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81)
- 2023(7178)
- 2022(6085)
- 2021(5483)
- 2020(4731)
- 2019(10844)
- 2018(10468)
- 2017(19842)
- 2016(10690)
- 2015(11692)
- 2014(11389)
- 2013(11324)
- 2012(10468)
- 2011(9371)
- 2010(9559)
- 2009(9122)
- 2008(9000)
- 2007(8074)
- 2006(7334)
- 2005(7053)
- 学科
- 济(43029)
- 经济(42952)
- 管理(34309)
- 业(29357)
- 企(24654)
- 企业(24654)
- 方法(14842)
- 财(13388)
- 制(13053)
- 数学(12610)
- 数学方法(12435)
- 农(11757)
- 中国(11353)
- 地方(10575)
- 业经(10314)
- 体(9604)
- 环境(9104)
- 学(9089)
- 体制(7832)
- 务(7644)
- 财务(7620)
- 财务管理(7601)
- 划(7486)
- 融(7419)
- 金融(7416)
- 农业(7390)
- 银(7264)
- 银行(7250)
- 企业财务(7248)
- 行(6942)
- 机构
- 大学(150966)
- 学院(149651)
- 济(63640)
- 经济(62318)
- 研究(55013)
- 管理(54520)
- 理学(46418)
- 理学院(45788)
- 管理学(44930)
- 管理学院(44626)
- 中国(40904)
- 科学(33029)
- 财(32811)
- 京(31434)
- 所(27931)
- 研究所(25001)
- 农(24924)
- 财经(24774)
- 中心(24449)
- 江(23628)
- 经(22385)
- 业大(21631)
- 经济学(20339)
- 院(20127)
- 范(19891)
- 师范(19689)
- 农业(19580)
- 北京(19475)
- 省(19388)
- 经济学院(18231)
- 基金
- 项目(100934)
- 科学(80602)
- 基金(75036)
- 研究(73118)
- 家(65921)
- 国家(65470)
- 科学基金(56228)
- 社会(48420)
- 社会科(45978)
- 社会科学(45968)
- 省(40226)
- 基金项目(39835)
- 自然(35903)
- 自然科(35062)
- 自然科学(35054)
- 自然科学基金(34378)
- 教育(33200)
- 划(32743)
- 资助(29658)
- 编号(27663)
- 制(24282)
- 重点(23904)
- 成果(23202)
- 部(22646)
- 发(21870)
- 创(21004)
- 国家社会(20873)
- 课题(20455)
- 创新(19861)
- 教育部(19518)
共检索到237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焦胜 吴寿盛 韩宗伟 彭科
突破工业发展与污染治理间的行政壁垒,对区域经济转型与环境保护协同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湖南省2007、2012、2017年面板数据,利用地理集中度指数、标准差椭圆、面板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湖南省工业集聚和水污染程度的时空演变特征与计量关系。研究表明:(1)工业集聚维持“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水污染程度空间分布由“多点极化”演变为以湘东北为核心向外逐渐递减。(2)工业集聚与水污染程度同步耦合效应总体稳定显著,空间错位现象局部波动变化,2017年长沙、湘潭、岳阳为高—高耦合型式,减排任务艰巨。(3)工业与水污染影响范围随时间推移分别呈现收缩与扩张趋势。(4)工业集聚度每提升1%,水污染程度下降0.85%,上游水污染状况等因素抵消了工业集聚的减排效果。鉴于此,湖南省应有机统筹“四大板块”与“五大流域”的产业及环境政策,加强流域上下游工业与污染的协同管理,重点清退湘东北及其上游地区的落后产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敬阳 肖化顺 龙时胜 龚召松
【目的】我国栎类次生林资源丰富,其质量优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举足轻重。研究森林资源质量及其时空分异特征是科学经营、提质增量的关键。【方法】基于湖南省1989—2014年6期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建立了含林分生长潜力、林分结构和立地条件指标的栎类次生林林分质量评价模型,并按等距划分法将其定量评价结果划分为优、良、中、差、劣5个等级;结合湖南省"一湖四水"的流域分布特征,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研究分析了25年间各流域栎类次生林林分质量的变化规律,并按质量评价等级提出栎类次生林经营要点。【结果】1989—2014年,湖南省栎类次生林面积增加约56.99万hm2;通过林分质量评价模型得出,以流域为单元的栎类次生林林分质量综合得分值域为[0.261~0.483];林分质量时空分布变化表现为:优等栎类次生林分布于湘江流域,其他等级林分各流域均有分布;空间上,湘江流域、沅江流域、澧水流域栎类次生林林分质量相对较好,资江流域、洞庭湖流域栎类次生林林分质量较差;时间上,资江流域的栎类次生林质量等级(差)不变,其它流域栎类次生林质量等级由差发展为中。【结论】25年间,湖南省栎类次生林规模大幅增加,各流域栎类次生林质量仅体现中和差2个等级,林分质量整体较差。从质量等级发展过程来看,林分顺向演替明显,提质潜力大。
关键词:
林分质量 栎类次生林 时空分异 湖南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庆瑞 侯茂章
基于SBM-DEA模型测算湖南省2011—2019年14个市、州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并从环境规制视角建立面板门槛模型,探析专业化集聚与多样性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湖南省整体工业绿色创新效率趋于平稳,各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集聚模式下,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效率存在门槛效应。专业化集聚对湖南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多样化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作用呈"U"型:低强度的环境规制并不利于工业集聚促进绿色创新效率提升,规制强度超过临界点后工业集聚开始对绿色创新效率呈现促进作用;3)政府应不断完善工业发展政策导向,引导工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同时充分考虑区域禀赋和环境规制差异,持续发挥多样化集聚优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庆瑞 侯茂章
基于SBM-DEA模型测算湖南省2011—2019年14个市、州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并从环境规制视角建立面板门槛模型,探析专业化集聚与多样性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湖南省整体工业绿色创新效率趋于平稳,各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集聚模式下,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效率存在门槛效应。专业化集聚对湖南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多样化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作用呈"U"型:低强度的环境规制并不利于工业集聚促进绿色创新效率提升,规制强度超过临界点后工业集聚开始对绿色创新效率呈现促进作用;3)政府应不断完善工业发展政策导向,引导工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同时充分考虑区域禀赋和环境规制差异,持续发挥多样化集聚优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雯 肖皓 祝树金 呙娟
湖南省"两型社会"的深化建设、首批环境税的开征试点、湘江污染的重点治理等事件将湖南省水污染税改革推向了历史的舞台。借鉴国外水污染税开征经验,文章系统地设计了湖南省水污染税征收的基本框架,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拟征收水污染税对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污染物减排等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征水污染税宏观经济受损的长期影响要大于短期;对绝大部分行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其中短期合成材料制造业产出下降最大,而长期毛纺织和染整精加工业受损最大;然而征收水污染税减少重金属等污染物排放,氨氮、化学需氧量下降尤为显著。
关键词:
水污染税 税制设计 一般均衡分析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慧博 孟庆生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本强
今年审计署组织开展的对“三河一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水污染防治资金审计,是审计署首次组织较大范围的环境审计项目,是审计机关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一次重要实践,是从重点流域水环境审计入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审计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本期特约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京津冀特派办、沈阳特派办、江苏省审计厅、山西省审计厅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处分别介绍今年“三河一湖”水污染防治资金审计的特点与做法,以期将此项工作引向深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喻颖
水污染治理的资金缺口和国家的大力倡导为PPP模式的引入提供了机遇,本文以湖南益阳水污染治理项目为例,分析了PPP模式的运作流程,并指出了当期该模式在水污染治理行业运用存在的问题,进而从PPP立法、风险分担机制、定价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素霞 朱英明 裴宇
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环境规制约束下工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我国工业集聚、环境污染和环境规制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关系,且自相关程度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工业集聚是影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个地区的工业集聚会导致本地区环境污染排放总量的增加,但是对临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影响系数为负。一个地区环境规制程度的提高能够减少本地环境污染排放增加,但是临近地区环境规制程度提高导致本地污染排放增加。同时,临近地区污染排放量也是本地区环境污染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优化工业集聚质量,健全工业集聚区绿色协调发展机制,构建更为严厉和科学的环境规制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素霞 朱英明 裴宇
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环境规制约束下工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我国工业集聚、环境污染和环境规制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关系,且自相关程度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工业集聚是影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个地区的工业集聚会导致本地区环境污染排放总量的增加,但是对临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影响系数为负。一个地区环境规制程度的提高能够减少本地环境污染排放增加,但是临近地区环境规制程度提高导致本地污染排放增加。同时,临近地区污染排放量也是本地区环境污染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优化工业集聚质量,健全工业集聚区绿色协调发展机制,构建更为严厉和科学的环境规制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08年12月至2010年7月,湖南省相继启动了洞庭湖区及四水流域专业捕捞渔民上岸定居和解困工程,已取得明显成效。湖南省境内的一湖四水(洞庭湖、湘水、资水、沅水、醴水)养育了六千多万三湘儿女。居住在湖区及四水流域的"水上人家"是三湘儿女中的特殊群体,他们长年以船为家,处于"居无定所、学无所教、病无所医、老无所养、转业无门"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东童童
对雾霾污染、工业集聚与工业效率的交互影响进行了考察。将雾霾污染作为工业活动的附产品纳入到产出密度模型中,推导出雾霾污染、工业集聚与工业效率的交互影响理论模型;采用中国31个省市2001~2010年的数据,运用2SLS和3SLS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雾霾污染、工业集聚和工业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关系。工业集聚会加剧雾霾污染程度,工业效率的提高会降低雾霾污染程度;雾霾污染则会抑制工业集聚和工业效率水平提高;工业集聚和工业效率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
关键词:
雾霾污染 工业集聚 工业效率 交互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书秦
本文基于对湖南省双峰和湘潭两县的观察,以饮水安全为抓手透视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存在的问题。调研发现,农村水污染形势严峻;生活垃圾焚烧的二次污染被忽视;分散的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农药包装废弃物随意丢弃造成的问题正在显现。从政策根源上讲,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环保部门在地方处于弱势地位;农村环境治理投入太少;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且推广不足;农村环保政策存在较多真空地带。
关键词:
农村污染 饮水安全 湖南 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裴宇 朱英明 王念
深入研究空气污染是否及如何影响工业集聚发展,对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科学分析空气污染对行业效率和工业集聚潜在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中国能源密集型行业2006—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实证研究了空气污染对行业效率和工业集聚的影响状况。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对能源密集型行业效率和工业集聚均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行业效率具有中介效应,即空气污染能够通过减小行业效率对能源密集型工业集聚产生间接的抑制影响。最后,提出了有助于协同推动工业高质量集聚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密集型行业 中介效应 环境保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周燕 李慧慧 孙乐
将人口集聚和工业集聚纳入污染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利用2000~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人口和工业集聚对生产和生活污染的影响及空间溢出差异。研究发现,工业集聚加剧了地区内部和邻近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污染,适度的人口集聚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污染治理设施共享,可以缓解地区内部和邻近地区生产和生活污染。生产污染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生活污染主要受消费水平的影响,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个人,其治理难度远大于生产污染,应从消费需求层面对生活污染进行治理。
关键词:
人口集聚 工业集聚 生活污染 生产污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