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42)
- 2023(7309)
- 2022(6476)
- 2021(5917)
- 2020(5166)
- 2019(11939)
- 2018(11765)
- 2017(22494)
- 2016(12399)
- 2015(14257)
- 2014(14260)
- 2013(14223)
- 2012(13599)
- 2011(12339)
- 2010(12612)
- 2009(11679)
- 2008(11837)
- 2007(10859)
- 2006(9305)
- 2005(8289)
- 学科
- 济(52387)
- 经济(52328)
- 业(31277)
- 管理(29360)
- 方法(25006)
- 企(23652)
- 企业(23652)
- 数学(22262)
- 数学方法(22076)
- 农(16268)
- 学(14462)
- 中国(13015)
- 财(12738)
- 地方(11429)
- 农业(10745)
- 贸(9958)
- 贸易(9956)
- 业经(9724)
- 易(9637)
- 制(8962)
- 和(8567)
- 环境(7562)
- 融(7469)
- 金融(7467)
- 银(7455)
- 银行(7427)
- 务(7269)
- 财务(7255)
- 财务管理(7231)
- 行(7072)
- 机构
- 大学(184144)
- 学院(183114)
- 济(73263)
- 经济(71642)
- 管理(66679)
- 研究(66389)
- 理学(57093)
- 理学院(56336)
- 管理学(55192)
- 管理学院(54866)
- 中国(49150)
- 科学(44206)
- 京(39120)
- 农(38153)
- 所(35622)
- 财(33561)
- 研究所(32877)
- 业大(31154)
- 中心(30890)
- 农业(30537)
- 江(28267)
- 财经(26712)
- 范(25758)
- 师范(25483)
- 北京(24560)
- 经(24208)
- 院(23537)
- 经济学(22992)
- 州(22104)
- 省(21638)
- 基金
- 项目(123593)
- 科学(95345)
- 基金(88697)
- 研究(86834)
- 家(80094)
- 国家(79070)
- 科学基金(65036)
- 社会(53176)
- 社会科(50077)
- 社会科学(50056)
- 省(48866)
- 基金项目(47672)
- 自然(43322)
- 自然科(42181)
- 自然科学(42166)
- 自然科学基金(41400)
- 划(41298)
- 教育(39713)
- 资助(36052)
- 编号(35177)
- 成果(29017)
- 重点(28928)
- 部(27314)
- 发(27002)
- 创(24881)
- 科研(24407)
- 课题(24390)
- 计划(24091)
- 创新(23325)
- 大学(22669)
共检索到269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詹慧莹 王德良 孙笑川 赵思远 向军华 贺平华
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对湖南思蒙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进行了调查。通过样线法和样点法调查记录表明:该湿地公园鸟类共15目40科99种,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II物种10种。从区系特征上看,东洋界种类49种,古北界种类28种,广布种22种。从居留类型上看,思蒙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以留鸟居多,共58种;夏候鸟23种;冬候鸟11种;旅鸟7种。鸟类物种多样性测度的G-F指数为0.74。此外,通过对5种不同生境的相似性指数分析,其灌丛与村落的鸟类群落结构最相似(0.5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姚行正 王忠诚 贾剑波 康文星
为了评估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和旅游空间容量,在获得其旅游景点布局与面积、大气环境、水质等方面数据的基础上,对其生态旅游的水质、大气、现有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和生物(鸟类)等环境容量和旅游空间容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其旅游环境日容量为100 000人,旅游空间日容量为30 00060 000人;现有固体废物处置能力是旅游环境容量的瓶颈,旅游景点面积控制着旅游空间容量;根据木桶原则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环境容量为每天能容纳游客30 00060 000人;目前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邵君学 胡昕欣 李欣 周婷婷 冯育青 刘宁 周敏军 谢冬
[目的 ]研究栖息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季度变化规律,探讨其对鸻鹬类水鸟群落的影响机制,为鸟类栖息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07—2020/07期间,在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利用样方法和样线法分别获取植物群落特征数据和鸻鹬类水鸟群落数据,通过转换变量,构建回归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鸻鹬类水鸟进行鸟类集团划分。[结果 ]统计分析发现:(1)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共记录到草本植物30科72属77种,鸻鹬类水鸟18种230只;(2)植物群落高度和植被覆盖度的比值与鸻鹬类水鸟个体总数和鸟类个体总数的比值呈显著正相关;(3)不同性状的鸻鹬类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季度变化响应程度有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鸻鹬类水鸟划分成4个鸟类集团,其中集团4即中翼长、中嘴裂长、中跗跖长的鸻鹬类水鸟受植物群落特征的季度变化影响大于其他鸻鹬类鸟类集团。(4)目前天福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中心未进行区分不同植物群落而采取有差别的管理措施,属于无区别化干扰。[结论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植物群落特征对鸻鹬类水鸟群落特征有显著影响,且对不同鸻鹬类鸟类集团的影响机制具有差异性;研究区无区别化的栖息地管理措施须结合植被群落演替规律及不同性状鸻鹬类水鸟的生境需求而精准改进,建议针对不同鸻鹬类鸟类集团的差异性生境需求,精准管理不同的植物群落特征,同时增加不同类别的栖息地管理措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利 李玉婷
借助Arc GIS技术,选取湖南省70处国家湿地公园样本,综合运用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研究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市州湿地公园分布不均,呈现"东北多、西北少、中部少、其余各区分布较均衡"的空间格局,空间分布态势从西北-东南走向逐渐转为东北-西南走向;2)国家湿地公园在空间分布上为典型的离散模式,呈多核心聚集状态,环洞庭湖区域成为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的高密度集中区,尤以其东南和西北区域集聚最为显著;3)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以地形、水文等自然资源为依托,同时受交通、政策法规等人文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
国家湿地公园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湖南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后建 但新球 刘世好 舒勇 陈红长 何见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已经由数量快速增加阶段向质量稳步提升阶段发展。在国家湿地公园质量稳步提升阶段,从宏观尺度对其进行分类分区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以湖南省为例,选择自然地理条件、本底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4个方面的11个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并借鉴其它空间分区成果,对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的分类分区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现阶段湖南省60个国家湿地公园可以归类为保护利用型、利用保护型、水源涵养型、利用宣教型和重点保护型5类,其中保护利用型湿地公园数量最多。2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在空间上把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划分为环洞庭湖区、湘东山地区、湘南山地区、湘西山地区、相中丘陵...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全军 于秀波 胡斌华
湿地植物群落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是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维持和承载着湿地生态系统各种各样的物理过程和生物功能,其结构、功能和生态特征能综合反映湿地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和功能特性。湖泊湿地水位波动及其带来的环境梯度变化对湿地植物群落的影响是生态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2010年10月到2012年2月在鄱阳湖南矶湿地设置57个固定样方开展植物群落的高度、植物种类、数量,优势种高度及植物的物候学特征逐月观测,研究了鄱阳湖南矶湿地植物群落生长发育过程以及植物群落时空变化特征,并且对这些特征的可能形成原因以及其和鄱阳湖水位波动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受鄱阳湖水位周期性波动和湿地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惠 恭映璧 钟淳
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是通过退田还湖工程恢复重建的人工湿地。利用1955年、1972年、1990年地形图资料和2011年卫星影像资料,对比分析松雅湖湿地公园范围内湿地面积的时空变化,从湿地生态功能等视角分析松雅湖湿地公园对长沙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当今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大环境背景下,城市及近郊湿地面积快速下降、功能逐渐退化的趋势难以避免,但通过科学规划并组织实施,局部区域城市湿地退化趋势可以放缓并在一定范围内可逆。
关键词:
生态功能 国家湿地公园 松雅湖 长沙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后建 但新球 黄琰 舒勇 陈红长
选取湖南省32家国家湿地公园样本,利用地理统计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发展迅速,其获批试点的国家湿地公园数量达32家,位居全国第3位;(2)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空间分布不平衡,总体上集中分布在环洞庭湖区域,呈现"东北多,西北少,西部和南部较多,中部较少"的格局;从地市分布看,处于前4位的常德、邵阳、益阳和岳阳数量占到全省的50.0%,而娄底和湘潭仅占全省的1.55%,张家界没有国家湿地公园;从三级流域看,主要分布在洞庭湖环湖区、湘江衡阳以上、湘江衡阳以下;(3)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分布的热点区域为环洞庭湖区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后建 但新球 王隆富 舒勇 吴照柏 刘世好 张铁平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地理统计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国家湿地公园空间分布不平衡,总体上呈现凝聚型分布,集中分布在中部、山东半岛和长三角。2从省市区分布来看,国家湿地公园集中分布在湖北、山东、黑龙江、湖南等省份,并在鲁西南-苏西北、苏南-浙北、湘北、鄂东形成4个高密度热点区域。3从自然地理空间分布来看,国家湿地公园集中分布在亚热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年平均降水量800~1 600 mm和400~800 mm区域,以及高程1 500 m以下的区域。4从生态区划空间分布来看,国家湿地公园集中分布在一级流域中的长江区、松花江区、淮河区和黄河区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婷 牛安逸 马姣娇 徐颂军
采用标准差椭圆、点模式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运用ArcGIS可视化技术,从时间和空间视角分析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格局特征,并探究其与城市的区位关系。研究表明:(1)国家湿地公园在时间序列上分为试点起步阶段、发展与成长阶段和规范发展阶段,各地发展不均衡,"质"的发展不同步于"量",正式国家湿地公园处于规范发展的起步时期;(2)多尺度空间研究表明正式国家湿地公园空间以聚集分布形态为主,随机分布为辅,整体呈东北—西南分布格局,形成2个高密度热点区和3个中密度次热点区;(3)从城市尺度看,正式国家湿地公园呈现较大空间异质性,具有偏向城市规划区内或靠近城市规划区分布的特征;(4)正式国家湿地公园呈现为人口格局主导特征,响应了胡焕庸线的指导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念 陈其兵 姜涛
以我国84个国家湿地公园为样本,通过对游客评论的网络数据分析,从游客使用的角度评价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现状。结果表明:国家湿地公园的自然文化资源,尤其是风景、空气和水质是湿地公园的符号。拍照、散步是游客偏好的活动方式。门票及其他开销是游客的主要关注要素,也是引起游客负面体验的主要因素。缺乏特色、配套设施不完善、项目开发单调、人工痕迹重、服务和管理质量有待提高是目前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游客对湿地公园关注的要素来看,影响游客体验的因素包括:门票价格与湿地公园整体水平不符,时间成本与湿地公园整体水平造成的心理落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彭世良 周爱国 陈文光 赵龙辉
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是湘中型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在多年野外调查、勘测基础上对公园岩溶地貌特征、成因和价值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公园岩溶地貌形态丰富多样,规模多属中小型,空间展布的方向性和阶梯性特征明显,以峭崖、秀水、奇洞、巧石、幽峡为特色的岩溶地貌景观突出。公园岩溶地貌集典型性、稀有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于一体,具有显著的科学价值、美学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开发利用公园岩溶地貌景观资源,应当加强公园景观环境生态保护和修复,积极开展科普旅游。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彭世良 周爱国 陈文光 赵龙辉
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是湘中型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在多年野外调查、勘测基础上对公园岩溶地貌特征、成因和价值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公园岩溶地貌形态丰富多样,规模多属中小型,空间展布的方向性和阶梯性特征明显,以峭崖、秀水、奇洞、巧石、幽峡为特色的岩溶地貌景观突出。公园岩溶地貌集典型性、稀有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于一体,具有显著的科学价值、美学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开发利用公园岩溶地貌景观资源,应当加强公园景观环境生态保护和修复,积极开展科普旅游。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沈啸 张建国
为了利用新的研究手段更加便捷、深入地研究游客对湿地公园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感知,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通过百度、大众点评、携程网等搜索引擎和旅游网站,将相关的评论和游记作为样本,使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从景区环境、活动项目、旅游景点、设施服务、背景文化等5个方面分析游客对浙江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旅游形象感知。结果显示:游客对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情感态度整体上趋于良好;对景区的整体印象及景区环境评价较高;对于在景区内开展的休闲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琴 胡斌华 黄心一 陈家宽
近20年是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史上的最重要时期,但在保护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自然保护与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凸显出来。处理好这对矛盾首要条件是对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要有深入了解。基于以上目的,对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进行了深入的社会调查,包括个别访问与问卷调查,涉及新建县南矶乡总户数1 590户,这些居民全部生活在保护区试验区。本调查的覆盖率达到全部农户的45%,扣除外迁农户后覆盖率高达69.3%。调查结果表明:(1)南矶乡保持着典型的湖区社会经济特征,其对湖泊自然资源依赖性极强;(2)保护区内渔业资源较为丰富,但区内渔产量因湖池不同而不同,因此,从承包湖池的渔获量来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