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3)
- 2023(10885)
- 2022(9455)
- 2021(8799)
- 2020(7664)
- 2019(17662)
- 2018(17613)
- 2017(34491)
- 2016(19008)
- 2015(21489)
- 2014(21710)
- 2013(21733)
- 2012(20379)
- 2011(18513)
- 2010(18889)
- 2009(17963)
- 2008(18185)
- 2007(16816)
- 2006(14950)
- 2005(13507)
- 学科
- 济(80860)
- 经济(80746)
- 业(63195)
- 管理(55782)
- 农(47702)
- 企(42010)
- 企业(42010)
- 方法(33258)
- 农业(31322)
- 数学(29386)
- 数学方法(29149)
- 财(22790)
- 业经(21805)
- 制(21717)
- 中国(19726)
- 地方(16544)
- 学(15207)
- 体(14865)
- 贸(14702)
- 贸易(14696)
- 易(14337)
- 银(13840)
- 银行(13809)
- 务(13205)
- 财务(13171)
- 行(13162)
- 财务管理(13130)
- 企业财务(12444)
- 融(12386)
- 金融(12381)
- 机构
- 学院(281796)
- 大学(278673)
- 济(118676)
- 经济(116202)
- 管理(108169)
- 研究(95389)
- 理学(93122)
- 理学院(92142)
- 管理学(90662)
- 管理学院(90159)
- 中国(73932)
- 农(69032)
- 科学(58582)
- 京(57665)
- 财(56098)
- 农业(53798)
- 所(50161)
- 业大(49013)
- 中心(45498)
- 研究所(45128)
- 江(44894)
- 财经(43538)
- 经(39387)
- 经济学(35644)
- 北京(35301)
- 范(34912)
- 州(34643)
- 师范(34555)
- 省(34261)
- 农业大学(33390)
- 基金
- 项目(183793)
- 科学(144000)
- 研究(134390)
- 基金(133243)
- 家(116203)
- 国家(115158)
- 科学基金(97792)
- 社会(85625)
- 社会科(80711)
- 社会科学(80684)
- 省(73954)
- 基金项目(71482)
- 自然(62628)
- 自然科(61129)
- 自然科学(61112)
- 教育(60825)
- 划(60312)
- 自然科学基金(60066)
- 编号(55959)
- 资助(53535)
- 成果(45746)
- 部(41767)
- 重点(41267)
- 发(39969)
- 制(38272)
- 创(37985)
- 课题(37511)
- 农(37223)
- 创新(35583)
- 教育部(35154)
- 期刊
- 济(138060)
- 经济(138060)
- 研究(80332)
- 农(71463)
- 中国(57655)
- 农业(48607)
- 学报(46953)
- 财(44452)
- 科学(42074)
- 大学(35942)
- 管理(35305)
- 学学(34361)
- 融(30034)
- 金融(30034)
- 业经(27666)
- 教育(24500)
- 业(23707)
- 技术(22954)
- 财经(21770)
- 问题(19806)
- 经济研究(19197)
- 经(18542)
- 版(16508)
- 农村(15365)
- 村(15365)
- 世界(14761)
- 农业经济(14528)
- 技术经济(14218)
- 经济问题(13802)
- 理论(13711)
共检索到424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若珺 于天一 王婧 杨光立 唐海明 逄焕成
湖南是我国水稻主产区,其水稻熟制选择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该文通过对湘北、湘中、湘南3个湖南水稻主产区熟制选择现状进行调查,并从水稻生产成本、生产效益及栽培技术几个方面对农户水稻种植模式现状和影响其改种意愿的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种植单季稻相比,种植双季稻年产量、现金收入较高,但由于其资金投入量、劳动力投入量也较高,其产投比、利润率均低于单季稻。受比较效益的影响,农户由双季稻改种单季稻的熟制选择意愿趋势明显。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稳定双季稻区双季稻种植比例,保障粮食安全的系列政策建议,包括政府应强化耕地保护措施、加强农业补贴力度、政策引导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增加农户种粮收益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飚 谢添任 梁志会
为厘清生态认知、市场规制对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作用机理,运用两部模型,基于湖北省水稻主产区1 005份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生态认知、市场规制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多数农户在绿色生产技术上虽然具有采纳行为,但其采纳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2)生态认知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激励型市场规制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约束型市场规制的影响不够明显。4)激励型市场规制对农户生态认知-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约束型市场规制则对农户生态认知-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因此,在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过程中,既要提高农户生态认知水平,也要注重市场规制的建立与完善,构建有利于农业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冬梅 刘智 唐殊 汪雪梅
本文以四川省水稻主产区40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选购和使用水稻新品种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水稻产量、出售水稻的数量、农技员推广和亲戚朋友的购种行为对农户选择水稻新品种具有正向影响;目前的种植业收入对农户选种具有负向影响;农户以往的种植习惯、土壤特性、媒体广告宣传、种子公司推荐和农户年龄对其使用新品种的意愿有正向或负向影响,但是不同地区影响程度不一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航航 周宏
基于2017年江苏省水稻主产区的农户调查数据,从环节成本视角选取解释变量,设置家庭禀赋、市场因素、水稻收益、政府扶持力度等控制变量,采用Probit模型对农户机插秧选择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期水稻栽种环节的种子成本、除草环节的除草剂和人工成本以及病虫害防治环节的人工成本等解释变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机插秧服务价格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各环节成本影响效应差异明显,平均边际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上期人工除草成本、人工打药成本、除草剂成本、种子成本。另外,农业雇工价格、水稻经营面积、政府补贴以及本村机插秧服务等控制
关键词:
机插秧 直播 环节成本 技术选择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辉 陈思羽
本文以对湖南省粮食主产区47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两阶段的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意愿(包括农户是否愿意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户以何种方式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受访农民的文化程度越高、身体健康状况越好、家庭劳动力越短缺、种粮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大、种粮补贴与种粮投入的比例越大、受访农民对现阶段农田水利设施整体状况的评价越差、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的重要程度越高、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大,农户越愿意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受访农民的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身体健康状况越差以及种粮补贴与种粮投入的比例越大,农户越愿意以投钱...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邓正华 张俊飚 许志祥 杨新荣
以洞庭湖湿地保护区水稻主产区为例,借助现场访谈和调查问卷,初步分析了在农村生活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农户的认知与行为响应的一些整体特点,结果表明,在农村生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中,农户已经充分认识到农村生活环境的重要性,但农户普遍存在依赖思想和观望情绪,主动采取行动参与不够;农户收入水平对农户认知与行为响应存在显著正相关;民众受教育程度与农户认知不相关,但与农户行为响应存在显著相关;女性对农村生活环境认知与行为响应程度明显高于男性;从认知到行动响应过程中,农户认知对行动响应呈正相关,而农村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区域集体行动、激励与监督制度是刺激农户行为响应的外部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泽惠 张俊飚 梁志会
[目的]适应性耕作行为是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策略。文章旨在探究气候变化信息因素和信息来源对农户适应性耕作行为存在的潜在影响。[方法]通过构建“气候刺激—信息干预—适应行为”理论分析框架,阐明了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邻里交流三类典型信息来源影响农户适应性耕作行为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湖北省水稻主产区920户稻农的样本数据对理论猜想展开实证检验。[结果](1)来源于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的气候变化信息对农户适应性耕作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在同时考虑三种信息来源的情景下,科研机构信息来源对农户的适应性耕作行为的正向影响最为强烈。(2)农户在获得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邻里交流的气候变化信息后,他们在气候变化适应性耕作行为方面差异主要取决于其气候变化认知而非主体信任因素。[结论]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等为代表的正式组织的气候变化信息对农户适应性耕作行为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但这种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户所获得的信息能否提高其气候变化认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影 肖池伟 李鹏 姜鲁光
鄱阳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华中单/双季稻作带,是基于遥感监测水稻多熟种植的典型区域。动态监测区域水稻熟制时空格局,对评估耕地利用强度、增强粮食供给功能以及保障国家与地区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鄱阳湖平原水稻主产区为例,首先结合水稻物候历、多年月均降水和Landsat影像云量特征,利用Landsat-5/7/8 tM/EtM+/OLI影像数据,在目视解译水田分布的基础上,基于合适时间窗口影像监测了主产区2005年和2013年水稻熟制变化格局;其次,通过农户访谈和调查问卷(677份)收集了主产区水稻种植及熟制变化的相关信息。研究表明:1)9月中旬到10月上旬是判别鄱阳湖平原单/双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利会 王雅鹏
文章利用湖北7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对影响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势类型对农户储粮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平原农户人均储粮量低于丘陵农户,但与山区农户无差异;距最近县城距离对农户储粮行为影响很大,距离远的农户人均储量粮更多;家庭年龄结构与经济条件对农户储粮行为无显著影响;农户粮食产出规模与农户储粮行为正相关,而粮食商品化率则与其负相关。
关键词:
中部地区 粮食主产区 粮食储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丽 霍学喜
粮食主产区是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农业经济区域。主产区农户从事粮食生产投入的决策行为,实质是在农户自身决策环境下,在对预期收益和风险的综合衡量基础上追求投入回报最大化的过程。一方面,农户在决定生产要素投入方向及结构时,要综合评价粮食产业和其他农业及非农产业的收益和风险;另一方面,由于粮食生产对农户来讲具有满足自身消费保障和获得经济收入的双重作用。因此,农户在进行粮食投入决策时是分类考虑的,对于消费保障功能的粮食生产和经济收益功能的粮食生产,农户分别进行不同的收益和风险评估决策。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粮食生产 投入决策 风险评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冬梅 陈超 刘智 吴海春
本文以四川省水稻主产区23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乡镇农技人员推广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种植规模、农技人员工作态度以及对农户指导次数等因素对农技人员推广效率有显著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农技人员推广效率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厚安 叶慧
结合现阶段粮食主产区惠农政策的实施情况,文章构建了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实证模型,考察惠农新政对湖北省7县670个农户农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惠农政策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对粮农提供粮食直接收入补贴、进行农机具购置和更新补贴、增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都会增加农户私人投资。而良种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惠农新政 粮食主产区 农业投资 农户调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志刚 郭翔宇
本文基于黑龙江省尚志市等8个县份的36个村庄、409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对粮食主产区农户储粮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地理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各地区的储粮时间和储粮率有着很大的差别,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对储粮损失率影响较大,一些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户储粮的主要原因,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储粮行为更值得关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财政和技术支持、多主体储粮、规范投机行为等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梦玲 张予涵 谢芳婷
基于江西省水稻主产区810户稻农的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探讨不同属性的土地流转契约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土地经营规模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无偿转入土地的农户更倾向于采纳农业绿色生产技术。(2)土地流转契约签订时间越长、签订形式越规范,农户采纳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可能性越高。(3)当土地流转提升农户耕地的规模化水平时,土地流转契约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会显著增强。据此,提出注重土地流转主体间的道德规范作用、建立健全合同机制保障地权稳定性及交易规范性、搭建土地要素市场化平台以提升农户耕地的规模化水平等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袁雪霈 刘天军 侯晓康
基于山东、陕西两大苹果主产区1001户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使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Probit模型分析不同交易模式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市场自销模式,采用合作社、批发市场、果商交易模式的农户更倾向于安全生产,而采用网络销售的果农对其安全生产行为无显著影响。其中,合作社交易模式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最大,批发市场次之,果商模式的影响最小。应不断丰富农户交易模式选择,以提升农户农产品安全生产行为。
关键词:
交易模式 安全生产行为 苹果种植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