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29)
- 2023(9997)
- 2022(8984)
- 2021(8605)
- 2020(7282)
- 2019(16882)
- 2018(16951)
- 2017(32667)
- 2016(18075)
- 2015(20415)
- 2014(20430)
- 2013(20304)
- 2012(18696)
- 2011(16872)
- 2010(16666)
- 2009(15135)
- 2008(14658)
- 2007(12753)
- 2006(11043)
- 2005(9485)
- 学科
- 济(69496)
- 经济(69427)
- 管理(48891)
- 业(47446)
- 企(40143)
- 企业(40143)
- 方法(33826)
- 数学(28734)
- 数学方法(28377)
- 农(18403)
- 学(18323)
- 中国(16814)
- 财(15910)
- 业经(15826)
- 地方(15600)
- 贸(12811)
- 贸易(12806)
- 易(12419)
- 理论(12403)
- 农业(12336)
- 和(12303)
- 制(11355)
- 技术(10990)
- 环境(10959)
- 划(10121)
- 务(9997)
- 财务(9937)
- 财务管理(9920)
- 教育(9560)
- 企业财务(9395)
- 机构
- 大学(255417)
- 学院(253412)
- 管理(102222)
- 济(94989)
- 经济(92785)
- 理学(89128)
- 研究(88161)
- 理学院(88094)
- 管理学(86380)
- 管理学院(85954)
- 中国(62220)
- 科学(59109)
- 京(55601)
- 农(46123)
- 所(45968)
- 业大(44227)
- 研究所(42512)
- 财(40988)
- 中心(38836)
- 农业(36139)
- 江(35885)
- 北京(35441)
- 范(33514)
- 财经(33470)
- 师范(33199)
- 院(33121)
- 经(30464)
- 州(29551)
- 技术(27888)
- 省(27491)
- 基金
- 项目(182292)
- 科学(140734)
- 基金(130315)
- 研究(128657)
- 家(115833)
- 国家(114932)
- 科学基金(97085)
- 社会(77204)
- 社会科(72972)
- 社会科学(72948)
- 省(72522)
- 基金项目(70428)
- 自然(66449)
- 自然科(64832)
- 自然科学(64815)
- 自然科学基金(63640)
- 划(60431)
- 教育(58268)
- 资助(54611)
- 编号(52129)
- 成果(41992)
- 重点(40836)
- 部(38697)
- 发(38077)
- 创(37159)
- 课题(36170)
- 科研(35524)
- 创新(34643)
- 计划(34593)
- 大学(33118)
共检索到360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韶辉 项文化 赵丽娟 田大伦
^根据湖南会同鹰嘴界国家自然保护区内0.96 hm2次生阔叶林样地中胸径>4 cm的树木逐一定位测定的数据,采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该森林植物群落优势种的种内与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次生阔叶林内13个优势种的竞争强度排序为马尾松<刨花楠<红皮树<毛豹皮樟<赤杨叶<城口桤叶树<枫香<青冈栎<狭叶润楠<杉木<檵木<南酸枣<黄杞。其中,种内竞争大于种间竞争的优势种群为狭叶润楠、杉木、南酸枣、黄杞;种内竞争小于种间竞争的有马尾松、刨花楠、红皮树、毛豹皮樟、城口桤叶树、枫香、青冈栎;种内和种间竞争相差不大的树种为檵木和赤杨叶。各优势树种与上层树种之间的竞争较下层强烈,树木竞争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徐建 韦新良 王敬 汪贤挺 俞立鹏
研究树种的种内种间竞争特性对森林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采用相邻网格调查获取数据,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确定影响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范围,利用Hegyi竞争模型对龙王山落叶阔叶林优势树种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样圆半径为7 m时,单位面积的平均竞争强度已经趋于稳定。落叶阔叶林中优势树种有12种,包括小叶白辛树Pterostyrax corymbosus,四照花Cornus kousa,毛山荆子Malus baccata,茅栗Castanea seguinii,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玉铃花Styrax obassia,米心水青冈Fagus engleri...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思玉 郑世群
Hegyi's competition index model for individual tree was introduced to study intraspecific and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for dominant population of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Bijia Mountain of Longyan, Fujia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etition is more intense in intraspecies than in inters...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辛营营 韦新良
针阔混交林是浙江杭州青山湖地区主要森林类型之一,研究树种的种内种间竞争特性对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景观品质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典型选样法设置研究样地,并对样地内树种的各个测树因子进行调查统计,应用Hegyi竞争指数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讨论,其中对竞争木的确定方法进行改进,通过竞争木与对象木冠幅和距离之间的关系确定竞争木。结果显示:青山湖针阔混交林优势树种的种内竞争大于种间竞争,优势树种呈现出一定的聚集分布状态,特别是杉木Cunnunghamia lanceolata,甜槠Castanopsis eyrei,青皮木Schoepfia jasminodora,木荷Schima superba聚集程度非常...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令珍 郭志文 郑景明
测定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13种常见乔木树种的木质部密度、胸径生长速率和树高、冠幅等形态指标,探讨种内种间水平上各性状的变异程度,以及在物种和个体水平上各性状与生长速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木质部密度与生长速率种内变异大于种间变异;(2)在种间水平上树高、胸径、冠幅以及木质部密度与生长速率显著相关,水平木质部密度与生长速率显著负相关,仅分别有2个树种的树高和胸径与生长速率显著相关,冠幅在个体水平上与生长速率没有显著相关性;(3)在种内、种间水平上木质部密度与生长速率均有显著相关性,且两者的相关性不受个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伟程 高露双 赵冰倩
【目的】探究不同间伐措施下树木的竞争环境差异是否影响树木生长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策略,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经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吉林蛟河林业实验管理局阔叶红松林优势树种红松、水曲柳、色木槭和紫椴为研究对象,选取4块面积为1 hm~2的间伐处理固定样地,间伐强度分别为0(对照CK)、15%(轻度间伐LT)、35%(中度间伐MT)、50%(重度间伐HT)。采用Hegyi竞争指数量化竞争并进行竞争压力组划分,比较分析不同间伐强度和竞争作用下各树种生长差异,构建不同竞争压力组树木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探讨间伐强度和竞争差异是否影响树木对干旱事件的响应策略。【结果】(1)不同间伐强度下低竞争组树木生长量显著高于高竞争组生长量(P <0.05)。(3)间伐增强了树木对干旱的适应能力,高竞争压力的红松和紫椴的恢复力,低竞争色木槭的抵抗力和恢复力均得到增强。红松、色木槭和紫椴恢复力均在重度间伐后呈现最大值。【结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保留木竞争环境是影响树木生长的关键要素,并改变了树木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轻度和中度间伐能够有效提高保留木低竞争株数比例,促进保留木的生长,重度间伐增强保留木对干旱事件的恢复力。因此,间伐能够缓解气候暖干化带来的生长下降。
关键词:
间伐强度 竞争 气候 生长 年轮宽度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国平 巩合德 郑征 张一平 刘玉洪 鲁志云
测定了云南省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6种优势植物各器官的热值、养分和灰分。结果表明:6种植物各器官的干质量热值和灰分因种而异,且同种植物不同器官之间热值存在明显差异。6种植物各器官的干质量热值变化范围是:叶19.01~23.41kJ·g-1,枝19.22~21.47kJ·g-1,皮18.22~21.24kJ·g-1,干19.32~21.27kJ·g-1,根18.89~20.90kJ·g-1;6种植物平均干质量热值大小顺序为木果柯Lithocarpus xylocarpus>南洋木荷Schima noronhae>黄心树Machilus bombycina>景东冬青Ilex gintun...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复明 汪思龙 范少辉 杜天真 陈龙池 于小军
该文对湖南会同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中红拷-青冈-刨花楠群落CO2排放动态和各树种呼吸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木质器官呼吸速率与其直径呈负相关关系,林木树干呼吸的季节变化规律为3—7月随着树木生长和气温的升高,树干呼吸呈上升的趋势,7月达年呼吸速率的最大值,8—12月呈逐渐递减的趋势,1—3月树干呼吸基本维持在一定数值上.根据测出的有关参数,用积分方法推导出阔叶林群落呼吸量为22·791t/(hm2·a),其中,树干、树枝、树根和树叶分别占年群落呼吸量的54·0%、17·2%、9·6%和19·2%.
关键词:
天然次生阔叶林 群落呼吸 CO2排放动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伊敏 龚粤宁 习丹 李炯 旷远文 王发国
为探讨南岭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叶片营养特征及重金属含量水平,测定了保护区16个优势树种叶片中N、P、K、Ca、Al、Na、Mg、Mn、Ni、Cu和Pb共11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并分析了其在叶片中的变异特征和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地区植物叶片N、P含量均低于我国陆生植物叶片含量的平均值,叶片Ca、K、Mg含量处于陆地植物叶片的正常范围,叶片Mn含量与广东植物叶片含量接近;16个优势树种叶片重金属含量均处于正常范围;南岭自然保护区优势树种受P限制强烈;尽管16个优势树种叶片暂未受到重金属和Al毒危害,但因华南地区酸沉降引发土壤重金属活化的风险仍存在,应加强对该地区森林土壤化学性质和树木叶片化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旷远文 温达志 周国逸 刘世忠 张德强
探讨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不同层次优势植物热值一般规律 ,可为该群落能量特征和生态效率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2 0 0 2年用PARR 12 81型氧弹热值仪测定了该群落不同层次 2 1种优势植物不同器官(部位 )热值 .结果表明 ,季风常绿阔叶林各优势种的平均干重热值在 15 92~ 19 6 6kJ g间 ,乔木 1层干重热值以厚壳桂最高 ,乌榄最低 ;乔木 2层华润楠最高 ,云南银柴最低 ;层间藤本植物白背瓜馥木和杖枝省藤分别为 19 73和 18 19kJ g ;灌木层干重热值最高仍为厚壳桂 ,最低为云南银柴 ;草本层植物干重热值在 15 92~ 17 5 2kJ g...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东洋 王晓雨 朱向涛 詹咪莎 白尚斌
【目的】相较于土壤和凋落物,树干取样破坏性强,样本获取难度大,因而通常以小样本取样估算其成分组成。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估小样本采样引起的不同树种树干碳、氮、磷养分质量分数和储量估算的不确定性。【方法】基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木荷Schima superba、青冈Quercus glauca、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等5个优势树种的树干碳、氮、磷质量分数数据集(取样量n=18~32),采用有放回抽样方法(Bootstrap)对比一般小样本取样(n=3~5)与全样本(n=18~32)之间的估算差异,通过权衡取样量和变异之间的关系,给出对应指标的建议取样量以及不同取样量对应的估算误差范围。【结果】马尾松树干碳质量分数变异显著高于其他树种,n=3~5小样本引起估算误差约±10%,而其他树种仅±5%。对马尾松增加取样量n=10,估算误差为-4%~5%。【结论】建议在估算和评估马尾松林碳、氮、磷储量时,适当增加取样量(n=5~10)以降低估算误差,或在采用n=3~5小样本取样量的同时,将±10%估算误差范围考虑在内。其他树种碳、氮、磷质量分数估算时,取样量n=4~5时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图2表2参2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臧润国 徐化成 高文韬
本文通过对长白山脉西部蛟河林场32hm2原始红松阔叶林中77个林隙的调查,研究了红松阔叶林中13个主要乔木树种对林隙大小和发育阶段的更新反应规律。结果表明:树种更新密度随林隙大小的变化呈现出单峰型的反应,除沙松、紫椴和花楷槭在林隙面积为40~60m2时更新密度最大外,其它10个树种的更新密度都在林隙面积为20~40m2时最大。树种更新密度对林隙发育阶段有单峰型、双峰型和变化不明显3种反应类型。所有树种在林隙内的更新密度都大于其在非林隙林分下的密度。
关键词:
林隙,林隙动态,更新反应,红松阔叶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水松 詹有生 陈长发 敖向阳
针对常绿阔叶林树种组成结构复杂,种类繁多的特点,对林分树种组成结构、数量结构和产量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1)林分树种划分为重要速生树种、重要慢生树种和次要树种3类;(2)3类树种组成结构和株数比例(N%)随年龄(A)增加呈规律性变化。重要速生树种株数比例与年龄呈线性关系,组成和数量结构较稳定;重要慢生树种株数比例与年龄呈双曲线关系,相关密切;次要树种株数比例与年龄呈二次抛物线关系,相关密切;(3)3类树种材积比例(V%)随年龄的变化规律与株数比例的变化规律相类似,但相比之下,重要速生树种的材积比例的变化尤为重要,而另2类树种的株数比例的变化更重要些。(4...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飞 邹斌 郑景明 戴伟
【目的】研究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次生林中11个树种的细根形态、组织化学元素含量与根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大岗山次生林内6个受外生菌根侵染的树种(刨花润楠、小叶青冈、拟赤杨、丝栗栲、檵木和梓木)和5个受内生菌根侵染的树种(山乌桕、深山含笑、杉木、木荷和油桐)为研究对象,采用根序分级法对根系进行分级后,测量并比较各树种前5级根之间根长、比根长及C、N含量的差异。【结果】在细根形态方面,11个树种的根长均表现出随序级升高而增大的趋势,而比根长的表现则相反;在细根C、N含量方面,除3个树种(山乌桕、檵木和梓木)5级根C含量小于4级根、1个树种(油桐)2级根C含量小于1级根外,其余7个树种根组织的C含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辉 周红敏 王宏翔 张弓乔
[目的]对木荷(Schima superba)天然种群的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了分析预测,旨在阐明木荷种群结构与动态的变化规律。[方法]根据种群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分析凤阳山保护区木荷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结果]木荷种群的年龄结构近似于倒“J”形,龄级Ⅰ和龄级Ⅱ个体占种群数量的比例较大。木荷种群趋于Deevey-Ⅱ型,其死亡率和消失率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在经历2、4、6、8个龄级后,种群个体数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木荷种群为增长型种群。种群动态指数和受外界干扰时的动态指数均为正值,但对外界干扰敏感指数较高,暗示种群仍面临较大的外界干扰。
关键词:
凤阳山 木荷 种群结构 时间序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