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7)
2023(9196)
2022(7678)
2021(6870)
2020(5580)
2019(12644)
2018(12501)
2017(23063)
2016(12703)
2015(14165)
2014(13883)
2013(13693)
2012(13487)
2011(12436)
2010(12747)
2009(11354)
2008(11319)
2007(10235)
2006(9386)
2005(8862)
作者
(39269)
(32872)
(32776)
(31078)
(21182)
(15646)
(14534)
(12722)
(12706)
(11933)
(11548)
(11170)
(10877)
(10583)
(10486)
(10035)
(9607)
(9540)
(9534)
(9530)
(8631)
(8188)
(8123)
(7699)
(7505)
(7438)
(7400)
(7231)
(6736)
(6582)
学科
(59500)
经济(59447)
(29483)
管理(28847)
(20670)
企业(20670)
地方(20470)
中国(19895)
(18061)
方法(17900)
数学(14906)
数学方法(14711)
业经(14543)
(13790)
农业(12670)
地方经济(11391)
(10891)
金融(10890)
(10802)
(10603)
银行(10576)
(10383)
(10373)
(10188)
贸易(10177)
(9796)
(9742)
环境(9688)
(8887)
技术(8654)
机构
学院(183066)
大学(181972)
研究(74881)
(74695)
经济(73130)
管理(63293)
中国(56760)
理学(52942)
理学院(52125)
管理学(50971)
管理学院(50633)
科学(47613)
(41281)
(40145)
研究所(36558)
(36518)
(34143)
中心(33463)
(30055)
农业(28571)
(28328)
业大(28095)
师范(28031)
(27153)
北京(26655)
财经(25939)
(24447)
(23821)
(23513)
科学院(23155)
基金
项目(120461)
科学(94545)
研究(87571)
基金(85684)
(76526)
国家(75845)
科学基金(63155)
社会(54691)
社会科(51787)
社会科学(51775)
(48005)
基金项目(45002)
(40674)
自然(39938)
自然科(38986)
自然科学(38976)
教育(38785)
自然科学基金(38250)
编号(35606)
资助(34270)
(32753)
成果(30019)
重点(28723)
发展(25872)
课题(25764)
(25614)
(25415)
(24818)
创新(23303)
科研(22876)
期刊
(92080)
经济(92080)
研究(58786)
中国(43338)
(34587)
学报(32107)
科学(29960)
管理(24367)
农业(23942)
大学(23909)
(23849)
教育(22843)
学学(22378)
(19931)
金融(19931)
业经(15889)
技术(15141)
经济研究(14782)
(12706)
财经(12525)
问题(11946)
(10861)
资源(10846)
图书(10485)
世界(9631)
(9627)
(9245)
科技(9169)
国际(9091)
技术经济(8643)
共检索到298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智君  江燕  
基于2007年、2012年湖北省投入产出数据,利用投入产出法,通过分析最初投入结构、产业关联特征及其动态演变,揭示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研究显示:湖北省文化制造业属于最终需求型产业,中间投入率大,中间需求率小,具有"高影响力、低感应度"特征;文化服务业属于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均较小,呈现"低影响力、低感应度"特征。湖北省文化产业整体上呈现出显著的消费性特点,政府应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注重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盛佳  
湖北省是我国城市较发达的省区之一。城市地理特征表现如下:甲、城市结构:Ⅰ、特大型城市:武汉(279万人)Ⅱ、大型城市:Ⅲ、中型城市:黄石(41万人)、宜昌(34万人)、十堰(29万人)、襄樊(29万人)沙市(23万人)。Ⅳ、小型城市:省辖市鄂州(18万人)、荆门(11万人);省辖县级市随州(12万人)、老河口(10万人)、恩施(10万人)、孝感(6.9万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金相郁  武鹏  
本文主要利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所提供的各区域GDP资料,研究了1952—2008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趋势及收敛状况。根据实证结果,本文发现:利用修正后GDP计算的变异系数要低于修正之前的;改革开放以后的区域差距要低于改革开放之前;1952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Amos假说"的周期性变化过程;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和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别在区域差距缩小和扩大的过程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差距符合"收敛假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来万萍  
湖北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与发展趋势来万萍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劳动力资源潜能大,特别是第三产业将快速发展,劳动力的需求总量进一步扩大,需要层次提高。依据全国第三产业普查资料,分配和研究湖北省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这对合理配置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再清  
人口总量预测方法较多,相对较为繁琐,本文利用灰色系统中的GM(1,1)模型的原理与方法,对湖北省2010、2015、2020年人口总量进行预测讨论,为涉及到人口总量的相关问题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辉煌  
金融服务贸易具有无形性、不可分离性、差异性和无差异性并存以及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的复杂性等四大特征。金融服务贸易的加速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及自由化趋势等是当代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典型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霞  韩自强  金仕根  
本文在全球国际恐怖活动时空演化数据的基础上指出,国际恐怖活动已成为全球的现实威胁,也己成为中国的现实威胁,本文分析了这些现实威胁的主要表现,并据实际案例,着重分析了国际恐怖活动近年来所显现的新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反恐怖工作策略,指出国际恐怖活动的最新变化是,暴恐分子极端蔑视人类传统社会的常规智慧,企图以非常规手段袭击常规社会秩序,他们的恐怖活动从"独狼式"转向团伙式,所攻击的目标及所产生的伤害和矛盾、冲突和影响都不断地扩大化,新出现的恐怖分子回流母国的现象正在导致包括"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在内的恐怖势力对世界所构成的威胁持续上升,恐怖活动的主体突出地集中于"伊斯兰国""基地"典型恐怖组织,防恐薄弱国家与地区成为国际恐怖活动热点。国际恐怖活动的发展趋势是,恐怖组织越来越多地综合利用各种方式来提升恐怖活动的打击能力,并且越来越善于利用现代高技术为己所用,越来越有意识地进行地缘扩张式的多点勾连恐怖势力,在越来越绝决地采用自杀式袭击手段的同时,谋求获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闫江奇  
近年来,中国式PPP取得一定的进展;相对于国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式PPP的存在性、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并得出结论:在政策驱动和改革驱动下,中国式PPP的发展将主要从GSP逐步演化为PSP,而非直接地复制西方式的PPP。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潘丽丽  徐红罡  
文章以广东省旅游度假地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其总体空间格局与空间差异,并探讨空间分布的形成因素与空间发展趋势,尝试总结区域旅游度假地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同时为该省及其他地区旅游度假地的发展、规划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中兵  邓运  李松华  杨雪  田阳  
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发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基础上,从产业、城市发展以及产城融合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开发区的主要特征,并提出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为动能、以产城融合为核心来推动我国开发区的发展,实现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建伟  卢中原  
为了准确把握新时期中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我们以1995年5月-2002年6月的月度经济数据为基础,建立了月度宏观经济形势计量分析模型,对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和2002年上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蓝海平  
高频交易作为电子化交易的最新方式,其高盈利性与高争议性的特点引发了业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探讨。本文考察了海外市场高频交易的风险、利弊、技术要素以及策略特征,着重分析高频交易对市场效率、市场波动的影响,梳理了低延迟技术、硬件与软件等高频交易关键技术的特征,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高频交易在我国应用的机会和挑战。我们认为高频交易本质上是先进信息技术在证券交易模式上的创新,是交易技术发展与市场竞争的自然结果。高频交易在我国市场的发展应遵从制度建设和技术创新主导的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