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2)
- 2023(8758)
- 2022(7404)
- 2021(6675)
- 2020(5287)
- 2019(12135)
- 2018(11845)
- 2017(22156)
- 2016(12022)
- 2015(13350)
- 2014(13412)
- 2013(13383)
- 2012(13033)
- 2011(11997)
- 2010(12354)
- 2009(11182)
- 2008(11059)
- 2007(9980)
- 2006(9324)
- 2005(8684)
- 学科
- 济(56752)
- 经济(56706)
- 业(32415)
- 管理(29804)
- 企(23463)
- 企业(23463)
- 地方(22865)
- 农(19751)
- 中国(19154)
- 业经(14998)
- 方法(14340)
- 农业(14017)
- 地方经济(12178)
- 学(11991)
- 数学(11483)
- 发(11443)
- 数学方法(11318)
- 环境(10156)
- 制(9970)
- 融(9751)
- 金融(9750)
- 银(9560)
- 银行(9542)
- 行(9374)
- 贸(9125)
- 贸易(9112)
- 技术(8910)
- 财(8844)
- 易(8712)
- 和(8529)
- 机构
- 学院(174553)
- 大学(168935)
- 济(68961)
- 研究(68635)
- 经济(67162)
- 管理(62944)
- 理学(52548)
- 中国(51894)
- 理学院(51791)
- 管理学(50842)
- 管理学院(50505)
- 科学(44052)
- 京(38252)
- 所(36405)
- 农(36224)
- 研究所(33038)
- 中心(30696)
- 财(30216)
- 江(30122)
- 农业(28218)
- 业大(27941)
- 范(27014)
- 师范(26753)
- 省(25967)
- 院(24943)
- 北京(24402)
- 州(24191)
- 财经(22547)
- 科学院(22035)
- 师范大学(21227)
- 基金
- 项目(112054)
- 科学(87367)
- 研究(83050)
- 基金(76900)
- 家(67994)
- 国家(67335)
- 科学基金(56397)
- 社会(50513)
- 省(49244)
- 社会科(47734)
- 社会科学(47715)
- 基金项目(40895)
- 划(39265)
- 教育(37125)
- 自然(36085)
- 自然科(35119)
- 自然科学(35112)
- 编号(35084)
- 自然科学基金(34414)
- 发(31355)
- 资助(30540)
- 成果(27996)
- 课题(26267)
- 重点(26252)
- 发展(25086)
- 展(24640)
- 创(23332)
- 部(23041)
- 创新(21802)
- 年(20878)
共检索到287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项国荣 王克林 谭云峰 陶云虹 刘新平
本文分析了湖南省丘岗地资源环境特征、利用现状及其地域差异,提出了综合利用,治用结合,以短养中,中短养长,倾斜开发的指导思想,并对全省及不同类型丘陵岗地农业开发利用方向、模式及对策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晓
“湘中紫色土丘岗地综合开发利用试验研究”取得显著效果由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谢庭生和助研魏晓共同主持的省级重点项目《湘中紫色土丘岗地综合开发利用试验研究》,从1988年开始,经过6年的努力,现已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和重大效益:(1)建立了以3个...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庭生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土地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合3.177亿亩),耕地5,168万亩,其中水田4,042万亩。土地构成大体上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地占土地总面积49%,丘陵26%,岗地13%,平原7%,湖河水面5%。耕地约占土地总面积16.3%。这些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洞庭湖平原和湘、资、沅、澧四水及其支流的河谷平原,丘陵和山麓分布较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晓
紫钯土丘岗地是衡阳盆地的主要土地类型之一,面积约500万亩,占盆地面积的25%。该地是衡阳市粮、棉、油、果、牲猪、家禽、鲜鱼的主要产地。综合开发利用紫色土区的上地资源,对发展衡阳盆地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振兴地方经济,对全省紫色土丘岗地的综合开发,有重要意义。一、优势与劣势 1.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衡阳盆地处在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庭生
湖南省目前人均耕地仅0.95亩,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日益突出,缓和人口与耕地矛盾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开垦一部分质量较好的宜农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因此,调查和研究宜农荒地已势在必行。1985年,我们采用卫片解译,结合实地考察和参考有关资料,编制了零陵地区宜农荒地资源分布图,并量算出荒地的面积,概算了宜农荒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全省开展宜农荒地调查迈出了第一步。一、自然条件特点零陵地区位于湖南省的南端,辖东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伟 方辉亚
本文的“岗地”亦称“台地”,相对高差10~30m、地面平均坡度3~7度、由第四纪红色土层组成的地形总称,主要集中分布于江汉加积平坦平原外围和南襄盆地内部。“丘陵”相对高差30~200m、地面平均坡度7~25度、由不同性质的基岩组成的地形总称,主要分布在鄂西山地、桐柏~大别山地及幕阜山地的前缘。丘陵岗地面积之和占所在县级行政区域面积60%以上的县(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正其 胡梅魁
苧麻是我省丘陵地区的传统产品。早在汉朝就有种植。唐宋时代,不少地方的苧麻生产已具相当规模。当时的嘉禾县县志称:“嘉禾苧麻著名已久矣,岁产恒在百万余斤。”明朝万历年间,“嘉桂麻、白石麻”远销日本和南洋,浏阳夏布更是名驰海内外。抗日战争以后,本区的苧麻生产一直下降,到1949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志红 崔卫国 文倩
利用1993年和2003年遥感影像资料,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湖南省醴陵市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特点.结果显示:1)1993—2003年醴陵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不大,土地利用类型均以林地和水田为主,二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0%以上;其次是城乡建设用地,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左右,其他用地面积都在5%以下.2)土地利用变化以水田、旱地、园地、未利用地的减少和城乡建设用地、林地、水域的增加为主要特征,其中变化量最大的是水田,10年中减少了1 780.62 hm2,其次是林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减少最快的是旱地,年平均减少75.4 hm2,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最快,年平均增加136.0 hm2.
关键词:
中南丘陵区 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醴陵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仲伯,李万
本文把水土资源作为一个整体 ,在对湖南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进一步开发和保护管理水土资源的设想 ,以促使在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 ,能够按照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系统之间的结构和功能 ,因地制宜 ,进行合理匹配与组合 ,协调水土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益。
关键词:
水土资源 开发利用 保护与管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鹏 代军
本文利用湖南省慈利县1996年到2004年的8年的土地利用的统计资料,分析了慈利县土地利用变化的状况及其原因,探讨了其对于当地农业(种植业)安全的影响。为了实现该区域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相统一,使农业安全得到保障,作者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农业安全 湖南省慈利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志荣
本文首先分析了山河库湖系统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旱涝灾害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湖南省山河库湖综合治理的总体战略和分区治理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学泽 韩京龙 江頭和彦
研究了湖南省株洲、桃源和蓝山等市(县)6处森林红壤的化学性质。结果表明,这些土壤的酸性较 强,pH值为4.11-4.96;有机质含量差异明显,为9.5-37.6 g/kg;总氮含量范围宽,为0.321-1.70 g/kg;总磷含 量较低,为0.126-0.441 g/kg;总钾含量较高,达到了10.5-18.1 g/kg;交换性阳离子含量差异大,为3.86-50.6 mmol/kg;阳离子交换容量CEC数值较大,达到了13.9-34.0 cmol/kg。对Cu,Zn,Pb,Cd的测定数据表明,这些土 壤尚无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综合考虑调查地的土壤化学性质及植被和地理位置等条件,对试验林地提出了相...
关键词:
森林红壤 土壤化学 林业生态 湖南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光明
煤炭是人类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向有“工业的粮食”之称。煤炭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高达80%左右。湖南省至今尚未发现可供开采的油气资源,北煤南运,交通运输紧张。因此,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煤炭资源,具有先行性和迫切性。湖南省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已有一定基础。至1983年底已探明煤炭保有储量为28.9亿t,其中i业储量19.6亿t,居全国第18位。1983年的煤炭产量为2667.96万t,基本上能保证本省工业用煤和民用煤,并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军
农业资源评价是农业资源区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湖南农业资源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以往的农业资源评价思路、评价方法与手段、评价指标体系等也与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宜,农村与农业经济政策的调整更为新时期的农业资源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目标与要求,很有必要以新的视角和理念、先进的方法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查清农业资源家底的情况下,重新对湖南农业资源利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本文从评价指导思想、评价原则等方面构建了湖南农业资源评价的基本思路,利用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和资源丰度指数模型等评价模型从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丰度等两个角度对湖南农业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与湖南农业资源实际相吻合...
关键词:
农业资源 利用 评价 湖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汤楚宙 苏爱华 谢方平 吴明亮 蒋萍 黄理军
针对湖南地处中部内陆,非再生能源先天不足,但生物质能、水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的特点,调查分析了湖南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现状及其优势和劣势,指出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开发 利用 湖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