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38)
- 2023(20496)
- 2022(17346)
- 2021(16003)
- 2020(13494)
- 2019(30472)
- 2018(30165)
- 2017(56665)
- 2016(31301)
- 2015(35110)
- 2014(35251)
- 2013(34709)
- 2012(32719)
- 2011(29703)
- 2010(30199)
- 2009(28289)
- 2008(28273)
- 2007(25523)
- 2006(22686)
- 2005(21033)
- 学科
- 济(139002)
- 经济(138825)
- 管理(92223)
- 业(85573)
- 企(69404)
- 企业(69404)
- 方法(52437)
- 数学(45673)
- 数学方法(45298)
- 财(43130)
- 中国(39679)
- 农(37414)
- 地方(34000)
- 制(32527)
- 业经(30428)
- 学(29420)
- 银(25248)
- 银行(25178)
- 农业(24678)
- 融(24367)
- 金融(24359)
- 行(24113)
- 务(23863)
- 财务(23812)
- 财务管理(23741)
- 贸(23535)
- 贸易(23521)
- 体(22940)
- 易(22697)
- 企业财务(22609)
- 机构
- 学院(449423)
- 大学(449340)
- 济(188815)
- 经济(184782)
- 管理(163424)
- 研究(162821)
- 理学(138435)
- 理学院(136757)
- 管理学(134526)
- 管理学院(133688)
- 中国(125418)
- 科学(99686)
- 财(96205)
- 京(96072)
- 所(85341)
- 农(83400)
- 研究所(76602)
- 中心(73750)
- 财经(72114)
- 江(71614)
- 业大(67810)
- 农业(65482)
- 经(65205)
- 北京(61112)
- 范(59349)
- 经济学(58698)
- 师范(58618)
- 院(58175)
- 州(56019)
- 省(54475)
- 基金
- 项目(290178)
- 科学(226217)
- 研究(209427)
- 基金(208275)
- 家(183681)
- 国家(182100)
- 科学基金(153573)
- 社会(133038)
- 社会科(125994)
- 社会科学(125959)
- 省(115086)
- 基金项目(109792)
- 自然(98225)
- 划(96625)
- 教育(96443)
- 自然科(95906)
- 自然科学(95874)
- 自然科学基金(94167)
- 资助(84910)
- 编号(83851)
- 成果(70064)
- 重点(66853)
- 发(66104)
- 部(63998)
- 课题(60229)
- 创(60070)
- 创新(56368)
- 科研(55487)
- 国家社会(55283)
- 教育部(54279)
- 期刊
- 济(222160)
- 经济(222160)
- 研究(140611)
- 中国(101115)
- 财(79360)
- 学报(76962)
- 农(76631)
- 科学(66947)
- 管理(61301)
- 大学(57421)
- 学学(54329)
- 农业(50944)
- 教育(50288)
- 融(49192)
- 金融(49192)
- 技术(38118)
- 财经(37608)
- 经济研究(36196)
- 业经(34571)
- 经(32357)
- 问题(28717)
- 业(27201)
- 贸(23073)
- 版(22782)
- 技术经济(22238)
- 世界(20487)
- 统计(20419)
- 理论(20388)
- 科技(20167)
- 商业(20071)
共检索到708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建江 祝平衡
湖南省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这一改革已实施五年,有必要对政策效果进行研究。利用双重差分法(DID)对湖南省14个市州和122个县2005—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有助于促进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有助于促进非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市本级经济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程度有赖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湖南"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更有利于贫困县经济的发展。并提出湖南应进一步扩大"省直管县"改革实施范围,扩大县级政府的经济发展权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建江 祝平衡
湖南省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这一改革已实施五年,有必要对政策效果进行研究。利用双重差分法(DID)对湖南省14个市州和122个县2005—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有助于促进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有助于促进非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市本级经济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程度有赖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湖南"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更有利于贫困县经济的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东日
一、辽宁省推行直管县改革的现状2005年,辽宁省下发了《关于实行省补助资金直拨到县(市)财政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对省以上安排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取消农业特产税免征农业税转移支付补助、部分财政结算补助和专项补助等,实行省对县补助直接测算到县,直接拨付到县的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这种管理方式,在不对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进行调整的前提下,提高了财政资金拨付速度和使用效益,使省对县的财政扶持措施更加透明和直接,被财政部界定为"补助管理型"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模式。2006年,下发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市管县体制不变的前提下,选择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亚兰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正在我国实施,本文利用河南省1999~2013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但在第一产业发展和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表现不力,而且在缩小行政管理幅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权责等方面还需继续努力。
关键词:
省直管县 县域经济 双重差分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婧 乔陆印 李裕瑞
笔者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指标统计描述、县域经济活力指数分析、双重差分模型定量测度3种方法,对始于2007年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经济影响进行多维测度。研究发现,考察期内试点县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的平均增幅普遍高于非试点县,但试点县虚拟变量对主要经济指标变化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试点县县域经济活力有所增强,但试点县虚拟变量对经济活力指数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发现"省直管县"显著改善了试点县的财政收支状况,但对试点县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仍不明显。多维测度结果均表明,当前"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山西省试点县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还不显著,制度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体制改革 县域经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毛捷 赵静
本文利用中国2000~2007年县级数据,实证分析了"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地区经济和财力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既促进了县级地区的经济增长,又有利于这些地区的财力增长;另一方面,在不同地区,"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上述促进效应程度存在差异。因此,"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不宜采用同一模式,而应充分考虑地区特征与差异。
关键词: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 县域经济 地区特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俊雪 张永杰 郭婧
本文以我国1997-2005年间县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处置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实现县级财政解困中的作用以及财政分权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制约影响。研究表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有助于增强县级财政自给能力、实现县级财政解困,但也显著抑制了县域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分权总体上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和财政解困中的积极作用,以"撤乡并镇"为主要措施的政府精简机构改革则加剧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财政解困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纪瑜 阳敏 张宇蕊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地方政府从政府规模、层级及财政关系等层面实行的一次深远变革,也是地方政府突破中央权力设置的制度壁垒而获得创新效率的一个难得契机,湖南省应从实际出发探索建立地方新型财政管理模式和地方公共产品供应模式。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体制 改革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福敏 刘伟
大量定性研究表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本文构建了以县域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双重差分法对浙江和四川两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浙江省的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呈现递减的趋势,而四川省的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递增的趋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春兰 管永昊
2002年以来所推进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肩负着统筹城乡发展、理顺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使命,同时又作为"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的探路先锋。当前改革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新体制的适应性问题和新旧两种体制并行的矛盾摩擦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及时跟进: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适时审慎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明确省和市、县的职责权限,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借鉴浙江经验,调动市县两个积极性;逐步推进"省直管县"从财政向行政的过渡;建立合适的监管机制。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体制改革 分税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丽华 李保春 张蕾
按照中央部署,西部各省先后推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试点改革,但改革进程缓慢,风险凸显。探究根源,"过度依赖财政型"发展模式成为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度依赖财政源于西部地方政府过多的经济社会发展职能,而"过度依赖财政"又根源于"重度"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化解改革风险的主要出路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边界,降低经济发展对政府和财政的"依赖度"。同时兼顾各方利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和城市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佳馨 张丽华
面对我国西部"省直管县"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规避和防范改革可能发生的风险,是西部全面推开的"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尝试对西部"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直接引发的财政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亚红 刘佳
文章基于陕西省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自然实验的倍差法模型估计,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分析了陕西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方面的效应。静态模型研究发现省直管县改革的整体政策效应明显,省直管县改革显著地提高了县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每年约提高16.8个百分点。同时,省直管县改革还显著地提高了县级政府的财政自给率,县级政府的财政自给率因省直管县改革的实施每年约提高246个百分点。但并没有促进农民纯收入的提高。同时,模型分析还发现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政策效应是长期累积的结果,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才能看出改革成效。
关键词:
省直管县 政策效应 财政体制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磊
本文指出政府财政层级过多的几项主要弊端,论证推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客观现实性,提出取消“市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几条改革思路。
关键词:
财政层级 省直管县 弱市强县 市管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磊
一、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改革,实质上是对既得利益的调整,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市级财政调控能力减弱、积极性将受到影响等。同时,政治体制、行政体制改革的滞后,也制约着财政体制的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能否改善民生性公共服务
推进省直管县(市)财政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研究述评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风险的理论探索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有利于打赢蓝天保卫战吗——基于县域空气质量的研究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研究——从财政的省直管县到重建政府间财政关系
“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证研究——以辖县大省河北为例
“省直管县”体制下财政转移支付对县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基于四川省59个改革试点县(市)的实证检验
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准自然实验
“省直管县”、“乡财县管”财政体制改革对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影响及应对分析——以浙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