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8)
- 2023(13858)
- 2022(12055)
- 2021(11075)
- 2020(9306)
- 2019(21205)
- 2018(21028)
- 2017(41374)
- 2016(22216)
- 2015(24645)
- 2014(24765)
- 2013(24872)
- 2012(22987)
- 2011(20809)
- 2010(20929)
- 2009(19136)
- 2008(18330)
- 2007(16101)
- 2006(14286)
- 2005(12712)
- 学科
- 济(113052)
- 经济(112960)
- 管理(61332)
- 业(58016)
- 企(47085)
- 企业(47085)
- 方法(43920)
- 数学(38198)
- 数学方法(37861)
- 地方(27886)
- 农(26007)
- 中国(25037)
- 学(23772)
- 业经(23069)
- 财(21438)
- 农业(17944)
- 地方经济(17012)
- 制(16354)
- 和(16015)
- 环境(15779)
- 贸(15521)
- 贸易(15513)
- 易(14915)
- 理论(14721)
- 产业(14656)
- 技术(14099)
- 融(13296)
- 金融(13293)
- 体(12890)
- 务(12766)
- 机构
- 大学(322478)
- 学院(321492)
- 济(138991)
- 经济(136267)
- 管理(127364)
- 研究(113109)
- 理学(110622)
- 理学院(109325)
- 管理学(107587)
- 管理学院(107009)
- 中国(81373)
- 科学(70031)
- 京(68315)
- 财(59142)
- 所(57037)
- 研究所(52150)
- 农(50260)
- 中心(49544)
- 财经(47868)
- 业大(47189)
- 江(46311)
- 经(43431)
- 北京(43114)
- 经济学(42710)
- 范(42494)
- 师范(42110)
- 院(41135)
- 农业(39267)
- 经济学院(38277)
- 州(37516)
- 基金
- 项目(221166)
- 科学(174212)
- 研究(161278)
- 基金(160821)
- 家(140040)
- 国家(138946)
- 科学基金(119253)
- 社会(102991)
- 社会科(97710)
- 社会科学(97682)
- 省(86592)
- 基金项目(85893)
- 自然(76765)
- 自然科(74908)
- 自然科学(74894)
- 自然科学基金(73568)
- 教育(72023)
- 划(71901)
- 资助(66082)
- 编号(64661)
- 成果(51850)
- 重点(49696)
- 发(49100)
- 部(48406)
- 创(45392)
- 课题(44461)
- 国家社会(42590)
- 创新(42442)
- 科研(41780)
- 教育部(41354)
- 期刊
- 济(156894)
- 经济(156894)
- 研究(97353)
- 中国(56560)
- 学报(50521)
- 科学(47075)
- 管理(46940)
- 农(45099)
- 财(43069)
- 大学(37899)
- 学学(35627)
- 农业(31713)
- 教育(29939)
- 技术(27640)
- 经济研究(25916)
- 融(24759)
- 金融(24759)
- 业经(24022)
- 财经(23648)
- 经(20435)
- 问题(20257)
- 技术经济(17620)
- 图书(17424)
- 理论(15628)
- 科技(15596)
- 业(15589)
- 资源(14963)
- 现代(14834)
- 商业(14516)
- 统计(14506)
共检索到471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永乐,魏海涛
采用偏离—份额法对湖南省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进行分析,计算出三大经济地带及各地级市州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将14个地级市州划分为三类:产业结构推动效用显著的地区、结构推动效用不明显的地区和结构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地区。并对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狄乾斌 刘欣欣 王萌
基于多部门经济模型及GOP海洋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分析1997—2011年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时空特征,研究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动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97—2004年沿海各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呈增大趋势,2004—2011年呈减小趋势。Z值和M值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波动幅度均较大。贡献度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和泛珠三角地区,各地区的空间差异明显,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动与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匹配关系合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鸿武
本文对我国经济增长和股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域及产业结构的非均衡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采用面板数据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阐述了我国股市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明显的地域差异。实证分析表明:股票市场对我国整体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第二产业的作用更强。
关键词:
股市发展 经济增长 非均衡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斌 刘琳
通过构建信息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5—2007年数据对湖南省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算,并运用修正的C—D生产函数和岭回归分析法实证地研究了湖南省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信息化已经成为湖南省经济增长的第三来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于劳动力和资本要素。
关键词:
信息化 经济增长 岭回归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翼 唐玉凤
人力资本正逐步取代物质资本和劳动,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通过构建以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的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了人力资本在湖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对人力资本的作用进行了省际间的横向比较,得出结论:人力资本虽对湖南经济增长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其作用机制不如北京和广东两地强。因此,建议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强化人才吸纳机制等措施提高湖南人力资本存量。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湖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方元 曹治星
本文利用2004-2005年河南省各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产出的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建立Panel Data模型,测算了"十五"末期各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十五"末期的河南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证明了扩大第二、三产业特别是工业产出在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能引导河南省的经济良性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更和 李小建
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和基于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1994—2003年10年来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差异明显,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差异较大,各地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一。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率降低是结构调整的基本动力之一,而结构调整又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主要因素是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投资政策,人均GDP、年均GDP则与其不相关或弱相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红 刘兆德 陈素青
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和基于传统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分析1953-2004年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下降,大体上服从Growth函数,具有长短波复合变动规律,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阶段性和周期性特点。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减少,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增加,人为调整产业结构和市场与经济自身调节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效用和特点。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显著。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动 经济增长 贡献 山东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森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同时进行的过程,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异步性。研究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探究如何更好地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解决经济增长结构性障碍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以期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毅 汪独友 曹林峰
通过测算苏北地区三次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及进行偏离—份额分析,揭示了产业结构对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借鉴并提出苏北地区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迎英 曹荣林
基于GDP产业结构贡献统计的多部门经济模型分析了1952—2007年江苏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间趋势特征;以截面数据为基础得出三大地区和13地级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地域差异。研究表明:总体上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呈3次波动的下降趋势,波动周期逐渐收敛;空间上三大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贡献的变化遵循由南向北的梯度推移规律,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基本吻合;市际间差异明显,通过K-means聚类分为4种不同类型,产业结构贡献的空间格局重心开始转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良健 彭江平
以Cobb -Douglas生产函数为基础 ,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估计资金产出弹性系数α值和劳动产出弹性系数 β值 ,并尝试性地运用回归———经验加权和法测算了湖南省“七五”、“八五”、“九五”(头三年 )等不同时期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简单、实用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秀梅 郝华
东北地区是建国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重点地区。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随之改变,失去了工业发展优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过产业结构调整,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辉 王晓霞
对比北京和全国的情形,本文分析了导致北京市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显著的若干因素。结合对现有文献中有关结构效应的争论的分析,本文在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得出了一般性结论: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差距有关,也和资源在产业之间的转移方向有关。当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差距较大时,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这导致了一个经济体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结构效应是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增长越依赖于技术进步。同时,由于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转移往往发生于三大产业之间,较少发生于三大产业内部的各行业之间,三大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变迁对三大产业各自的产出...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