853)
2015(24771)
2014(24908)
2013(24425)
2012(22449)
2011(20052)
2010(20048)
2009(18207)
2008(17507)
2007(15251)
2006(13315)
2005(11393)
作者
(64343)
(53397)
(52930)
(50595)
(33950)
(25651)
(24066)
(21147)
(20463)
(19089)
(18368)
(17928)
(17059)
(16953)
(16420)
(16391)
(16065)
(15789)
(15267)
(15213)
(13429)
(13037)
(12958)
(12243)
(11982)
(11946)
(11832)
(11754)
(10754)
(10658)
学科
(82033)
经济(81939)
管理(61907)
(56642)
(46789)
企业(46789)
方法(36885)
数学(31825)
数学方法(31429)
(23953)
地方(21378)
(20928)
中国(20919)
(20679)
业经(18362)
(16064)
农业(16016)
理论(14502)
环境(13654)
(13633)
(13358)
贸易(13349)
技术(13331)
(13034)
财务(12960)
财务管理(12936)
(12897)
(12390)
企业财务(12217)
(11980)
机构
大学(300054)
学院(299763)
管理(119202)
(110304)
经济(107441)
理学(103261)
研究(102821)
理学院(101989)
管理学(100015)
管理学院(99480)
中国(74348)
科学(68185)
(64945)
(55221)
(52613)
(50524)
业大(49944)
研究所(48400)
中心(46747)
(45161)
农业(43497)
(41210)
师范(40763)
北京(40699)
财经(40031)
(38187)
(36529)
(36275)
(34596)
技术(33980)
基金
项目(212858)
科学(165543)
研究(153281)
基金(151628)
(133937)
国家(132822)
科学基金(112751)
社会(92648)
社会科(87473)
社会科学(87445)
(86201)
基金项目(81559)
自然(76038)
自然科(74138)
自然科学(74115)
自然科学基金(72693)
(72137)
教育(70120)
编号(63512)
资助(62266)
成果(51123)
重点(48068)
(45602)
(45389)
课题(44420)
(43987)
创新(41012)
科研(40872)
计划(40216)
大学(38489)
期刊
(122116)
经济(122116)
研究(85802)
中国(60879)
学报(52830)
(49801)
科学(47062)
管理(42169)
大学(38749)
(38065)
教育(36762)
学学(36443)
农业(34638)
技术(26129)
(22065)
金融(22065)
业经(20714)
(18009)
财经(17963)
经济研究(17953)
图书(16948)
科技(16055)
问题(15831)
资源(15697)
(15161)
(15015)
理论(14284)
业大(14144)
技术经济(13796)
现代(13371)
共检索到437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路路  蔡玉梅  郑新奇  崔海宁  
为合理评价和提升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绩效,从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及生态环境3个维度构建了不同主体功能区实施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模型和GIS技术建立了绩效评估体系,并以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湖南省不同功能区实施绩效结果呈现中、东部高,西北和西南低的空间分布,84个县(市)为中级和良好水平,占全省总县(市)个数比重的68.85%;(2)湖南省实施绩效结果由好到差依次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应加强对生态功能区的各种政策落实提高实施效果。说明构建的评价体系可反映同一功能区内各县市实施相对绩效,有针对性的找出规划实施影响因素,为规划调整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辉  苏昌贵  魏晓  
对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可为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制订与实施提供参考借鉴。依据省级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与目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与双重差分方法(DID),对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政策效应与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湖南省空间开发格局更加清晰,城镇发展功能、农业生产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稳步提升。(2)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显著提升了重点开发区域城镇发展功能,贡献了重点开发区域城镇发展功能2012—2018年得分增量的20.63%,但对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生产功能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功能影响不显著。总体而言,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对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积极作用有待增强。(3)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保障措施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与落实。针对重点开发区域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倾斜、农产品主产区的耕地补充、农业发展政策、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支出与人口迁出措施未显著落实。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万纤  余瑞林  余晓敏  罗静  
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全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目前已进入有序实施阶段,根据规划要求,需要对其实施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地理国情普查所获取的海量地理国情信息正为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监测与评估提供了支撑。系统论证了应用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开展规划监测与评估的可行性,并指出"边普查边应用"项目在机制上提供了保障。分析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地理国情普查对规划实施监测评估的要求,兼顾地理国情普查的数据成果,同时考虑指标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可获取性,确立了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规划实施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并以随州市曾都区为例,探讨了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鹰  李艳梅  
根据湖南省区域发展状况,参照"十一五"规划《纲要》的主体功能区划分基本思路,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出发,确定了区域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基本空间单元,运用状态空间法对该区主体功能区进行了划分研究。结果表明:除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散布在各地市外,优化开发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重点开发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地区,限制开发区则集中在西部地区。研究结论为:优化湖南省空间开发结构,协调区域发展,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若祥  侯晓丽  
2010年年底,国务院颁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国性的空间开发规划,即《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1年年初,"十二五"规划《纲要》专门对未来5年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任务作了具体部署,标志着主体功能区已从规划编制进入到实施时期。主体功能区规划付诸实施,是使我国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的一项带有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会平  
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通过分析自然、区域经济的区位条件、资源与生态环境状况、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叠置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集成法综合评判,将湖南省划分为5个生态功能区和17个生态功能亚区,并且绘制了湖南省生态功能区划图。为湖南省的生态建设和政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湖南省的市州开展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贺艳华  范曙光  周国华  唐承丽  彭鹏  
乡村转型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确立与主体功能定位相协调的乡村转型路径与政策,是促进区域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湖南省为例,围绕人口、土地、产业等乡村转型发展3类要素,构建乡村转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各县(市、区)2006-2011年和2011-2016年2个阶段的乡村转型度,并基于主体功能区划方案分析各类主体功能区乡村转型发展差异及驱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受自然条件、区位因素、经济基础、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主体功能区乡村转型特征存在差异;重点开发区乡村转型主要是城镇带动型,城镇辐射力、市场推动力以及农户决策力作用突出,乡村转型度高、乡村转型速度快;农产品主产区乡村转型主要是现代农业推动型,资源支撑力、政策推动力以及文化根植力起主导作用,乡村转型度较高、乡村转型速度较快;重点生态功能区乡村转型主要是政府推动型,受地形条件、经济基础以及资源环境约束,乡村转型度较低、转型速度较慢。各类主体功能区2011-2016年的乡村转型度相比于2006-2011年均有所提升。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乡村发展的差异性,但其主体功能区政策在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恺   张旭阳   夏依宁   张瑞霞   曾鹏  
【目的】主体功能区对促进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有战略引领作用,为了应对人口和用地的紧缩发展新趋势,有必要对主体功能区实施进行回顾评价,并针对问题提出优化建议。【方法】本文运用人口普查和土地调查数据,探究湖南省区县人口-土地的增长/收缩时空演变规律,定量分析2010—2020年区县人口-土地的协调关系,结合《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2年)总结主体功能区框架下的人地变化特征,并对比规划实现情况,探讨未来主体功能区的优化发展方向。【结果】研究发现:(1)2010—2020年,湖南省各区县城镇常住人口增长/收缩差异化发展特征明显,全省城镇建设用地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长速率呈下降趋势;(2)2010—2020年区县人口和土地不平衡现象普遍,大量的区县存在人多地少(集约型发展)与人少地多(宽松型发展)两种不匹配趋势,既存在城镇常住人口增长滞后于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的区县,也存在城镇常住人口增长略快于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的区县。(3)《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自2012年实施以来,虽然体现出引导人口和土地协调发展的作用,但各区县城镇人口和土地发展仍然存在与所属主体功能区发展目标相违背的情况。【结论】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主体功能区进行优化方案探索。一方面,人口-土地协调视角下,各类主体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都可能存在多种发展情景,有必要进一步细化类型划分,提出湖南省各区县多类型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主体功能区类型与城镇建设用地、城镇常住人口之间存在双向作用机制,未来的主体功能区规划需要结合数据分析得出人口和土地增长关系,从人地协调发展视角对主体功能区提出优化路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路路  蔡玉梅  郑新奇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指导国土空间开发的宏观和战略性规划。随着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实施评价研究亟待展开。以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对象设计了总体框架,探讨了结果—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规划实施评价指标设计思路,分别从规划目标实现程度、分区功能落实情况、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和规划社会影响评价4个方面,选择31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确定了规划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指标标准化、评价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建祥  周庄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模式的重要途径。在湖南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应当引入生态红线思维,确定重点生态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的红线保护区域。生态用地是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的主要依据,用以满足生态保护的用地需要,因此,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应当涵盖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未利用地四种类型,并运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等的编制工作中。生态保护红线的有效实施有赖于严格的监测、评估与考核机制的建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并于2011年正式向全国发布。该规划在分析我国自然状况和特点的基础上,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几种类型,力图通过空间管治,在遵循"优化结构、保护自然、集约开发、协调开发、陆海统筹"的原则下,实施新的开发理念,促进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高效开发、集约利用,保育生态空间,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万川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宏观调控农业的重要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稳定耕地面积,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调整耕地种植结构,开发多种经营;因地制宜,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开发林园牧渔业;大力开发二、三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利用区域优势,综合开发区域经济等;并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提出建立宏观调控农业运行机制,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等措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尚晓丽  王晓娟  罗芬  
随着短途休闲游的逐日升温,节事活动成为一种旅游吸引物,文章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樱花节进行评估,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节事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功能视角构建了植物园樱花节评价模型,利用SPSS 22.0和yaahp V10.1.5633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樱花节"绩效评估结果"比较理想"。准则层评分得知"樱花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效果显著,而生态效益相对较弱;从指标层各因子隶属度可知樱花节在"提高公园知名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招商引资"等方面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文明,刘海燕  
湖南省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小城镇将会得到迅速发展 ,本文分析了湖南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小城镇健康发展必须选择合适的城市化道路 ,合理调整小城镇的规模结构 ,产业结构 ,强化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万  
洞庭湖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经济潜力充裕,它的整治开发对发展湖南经济意义重大。但目前洞庭湖区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诸如纯湖区的洪涝灾害、血吸虫病。航道和鱼道的阻塞、水质的污染,以及环湖丘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非耕地化速度加快等等,都是急待解决的。同时,近年来省内各部门及有关地区做了许多整治开发的前期工作,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为进行综合整治、开发洞庭湖区的规划提供了基本条件。湖南省人民政府组织力量下定决心搞好洞庭湖区的开发整治规划工作是及时的,同时也是对过去处理重大问题简单化的一种否定。为了进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