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3)
2023(6470)
2022(5485)
2021(5131)
2020(4200)
2019(9522)
2018(9633)
2017(16988)
2016(9837)
2015(11412)
2014(11858)
2013(11088)
2012(10452)
2011(9368)
2010(9556)
2009(8482)
2008(8314)
2007(7732)
2006(6750)
2005(6156)
作者
(29342)
(24340)
(24311)
(23429)
(15678)
(11825)
(11039)
(9476)
(9342)
(9113)
(8359)
(8242)
(8131)
(7894)
(7826)
(7461)
(7261)
(7188)
(7085)
(6943)
(6352)
(6019)
(5979)
(5723)
(5559)
(5518)
(5456)
(5359)
(5209)
(5045)
学科
(34112)
经济(34070)
管理(24899)
(21670)
(15915)
企业(15915)
(12812)
贸易(12807)
方法(12635)
(12543)
(12030)
(11077)
中国(10932)
数学(10709)
数学方法(10566)
(10483)
(9626)
(8775)
地方(8389)
(7970)
出口(7952)
出口贸易(7952)
业经(7800)
农业(7596)
理论(7551)
(7127)
教育(6485)
(6107)
银行(6081)
(5858)
机构
学院(134621)
大学(131276)
(50425)
经济(49089)
研究(48624)
管理(44321)
中国(37841)
理学(36714)
理学院(36209)
管理学(35264)
管理学院(35032)
科学(31401)
(29040)
(27906)
(26072)
(25300)
(23913)
研究所(23391)
中心(22357)
农业(22100)
业大(21938)
(19130)
财经(18909)
(18876)
师范(18857)
(18331)
(18305)
技术(18115)
北京(18019)
(17069)
基金
项目(86603)
科学(65678)
研究(64306)
基金(59058)
(52931)
国家(52454)
科学基金(42910)
社会(37726)
(36023)
社会科(35595)
社会科学(35588)
教育(30390)
基金项目(30186)
(29209)
编号(27689)
自然(27246)
自然科(26574)
自然科学(26564)
自然科学基金(26066)
资助(24957)
成果(22885)
课题(20643)
重点(20245)
(19150)
(18298)
(17630)
(16604)
创新(16571)
(16556)
科研(16370)
期刊
(61014)
经济(61014)
研究(41230)
中国(34493)
(25672)
学报(25318)
教育(21907)
(21215)
科学(20221)
大学(18873)
学学(17548)
农业(17466)
管理(16580)
技术(13784)
(12075)
金融(12075)
业经(10784)
经济研究(9794)
(9475)
(9139)
财经(9040)
图书(8447)
问题(8163)
(7895)
(7870)
职业(7511)
国际(7434)
业大(6807)
统计(6520)
(6389)
共检索到220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洪波  
出口商品生产体系是在我国实行有计划商品经济前提下,根据地区资源分布特点、生产经营基础、科技开发水平和交通运输条件,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扩大创汇为目的,生产企业为主体的生产、流通、科研、信息、运输、服务等各个环节相配合的有机网络;是实行多形式、多层次、多经济成份的横向联系的完整体系。建立各种不同类型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逐步完善出口商品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志达  
我国第一个出口商品生产综合基地是1973年在佛山建立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1980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进出口委制定的《出口农副产品基地试行办法》和《出口工业品专厂试行办法》之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生产基地的建设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全国已建成出口生产综合基地33个。它们是广东省的佛山、江门、汕头、惠阳、茂名、湛江;浙江省的嘉兴、台州;江苏省的苏州、扬州、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玉石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雄辩地证明了:实行对外开放.更多地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关键是增加出口创造更多的外汇,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全局的大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个“大问题”,必须在出口商品的构成,国际市场的开拓和出口商品的生产布局三个方面,采取既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战略。在出口商品的生产布局方面,要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和其他有关地区的优势,建立各种不同类型的出口商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黎  谭忠真  刘纯阳  
文章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2005—2009年湖南出口商品结构与出口贸易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与湖南出口贸易增长强关联的出口商品构成几乎都是传统的一般贸易商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科技含量高的商品关联度相对偏低,名牌产品极少。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增加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保持传统出口商品的稳定增长;努力扩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品;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景霖  刘畅  刘阳  
大力加强出口商品的生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沿海地区、边境地区和其他有条件地区的优势,建立各种不同类型的工贸、农贸结合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这是党中央在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中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的一项光荣任务,作为外贸部门更是责无旁贷.所谓出口商品的生产体系是一种面向国际市场,以生产出口商品为主,根据需要和可能包括生产、流通、科研、运输与服务等有关环节的集团式出口生产企业,或称出口生产联合企业,是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林新  
2008年,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导致全球进出口贸易增长减缓;国内自然灾害严重、"三鹿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进出口贸易。在此背景下,探讨研究我国进出口商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昌荣  
1985年4月,法国总统密特朗为避免西欧在新技术领域沦为美、日诸国的加工厂,向欧共体各国提出了“尤里卡”计划(希腊语:发现了)。“尤里卡”以西欧各国科研单位、院校、公司、企业自由选题,自主开发为主,分工合作。实施几年,西欧高新技术领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众多以贸易为主的公司,也投身于“尤里卡”的热潮中,建立起出口商品以自主开发创新为主,补充购进为辅的贸易新模式,开创了外贸公司自主创造商品品牌和名牌的发展之路。 目前,我国大多数专业贸易公司和“尤里卡”计划实施前的状况相似。本身不具备出口商品的开发创新能力。固守传统的“生产企业有什么,出口什么”,“外商要什么,就找厂家要什么”的观念。这种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金涛  
供应港澳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是勾连珠海经济特区设立前后历史的重要常量。中央政府的推动和地方政府的实践促成了供应港澳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改革开放初期,珠海利用地利之便和政策优势,通过开发土地资源、调整农业结构、建立示范基地和兴办相关企业等方式,在推动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促进了自身对外贸易的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维国  关大宇  
针对贸易品和非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差异同汇率的关系,结合巴拉萨-萨缪尔森(Balassa-Samuelson)假说,本文使用状态空间表示的变参数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分析,从长期和短期来相互印证两者间的关系。定量分析的结论表明,短期内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不存在,但长期中名义汇率的逐步升值将最终使得实际汇率升值。这很可能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中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可贸易品部门的购买力平价成立但有时滞所致,这为杨长江(2002)的理论提供了有力的经验证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邵桂兰  常瑶  李晨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国际碳减排压力增大,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共同关心的话题,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提高衡量单位碳排放经济效益的碳生产率。本文基于36个国家1996—2014年的年度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分别以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为门槛变量研究出口商品结构对碳生产率的门槛效应,并考察如何利用这种效应提高碳生产率。结果表明,出口商品结构对碳生产率始终产生抑制作用,经济发展和技术处于高水平时出口商品结构对碳生产率抑制作用均增强。因此,只有推动经济发展和技术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充分发挥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对碳生产率的提高作用。此外,出口商品结构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区域差异。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叶世雄  
出口商品都需要包装,所有的包装最终都将成为废弃物。庞大的与日俱增的包装废弃物已成为污染社会环境的来源之一。这些垃圾一部分被土埋、一部分被焚化,一部分被回收再生。但是土埋牵涉到寻觅土地不易,并将污染地下水;焚化会污染大气环境。因此,选择对环境无害的或可以回收再生的包装材料,已成为今日选择包装材料的首要前提。各国政府为了保护环境,制订了对某些包装材料可能对环境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