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26)
2023(11136)
2022(9473)
2021(8974)
2020(7018)
2019(16266)
2018(15918)
2017(28918)
2016(17274)
2015(19808)
2014(20201)
2013(19204)
2012(18537)
2011(17078)
2010(18146)
2009(16277)
2008(16091)
2007(14809)
2006(13874)
2005(13098)
作者
(49003)
(40692)
(40535)
(38900)
(26311)
(19433)
(18350)
(16013)
(15623)
(15390)
(14057)
(13810)
(13485)
(13236)
(13206)
(12673)
(12179)
(12100)
(11988)
(11882)
(10898)
(10298)
(10046)
(9571)
(9543)
(9376)
(9279)
(9140)
(8401)
(8355)
学科
(64976)
经济(64899)
管理(41596)
(39377)
(28915)
企业(28915)
中国(27729)
(22802)
教育(21726)
地方(21717)
方法(17652)
(16340)
(15759)
业经(15721)
农业(15227)
数学(14594)
理论(14455)
数学方法(14194)
(13895)
(13453)
(13265)
银行(13239)
(12897)
(12794)
金融(12793)
(12318)
贸易(12305)
(12110)
(11746)
地方经济(11652)
机构
学院(242389)
大学(236856)
研究(94004)
(91191)
经济(88725)
管理(79094)
中国(68314)
理学(64968)
理学院(63976)
管理学(62516)
管理学院(62041)
科学(56237)
(54272)
(49555)
(46112)
研究所(44153)
(43932)
师范(43625)
(42738)
中心(41038)
(40660)
教育(37552)
北京(36215)
师范大学(35072)
技术(34516)
(34011)
财经(33627)
(33454)
业大(31778)
农业(31308)
基金
项目(142867)
研究(115565)
科学(112806)
基金(95949)
(82227)
国家(81286)
科学基金(67808)
社会(67652)
社会科(63602)
社会科学(63587)
教育(60850)
(60596)
编号(51883)
(51564)
基金项目(48453)
成果(46092)
课题(41425)
自然(40853)
资助(40232)
自然科(39839)
自然科学(39826)
自然科学基金(39079)
(37435)
(34802)
重点(34579)
(32166)
(30684)
发展(30579)
规划(30330)
(29982)
期刊
(118414)
经济(118414)
研究(88261)
中国(67071)
教育(65078)
(39504)
(33851)
学报(33654)
科学(31975)
管理(31136)
(28813)
金融(28813)
农业(26973)
技术(26860)
大学(26703)
学学(23374)
业经(20315)
职业(19964)
经济研究(17784)
财经(16652)
问题(15167)
(15122)
论坛(15122)
(14429)
(13242)
技术教育(13129)
职业技术(13129)
职业技术教育(13129)
(12931)
图书(12458)
共检索到411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学文  宋武  
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因区域差别、财政拨款以及地缘距离等因素造成生源录取、经费投入、政策影响的两极分化,这种分化必将形成新的教育不公平。通过严格控制各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实现高职生均拨款省级统筹、加强对发展弱势学校的政策支持、注重宣传舆论引导均衡发展等避免两极分化的应对策略,促进湖北高职又好又快的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保营  钱津津  
本文主要研究当前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两极分化的现状和表现,具体分析了形成社会两极分化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由贫富差距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引起的社会两极分化问题的一些对策,以期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创和谐社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本文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形成两极分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突出三个问题:其一、强调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和资本积累规律对两极分化的作用;其二、市场与价值规律不是万能的,不能覆盖全社会;其三、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必须保证社会公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金霞  谢丽华  
从基尼系数的持续走高和民众对贫富分化的切身感受两个方面看,中国已初现贫富两极分化。贫富两极分化的直接诱因是拉大收入差距的收入分配制度,这一制度在精英们的支撑下得以成型并固化,深层原因是制度的制定模式。贫富两极分化将成为中国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的隐患,因而亟需消解。政府消解贫富两极分化的根本措施是彻底变革制度制定模式,引入参与式治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寿志敏  
本文从城市发展视角研究贫富两极分化加剧的问题。从理论上揭示了城市发展中贫富两极分化的根源与主导力量。指出城市化进程对贫富分化问题的现实影响是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的同时,又不合理地放大了贫富两极分化。借鉴德国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发展经验,提出了对城市发展模式战略转型,遏制贫富两极分化加剧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郝梅瑞  
本文从客观、主观两个方面全面分析了产生两极分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 应的对策。突出特点是从经济规律上找客观原因,从政府行为上找主观原因。同时强调 市场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不能覆盖全社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新城  
我国正处在杜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当前条件下,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就应该承认由资本与劳动的对立所决定的在一定范围内的两极分化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因此,应该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的原理来理解和对待两极分化;应该采取措施,缓和两极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应该明确,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彻底消除两极分化现象。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方春  魏晶晶  
使用CHNS的8年调查数据,根据不同分组标志选取相应的极化测度方法,并结合相应的收入分布图分析我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状况,结果表明:基于中位数和平均数分组的我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以及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在1988—2003年不断上升,而2003年以后开始下降;基于众数的分组不能很好地度量我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状况;而基于贫困线分组的两极分化指标一直表现出强劲的上升趋势。因此,在我国总体居民收入两极分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的背景下,贫困群体的收入和生活状况需要引起重视,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努力改善贫困群体的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王海港  
本文基于我国1978—2002年间居民在初次分配中的要素所得,采用核密度函数估计各省区的收入分布,加总得到全国的收入分布,进而考察我国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分布演进。主要发现是,我国收入分布不断向右平移,逐渐呈现双峰分布,这直观地刻画了我国要素收入快速增长以及在初次分配中就呈现两极分化的现状;两极分化主要是由劳动贡献这个分配标准在产业间的差异造成的,要素贡献的其他差异对我国收入分布的扭曲程度为2%—15%。这些发现意味着,缓解、消除两极分化在于校正、消除经济体现有的一些扭曲及其对收入分配标准的影响,健全现行收入分配制度的运行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章洪海  苟娟娟  
两极分化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状态。从收入不良指数开始入手研究我国两极分化问题,又从收入不良指数的变化趋势和国际比较两个角度来分析我国是不是已经进入两极分化状态。结论非常明确,中国已经进入明显两极分化的社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董长瑞  
五等分比差法和基尼系数法是研究收入差异的公认方法,但在它们能否成为两极分化研究方法的问题上,理论界却产生了分歧。问题的焦点是,五等分比差法和基尼系数法能否反映两极分化的基本规定性,尤其是两极分化质的规定性?本文认为,两极分化包括质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和发展趋势的规定性,五等分比差法和基尼系数法不仅能反映两极分化量的规定性和发展趋势的规定性,而且也能反映出两极分化质的规定性,是研究两极分化的有效方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兴建  李金昌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收入两极分化内涵的理解存有很大分歧,对中国是否发生了两极分化也有不同观点,但少有论述明确说明两极分化的本质内涵。收入两极分化的本质内涵是,一个初始收入分配比较均等的群体日益分裂成两个群体,并且群内差距越小、群间差距越大,群的规模越势均力敌,两极分化便越严重。因此两极分化是一个有别于收入不平等和贫富差距的概念,所有测度收入不平等的指标均不能有效测度两极分化。本文对收入两极分化的测度方法进行了述评,并运用几个主要测度指数实证分析了中国居民收入的两极分化。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四个主要年份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乡两极分化、城镇及农村内部的两极分化、沿海与内陆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占辉  
作者认为,在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出现了运营状况优劣分明的“两极分化”现象。它产生的负面影响有:严重影响改革的动力;加大实现“三年摆脱困境目标”的难度;容易导致社会矛盾的积累;增加安置、消化下岗工人的压力;影响到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解决这些问题应本着“兴利去弊,政策引导”的原则,采取合理的政策措施:1全方位进行优劣势企业间接“整合”。2加强对劣势企业的政策扶持。3调整确定对优劣势企业普遍合理的收入分配办法。4探讨实施“一体化”管理方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炳炎  
我国现阶段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有多种原因,治理两极分化势在必行。第一,趁目前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有利时机,确立具有约束力的基本预期目标":十二五"期间基尼系数降到0.45以下,2020年降到0.4以下。第二,恢复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第三,将国民经济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恢复到25%:75%,从财力上保证扩大内需,使群众生活消费水平有大幅度提高。第四,改变政府支出结构,大力提高居民消费率。第五,彻底改革初次分配机制,大幅度增加劳动报酬的比重,推行企业净收入分成制,切好国家、企业、个人三部分"蛋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大力  李后强  
我国的基尼系数长期保持在0.4~0.5之间,证明了两极分化的存在。两极分化的表现是:顶基对立型两极分化,城乡断裂型两极分化,官民悬殊型两极分化,地区割裂型两极分化和行业垄断型两极分化。其成因来自5个方面:经济规律,制度缺陷,法治不完善,政策导向和教育不平等。消除两极分化,首先需要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和抓主要矛盾的原则;其次,要深化二次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城镇化,完善体制机制,采取果断措施消除法治漏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