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95)
- 2023(12113)
- 2022(10086)
- 2021(9181)
- 2020(7350)
- 2019(16342)
- 2018(15615)
- 2017(29390)
- 2016(15273)
- 2015(16837)
- 2014(16184)
- 2013(15805)
- 2012(14903)
- 2011(13572)
- 2010(14268)
- 2009(13412)
- 2008(12424)
- 2007(11511)
- 2006(10544)
- 2005(9866)
- 学科
- 济(64261)
- 经济(64206)
- 业(53458)
- 管理(47784)
- 企(44000)
- 企业(44000)
- 中国(28509)
- 融(26578)
- 金融(26578)
- 银(24930)
- 银行(24916)
- 行(24317)
- 地方(23375)
- 农(21022)
- 业经(18969)
- 技术(18884)
- 方法(16927)
- 制(15971)
- 财(15907)
- 农业(15211)
- 数学(13389)
- 数学方法(13236)
- 技术管理(13189)
- 贸(12014)
- 贸易(11996)
- 地方经济(11765)
- 发(11667)
- 易(11591)
- 中国金融(11236)
- 理论(11140)
- 机构
- 学院(211613)
- 大学(205563)
- 济(90072)
- 经济(88079)
- 管理(80490)
- 研究(74965)
- 理学(67430)
- 理学院(66632)
- 管理学(65712)
- 管理学院(65284)
- 中国(63866)
- 京(43465)
- 财(42402)
- 科学(42065)
- 所(36708)
- 中心(35770)
- 江(34511)
- 研究所(32717)
- 财经(32101)
- 农(31415)
- 范(29447)
- 师范(29187)
- 经(28932)
- 州(28644)
- 北京(28132)
- 院(27190)
- 经济学(27000)
- 业大(26230)
- 经济学院(24064)
- 农业(23870)
- 基金
- 项目(132959)
- 科学(106246)
- 研究(104416)
- 基金(93431)
- 家(79361)
- 国家(78522)
- 科学基金(68564)
- 社会(67166)
- 社会科(63778)
- 社会科学(63763)
- 省(56197)
- 基金项目(48855)
- 教育(47218)
- 划(44730)
- 编号(43040)
- 自然(40419)
- 自然科(39533)
- 自然科学(39528)
- 自然科学基金(38867)
- 资助(36271)
- 发(35476)
- 成果(35374)
- 创(34255)
- 课题(31802)
- 创新(30927)
- 重点(30332)
- 发展(29431)
- 展(28912)
- 部(27902)
- 国家社会(27161)
- 期刊
- 济(111197)
- 经济(111197)
- 研究(69927)
- 中国(53609)
- 融(38044)
- 金融(38044)
- 管理(35088)
- 财(31795)
- 农(31525)
- 教育(29998)
- 科学(27007)
- 学报(25502)
- 农业(20900)
- 大学(20758)
- 业经(20462)
- 技术(20251)
- 学学(19265)
- 经济研究(17547)
- 财经(15870)
- 经(13733)
- 问题(13316)
- 科技(12350)
- 坛(11540)
- 论坛(11540)
- 技术经济(11317)
- 业(11151)
- 贸(11074)
- 商业(10962)
- 现代(10715)
- 国际(10483)
共检索到351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红 周奋
近年来湖北省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不断推进金融创新服务,金融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湖北金融创新仍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制度困境。湖北金融创新需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深入科技金融创新、推进金融改革开放步伐、完善金融创新的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入手,加快金融创新进程,以实现湖北金融的腾飞。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靳洪副 戴化勇 陈向军
高新区是湖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最活跃的区域,其创新平台和创新体系构建对其他创新主体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和带动作用。本文从高新区创新引领作用的视角,探讨了湖北省高新区创新引领作用的表现形式,总结了在湖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高新区创新引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充分发挥高新区创新引领作用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创新驱动 高新区 创新引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詹小颖
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着"金融"本质与"绿色"社会责任、理论上"市场驱动"与实践上"政府主导"两大矛盾悖像。在绿色金融发展实践当中,主要面临以下四个困境:一是绿色金融领域资金价格信号扭曲,市场化定价机制难以形成;二是绿色金融制度有效供给与保障缺失,绿色投资者群体尚待培育;三是环保政策的监管约束力不强,绿色金融有效需求亟待转化;四是绿色金融供给主体较为单一,供需缺口较大。为此,要探索适合于绿色金融特点的商业模式,促进绿色金融领域资金价格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形成;要构建绿色认证、环境信息披露、风险防控等绿色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玉玲
194 9年5月武汉解放后,中国人民银行中原区行(1954年底撤销)、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陆续迁往武汉办公。随后,其他各专区、县相继建立了专区支行和县支行,迅速开展稳定金融、恢复生产、支持和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等工作,中央银行在湖北落地生根。改革开放以后,湖北金融系统掀开
关键词:
湖北经济 武汉城市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耀增
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商业银行应当从多层面的金融需求中寻找发展空间。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湖北经济金融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去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导致银行信贷快速增长的反思,提出了创新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模式,增强战略管理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
中部崛起战略 金融服务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咏梅
当前,"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已经勾画出湖北区域发展战略转型的框架。文章就如何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促进湖北发展战略转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战略转型 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冀学金
本栏发表不同风格的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文章。这些理论联系实际的文章,其写作方法可供注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统计工作者参考,其立论可作宏观和微观决策之依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梁文达,李梦花
一、新的历史时期湖北省人口 发展的战略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我省的人口发展提出了重大的战略任务。在探讨这一问题时,我们的指导思想是:1,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的理论为指导,提出我省人口发展的战略任务,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相协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易金平 占森涛
新时代我国小微企业面临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融资问题严重困扰着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前景。本文基于湖北省近年实践和相关数据,首先阐述了小微企业融资现状,然后从社会环境、金融体系、小微企业自身三个层面,分析了小微企业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的新时代特征,针对湖北省具体域情,着重探讨了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实践与创新之路,包括多方协力,积极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开拓创新,强化金融体系服务职能;夯实基础,加强小微企业自身建设。
关键词:
小微企业 融资困境 金融创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江丽
老挝人民共和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老挝在过去近30年的农业经济探索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文试图通过探析老挝农业的发展阶段、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和战略措施,对老挝农业发展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利对中国有所借鉴,更好地促进中国农业经济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任旺兵 邱灵
商业秘密是现代经济社会重要的知识产权形态,一头连着企业发展,一头连着产业创新,直接影响国家创新能力和营商环境建设。商业秘密保护是寓监管与服务,微观改革政策与宏观发展政策、创新政策于一体的重要聚合点和政策着力点,既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将商业秘密保护与产业创新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通过二者间反馈机制研究,使商业秘密保护具体工作与国家宏观战略部署相衔接、商业秘密保护实效与国家宏观经济效应相呼应,力求以宏观性角度、战略性思维、全局性视野重新审视商业秘密保护对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及长远战略意义。
关键词:
商业秘密 知识产权 产业创新 公平竞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文学 郝君富
近年来,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也普遍面临"融资难"和"审贷难"两大现实经营困境,并带来了更大的运营风险。因而,强化外在金融监管约束已成为保障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融资难"和"审贷难"这两大现实困境的形成与村镇银行特殊的机构属性和运营环境直接相关,在加强金融监管的过程中,监管部门必须通过监管思路的创新,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应村镇银行机构属性的监管措施,为村镇银行发展初期面临的两大经营困境破题,从而保障村镇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村镇银行 金融监管 农村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