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5)
- 2023(8504)
- 2022(7354)
- 2021(6582)
- 2020(5679)
- 2019(13750)
- 2018(13441)
- 2017(26851)
- 2016(14514)
- 2015(16295)
- 2014(16459)
- 2013(16572)
- 2012(15794)
- 2011(14184)
- 2010(14219)
- 2009(13367)
- 2008(13324)
- 2007(12172)
- 2006(10529)
- 2005(9594)
- 学科
- 济(69197)
- 经济(69152)
- 管理(38142)
- 业(37660)
- 方法(33943)
- 数学(30387)
- 数学方法(30162)
- 企(28984)
- 企业(28984)
- 贸(25183)
- 贸易(25174)
- 易(24479)
- 农(18300)
- 财(17902)
- 中国(16511)
- 地方(15552)
- 出(14165)
- 学(14042)
- 业经(12088)
- 农业(11784)
- 制(11397)
- 环境(11057)
- 口(10358)
- 出口(10344)
- 出口贸易(10344)
- 务(10166)
- 财务(10151)
- 财务管理(10123)
- 融(9623)
- 金融(9621)
- 机构
- 大学(214258)
- 学院(213460)
- 济(98713)
- 经济(97003)
- 管理(79582)
- 研究(74100)
- 理学(68741)
- 理学院(67961)
- 管理学(66808)
- 管理学院(66437)
- 中国(55413)
- 科学(44470)
- 京(43989)
- 财(43092)
- 农(38738)
- 所(38142)
- 研究所(34635)
- 财经(34523)
- 中心(33751)
- 业大(32709)
- 经济学(32478)
- 江(32292)
- 经(31353)
- 农业(30914)
- 经济学院(29923)
- 北京(27301)
- 院(26657)
- 范(26433)
- 师范(26127)
- 财经大学(25337)
- 基金
- 项目(140431)
- 科学(109619)
- 基金(102835)
- 研究(100355)
- 家(89785)
- 国家(89131)
- 科学基金(75273)
- 社会(64972)
- 社会科(61851)
- 社会科学(61827)
- 省(54830)
- 基金项目(54296)
- 自然(47880)
- 自然科(46768)
- 自然科学(46752)
- 自然科学基金(45948)
- 教育(45530)
- 划(45325)
- 资助(43092)
- 编号(39561)
- 重点(32217)
- 部(32043)
- 成果(31729)
- 发(31447)
- 创(28815)
- 科研(27659)
- 国家社会(27525)
- 教育部(27281)
- 创新(27202)
- 课题(27107)
共检索到316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黎 谭忠真 刘纯阳
文章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2005—2009年湖南出口商品结构与出口贸易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与湖南出口贸易增长强关联的出口商品构成几乎都是传统的一般贸易商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科技含量高的商品关联度相对偏低,名牌产品极少。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增加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保持传统出口商品的稳定增长;努力扩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品;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关键词:
出口商品结构 出口贸易增长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赶顺 赵建娜
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我国1999~2006年十大出口行业排放的废气和固体废物量数据样本,认为我国出口贸易中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行业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机械、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其次是纺织及制品业、采掘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再次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生态环境 影响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洪波
出口商品生产体系是在我国实行有计划商品经济前提下,根据地区资源分布特点、生产经营基础、科技开发水平和交通运输条件,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扩大创汇为目的,生产企业为主体的生产、流通、科研、信息、运输、服务等各个环节相配合的有机网络;是实行多形式、多层次、多经济成份的横向联系的完整体系。建立各种不同类型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逐步完善出口商品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平 王丽媛
本文利用1995~2010年的季度数据对我国加入WTO前后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协整检验显示,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与经济增长间均为正向相关;加入WTO之后,初级产品出口与经济增长为负相关,工业制成品出口与经济增长则为正相关。格兰杰因果检验则显示,在加入WTO前后,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与经济增长都互为因果。实证分析结果说明,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外贸环境日益改善,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这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出口总量的提高以及出口商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
WTO 出口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丁雯
本文从出口商品结构的角度,对我国1985-2006年间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分类的数据和GDP数据,运用协整等方法分析了出口商品结构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论是:短期内,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都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经济增长对初级产品或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反作用却不明显。长期内,工业制成品出口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而初级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起消极作用。
关键词:
出口商品结构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飞雄
1 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1.1 出口货物总值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波动明显 1978年以来,湖南出口货物总值除1985年比上年有所下降以外,其它年份逐年增长,且增长幅度较大,1991年出口货物总值是1978年的7.09倍。但湖南出口货物总值增长速度有明显的波动,如1979年出口货物总值比上年增长了68.94%,而1985年比上年却下降了5.04%。 1.2 出口商品结构逐步得到改善,但与全国比较仍有差距;大宗出口商品和系列产品有所增加,但附加值都不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付朝阳
1985年以来,我国出口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在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出口商品的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初级产品和低技术制成品的出口为主演变成以低、中、高技术制成品的出口为主。在我国出口快速增长、出口商品构成演变的同时,外国直接投资(FDI)也大量流入我国。FDI对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的演变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
FDI 出口 出口商品结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方世建 付文林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出口增长非常迅速 ,出口增长速度远远地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 ,可能有多重因素对此有贡献。本文利用一个供求同时均衡模型对可能影响中国出口增长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 :当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时 ,会使出口下降 ;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是中国出口的重要促进力量 ;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增长会制约中国出口发展
关键词:
均衡模型 汇率 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柴华
本文首先基于Hummels和Kenow(2000)建立的贸易增长分解模型对近三十年来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进行了分解,指出该增长过程中的两个关键转折点,勾勒出了中国贸易发展的两条主线——依照比较优势的出口贸易扩张和政府主导型的出口贸易结构升级。然后,文章利用一个简化的垂直差异产品模型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出口贸易增长的机理和福利变化,指出了中国未来贸易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贸易增长 贸易增长分解 贸易增长机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怡 孙文远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南北贸易模型的分析框架,分析贸易开放对收入差距影响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出口商品结构变动影响收入差距的相关假说,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与理论假说基本一致:南北贸易引发的技术追赶对促进南方沿海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作用要显著大于内陆地区;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能显著扩大内陆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而对沿海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总体上拉动了全国层面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但其对沿海和内陆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拉动作用存在明显区别,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显著提高了沿海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但其对内陆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拉动作用不显著,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对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鹏
一、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制度的发展与调整我国出口检验检疫规则或制度,是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1989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标志着我国出口商品检验商检法律制度的建立;2002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曙霄 郭沛
根据SITC将中国出口商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并将初级产品按照用途分为食品类原料、非燃料原料和燃料,将工业制成品按照部门分为纺织服装类产品、化学产品、机械及交通运输产品、金属冶炼产品及电子产品等。利用2001—2008年的季度数据,计算各分类产品在中国出口金额中的比重,并通过实证检验,分析其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总体价格贸易条件、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和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均呈现恶化的趋势。其中,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上升是总体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燃料出口比重上升对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起主要作用,纺织服装类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和电子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对工业制成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晓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贸易由生产要素投入为标准的传统贸易结构向以智力资源的占用为主导的知识结构型转变,世界贸易构成向服务、高科技和“绿色产品”方向倾斜。我国以资源和劳动力消耗为主体的低层次出口商品结构,对外贸发展的推动力越来越小。因此,应在分析我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的动态结构优化战略,从而实现我国出口商品质量结构的转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军
全球性大宗商品的海上贸易形成于中国的明代。明代中国海上贸易的出口商品种类繁多。最为大宗的是丝及丝织品和瓷器,丝及丝织品为第一,瓷器次之。规模上次一级的出口品有铜钱、书籍、药材、棉布和蔗糖。其他商品则均不成其为大宗商品。茶叶在明代尚未成为大宗出口品。
关键词:
明代 海上贸易 出口商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