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27)
2023(8646)
2022(7569)
2021(6886)
2020(6136)
2019(14298)
2018(13986)
2017(26568)
2016(14892)
2015(17122)
2014(17205)
2013(17198)
2012(16444)
2011(14920)
2010(15416)
2009(14283)
2008(14757)
2007(13434)
2006(11606)
2005(10403)
作者
(46502)
(39206)
(39157)
(37253)
(25196)
(19123)
(17779)
(15115)
(15008)
(14370)
(13644)
(13586)
(12697)
(12589)
(12545)
(12176)
(12143)
(11766)
(11442)
(11385)
(9965)
(9891)
(9697)
(9260)
(9032)
(8873)
(8797)
(8652)
(8095)
(7971)
学科
(63959)
经济(63886)
(39282)
管理(37864)
(30849)
企业(30849)
方法(29364)
数学(25691)
数学方法(25425)
(18953)
(17048)
(15960)
地方(15615)
中国(15485)
业经(12706)
农业(12616)
(11887)
贸易(11884)
(11466)
(10893)
(10254)
(9657)
财务(9641)
财务管理(9615)
环境(9604)
(9289)
金融(9285)
理论(9140)
企业财务(9079)
(8978)
机构
大学(224435)
学院(222694)
(87593)
经济(85712)
管理(81046)
研究(80592)
理学(69731)
理学院(68755)
管理学(67302)
管理学院(66883)
中国(58730)
科学(53570)
(48520)
(44696)
(43265)
(40733)
(39934)
研究所(39934)
业大(36930)
中心(36921)
农业(35685)
财经(32406)
(32273)
师范(31913)
北京(29475)
(29252)
(28575)
(27611)
经济学(27076)
(26774)
基金
项目(149702)
科学(116454)
基金(107892)
研究(105600)
(96801)
国家(95660)
科学基金(79318)
社会(65348)
社会科(61591)
社会科学(61564)
(60030)
基金项目(57784)
自然(52781)
自然科(51413)
自然科学(51391)
自然科学基金(50474)
(50337)
教育(48565)
资助(44009)
编号(42402)
成果(35551)
重点(35169)
(33241)
(32810)
(30306)
课题(30150)
科研(29373)
计划(28806)
创新(28354)
教育部(27463)
期刊
(97714)
经济(97714)
研究(62407)
中国(42061)
学报(41679)
(39508)
科学(36747)
(32285)
大学(30153)
学学(28517)
农业(26906)
管理(26619)
教育(22524)
(17910)
金融(17910)
技术(17323)
财经(15904)
业经(15784)
(15329)
经济研究(14752)
(13506)
问题(13502)
资源(12818)
(12808)
技术经济(10746)
图书(10632)
(10433)
科技(10420)
业大(10400)
统计(10394)
共检索到329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彭世良  周爱国  陈文光  赵龙辉  
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是湘中型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在多年野外调查、勘测基础上对公园岩溶地貌特征、成因和价值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公园岩溶地貌形态丰富多样,规模多属中小型,空间展布的方向性和阶梯性特征明显,以峭崖、秀水、奇洞、巧石、幽峡为特色的岩溶地貌景观突出。公园岩溶地貌集典型性、稀有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于一体,具有显著的科学价值、美学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开发利用公园岩溶地貌景观资源,应当加强公园景观环境生态保护和修复,积极开展科普旅游。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彭世良  周爱国  陈文光  赵龙辉  
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是湘中型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在多年野外调查、勘测基础上对公园岩溶地貌特征、成因和价值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公园岩溶地貌形态丰富多样,规模多属中小型,空间展布的方向性和阶梯性特征明显,以峭崖、秀水、奇洞、巧石、幽峡为特色的岩溶地貌景观突出。公园岩溶地貌集典型性、稀有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于一体,具有显著的科学价值、美学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开发利用公园岩溶地貌景观资源,应当加强公园景观环境生态保护和修复,积极开展科普旅游。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学仁  
本本从分析岩溶地貌发育机理的三大基本要素入手,对那些可供观赏的类型或造型奇特具有旅游价值的岩溶地貌,据其评价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旅游资源质量评价。提出岩溶地貌旅游资源系统开发利用导向,应该是岩溶旅游资源、环境生态美学相结合的开发型导向。即资源—环境复合型的开发导向;旅—工—农开放型的开发导向;利用与保护结合型的开发导向。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晓荔  何政伟  薛东剑  殷继成  
重庆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为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区内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多,科研价值高,典型性强,观赏价值高,尤以龙缸岩溶天坑闻名海内外。在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地质遗迹分布、分类及重要特征的基础上,对岩溶天坑的成因进行探讨,并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岩区地质遗迹进行综合评价。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鄢志武  管园苹  丁午阳  陈依芳  
空间关联性不仅要考虑实际距离上的关联,还需要考虑交通可达性,游客出行是否实惠和便利。本文从距离和交通条件出发,利用威尔逊模型和相关系数对湖北省9个国家地质公园与省内17个地级市的空间关联性与可达性进行定量测算。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国家地质公园主要集中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且鄂西圈交通网络发展成熟。对于空间吸引力较低的地质公园,可以采取加强与临近地质公园的合作,促进游客互换。同时,应加固加宽县、乡已有公路。在此基础上,政府应该保证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轻轨的配套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吴梅  刘嘉麒  曹希强  赵鸿燕  符光宏  王德有  
为给河南小秦岭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和建设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依据《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中的地质遗迹类型划分方法并结合其他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共4大类、10类和12亚类,并对其中的典型地质遗迹景观在国际、国内大区域地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其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科普教育价值、旅游开发价值进行了评价。综合研究认为公园是一座以赋存典型构造形迹为特色,以古老变质岩地貌、花岗岩地貌为主体的集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具有开发成集地质研究、地质旅游、地学科普教育活动、休闲与度假为一体的理想场所。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冉  丁镭  黄亚林  刘超  曾克峰  
国家地质公园作为特殊的景区载体,其分布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影响着公园的长远发展和市场效益。以我国241处国家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理统计、百度地图搜索和改进的回转半径法,定性与定量分析公园分布与城市的时空关系。结果表明,有近60%的国家地质公园分布在人口小于100万的中小城市;总的平均距离为108.94km,比国家5A级景区远了40km左右、出行时间多了近1h;国家地质公园分布与城市空间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时空分布态势,与5A级景区的衰减趋势有明显不同。未来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需要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增强可进入性,以扩大市场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旭亮  张海霞  
本文以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分析地质公园区位、类型及成因,探讨了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部分产品开发的不合理以及社区居民参与有限性等问题,提出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为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提供进一步参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贾真真  高占冬  吴克华  
本文基于昂谱(RMP)分析法,综合地质公园保护性需求,对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资源特性(R性)、市场特性(M性)、产品特性(P性)进行分析,提出在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应以洞穴旅游产品为核心竞争力,通过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和媒体宣传提高旅游网络关注度,带动市场认知度与游客量的增加,并整合公园喀斯特地貌与温泉资源,协同周边特色旅游资源,在保护性开发前提下开展各色旅游项目,形成地质公园旅游产品谱系,促进地质公园的可持续产业化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小芊  王晓伟  熊国保  刘宇  
2001年4月至2013年12月,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授牌了七批共240处国家地质公园。随着国家地质公园数量的增长,其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分布结构和演化规律。通过GIS空间分析发现: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在空间上呈现显著凝聚分布;空间分布不均,具有空间集群分布的特征;分布的高密度地区为1个带状区域和4个块状区域。通过对不同阶段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的分析,发现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分布重心向北迁移、与区域中心城市的关系日趋紧密。地质构造条件、地质公园的旅游化以及拟建地政府部门认知水平是影响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分布演化的重要因素。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蒋芩  殷继成  
虽然四川安县国家地质公园以拥有世界罕见的晚三叠世硅质海绵礁而扬名海内外,但在旅游开发初期,却面临着核心资源科学价值高、市场吸引力小、旅游效益低的困惑。在全面分析园区各类地质遗迹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的基础上,创新理念,提出了包含3个层次、9项因子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价值深度开发模式,并从深挖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价值、整合区域资源、加速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3个方面,对安县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综合开发进行了具体探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俞晓凌  廖邦洪  王道模  陈东立  
首先从空间结构出发,用角尺度、大小比数、树种分隔程度的空间测度指数3个参数来表述四川省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内天台山风景游憩林的空间结构;然后从美学角度出发,用美景度评判法评价该处的森林景观质量,并提出把空间结构参数引入森林景观评价模型中,分析空间结构与美景度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本研究区域内,空间结构的大小比数和角尺度2个参数对美景度都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从生态与美学角度为科学经营森林提供建议与理论依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魏玉玲  
关键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魏玉玲  
~~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颜景生  王元波  张莉莉  
青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青州市西南山区,包括云驼园区和仰天山-黄花溪园区,规划总面积70.7km2,2009年8月获得国家级地质公园建设资格。青州市高度重视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地质遗迹保护工作,按照国土资源部相关文件要求对公园建设进行了规划设计,并依据设计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青州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为其他地质公园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