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66)
2023(7716)
2022(6853)
2021(6335)
2020(5654)
2019(13183)
2018(12978)
2017(24992)
2016(14274)
2015(16069)
2014(16327)
2013(16602)
2012(15995)
2011(14410)
2010(14652)
2009(13568)
2008(13752)
2007(12578)
2006(10674)
2005(9690)
作者
(46038)
(38858)
(38704)
(36971)
(25100)
(19214)
(17677)
(15075)
(14939)
(14529)
(13410)
(13319)
(12670)
(12633)
(12495)
(12344)
(12099)
(11623)
(11378)
(11360)
(9994)
(9772)
(9741)
(9026)
(8865)
(8833)
(8810)
(8724)
(8260)
(8014)
学科
(60404)
经济(60348)
(36624)
管理(35616)
方法(29548)
(27994)
企业(27994)
数学(26396)
数学方法(26158)
(17687)
(15941)
地方(15361)
(15338)
中国(14216)
农业(11789)
业经(11197)
(10937)
(10718)
贸易(10715)
(10347)
(9399)
财务(9381)
财务管理(9355)
(8902)
金融(8898)
企业财务(8895)
(8859)
银行(8821)
(8773)
环境(8597)
机构
大学(211947)
学院(211219)
(82423)
经济(80572)
研究(77591)
管理(75059)
理学(64754)
理学院(63832)
管理学(62472)
管理学院(62079)
中国(55383)
科学(53146)
(50695)
(45432)
(43115)
农业(40802)
研究所(39719)
业大(39690)
(38539)
(38051)
中心(35523)
财经(30257)
(29082)
(27925)
师范(27523)
(27336)
北京(26854)
(26737)
农业大学(26634)
(26452)
基金
项目(144544)
科学(110771)
基金(103547)
研究(97166)
(93703)
国家(92979)
科学基金(76653)
(59894)
社会(59591)
社会科(56367)
社会科学(56343)
基金项目(55633)
自然(52682)
自然科(51391)
自然科学(51359)
自然科学基金(50447)
(49318)
教育(44882)
资助(43228)
编号(37896)
重点(33966)
(31698)
(31487)
成果(31017)
计划(29920)
(29465)
科研(28510)
创新(27729)
课题(27415)
科技(27270)
期刊
(88997)
经济(88997)
研究(56707)
学报(46115)
(45857)
中国(40804)
科学(37220)
大学(32654)
学学(31280)
农业(31256)
(30564)
管理(24588)
教育(18667)
(18410)
金融(18410)
(16882)
技术(16328)
财经(15249)
业经(14367)
经济研究(13712)
(13226)
业大(13060)
(12980)
问题(12498)
农业大学(11369)
资源(11023)
科技(10322)
技术经济(10270)
统计(10222)
理论(9587)
共检索到30923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瑚  任佐华  刘品克  张译允  王恒沪  刘二明  
【目的】利用抗瘟水稻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有效措施,了解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是抗病品种合理布局的重要基础。【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在湖南桃江病圃采集水稻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稻瘟菌病样,用单孢分离法分离稻瘟病菌单孢并纯化获得92个单孢菌株,利用14对SSR引物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在0.19相似水平,92个供试菌株可被划分在同一遗传宗谱内;在0.70相似水平,92个菌株可被划分成26个遗传宗谱,优势宗谱XIX内含有17个菌株,占总菌株数的18.48%,宗谱Ⅳ、XVIII中分布包含10、9个菌株,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0.87%、9.78%;其他23个宗谱内各含1~5个菌株。【结论】综合表明,湖南桃江病圃的稻瘟病菌遗传差异较大,个别菌株亲缘关系较远,遗传结构比较复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翔  任佐华  陈娟芳  倪兰凤  毛锐  戴良英  刘二明  
利用抗瘟水稻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有效措施,了解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是抗病品种合理布局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于2014年从湖南桃江水稻抗稻瘟病鉴定中心病圃中广谱高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上分离了120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利用14对SSR引物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0.75时,120个菌株可分成32个遗传宗谱,其中L1和L7为优势宗谱,分别含有20和16个菌株,各占总菌株数的16.67%和13.33%;宗谱L03,L04,L02分别含菌株11,11,13个,分别占总菌株数的9.17%,9.17%和10.83%;另27个宗谱分别含菌株1~6个,共占总菌株数的40.83%。对比本课题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贺雄  丁朝辉  周瑚  朱华珺  李俊俊  丁宇倩  胡立冬  任佐华  刘二明  
[目的]为明确湖南桃江地区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和无毒基因的组成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8对SSR引物对2017年从湖南桃江病圃多个晚稻品种上分离纯化的29个稻瘟病单孢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利用18个已知抗瘟基因的水稻近等基因系(NILs)对其中的19个特异性稻瘟病菌株进行无毒基因鉴定。[结果]在相似系数0.70,差异系数0.30水平下,29个供试菌株可划分为7个宗谱,优势宗谱I有12个菌株,占参测菌数的41.3%,宗谱V有7个菌株,占总菌数的24.1%,其余5个宗谱分别有1~3个菌株,占总菌数的34.6%;通过无毒基因鉴定18个菌株致病频率(致病频率=感病水稻数/所有测试水稻品种数×100%)在35%~75%。强致病力菌株(致病频率≥70%)3株,占总菌数的15.7%;较强致病力菌株(70%>致病频率≥50%)7株,占总菌数36.8%;中等致病力菌株(50%>致病频率≥20%)9株,占总菌数的47.5%;供试菌株平均致病频率为49.86%。19个菌株对NILs水稻品系毒力频率(毒力频率=对测试水稻品系有毒力的菌株数/所有菌株数×100%)超过70%的抗性基因为Pi-k~s、Pi-z~t、Pi-ta,属强毒力菌株;毒力频率介于50%~70%的抗性基因为Pi-k~p、Pi-z~5、Pi-t、Pi-sh、Pi-5,属于中等毒力菌株;对其余抗性基因的毒力频率低于50%。[结论]湖南桃江稻瘟病菌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且存在复杂的致病性分化;抗性基因Pi-3、Pi-i、Pi-11、Pi-19、Pi-12对桃江地区稻瘟病菌抗性优良,可在抗病育种中加以利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杰  李小娟  肖友伦  任佐华  邓力喜  夏新格  朱艳  刘二明  
【目的】明确桃江病圃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其毒性,为湖南省水稻抗病品种的选育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在番茄燕麦培养基(oat tomato agar medium, OTA)上诱导产孢,测定分离自桃江病圃的64个稻瘟病菌株的产孢能力,并利用水稻离体叶片接种技术鉴定分析其中53个菌株的生理小种类型及其毒性。【结果】2018年分离自桃江病圃的64个菌株中,诱导产孢后有53个菌株孢子量达1×10~5个/mL以上,满足离体接种对孢子浓度的要求;根据在7个中国鉴别品种上的抗感反应,53个菌株被划分为4群12个生理小种,优势种群为ZB,出现频率为79.2%,优势生理小种为ZB_(15),出现频率为39.6%;毒性较强的ZB_1小种出现频率仅次于ZB_(15),还出现了毒性最强的ZA_1小种。【结论】桃江病圃稻瘟病菌群体的毒性较强,优势生理小种为ZB_(15)。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二明  张志飞  罗峰  罗宽  杨静  朱有勇  
为全面了解湖南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的多样性 ,为水稻育种和品种抗性基因的合理布局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用 Pot2 Rep- PCR对 2 0 0 1年采自并分离的湖南晚稻和一季稻 41个品种的 12 9个单孢菌株进行了 DNA指纹分析 .结果表明 ,以 72 %相似水平 ,可将 12 9个菌株分成 4个谱系 ,2 4个单元型 .优势谱系为 L1和 L3,它们分别拥有6个和 15个单元型 ,其菌株数分别占总数的 41.0 9%和 46 .5 1% .优势单元型为 H5 ,H6和 H17,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6 .2 8% ,16 .2 8%和 17.83% .研究揭示稻瘟病菌存在较大的变异潜能 ,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二明  刘志贤  魏林  叶华智  朱有勇  罗峰  
从湖南山区和丘陵区两类稻瘟病生态系中的60个水稻品种上采集稻瘟病标样,经单孢分离获得103个菌株.采用Pot2-PCR指纹分析,结果表明,稻瘟病山区和丘陵区生态系病菌群体都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山区病菌群体遗传组成比丘陵区更为复杂,且两类生态系的稻瘟病菌群体内都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和变异潜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丹凤  王玲  刘连盟  侯恩庆  黄世文  
从黑龙江、浙江、广西3个稻区内采集稻瘟病样品,分离得到144个菌株。对其中的89个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将它们分成7群35个生理小种。结果表明,ZB、ZA、ZC和ZE种群出现频率分别为50.56%、22.47%、12.36%和7.86%,ZD、ZF和ZG种群频率均为2.25%。优势生理小种为ZB15和ZB1,出现频率分别为12.36%和6.74%。黑龙江优势生理小种是ZB1和ZE1,出现频率均为12.5%;浙江优势生理小种是ZB15和ZB9,频率分别达到19.15%和10.64%;广西优势生理小种为ZA11、ZA7和ZA15,出现频率分别达到16.67%,11.11%和11.11%。使用U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小林  颜群  李瑞芳  李焜华  韦善富  黄凤宽  韦丽丽  
【目的】明确广西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遗传结构,为今后水稻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布局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我国7个稻瘟病菌鉴别品种和SSR对广西20122014年分离获得的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分别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2012-2014年分离获得的142株稻瘟病菌菌株分成ZA、ZB、ZC、ZD、ZE、ZF、ZG 7群24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种群为ZB,出现频率67.61%,优势生理小种为ZB_9和ZB_(13),出现频率均为19.01%。运用UPGMA法对其中107个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凡  郑小波  王法明  张文荟  刘永锋  范永坚  
报道了两个田间水稻稻瘟病菌菌株杂交后代在 13个已知抗性基因品种上的致病性分离及遗传学分析结果。 10 0个子囊孢子菌株中呈现显著的致病性分离 ,共出现 5 4种致病类型 ,在不同的品种上分别出现 1∶1,1∶3 ,3∶1,7∶9和 9∶7的无毒性 /毒性分离 ,表明供试菌株对不同品种的无毒性 /毒性是受不同基因控制的。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 ,亲本菌株对品种新 2号和露明的无毒性 /毒性是受单基因控制的 ,对品种藤坂 5号、K6 0和K5 9的无毒性 /毒性是由 2个基因控制的 ,对品种爱知旭和草笛的无毒性 /毒性是由 4个基因控制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小平  宋建伟  刘二明  刘年喜  王金辉  肖启明  
选用10个随机引物,利用RAPD技术,分析了来自湖南不同县(区)的53个稻曲病菌株的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以遗传相似系数0.78,将供试53个菌株划分为5个谱系,这5个谱系所含菌株数分别为42、7、2、1、1个,分别占总株数的79%、13%、4%、2%和2%,其谱系Ⅰ为优势谱系.由此说明湖南稻曲病菌遗传群体有分化,但分化不明显;来自同一地区和不同地区同一品种的菌株大多数聚集在同一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豪  任春梅  陈毓苓  范永坚  程兆榜  周益军  
利用致病性测定及Pot2-rep-PCR技术对2007、2008年采集自江苏省五大稻区的稻瘟病菌株进行多样性分析,这2年的菌株被划分为10个小种和14个系谱,其中ZG1为优势小种,JSL5为优势系谱,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稻瘟病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与1999-2002年的群体结构比较时发现,群体结构趋于简单;对病原菌的时空分布分析发现,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地区之间稻瘟菌的群体结构差异明显;结合致病型与遗传系谱分析时发现,致病类型与遗传系谱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但致病性和遗传系谱的地区变化有一定的相似性,这说明致病性和DNA分子水平上多态性检测在宏观上具有共同点,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反映稻瘟病菌的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毛建辉  王平  卢代华  何忠全  叶慧丽  姚琳  
通过对2006年四川部分地区杂糯间栽与净栽田间稻瘟病菌种群结构的SSR(微卫星DNA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在0.76的相似水平,来自间栽田间的45个菌株被划分为7个遗传宗谱(第Ⅰ、Ⅱ、Ⅵ、Ⅶ、Ⅷ、Ⅸ和Ⅹ),其优势宗谱为第Ⅷ宗谱,所占比例为40.00%。来自净栽田间的45个稻瘟病菌株同样也被划分为7个遗传宗谱(第Ⅲ、Ⅳ、Ⅴ、Ⅵ、Ⅶ、Ⅷ和Ⅹ),其优势宗谱也为第Ⅷ宗谱,所占比例为71.11%。表明尽管稻瘟病菌优势宗谱在间栽田和净栽田中没有变化,但其田间遗传组成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松红   宋宇   田永恒   王奕鸣   丁英  
稻瘟病是制约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为明确东北地区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以2021年分离自东北地区的96株稻瘟病菌为试材,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供试稻瘟病菌进行PCR检测,研究供试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水平等。结果表明:16对SSR引物均能在100~500 bp内扩增出清晰条带。供试96株稻瘟病菌可划分为13个遗传宗谱,其中宗谱DQL02和DQL01为优势宗谱,分别包含37株和22株菌株,分别占总菌株数的38.54%和22.92%;宗谱DQL04、DQL06和DQL08为次要宗谱,分别包含9株、6株和6株菌株,分别占总菌株数的9.38%、6.25%和6.25%;其他8个宗谱为小宗谱,包含菌株数为1~4株。在群体水平上,东北地区稻瘟病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比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且存在于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占群体总遗传变异的83.37%。群体间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083 6~0.457 1,平均为0.204 1;平均多态百分率变化范围为6.25%~100%,平均为45.67%,说明有一定遗传多样性差异存在于东北地区稻瘟病菌群体中;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北13个地区稻瘟病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11 0~0.187 9,存在较大差异。按遗传距离远近可将东北13个地区稻瘟病菌群体划分为4个类群,第2类群全部由辽宁省种群组成;第3类群全部由吉林省种群组成,反映出东北地区稻瘟病菌群体遗传谱系与其地理分布有一定联系。研究结果可为了解东北地区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和群体演化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南  王素华  李智强  文婷  梁毅  吴俊  杨婷婷  戴良英  王国梁  刘雄伦  
采用35个不同来源的稻瘟病菌菌株,对3个稻瘟病抗性基因Pi9、Pi2、Pizt的供体亲本和以日本晴为遗传背景的转基因近等基因系进行室内接种鉴定,比较分析3个基因的抗谱差异。结果表明:Pi9和Pi2的抗谱较广,抗性频率均达到94.2%,Pi9对菌株ROR1和X2007A–7表现感病,Pi2对菌株CHNOS60–2–3和RB14表现感病,Pizt抗谱较窄,抗性频率仅为60%,使用13对SSR引物分析其中20个稻瘟病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可划分为4个宗谱,菌株的遗传宗谱和来源相关性不显著,与致病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清群  杨学辉  何海永  陈小均  吴石平  袁洁  王云月  
为了对抗稻瘟病品种的选育及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依据,利用24对SSR引物对筛选出的32份抗稻瘟病地方种质资源(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4个位点共扩增出177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7.375个,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719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735,供试材料整体遗传变异较丰富,粳稻材料稍高于籼稻,但差异不显著;全部供试材料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2799,基因库保存的抗稻瘟病材料间的遗传差异大于近几年收集的地方抗病品种;基于Nei’s遗传相似系数的聚类分析,在0.34水平上将这些材料划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类群,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其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