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95)
- 2023(11194)
- 2022(10018)
- 2021(9481)
- 2020(7879)
- 2019(18411)
- 2018(18372)
- 2017(35259)
- 2016(19547)
- 2015(21732)
- 2014(21739)
- 2013(21670)
- 2012(19909)
- 2011(17807)
- 2010(17548)
- 2009(15902)
- 2008(15152)
- 2007(13053)
- 2006(11268)
- 2005(9617)
- 学科
- 济(74770)
- 经济(74691)
- 管理(52304)
- 业(51059)
- 企(41673)
- 企业(41673)
- 方法(35476)
- 数学(30852)
- 数学方法(30502)
- 农(20748)
- 学(19755)
- 地方(18982)
- 中国(18335)
- 财(17989)
- 业经(16316)
- 农业(14229)
- 理论(12532)
- 贸(12384)
- 贸易(12379)
- 制(12324)
- 和(12124)
- 技术(12057)
- 易(11952)
- 环境(11901)
- 务(11658)
- 财务(11599)
- 财务管理(11581)
- 企业财务(11040)
- 教育(10526)
- 融(10282)
- 机构
- 大学(272101)
- 学院(271223)
- 管理(107232)
- 济(100001)
- 经济(97670)
- 理学(93805)
- 理学院(92639)
- 研究(92608)
- 管理学(90865)
- 管理学院(90382)
- 中国(65375)
- 科学(62447)
- 京(57727)
- 农(49536)
- 所(47713)
- 业大(45453)
- 财(44686)
- 研究所(44285)
- 中心(41625)
- 农业(39317)
- 江(38354)
- 范(36968)
- 师范(36570)
- 财经(36564)
- 北京(36005)
- 州(34505)
- 院(33674)
- 经(33277)
- 师范大学(29602)
- 技术(29393)
- 基金
- 项目(196694)
- 科学(153155)
- 基金(141824)
- 研究(139318)
- 家(125951)
- 国家(124956)
- 科学基金(105813)
- 社会(84995)
- 社会科(80358)
- 社会科学(80334)
- 省(77992)
- 基金项目(76704)
- 自然(71918)
- 自然科(70193)
- 自然科学(70174)
- 自然科学基金(68860)
- 划(66059)
- 教育(63514)
- 资助(58157)
- 编号(56154)
- 成果(45119)
- 重点(44525)
- 部(42351)
- 发(41954)
- 创(40598)
- 课题(38944)
- 科研(38238)
- 创新(37869)
- 计划(37682)
- 大学(35861)
共检索到380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袁金荣 朱巽 林仲桂 朱雅安
通过对永州不同生境设立5个样区进行取样调查,共获得土壤动物2024头,隶属于5门、10纲、31目、111科、共152种。其中垫刃目、弹尾目、蜱螨目属于优势类群;矛线目、膜翅目等14个目属于常见类群,构成了永州土壤动物的主体。不同生境中土壤动物的种类和个体数量都有一定的差异,苗圃和杉树林远远大于其它3个生境。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层也比较明显,种类和个体数量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而减少,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对各生境的密度—类群指数DG、丰富度指数D、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C、均匀性指数E和相似性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植被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生态因子。
关键词: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永州地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金荣 朱巽 朱雅安 林中桂
为了探明紫色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揭示土壤动物对紫色土壤发育的内在规律,在湖南常宁市不同生境设立5个样区进行取样调查,共获得紫色土土壤动物1 761头,隶属于5门、8纲、33目、145科、共237种.其中矛线目、蜱螨目、蜘蛛目属于优势类群,弹尾目、膜翅目、单齿目、小杆目等11个目属于常见类群,构成了常宁市土壤动物的主体,余下的18个目为稀有种类.不同生境中土壤动物的种类和个体数量都有一定的差异:桃树林、菜地和芦竹林都远远大于松树林和荒地.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层也比较明显,种类和个体数量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而减少,具有明显的表聚性.经测定各生境的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C′,均匀性指数E′和相似性系数,...
关键词: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常宁市 湖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晏毓晨 颜亨梅 王常玖 袁金荣 林仲桂 朱雅安
2001—2002年间,对湖南祁东县的桃树林(样点A)、马尾松林(样点B)和廖家镇的芦竹林(样点C)的土壤动物进行了实地调查。定性、定量分析了该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分布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三类林地中,蜱螨类和线虫类是优势类群,密度—类群指数(DG)为A>C>B,但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为C>A>B,相似性指数分析A与C之间的相似性最近,从土壤剖面分析来看,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性,且表层>上层>中层>下层。土壤动物季节变化是夏季低于冬季。以冬季土壤动物数量最高。甲螨类和矛线虫类是紫色页岩土基形成的主要"拓荒者"。
关键词: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石灰岩 林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叶岳 周运超
对贵州中部喀斯特石灰岩地区3种植被(草本,灌丛,乔木)下的大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研究,选用类群数、个体数、密度以及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指标来反映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黔中喀斯特石灰岩地区生态系统中,优势类群为寡毛纲和蚁科2类,稀有类群为腹足纲、蜈蚣目、伪蝎目、等足目、综合纲、双尾目、弹尾目、等翅目、蟋蟀总科、革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幼虫)和蝉科(幼虫)共13类;优势类群代表了适应大环境条件的土壤动物的主体,是喀斯特石灰岩地区的代表性类群;不同植被类型和生境对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和数量具有较大的影响;蚂蚁在喀斯特石灰岩地区灌丛分布最广,蚂蚁群落对灌丛植被恢复起到关键性作用;蚁科在黔中喀斯特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英华 孙家宝 刘海良 张夫道 孙龙 金森
2002年5—9月,采用大型改良干漏斗和手拣法对天然次生针叶林(A)、天然次生混交林(B)、人工针叶林(C)、人工混交林(D)进行调查,共获得干生土壤动物30045只(未鉴定个体24只),隶属3门10纲21目3亚目56科,其中土层(0~15cm)7631只,隶属3门10纲21目3亚目41科,森林凋落物层22390只,隶属3门10纲21目3亚目50科。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群落类群数在4种林型中均表现为D>A>B>C。土壤动物个体和类群数在同一林型垂直分布现象明显,个体数一般表现为0~5cm最多,10~15cm最少,类群均随着土壤剖面层次的加深而递减。多样性指数(H′)最大值和最小值因群落、月份不同...
关键词:
土壤动物 群落 多样性 帽儿山 黑龙江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大星 吴鹏飞 陈智华
为研究成都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动物多样性,2008年4月对成都市郊区油菜地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土壤动物427只,隶属于10纲,20类群(目)。其中,大型土壤动物有12个类群(目),优势类群为大蚓类(M egadrile oligochaetes)、蜘蛛目(Aranene)、鞘翅目成虫(Coleoptera adu lt)和直翅目(O rthoptera),个体数占大型土壤动物总个体数的77.32%;中小型土壤动物有11个类群(目),线虫(Nematode)、线蚓类(M icrodrile)和弹尾目(Collembola)为优势类群,占中小型土壤动物总个体数的85.46%。大型土壤...
关键词:
土壤动物 多样性 油菜地 成都市郊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余运威 应叶青 任丽萍 胡加付 赵阿勇
为探究竹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对位于浙江西部的竹林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记录到土壤动物24 328个,隶属5门11纲26目,优势类群为蜱螨目Acarina和弹尾目Collembola;物种多样性介于人工林动物群落和天然林动物群落之间。分层分析,多样性指数以土壤上层最高(1.382 6),下层最低(0.636 7);均匀度指数以土壤中层最高(0.943 1),凋落物层最低(0.357 4);丰富度指数以土壤上层最高(3.466 6),中层最低(1.021 7);相似性指数土壤中层和土壤下层之间最高(0.800 0),凋落物层与土壤中下层之间最低。随着土壤动物的消费,土壤有机质从上到下依次降低,促使土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文明 陈智华 丁克毅 喇明清 吴鹏飞 李忠武 杨大星
为查明米亚罗人工云杉林土壤动物区系组成及时空变化特征,于2007-2008年,采用手捡环刀法和漏斗法(TullgrenBaermann)对0~5、5~10和10~15 cm人工云杉林大、中、小型土壤动物进行了研究,此次研究共获大型土壤动物473个,隶属3门5纲15目,优势类群为鞘翅目成虫(20.29%)、半翅目(17.55%)、鞘翅目幼虫(17.55%)和大蚓类(10.57%);中小型土壤动物4859个,隶属4门7纲16目,优势类群为线虫类(71.48%)和节腹亚目(12.90%)。土壤动物在土壤剖面上呈明显的表聚性分布,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1ou均匀性指数(E)、S...
关键词:
米亚罗 人工云杉林 土壤动物 群落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红艳 刘红 李波 袁兴中 孙书存 陈忠礼
【目的】了解轮牧制度下亚高山草甸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方法】2008年5—10月采用手捡法、干漏斗(Tullgren)和湿漏斗(Baermann)法对青藏高原东部川西北红原县亚高山草甸冬季牧场(WP)和夏季牧场(SP)春夏秋季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共获得土壤动物46 746个,分别隶属6门9纲16目61类群;其中WP中22 092个,隶属6门9纲15目42类群;SP中24 654个,隶属6门8纲15目46类群。2种生境中均以线虫为优势类群。轮牧制度下的亚高山土壤动物群落,其个体数量变化趋势是:春季SP>WP,夏季和秋季WP>SP;类群数变化趋势是:春季和秋季SP>WP,夏季...
关键词:
亚高山草甸 轮牧 土壤动物 群落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英华 刘海良 张夫道 白秀兰 王兵
为获得更接近自然状态下森林凋落层土壤动物群落,于2002年1月至12月,采用凋落袋法(网孔5、1、1/300mm)对江西大岗山杉木纯林和混交林(杉木2:鹅掌楸1)凋落层土壤动物群落及其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在168只凋落袋中,共采集到土壤动物4 321只,隶属3门11纲30目,其中大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有膜翅目、后孔寡毛目、鞘翅目和双翅目;中小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有弹尾目和蜱螨目。凋落层的土壤动物以杂食性、植食性和捕食性为主。土壤动物数量在两种林型的1—3月份数量均呈递增趋势,土壤动物类群在杉木纯林1—5月份以及杉木混交林4—7月份呈递增趋势,两种林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在α=0....
关键词:
土壤动物群落 动态 集聚 杉木林 江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英华 黄庆海 刘骅 彭畅 朱平 张树清 张夫道
【目的】2003年8月至2004年9月,选取撂荒、耕作10年、50年与100年的吉林黑土、新疆灰漠土和撂荒、耕作20年与100年江西红壤及其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中的撂荒、CK、N、NP、NK、NPK、MNPK和1.5MNPK处理,研究长期耕作、定位施肥与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关系。【方法】采用改良干漏斗(Modified Tullgren)法分离土壤0-20cm的土壤动物。【结果】共采集农田土壤动物26571只,其中大型土壤动物1632只、中小型土壤动物24939只,隶属4门5纲26目。弹尾目、膜翅目、蜱螨目为农田土壤动物中的优势类群。Kruskal-Wallis方差分析显示,长期耕作条件下不同土壤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振 赵琴 李迪强 李密 谷志容
为探明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油茶林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基于Tullgren干漏斗法和罐诱法对八大公山亮叶水青冈林、枫香林、光皮桦林、栲树林和耒阳市南京乡半垦复油茶幼林、全垦复油茶幼林、全垦复油茶成林、未垦复油茶成林8种生境的土壤跳虫和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Tullgren干漏斗法共分离出土壤跳虫1 830头,隶属4目10科19属;罐诱地表节肢动物12目24科34属1 136头。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土壤跳虫的多样性显著高于人工油茶林,多样化的地表植被和凋落物有利于提高土壤跳
关键词:
土壤跳虫 节肢动物 生境 群落 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臧建成 宋美成 黄智 张盼盼
为了解色季拉山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时空分布特征。于2021年5—9月,在色季拉山阳坡,海拔3 400~4 500 m范围选择8个不同海拔,用土钻五点法采集样地0~10 cm深土样,用Tullgren漏斗分离并手捡大型土壤动物,分析土壤动物群落结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及相似性指数的时空分布动态。结果表明:1)色季拉山(阳坡)8个海拔共捕获土壤动物17 522只,隶属于11纲23目63科(群)。弹尾目(Collembola)和真螨目(Eucaridae)为优势类群。土壤动物的类群数、个体数量的时空动态具有较大差异;2)海拔3 700 m的土壤动物个体数季节差异最显著(P<0.05);4)β多样性表明色季拉山阳坡相邻海拔土壤动物类群相似性较高,海拔差距越大相似性越低。随海拔梯度和时间变化,土壤动物的个体数、类群数、多样性均有较大差异。综上,色季拉山(阳坡)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对季节变化及海拔梯度变化敏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振中 张友梅 李忠武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imals in the soil of Huangshan forests was conducted.Invertebrates included 33 genera in 11 classes and 5 phyla,among which Acarina,Collembola and Nematoda were dominant groups,occupied 88.21% of the total samples,and formed the main body of th...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斌 徐丹丹 刘绍平 王志坚
于2007年、2008年的7月先后2次对怒江流域西藏段干、支流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应用ShannonWiener、Margalef和Pielou指数分析了干、支流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结果显示:17个采样断面(干流8个,支流9个)共采集到底栖动物34种(属),隶属于25科,其中以水生昆虫种类最多(76.0%);研究区域内干、支流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32.77 ind/m2、3 967.51 mg/m2,95.39 ind/m2、2 339.64 mg/m2;干流底栖动物现存量明显高于支流,但其物种多样性(H、D、J)组成却低于支流。研究发现,干、支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差异主要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