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90)
- 2023(4402)
- 2022(3569)
- 2021(3387)
- 2020(2704)
- 2019(6143)
- 2018(5936)
- 2017(11566)
- 2016(6300)
- 2015(6840)
- 2014(6960)
- 2013(6930)
- 2012(6380)
- 2011(5825)
- 2010(5887)
- 2009(5222)
- 2008(5216)
- 2007(4547)
- 2006(3913)
- 2005(3513)
- 学科
- 济(28067)
- 经济(28037)
- 管理(16998)
- 业(15009)
- 方法(11989)
- 企(11479)
- 企业(11479)
- 数学(10888)
- 数学方法(10760)
- 中国(9967)
- 地方(7482)
- 学(6983)
- 财(6413)
- 城市(6346)
- 农(5498)
- 业经(4776)
- 环境(4668)
- 城市经济(4615)
- 制(4586)
- 务(4211)
- 财务(4204)
- 财务管理(4194)
- 企业财务(4100)
- 融(3908)
- 金融(3908)
- 银(3884)
- 银行(3874)
- 理论(3819)
- 农业(3794)
- 行(3671)
- 机构
- 大学(92624)
- 学院(91329)
- 济(36157)
- 经济(35162)
- 研究(34745)
- 管理(32895)
- 理学(28729)
- 理学院(28214)
- 管理学(27472)
- 管理学院(27274)
- 中国(24451)
- 科学(23242)
- 京(20004)
- 所(17878)
- 农(17056)
- 财(16690)
- 研究所(16471)
- 中心(15597)
- 业大(15055)
- 农业(13815)
- 财经(13791)
- 江(13297)
- 院(13192)
- 范(12839)
- 经(12692)
- 师范(12689)
- 北京(12118)
- 经济学(11976)
- 省(10930)
- 经济学院(10879)
- 基金
- 项目(67172)
- 科学(53393)
- 基金(50771)
- 家(46102)
- 国家(45802)
- 研究(43747)
- 科学基金(39125)
- 社会(29112)
- 社会科(27712)
- 社会科学(27702)
- 基金项目(27214)
- 自然(27144)
- 自然科(26563)
- 自然科学(26556)
- 自然科学基金(26066)
- 省(25351)
- 划(22129)
- 资助(20782)
- 教育(19785)
- 重点(15592)
- 编号(15029)
- 部(14713)
- 发(14026)
- 计划(13465)
- 创(13214)
- 科研(13109)
- 国家社会(12811)
- 创新(12523)
- 教育部(12230)
- 性(12124)
共检索到129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德华 王立辉
首先从孕育洪涝灾害的环境变异性、社会经济灾敏性、城市土地利用对洪涝的放大作用 ,防洪标准和人为设障等方面对湖南城市洪涝的易损性进行了总体诊断。然后 ,选取人口密度、工业产值密度、道路网密度、排水管道密度、建成区绿地率等指标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对之进行了定量评估。将全省城市洪涝的易损性程度划分为 5个等级 :高度易损性、较高度易损性、中度易损性、较低度易损性、低度易损性。研究结果表明 :湖南城市洪涝易损性程度总体水平高 ,因此 ,湖南洪涝防治要从以农村为重点转向以城市为重点 ,加大城市洪涝治理力度 ;湖南城市洪涝易损性程度等级与城市规模之间没有对应关系 ,因此 ,湖南城市洪涝防治应因地制宜
关键词:
洪涝易损性 城市 湖南 模糊综合评判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兰芳 彭蝶飞 邹君
农业洪涝灾害是洪水与农业易损性综合作用的结果,减灾就应从减少洪水的发生频率和降低农业洪涝灾害的易损性入手。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目前人类还很难改变洪水的发生过程,那么降低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就成为减灾的主要措施,为此灾害易损性评价就成为灾害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洪涝灾害系统特征,本文给出了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概念,认为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是指在一定的农业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背景下,特定区域农业系统敏感于洪水威胁的属性。它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和农业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选取汛期降水量、农业产值等8个因子作为湖南省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县域为评价单元,对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进行了量化评价,结果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春华 李宁 胡爱军 徐选华
由于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洪水灾害发生频率和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灾害的研究从关注致灾因子转移到易损性,并认为易损性是灾害的根本原因。作者在分析现有易损性研究基础上,从系统投入产出角度,提出洪灾易损性的内涵,构建洪灾易损性的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IIM-TSDEA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我国1998年洪水灾害易损性进行了评价,揭示洪灾直接经济易损性、间接经济易损性和总经济易损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各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易损性的相关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总的变动趋势呈倒U型曲线关系。这一发现揭示承灾体易损性和经济发展阶段的相对水平可以作为灾害管理绩效高低的评判标准,减灾活动的目的是提高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根芳
对农业洪水灾害易损性进行评估,是防洪减灾工作的理论基础。文章对洪灾易损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知识建立了洪灾易损性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更全面、有效的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这为政府在进行风险预警、补助政策制定时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洪灾易损性 影响因素 模糊综合评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翠娟 丁峰 易爱华
针对目前环境风险评价中缺乏受体易损性分析的特点,介绍了欧盟ARAMIS环境易损性区划方法。ARAMIS成功构建了基于人群、自然环境、人造环境三大类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Delphi法对各层的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基于此指标体系,文章采用我国某工业区作为案例,计算得到工业区环境易损性区划,并将计算得到的易损性指数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实现环境易损性评估和区划的可视化。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为优化规划布局、制订风险预防措施和应急管理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薇薇 刘家宏 王开博 苏鑫 邵蕊 梅超 李泽锦
为分析城市洪涝对于交通路网的间接影响,采用一二维耦合的水动力模型对极端降雨情景下的城市洪涝进行模拟。以广东省前山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开放街道地图(OSM)与百度地图应用程序接口(API)获取交通路网及实时车速数据,通过通行速度衰减模型分析了城市洪涝对道路交通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各个等级道路的通行速度在工作日均存在明显的“交通潮汐”现象,且晚高峰交通拥堵现象更为严重;在设计暴雨条件下,高等级道路在不同降雨情景下通行速度降低的绝对值大于低等级道路,三级路受影响路段的长度最长,快速路受影响道路长度占比最大,三级路单位距离通行时间最长。暴雨重现期由20 a一遇增加到50 a一遇时,受影响路段增加的数量最多。该研究评估了极端暴雨和洪涝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可为城市洪涝治理与灾损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会 李铖 程炯 吴志峰 吴艳艳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城市扩张的背景下,城市洪涝问题频发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与经济损失。当前城市洪涝管理的主要内容已从工程性防御性措施转向洪涝风险管理,而城市洪涝风险评估又是城市洪涝管理的关键环节。基于此背景,论文首先介绍了IPCC采纳的城市洪涝风险评估框架"危险性(Hazard)—暴露性(Exposure)—脆弱性(Vulnerability)"即"H-E-V"的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其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3大要素的主要研究内容,探讨分析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城市洪涝风险评估的主要发展趋势及关键问题,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①危险性方面,建立适应于城市地区的耦合型二维洪涝淹没模型是洪涝风险评估要求下的必然趋势;②暴露性分析在大数据及GIS技术支撑下正逐步精细化、动态化;③脆弱性正从早期侧重的物理维度定量评估转向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维度的评估;④此外,气候变化与城市扩张下的多情景城市洪涝风险评估是未来城市洪涝管理的研究热点与难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吉中会 李宁 吴吉东 刘雪琴
选择湖南省14个地级市(州)1995—2009年4—9月降水量、降水量的距平百分率、最高水位值以及对应年份的年末耕地面积、农作物受灾面积、受灾人口、人口密度、产值密度8类指标作为自变量,损失率为因变量,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分类与回归树模型逐级提取出了造成洪涝灾害损失的主要因子,依次为农作物受灾面积、受灾人口、7月降水量、6月降水距平百分率、9月降水量以及人口密度。同时确定了影响阈值,当农作物受灾面积不超过56.8×103hm2,且受灾人口少于158.2万人时,预测损失级别为1,属于微灾;而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81.1×103hm2,7月降水量少于343 mm,6月降水距平百分率大于94.5%时,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焦士兴 袁换欢 张建伟 赵荣钦 尹义星 方安格 王玉婷
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3个方面分析了洪涝灾害承灾体易损性,阐述了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与动力,分析了产业结构对洪涝灾害承灾体易损性的影响。以安阳市为例,在分析典型年份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运用地均产值指标分析了2010年三大产业产值效益以及由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探讨了典型年份产业结构调整对承灾体易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安阳市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呈现减小趋势,第二产业比重最高且基本稳定,第三产业则呈增长趋势。在典型年份,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最高时,承灾体易损性增强,洪涝灾害造成经济损失严重,且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呈相反发展趋势,与第三产业呈现相同发展趋势;洪涝灾害期间日降雨量明显减小,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朝辉 王克林 熊鹰 许联芳 杨勋林
自然灾害灾情受到灾害系统脆弱性和致灾因子风险性的共同作用,而脆弱性是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影响因素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耦合的产物。同一致灾强度下,灾情随脆弱性的增强而加重,降低灾害脆弱性可减轻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灾害脆弱性的研究对防灾抗灾具有重要的意义。洪涝灾害是湖南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根据长时间序列的气象资料和经济统计数据,选取7项指标,应用数学模型来综合评估湖南省洪涝灾害的脆弱性,揭示洪涝灾害脆弱性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洪涝灾害脆弱性总体水平较高,并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通过相关分析,表明这种分异规律与实际洪涝灾害情况具有一致性,说明本研究对该区防洪抗涝决策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范雨娴 霍治国 尚莹
[目的]以湖南省油菜春季涝渍灾害为例,创建基于涝渍过程的逐日灾变等级指标、灾害影响量化评价与灾损量化评估模型,探索区域农作物涝渍灾变动态监测评估的天气学方法。[方法]基于湖南省油菜春季涝渍灾变过程解析,以过程灾变判别指标为基础,采用基于假设的滚动模拟寻优、实际灾情验证与个例分析等方法,厘定轻度涝渍与重度涝渍灾变的最佳阈值,构建油菜春季涝渍过程逐日灾变等级指标;利用多元回归等方法,构建对应的灾害影响量化评价模型和减产率量化评估模型;基于个例分析,验证指标及模型结果与历史灾情记录的吻合情况。[结果]湖南省轻度与重度涝渍灾变的最佳阈值为1. 44;不同县涝渍灾变等级阈值存在一定差异,平均受灾频率越低,洪涝脆弱性越低,防灾减灾能力越强,阈值越高;基于受灾天数和重灾天数的灾害影响指数都表现为结荚期涝渍对油菜减产率影响更大,且两者的空间分布形势都与各县年平均减产率的空间分布形势基本一致;个例中,基于指标的全省重灾站数百分比的时间演变与实际灾情记录一致,减产率量化评估模型的结果也与实际灾损相匹配。[结论]油菜涝渍灾变等级指标、灾害影响指数及减产率量化评估模型,实现了对涝渍灾变过程等级的动态监测、影响与灾损的量化评估,为基于天气学方法开展区域油菜涝渍灾变等级的动态监测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支撑,同时为历史灾情资料的补充和量化及灾情记录的再分析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兰芳 邹君 刘湘南
自然灾害灾情是灾害系统的脆弱性和致灾因子的风险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同一致灾强度下 ,灾情随脆弱性的增强而加重 ,降低灾害脆弱性可减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因此灾害脆弱性的研究对防灾抗灾具有重要的意义。衡阳市是湖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也是洪涝灾害较重地区之一。灾害损失与衡阳市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密切相关 ,这种脆弱性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耦合的产物。分析了汛期降水和暴雨、植被和土壤、水利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在洪涝灾害脆弱性形成中的作用。依据长时间序列的气象资料和经济统计数据 ,运用数学模型和有关优化分析方法 ,对衡阳市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估 ,得出结论 :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硕亮 陈贤胜
近年来,暴雨等极端气候引起的洪涝灾害频发,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提高城市韧性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洪涝情景构建了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河南省1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18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开展城市韧性研究及障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从空间分布来看,河南省整体韧性空间分布,呈“级差化”分布状态,高韧性城市仅有郑州市,总体呈现中低和低韧性状态;各城市内部差异明显,城市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韧性指数相差较大。从研究的结果来看,提升洪涝灾害影响下河南省各城市的韧性,需要根据城市韧性发展的主要障碍性因素,因地制宜,有的放矢,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城市韧性水平。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城市韧性 障碍因素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先富 郝丹丹 韩平 房莉 吕军
洪涝灾害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威胁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与经济集聚,洪涝灾害的损失日益严重。提出了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流程,建立基于网格数据的洪涝灾害损失估算模型,厘定各类资产的损失率。以空间网格为计算单元,在2003年洪水监测的基础上,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2003年巢湖流域的洪涝灾害损失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巢湖流域总淹没面积2 125.04km2,水田淹没面积最大,为1 719.24km2,洪涝灾害损失总值为194 828万元,无为、合肥、庐江县等洪涝灾害损失较大,舒城和肥西县损失较小。通过验证,该模型效果较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山峰 葛全胜 吴绍洪 戴尔阜 吴文祥
预估未来极端天气事件致灾危险性对于评估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和社会的潜在风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PRECIS模式模拟的气候情景数据,选取年均暴雨日数、年均最大三日降水量、高程、坡度和距河湖距离五个指标,对SRES B2情景下未来安徽省县域尺度洪涝致灾危险性时空格局进行预估。结果表明:相对于现阶段(1981-2010),未来安徽省年均暴雨日数和最大三日降水量总体上呈现北部减少、南部增加的趋势;各时段安徽省洪灾危险性等级由北向南大致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未来安徽省洪灾危险性格局变化主要发生在近期(2011-2040)和中期(2041-2070);到中期时段,安徽省洪灾危险性处于5级的县域个数和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