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43)
- 2023(3627)
- 2022(3157)
- 2021(3058)
- 2020(2565)
- 2019(5982)
- 2018(5705)
- 2017(10425)
- 2016(5795)
- 2015(6624)
- 2014(6491)
- 2013(6350)
- 2012(6378)
- 2011(5633)
- 2010(5864)
- 2009(5418)
- 2008(5272)
- 2007(4632)
- 2006(4360)
- 2005(3773)
- 学科
- 济(23609)
- 经济(23583)
- 业(13444)
- 管理(10655)
- 地方(9615)
- 农(9547)
- 企(8891)
- 企业(8891)
- 学(8847)
- 方法(7191)
- 农业(6578)
- 中国(6228)
- 数学(6209)
- 数学方法(6143)
- 土地(5304)
- 地方经济(4636)
- 环境(4585)
- 业经(4513)
- 资源(4188)
- 财(4064)
- 生态(4011)
- 制(3726)
- 融(3586)
- 金融(3585)
- 贸(3564)
- 贸易(3561)
- 易(3415)
- 问题(3411)
- 和(3274)
- 发(3188)
- 机构
- 学院(82797)
- 大学(81970)
- 研究(36657)
- 济(31236)
- 经济(30666)
- 管理(28886)
- 中国(26214)
- 科学(26156)
- 理学(24416)
- 理学院(23940)
- 管理学(23416)
- 管理学院(23258)
- 农(21542)
- 所(20440)
- 京(19837)
- 江(19710)
- 研究所(19202)
- 业大(17948)
- 农业(16730)
- 中心(16185)
- 省(15404)
- 院(14202)
- 财(13787)
- 范(12839)
- 师范(12684)
- 科学院(11823)
- 北京(11710)
- 农业大学(11138)
- 研究院(11079)
- 南(10700)
- 基金
- 项目(61433)
- 科学(47472)
- 基金(43808)
- 家(42271)
- 国家(41497)
- 研究(41190)
- 科学基金(33135)
- 省(26137)
- 社会(24763)
- 基金项目(23850)
- 自然(23599)
- 社会科(23219)
- 社会科学(23208)
- 自然科(22871)
- 自然科学(22867)
- 自然科学基金(22436)
- 划(20945)
- 资助(17792)
- 教育(17524)
- 编号(15431)
- 重点(15379)
- 发(14072)
- 计划(12908)
- 部(12838)
- 江(12662)
- 科技(12481)
- 科研(12067)
- 课题(11916)
- 成果(11840)
- 创(11735)
共检索到130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婉诗 王德良
【目的】调查湖南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内白鹇不同季节的栖息地选择特征,分析其栖息地选择的季节性差异,探讨白鹇在不同生活史阶段对栖息地的需求及成因,丰富对栖息地选择的认识,为白鹇种群的保护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基于春夏秋冬四季的实地调查,采用比较实际利用和可获得生境样方法,共测定105个利用样方和91个对照样方的21个生境参数,通过Vanderlooeg和Scavia选择指数、资源选择函数、逐步判别分析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坡度选择上,白鹇对15°30°和30°45°的生境都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
关键词:
白鹇 生境 季节 利用 偏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蒋莉 黄静波
旅游扶贫应立足于贫困人口的获利和发展,其核心是使贫困人口从旅游开发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净利益。以居民感知理论为基础,对汝城国家森林公园九龙江地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当地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和态度。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对旅游扶贫的社会和经济效应感知明显,对环境效应不敏感,参与旅游业的意愿强,但受经济、文化等因素制约,实际参与能力不足。建议当地政府将旅游业培育成特色产业,以居民受益为出发点,对居民进行扶持与引导,鼓励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与决策,并注重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以期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和旅游发展的双赢。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马水龙 史玉明 钟跃良 朱曦 朱浚氲
1998年11月至2000年2月对浙江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鸟类调查,结合历史文献,确认该区共有鸟类108种,隶属14目38科,其中留鸟52种(48.15%),夏候鸟15种(13.98%),冬候鸟35种(32.41%),旅鸟6种(5.56%)。古北界种类44种(40.74%),东洋界种类31种(28.70%),广布种33种(30.56%),具有东洋界和古北界两界混杂和过渡的特征。表4参17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亮明 朱松 周围
通过建立通用的科学系统的森林公园森林文化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计算出不同区域的森林文化水平,定义了量化评价指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计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并按此确定了各项指标评价标准分值,建立了评价体系。采用计算出的相关数据对湖南森林公园森林文化进行评价计分:湖南省得分为67.3分(满分100分),水平为III级(中等)水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高 张合平 潘登
生态位是解释自然群落中种间共存与竞争机制的基本理论,对了解植物群落构建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湖南青羊湖国家森林公园针阔混交林群落7种乔木、10种灌木和7种草本的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树种生态位宽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南酸枣(0.716)>杉木(0.662)>马尾松(0.648)>青冈(0.551)>枫香(0.530)>槲栎(0.447)>油茶(0.164);灌木树种中青冈(0.784)的生态位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巧玲 薛发彪 陈钦
研究森林公园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创新性地建立了游客重游意愿的三维度(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因素影响模型,以福建省莆田市九龙谷国家森林公园现场游客的随机抽样数据为基础,同时采用多元有序和无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对森林公园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认为游憩价值一般的游客的重游意愿是认为游憩价值非常高的游客的0.175倍;认为森林公园的资源状态很好的游客的重游意愿是认为森林公园的资源状态一般的游客的重游意愿的2.907倍,具有创新性;认为比较拥挤、一般拥挤的游客的重游意愿分别是认为不拥挤的游客的0.282倍、0.166倍;旅游满意度为一般、满意的游客的重游意愿分别是旅游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的游客的0.029倍、0.074倍等。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交通时间为1小时以内、2~3小时的游客重游意愿由愿意提升至非常愿意的可能性分别是交通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游客的4.894倍、4.311倍;参观特色景观数为1~2处及3~4处的游客的重游意愿由愿意降低为无所谓的可能性分别是参观特色景观数为5处以上的游客的26.499倍、12.437倍,具有创新性。基于研究结论得出政策启示:加强森林公园资源保护;优化森林公园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旅游满意度;宣扬森林公园特色景观;降低游客旅途交通耗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庆 钱万惠 唐洪辉 杨清
针对不同季节、同一林分内部在体感舒适度、滞尘、释放负氧离子和挥发植物精气等功能的差异,在多个时间维度下开展林分保健功能的季节差异研究,为构建森林保健综合评价方法提供新的思路。选取广东省佛山市云勇森林公园中阴香林、灰木莲林、湿地松林、黧蒴锥林、桉树林和阔叶混交林6种林分,分别在2016年12月,2017年5月和9月3个时段的10:00—16:00森林保健旅游高峰期,分析体感舒适程度等级、空气离子指数、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和植物精气相对含量4个指标,开展林分保健功能的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6种林分的体感舒适程度等级总体上均处在"舒适"及以上水平,2017年5月,6种林分的体感舒适度均为最优;6种林分的空气离子指数等级在不同的季节呈现明显的规律,除桉树林之外的其它5种林分,2017年5月的空气离子指数等级均为最优;6种林分的PM2.5总体上处在一级质量浓度限值范围内,不同林分的空气质量呈现出不同季节变化趋势,阴香林、灰木莲林、黧蒴锥林和阔叶混交林在2017年9月时的空气质量表现为最优,而湿地松林和桉树林则在2016年12月时的空气质量表现为最优。6种林分所释放的植物精气物质相对含量均较低,但2017年5月和2017年9月的6种林分植物精气整体含量高于2016年12月。2017年5月的阴香林和灰木莲林综合保健功能表现最优;同一林分不同季节的体感舒适度具有显著差异,森林保健功能的发挥与林分内气温和风速条件联系更为紧密;不同林分内PM2.5含量受季节变化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阴香林和灰木莲林对PM2.5的滞尘效果较为稳定;植物精气的挥发量和成分组成与气温有一定的关联,需进一步研究不同林分植物精气挥发阈值;云勇森林公园旅游更适宜的出行季节和林分为每年5月时的阴香林和灰木莲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玉君 李贻耀 窦铁生 王川才
为探明湖南永州蝴蝶资源,于1998-2005年3至10月对湖南永州东安县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蝶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共有蝶类11科153属324种,从中抽取较为详细分布资料的158种进行区系分析和垂直分布分析,舜皇山的蝶类区系为东洋区系为主要优势,为63.92%;从垂直分布来看,在本区域共有3个自然区,对在各自然区内的分布成因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蝴蝶 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 区系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毅 彭杏 李松
于2008年对湖南省常德市河洑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在科、属水平上对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河洑森林公园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共有种子植物88科249属342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22属41种,被子植物81科227属391种;该区温带分布性质属占优势,有129属,占总属数的53.98%;热带分布性质属占优势,有110属,占总属数的46.02%;而且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多样,显示了该区地处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性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仇维佳 谭益民 张双全
以湖南省5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例,运用聚集分形理论,对其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并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聚集维数的测算和分析。分别在湘中、湘南、湘西、湘北地区分别取一个代表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确定湖南省的中心森林公园。研究结果表明: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测算中心时,对周边森林公园的吸引力较强,具有较强中心作用,具有继续开发和发展的趋势,可成为整个湖南省森林旅游的中心。与此同时,根据聚集维数的测算结果并结合湖南省国家森林公园的实际情况,对湖南省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空间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
聚集分形 湖南省 空间结构 森林公园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幼臣 张晓静
建立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业的重大意义已众所周知,但开发森林资源、建设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业在我国是刚刚起步。建立森林公园是一项涉及面广、包含内容丰富的一项社会工程,如何科学地评价这一巨大的社会工程带来的效益和影响,笔者不久前对我国的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做了一些典型调查,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一些结论,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各位关心这一事业的领导和同仁们的关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和平
通过分析湖南森林旅游、森林公园发展状况,综合其外部环境、内部条件,总结了不同阶段湖南森林公园以及森林旅游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就发展失衡、多头管理、产品单一等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森林旅游需要制定的对策,为湖南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森林旅游产业 森林公园 湖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洪,谢庭生,何俊阳
“回归大自然 ,走进大森林”是当今世界旅游业的新时尚 ,也预示了湖南省未来森林旅游的良好前景。本文阐述了湖南省开展森林旅游的资源条件和森林公园的发展概况 ,探讨了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重点和对策 ,并针对森林公园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保护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森林旅游 森林公园 旅游开发 湖南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瑜娟 陈亮明 陈冬洋
以湖南嘉义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基于2009年研究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利用DEM数据与森林植被图进行叠加统计分析,采用Fragstats4.2软件分别分析了研究区内一级、二级景观要素在不考虑海拔因素和考虑海拔因素时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海拔因素时,竹林分布最为广泛且破碎度高,为主要森林景观要素类型,两级景观类型的分维数都相差不大,且值接近1,整体上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一级、二级景观类型的分布面积和斑块数量基本随海拔增高,呈先增后减趋势;3级(500~700 M)高程的面积最大,分布的景观类型和斑块数较多。为此,在嘉义森林公园的经营活动中,建议严格控制人类自身干扰活动对森林景观的影响,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邵晨 胡一中
对白鹇Lophura nycthemere夜栖息地的选择及夜栖息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白鹇的夜栖息场所主要为靠近沟谷的常绿乔木,有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甜槠Castanopsis eyrei,苦槠C.sclerophyll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等;不同的季节和天气夜栖息时间有较大差异,秋冬比春夏平均长72 min,阴雨天气比晴好天气平均长43 min;夜栖与光照有关,傍晚光照低于5 lx夜栖开始,清晨光照高于5 lx夜栖结束;夜栖息地的地理特征为海拔600~900m,坡度为30°~45°。图1表4参8
关键词:
白鹇 夜栖息地 夜栖息树种 夜栖息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