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49)
- 2023(4836)
- 2022(4008)
- 2021(3592)
- 2020(2804)
- 2019(6497)
- 2018(6381)
- 2017(11867)
- 2016(6336)
- 2015(6932)
- 2014(6786)
- 2013(6915)
- 2012(6680)
- 2011(5891)
- 2010(5812)
- 2009(5142)
- 2008(4936)
- 2007(4304)
- 2006(3816)
- 2005(3360)
- 学科
- 济(32023)
- 经济(32007)
- 业(17399)
- 管理(15969)
- 企(12261)
- 企业(12261)
- 方法(11590)
- 贸(11470)
- 贸易(11469)
- 易(11295)
- 出(11281)
- 农(10755)
- 数学(10186)
- 数学方法(10123)
- 地方(10010)
- 产业(8781)
- 业经(8128)
- 中国(8007)
- 口(7955)
- 出口(7949)
- 出口贸易(7949)
- 农业(7449)
- 环境(7218)
- 财(6465)
- 技术(6457)
- 学(5786)
- 地方经济(5641)
- 结构(5362)
- 发(4494)
- 划(4379)
- 机构
- 学院(90754)
- 大学(88109)
- 济(43483)
- 经济(42848)
- 管理(35228)
- 研究(31536)
- 理学(30636)
- 理学院(30305)
- 管理学(29860)
- 管理学院(29719)
- 中国(22099)
- 科学(18587)
- 财(17432)
- 京(17276)
- 农(15733)
- 所(15172)
- 经济学(14519)
- 中心(14261)
- 业大(14061)
- 财经(13925)
- 研究所(13870)
- 江(13481)
- 经济学院(13337)
- 经(12629)
- 农业(12563)
- 院(11560)
- 南(11533)
- 范(11095)
- 省(11038)
- 师范(10984)
- 基金
- 项目(64809)
- 科学(51800)
- 研究(47577)
- 基金(47265)
- 家(40942)
- 国家(40639)
- 科学基金(35285)
- 社会(32520)
- 社会科(31151)
- 社会科学(31142)
- 省(27627)
- 基金项目(25430)
- 自然(21312)
- 划(20982)
- 自然科(20799)
- 自然科学(20796)
- 自然科学基金(20426)
- 教育(19946)
- 资助(18421)
- 编号(17880)
- 发(16323)
- 重点(14737)
- 创(14238)
- 国家社会(14110)
- 部(13832)
- 发展(13632)
- 展(13431)
- 创新(13370)
- 成果(13199)
- 课题(12530)
共检索到135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彦 陈靖
贯彻实施湖南省确立的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必须从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出发,坚持特色承接、绿色承接,突出搭建重点平台,建设重点园区,优化投资环境。主要实践近年来,湖南高度重视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整体呈现由低端到高端、由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詹花秀
湖南作为我国的中部省份,在国际产业转移中承接的大多是一般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没有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为此,湖南要主动加强产业对接,解决产业同构问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产业集群;发挥区域优势,创造条件实现多种模式的产业对接;实施"反梯度"转移战略,占领国内外市场;加强区域合作,充分利用区域内的优惠条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达球
产业转移是一种全球共生的经济现象,有其内在的规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承接产业转移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广西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面临严峻的形势和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认清形势,借鉴发达地区经验,进一步采取措施,做好产业转移承接工作,促进广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成功经验 梯度推进 广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文瑞
近年来,甘肃省积极把握国内外产业向内地加速转移的历史机遇,以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及社会资源为基础,构建开发开放的有效平台,创建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完善产业承接服务体系,产业转移承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4年1~10月,全省续建新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302项,总投资5175亿元,引进资金到位额1211亿元,累计资金到位率52.81%。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惠调艳 胡新 马莉
承接能力是吸引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本文以陕西省软件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选取全国18个省的19个指标,对其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为:软件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可归结为产业竞争优势和投资环境因子、产业规模与增长因子、政府因子、效益因子和市场因子五方面的驱动力。陕西软件产业在因子1和因子5上得分较高,而在因子2上得分较低,综合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较强。在此基础上,从招商引资、本地企业培育、软硬件环境完善三个方面提出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承接能力 因子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润华 肖晓军
文章分析了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了江西应选择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纺织服装业作为重点承接产业,并提出了新形势下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关键词:
江西 承接 产业转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熊耀献 黎基钦 陈勇新 覃乐敏 黄云贵 孔祥鹏 姚让和 胡德期 吴胜泽 吴永华 甘德富 邓泽耀 陈刚 叶绍清 罗琳 郑志军 莫婷 刘景欣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虹 胡金 胡明骏 柳晓倩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关键一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产业转移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尚不明晰。基于2000—2020年中国28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政策效应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强。分位数回归表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该政策效应在绿色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中更加显著,而在绿色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中较弱。调节效应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能够正向调节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绿色发展效应。结论有助于丰富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厘清承接产业转移对当地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有利于以产业转移为抓手释放城市绿色发展效应,进一步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晓军 陈国生 张瀚文 彭文武 蔡琴 罗歆 肖璨
珠三角与大湘南示范区在工业规模差异、工业结构差异、生产效益差异和高新产业差异等方面所存在较大梯度差异,使得珠三角与大湘南示范区客观上形成了一种势能差,这种势能差有利于两地产业转移与承接,按照克拉森区域分类法分析,重点对大湘南示范区从珠三角可承接的产业进行甄别,力图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的对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延哲 刘彩玲 李世杰 汪雪峰 杨文新 王鑫
针对目前对中西部地区意义重大的产业转移承接问题,以河南省为例进行了探讨。指出产业转移承接过程对不同规模区域单元的影响不同,较小的单元受承接产业的影响较大,而较大的单元受到的影响较小且对承接产业的影响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在讨论产业转移内涵特征以及河南省产业转移承接条件的基础上,对河南省产业转移承接的结构优化和空间布局进行分析,提出产业转移承接要受到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约束,承接的产业应采取相对集中的空间格局,微观上集中在集聚区园区等各类产业发展平台,宏观上的重点则是主体功能上属于重点开发的中原城市群地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漫天
在苏南等地区部分出口产业面临发展困境的背景下,苏北、苏中地区有着承接部分出口产业转移的可能性。文章运用历年的企业数据库从微观角度研究了上述问题,分析了样本期间出口企业向该地区的迁移情况、特征和效果等。根据分析结果推测,在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推进过程中,苏北、苏中大多数地市具备进一步承接出口产业转移的能力与潜力。
关键词:
苏北 苏中 产业转移 企业迁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程李梅 庄晋财 李楚 陈聪
迂回生产方式下,产业发展中的企业为了谋求降低交易费用,获取聚集的知识溢出效应,形成分工合作关系的产业链。产业链的空间演化,体现出从纵向延伸到横向拓展,从区域内到区域外,从"点"到"线"再到"网"的动态特征,有其内在的一般规律性,并具体表现为不同演化形态下的区域内纵向延伸、区域间纵向延伸、区域内横向拓展、区域间横向拓展、产业链网结构五种模式。从现实看,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由于忽略产业链空间动态演化规律,陷入"只见企业,不见产业"的"企业转移陷阱",无法实现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目标。遵循产业链空间演化规律,通过"承接集群式转移"、"引进桥梁企业或关键节点企业"等方式实现产业链...
关键词:
产业链 空间演化 西部 产业转移 整合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韦鸿 陈凡
中国产业布局"东中西"梯度明显,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在承接产业过程中通过规划主导产业、淘汰落后产业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工业园区调整产业空间布局,用产业集聚升级产业结构;通过承接本地资源优势的相关企业,延伸产业链升级产业结构;还可以利用反梯度理论实施超越发展。
关键词:
承接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 优化 升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成艾华 赵昭
在东部地区"推力"和中西部地区"拉力"的双重作用下,东部地区的高能耗产业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产业转移给西部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西部地区成了部分行业的"污染避难所"。选取工业内部26个行业,运用产值份额、能耗份额及相应的产值贡献率、能耗贡献率来分析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各行业的转移现状及由此所带来的能耗变动,从而探索产业转移给西部地区带来的环境压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产业转移 西部地区 能源消耗 污染转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传恕 张绪清 卢建军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要素成本呈现比较弱势,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则呈现比较优势。把东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传统产业转移到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对于调整国家产业结构、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合理产业分工体系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以湖南临湘市承接陶瓷产业为例,以可持续发展视角研究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关键词:
产业政策 梯度转移 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