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7)
- 2023(1615)
- 2022(1506)
- 2021(1734)
- 2020(1361)
- 2019(3577)
- 2018(3319)
- 2017(5035)
- 2016(2829)
- 2015(3585)
- 2014(3587)
- 2013(3710)
- 2012(3831)
- 2011(3849)
- 2010(3627)
- 2009(3389)
- 2008(3292)
- 2007(2424)
- 2006(2459)
- 2005(2485)
- 学科
- 图书(10058)
- 书馆(9575)
- 图书馆(9575)
- 济(8829)
- 经济(8827)
- 工作(5555)
- 管理(4829)
- 学(4783)
- 中国(4781)
- 地方(4229)
- 读者(3695)
- 农(3520)
- 业(3171)
- 和(2768)
- 方法(2587)
- 络(2497)
- 网络(2497)
- 数学(2377)
- 农业(2357)
- 数学方法(2357)
- 化(2320)
- 图书馆学(2281)
- 网络化(2204)
- 自动(2204)
- 自动化(2204)
- 财(1789)
- 贸(1776)
- 贸易(1775)
- 易(1724)
- 地方经济(1699)
- 机构
- 大学(39395)
- 学院(34717)
- 图书(19654)
- 书馆(19187)
- 图书馆(19186)
- 研究(15482)
- 管理(12523)
- 中国(12065)
- 济(11566)
- 经济(11180)
- 科学(10370)
- 理学(9485)
- 理学院(9220)
- 管理学(8978)
- 管理学院(8864)
- 大学图书馆(8455)
- 京(8381)
- 所(8176)
- 范(8162)
- 师范(8118)
- 南(7864)
- 中心(7734)
- 研究所(7488)
- 湖(7261)
- 农(7239)
- 州(6306)
- 师范大学(6291)
- 信息(6091)
- 江(5981)
- 省(5877)
共检索到77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欢
南京大学是中国现代图书馆学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其有明确文献记载的历史目前可以追溯至1922年,2022年正好是南京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的百年华诞。文章主要运用历史研究法,重点对国内外相关中英文档案进行考辨、梳理,回顾南京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百年历程,由此总结出南京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百年发展形成的精神内涵:人文与技术并重;倡导学科交叉;研究、教学、服务三者有机统一;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立足中国,胸怀世界。
关键词:
南京大学 图书馆学教育 图书馆学教育史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孟广均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欢
以1920年文华图书科的创建作为中国现代图书馆学教育诞生的标志,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程,回望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百年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六个时期:①发轫期(1920年—1941年7月);②成长期(1941年8月—1949年9月);③转型期(1949年10月—1966年4月);④停滞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⑤恢复发展时期(1976年11月—1992年9月);⑥突破变革时期(1992年10月—)。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百年历史演进路径为:①专业化、规范化不断提升;②学校教育由单层次向多层次再向高层次演进;③培训教育始终是图书馆学教育的重要形式;④图书馆学教育"盲点效应"愈演愈烈。参考文献35。
关键词:
图书馆学教育 图书馆事业史 中国 教育史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卢子博
在20世纪即将过去的时候,回顾一下中国图书馆事业百年来走过的历程,我们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一条不断开拓、向前的路。100年来,中国图书馆事业始终处于生生不息的继承发展之中,它所奠定的基础,为图书馆事业21世纪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康 李卓卓
[目的/意义]图书馆学专业教材作为学科记忆的重要组成,对其历史脉络的钩沉是推动图书馆学专业教材发展的重要参考,对管窥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正规化、规模化和图书馆工作的职业化发展具有意义。[研究设计/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通过文献调查法与网络调查法所获805种图书馆学专业教材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发展分期,将图书馆学专业教材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区分并归纳了不同时期教材发展的主要成就和特点。[结论/发现]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材的百年发展具有以下演进规律:教材与教育发展相辅相成;知识体系从链条走向板块;内容理性从技能转向科学;从单向引入走向多元融合。[创新/价值]研究对百年来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材建设的整体状况、发展阶段、研究特点等作了较为清晰描绘,既有阶段性叙事,也有对图书馆学专业教材的书目信息描述与统计分析,以期为图书馆学教育史和教材史研究提供新的洞见和线索。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誉
一、读者、朋友、伙伴早在上海图书馆创业初期的50年代,我已多次去馆查阅资料,借阅过图书,成为她的读者。但是真正成为她的朋友和伙伴,还是从60年代初期我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业务副馆长时开始的。当时正值全国第二中心图书馆在上海成立不久,我于1963年4月被增补为该中心委员。委员会由徐森玉先生任主任,市文化局方行副局长,上图李芳馥副馆长任副主任,委员来自10所成员馆,它们是:上海图书馆、上海市科学技术图书馆、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上海第一医学院图书馆、上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根蟠
20世纪已经过去,在这个新世纪初,对 基本上与20世纪同行的中国经济史学进行 回顾和展望,即使不是绝对必要,也是十分应 时的。 20世纪以前中国不是没有经济史学,相 反,自司马迁作《史记·平准书》、班固作《汉书 食货志》,历代关于经济史的记述可以说是 延绵不断,源远流长的。但它的指导思想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岩
肯尼亚茶业仅有百年历史,却在1995年以来连续成为世界第一的茶叶出口大国。其典型经验是国家设立茶叶发展局,"政商合一",直接管控全国茶叶生产和贸易。国家扶持小茶农为生产主力,并逐步同化外国茶业公司,促使新兴茶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茶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内改善了茶农生活,促进了教育发展,拉动了技术进步,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验证了民主管理优势;对外则揭示了外资经营的盘剥,示范了正当的贸易竞争,促进了国际交流合作,尤其确立了中肯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改革中国茶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是来自肯尼亚茶业研究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
肯尼亚 茶业 影响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丰子义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命运是和中国道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于中国道路,不仅要从"特色"的角度来看待,而且要从历史观上来把握。首先要从历史发展普遍规律来看待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正是遵循历史发展普遍规律走出来的。无论是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还是中国建设、改革道路的开创,都是历史发展普遍规律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次要从世界历史来看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在与世界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又对世界具有重大影响,因而有其深远的世界意义;再次要从社会基本矛盾看中国道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道路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的根据就在于不同时期中国社会本身的基本矛盾。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具体内容也会发生新的变化;最后要从实践观点看待中国道路。道路不同于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过程;道路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中国道路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开创出来的,其发展同样必须探索开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付高生
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工作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围绕城市这一场域开展的各项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在城市建党的基础上,先后经历了革命夺城、工业兴城、经济富城、人民治城的演进历程,期间推动城市权利不断丰富、城市管理不断完善、城市工作领域不断健全、城乡融合不断深入,使中国城市从服务少数人利益的反动堡垒发展成为人民寻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场域。中国共产党百年城市工作蕴含了诸多有益经验,其中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中国化就是其中的一条宝贵经验,对于推进新时代的城市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付高生
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工作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围绕城市这一场域开展的各项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在城市建党的基础上,先后经历了革命夺城、工业兴城、经济富城、人民治城的演进历程,期间推动城市权利不断丰富、城市管理不断完善、城市工作领域不断健全、城乡融合不断深入,使中国城市从服务少数人利益的反动堡垒发展成为人民寻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场域。中国共产党百年城市工作蕴含了诸多有益经验,其中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中国化就是其中的一条宝贵经验,对于推进新时代的城市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小川
美国100年的货币政策史是一部放任—监管—再放任—再监管的循环轮回。与此相适应,货币政策理论和经济学思潮也经历了由自由放任到"相机抉择"、市场到政府、自由派到保守派的两大循环。回顾美联储货币政策100年的演变历程,检讨相关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手段及其作用的论争,美联储在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对国际因素的考虑程度,特别是这场大衰退对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耶伦领导下的新的美联储在强调金融稳定的前提下,将会奉行更为积极的货币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等货币政策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