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6)
- 2023(7139)
- 2022(6404)
- 2021(5905)
- 2020(5389)
- 2019(12659)
- 2018(12619)
- 2017(24079)
- 2016(13692)
- 2015(15672)
- 2014(15933)
- 2013(15999)
- 2012(15052)
- 2011(13707)
- 2010(13979)
- 2009(13021)
- 2008(13076)
- 2007(11926)
- 2006(10078)
- 2005(8940)
- 学科
- 济(60119)
- 经济(60073)
- 管理(34508)
- 业(34060)
- 方法(33017)
- 数学(30198)
- 数学方法(29756)
- 企(26725)
- 企业(26725)
- 学(16054)
- 农(15837)
- 财(13390)
- 中国(12964)
- 地方(12425)
- 农业(10496)
- 贸(10370)
- 贸易(10368)
- 业经(10346)
- 易(10011)
- 和(9270)
- 制(8966)
- 环境(8500)
- 理论(8466)
- 务(8200)
- 财务(8172)
- 财务管理(8150)
- 企业财务(7655)
- 银(7490)
- 银行(7449)
- 融(7328)
- 机构
- 大学(202504)
- 学院(202412)
- 济(78158)
- 经济(76394)
- 管理(75052)
- 研究(70624)
- 理学(65099)
- 理学院(64261)
- 管理学(62562)
- 管理学院(62205)
- 中国(52027)
- 科学(49255)
- 农(43327)
- 京(42851)
- 所(38554)
- 业大(36568)
- 研究所(35675)
- 农业(34717)
- 财(34538)
- 中心(32913)
- 江(30831)
- 财经(27724)
- 北京(26825)
- 范(26650)
- 师范(26315)
- 经(25061)
- 院(25027)
- 州(24435)
- 省(24102)
- 经济学(23792)
- 基金
- 项目(139118)
- 科学(107216)
- 基金(99759)
- 研究(93352)
- 家(89617)
- 国家(88963)
- 科学基金(74181)
- 省(56336)
- 社会(56310)
- 社会科(53263)
- 社会科学(53240)
- 基金项目(53025)
- 自然(51711)
- 自然科(50457)
- 自然科学(50440)
- 自然科学基金(49499)
- 划(47448)
- 教育(43857)
- 资助(42607)
- 编号(37426)
- 重点(32528)
- 部(30011)
- 成果(30002)
- 发(29596)
- 计划(28774)
- 科研(27948)
- 创(27893)
- 课题(26418)
- 创新(26174)
- 科技(26026)
共检索到288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 黎明 陆佳
对湖南嘉禾九老峰石灰岩植物及典型植被群落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该地有石灰岩植物6 0科、106属、131种,种类较丰富,是滇黔桂或华南至西南石灰岩植物区系的一部分,特有种类较多。共有7类石灰岩植被类群,其群落外貌、种类组成及结构特征特殊,是亚热带湿热气候和岩性综合作用下发育的一类植被群落,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保护价值。本文还提出了石灰岩植被的封育与改造建议,这对湖南乃至全国的石漠化治理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植物区系 群落 石灰岩 九老峰 湖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锡辉 秦新生 梁同军 林森
对石灰岩特有植物圆叶乌桕与同属的乌桕、山乌桕叶片及其生长地土壤化学元素进行测定,比较三者化学成分特征,分析了圆叶乌桕在广东石灰岩地区的环境适应特点。结果表明:圆叶乌桕生长地的有机质、全N及全P含量均高于乌桕、山乌桕生长地,N素和P素有效率较低,速效N仅占全N含量的6.88%,速效P仅占全P的4.77%,全K含量偏低,但圆叶乌桕生长地速效K含量(151.8 mg.kg-1)达到土壤速效K含量对应的适量K(125~155 mg.kg-1)水平等级,属适量K型土壤,交换性Ca及交换性Mg含量均高于乌桕、山乌桕生长地,微量元素含量排序为Mn>Pb>Cr>Zn>Ni>Fe>Cd>Cu,全Pb、全Zn及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宁晓波 项文化 方晰 闫文德
对贵州花溪区石灰岩、石灰土及定居植物中化学元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岩的pH值为9.38,全P和全K含量低,全Ca和全Mg含量较高,微量元素含量表现为Fe>Pb>Ni>Mn>Co>Cu>Zn>Cd;石灰土的pH值为7.53~7.98,有林地的有机质、全N及全P含量高于无林地,N素和P素有效率很低,速效N仅占全N含量的0.47%~1.18%,速效P仅占全P的0.8%~1.5%,全K含量亦不高,但有林地速效K含量(251.81mg·kg-1)超过土壤速效K含量对应的富K(>155mg·kg-1)水平等级,属富K型土壤,无林地全Ca及全Mg含量高于有林地,微量元素含量表现为Fe>Mn>Pb>Z...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晓丽 张孝春 刘艺衫 张蔚然 孙涛
通过研究皖北石灰岩山地生态系统的植被群落,分析不同植被恢复群落的组成、结构、多样性和生活型组成,进而阐明石灰岩山地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模式对群落结构特征以及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有54种植物,隶属26科54属。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人工混交林有植物种类16科26种,分别占总数的61.5%和48.1%。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牡荆(Vitex negundo var. cannabifolia)灌丛和荩草(Arthraxon hispidus)+牡荆草灌丛植物种类分别为32和33种,分别占调查总物种数的59.3%和61.1%。不同植被恢复群落生活型也有差异。侧柏+构树人工混交林群落高位芽植物占优势,而酸枣+牡荆灌丛和荩草+牡荆草灌丛则以地面芽植物所占比例较大。分析表明,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表现为侧柏+构树混交林>酸枣+牡荆灌丛>荩草+牡荆草灌丛,但物种丰富度表现为荩草+牡荆草灌丛>酸枣+牡荆灌丛>侧柏+构树混交林。S?rensen较高值出现在酸枣+牡荆灌丛与侧柏+构树混交林和荩草+牡荆草灌丛之间,侧柏+构树混交林与荩草+牡荆草灌丛S?rensen多样性值较低。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岩山地独特的地貌特征和人工植被恢复对植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生活型组成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敏 陈征海 马丹丹 夏国华 李根有
报道了4种分布于浙江石灰岩山地的新记录植物,分别为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的平羽碎米蕨Cheilosoriapatula(Baker)P.S.Wang&X.Y.Wang(华东新记录),壳斗科Fagaceae的橿子栎Quercus baronii Skan(华东新记录),桑科Moraceae的蒙桑Morus mongolica(Bur.)Schneid.(浙江新记录)和芸香科Rutaceae的小花花椒Zanthoxylum micranthum Hemsl.(华东新记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平 万福绪 周福仁 马占元 秦飞 关庆伟
以江苏省徐州市次生林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对其主要乔灌木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中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的生态位宽度较广,分别达到0.7625,0.4935和0.4184;灌木层中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和刺槐的生态位宽度较广,分别达到0.7358和0.5271;群落中黄连木与三角槭Acer buergerianum,侧柏与黄连木的生态位重叠较大;侧柏在灌木层中几乎没有出现幼树,但由于它们在乔木层中的生态位较广且与其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文秀 黄仕训 隗红燕 韦毅刚 盘波 骆文华
对石灰岩植物桂林唇柱苣苔采用不同扦插基质、不同时间和不同叶片大小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4种扦插基质中,石灰岩土与珍珠岩+细园土最好,平均成苗率>95%,可形成2~3个不定芽,叶多为6片,叶长4~5 cm,火烧土最差;3种扦插时间中,3月扦插的平均成苗率最高,为(98.67±2.31)%,叶长(4.31±0.09)cm;1.0 cm×0.5 cm≤繁殖叶片≤1.5 cm×1.5 cm时,平置法比直插法效果好,平置的平均成苗率为(88.67±8.08)%,比直插高20%~30%,繁殖叶片大小为2.0 cm×2.0 cm时,直插的效果比平置略好,平均成苗率为(94.00±5.29)%,比平置高...
关键词:
石灰岩植物 桂林唇柱苣苔 叶片扦插 繁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诗霞 田径 喻勋林 曹福祥
对湘南石灰岩地区天然林进行了群落调查研究。结果表面,湘南石灰岩地区的天然林种类丰富,可划分为2个植被型,12个群系组,其中有7个湖南未记载的石灰岩群落类型。现存植被中多数为次生性的,落叶树在群落中占据较大比例。湘南石灰岩地区植被的顶级群落为常绿、落叶阔叶树混交林,是一种典型的地形-土壤演替顶级,是植物与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关键词:
石灰岩 天然林群落 群落类型 湘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全军 于秀波 胡斌华
湿地植物群落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是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维持和承载着湿地生态系统各种各样的物理过程和生物功能,其结构、功能和生态特征能综合反映湿地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和功能特性。湖泊湿地水位波动及其带来的环境梯度变化对湿地植物群落的影响是生态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2010年10月到2012年2月在鄱阳湖南矶湿地设置57个固定样方开展植物群落的高度、植物种类、数量,优势种高度及植物的物候学特征逐月观测,研究了鄱阳湖南矶湿地植物群落生长发育过程以及植物群落时空变化特征,并且对这些特征的可能形成原因以及其和鄱阳湖水位波动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受鄱阳湖水位周期性波动和湿地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郝瑞军 方海兰 沈烈英 车玉萍
选择上海市5种典型植物群落采样并布置室内恒温培养试验,观测了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大小及动态变化过程,并比较了不同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群落间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质量分数差异显著,但均高于草坪;而同一群落内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则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培养期间,土壤有机碳矿化量高低顺序为桂花Osmanthus fragrans>草坪(黑麦草Lolium perenne)>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池杉Taxodium ascendens>竹林(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不同植物群落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同一群落土壤有机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跃进 李沁谊 王好才 时伟宇
【目的】探究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典型群落的土壤碳氮储量变化特征,为该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空间代时间方法,在重庆市中梁山喀斯特槽谷选取弃耕地(弃耕半年)、草地(5~10 a)、灌丛(15~25年)、灌乔林(30~40年)和乔木林(50~60年)作为一个植被自然恢复演替序列,设置固定样地,采集0~10、10~30、30~50、50~7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含量及碳氮比(C/N)和土壤pH值,估算各演替序列下土壤的碳氮储量,分析在自然恢复演替不同阶段的土壤碳氮含量与储量特征。【结果】植被自然恢复演替显著提高了土壤SOC和TN含量与储量(P <0.05),土壤TN储量与土壤SOC含量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TP含量显著正相关(P<0.001)。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平 万福绪 顾汤华 李盟 秦飞 关庆伟
在对不同林分类型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Patrick指数(dP),Menhinick指数(dMe),Simpson指数(SSP),Shannon-Wiener指数(SSW)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JSP)进行物种多样性测度分析,探讨人为干扰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同一林分各层物种多样性指数顺序是草本层>灌木层,但在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纯林(对照地)中由于特殊生境影响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②不同林分灌木层植物多样性顺序是侧柏(对照地)>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侧柏(下坡)>侧柏(2a)>侧柏+黄连木Pis...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欧林军
农庄经济是指依托耕地、"四荒"等资源,以多元化方式筹集社会资本,以租赁、流转土地使用权等形式集中一定规模的土地,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放大本地特色为重点,尝试探索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与庭院经济相比,农庄经济在产业结构、资源配置上更完善,在资源挖掘、产业融合方面更全面,是实现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叶岳 周运超
对贵州中部喀斯特石灰岩地区3种植被(草本,灌丛,乔木)下的大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研究,选用类群数、个体数、密度以及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指标来反映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黔中喀斯特石灰岩地区生态系统中,优势类群为寡毛纲和蚁科2类,稀有类群为腹足纲、蜈蚣目、伪蝎目、等足目、综合纲、双尾目、弹尾目、等翅目、蟋蟀总科、革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幼虫)和蝉科(幼虫)共13类;优势类群代表了适应大环境条件的土壤动物的主体,是喀斯特石灰岩地区的代表性类群;不同植被类型和生境对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和数量具有较大的影响;蚂蚁在喀斯特石灰岩地区灌丛分布最广,蚂蚁群落对灌丛植被恢复起到关键性作用;蚁科在黔中喀斯特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海燕 钟章成 刘忠德
Plant utilization of phosphorus in black calcareous soil was studied in Bidens pilosa, Mahonia fortunei and Cupressus funebris. Soil pH value, available phosphorus content, the distribu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inorganic phosphorus in rhizosphere and non_rhizosphere soils of these three plants were...
关键词:
石灰岩土壤 适生植物 根际 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