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68)
- 2023(8236)
- 2022(6798)
- 2021(6170)
- 2020(4803)
- 2019(11119)
- 2018(10652)
- 2017(20118)
- 2016(11192)
- 2015(12364)
- 2014(12495)
- 2013(12459)
- 2012(12026)
- 2011(10572)
- 2010(11009)
- 2009(10149)
- 2008(10368)
- 2007(9295)
- 2006(8454)
- 2005(7935)
- 学科
- 济(52839)
- 经济(52801)
- 管理(35758)
- 业(33872)
- 财(26845)
- 企(26033)
- 企业(26033)
- 地方(20144)
- 中国(19506)
- 农(15880)
- 方法(15232)
- 务(13288)
- 财务(13270)
- 数学(13231)
- 财务管理(13225)
- 数学方法(13156)
- 企业财务(12800)
- 财政(12780)
- 业经(12251)
- 农业(11041)
- 制(11041)
- 地方经济(10603)
- 政(10403)
- 发(9753)
- 融(9645)
- 金融(9645)
- 银(9552)
- 银行(9539)
- 行(9140)
- 环境(8257)
- 机构
- 学院(154115)
- 大学(151003)
- 济(66348)
- 经济(64967)
- 研究(58062)
- 管理(55120)
- 理学(45707)
- 中国(45452)
- 理学院(45142)
- 管理学(44505)
- 管理学院(44219)
- 财(40561)
- 科学(33390)
- 京(32961)
- 所(30101)
- 财经(27101)
- 研究所(26279)
- 中心(25738)
- 江(25703)
- 农(25111)
- 经(24332)
- 北京(21754)
- 省(21256)
- 范(21239)
- 院(21176)
- 师范(21049)
- 州(20312)
- 经济学(20041)
- 业大(19960)
- 财经大学(19316)
- 基金
- 项目(92787)
- 科学(72564)
- 研究(71470)
- 基金(64563)
- 家(55127)
- 国家(54559)
- 科学基金(46700)
- 社会(45076)
- 社会科(42815)
- 社会科学(42802)
- 省(38412)
- 基金项目(33674)
- 教育(32454)
- 划(30555)
- 编号(29593)
- 自然(27751)
- 自然科(27074)
- 自然科学(27069)
- 资助(26625)
- 自然科学基金(26545)
- 发(25955)
- 成果(25013)
- 课题(21987)
- 重点(21462)
- 发展(21322)
- 展(20937)
- 部(20125)
- 创(19069)
- 性(18855)
- 国家社会(18268)
共检索到265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东
<正>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创新评审工作思路,坚持“不唯增、不唯减、只唯实”的评审理念和公平、公正、客观、合理的评审原则,以强化预算约束、节约财政资金、服务项目建设为主要目标,不断推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提质增效。2018—2022年,共完成评审项目662个,评审金额65.1亿元,审定金额52.6亿元,审减不合理投资12.5亿元,平均审减率19%,2022年审减率达23%。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宁 朱云飞
近年来,河北财政收入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有力支撑了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推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然而,在财政收入的相对规模、内部结构、区域布局上仍存在一些不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突出问题,其根源在于河北的经济结构不够优、经济效益不够高及若干非经济因素影响。推进河北财政收入的高质量运行,需要挖掘产业财源、布局区域财源、统筹各类财力、深化财税改革,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河北财政收入"蛋糕"。
关键词:
财政收入 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龙正才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财政系统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创精神,深入推进财政改革,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实现了从吃饭财政、建设财政到公共财政的转变,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有效支撑了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九大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强调"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明确了深化财政改革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湖北省各级财政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
关键词:
绩效目标管理 支出责任 预算绩效管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丁岱 陈新 陈鹏
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财政局将政府投资评审工作作为节支增效、服务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创新投资评审工作方式,加强项目评审的监控管理,着力于"四个升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五年来,全市累计完成评审项目2296个,审查金额144.7亿元,审减金额19.2亿元,平均审减率13%。经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直接评审项目达920个,送审金额103.93亿元,审减金额12.33亿元,平均审减率11.86%。一、从单兵作战到立体监控升级,实现源头控管无缝链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学雷 钟晓玲
在组建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湖北省荆门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就在全省同行业创造了多个第一:2009年完成了126个重点建设项目概预算评审,评审总金额14.3亿元,居全省各地市之首;审减2.09亿元,平均审减率14.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铭严
河北省石家庄市围绕民生财政建设,优化支出结构,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以"小投入"撬动"大民生",实现了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一是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上有新作为。在学前教育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对月收费在1200元以下的民办幼儿
关键词:
民生财政 深度贫困 普惠性幼儿园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毛晖 刘思敏 甘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的历程中,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竞争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本文运用我国2007年-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经济效益、创新能力、民生水平与绿色发展四个维度,运用熵值法构建地方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并构建面板Tobit模型,探讨不同类型财政支出竞争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生产性支出竞争对地方发展质量的改善效果并不显著,而非生产性支出竞争对地方高质量发展具有更明显的推动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生产性支出竞争和非生产性支出竞争均能显著推动绿色发展,但对其他方面的影响效应则不显著。因此,应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干部考核机制,同时积极推动地方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善记 乔静波
2018年,湖北省襄阳市财政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紧紧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总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完善财税政策和体制机制,为推动襄阳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支持化解过剩产能取得新进展。有效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激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咏梅
当前,"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已经勾画出湖北区域发展战略转型的框架。文章就如何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促进湖北发展战略转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战略转型 路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欧高山 李勇
近年来,湖北省郧西县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扶持专业户和专业村发展畜牧业,累计投入奖补资金800余万元。2010年,全县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26万头、0.85万头、19.4万只和150.3万只,
关键词:
郧西 奖补资金 出栏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茂升
湖北作为"丝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结点城市,在水运物流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然而长期以来,湖北物流综合成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运物流的低成本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本文以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为背景,针对湖北水运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规划制定、航道建设、港口运营、市场衔接以及仓储配套等方面的"瓶颈",提出了湖北通过大力发展水运交通,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水运物流 湖北 中部崛起 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储德银 费冒盛
本文基于财政纵向失衡、土地财政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立足"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综合指标体系测度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地方经济增长质量虽然从整体上呈缓慢上升态势,但绝对水平相对偏低。通过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考察财政纵向失衡与土地财政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效应发现,财政纵向失衡与土地财政均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通过对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进行标准化回归进一步考察财政纵向失衡与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制与传导效应发现,财政纵向失衡不仅直接抑制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通过助推土地财政规模间接抑制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储德银 姜春娜
财政透明作为建立现代财政体制的内在诉求与制度基础,不仅能够通过促进公共部门的高效运行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直接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能够通过优化外来投资者面临的制度环境与增强地方政府对于FDI的吸引力间接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诠释财政透明与FDI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制以及提出研究假设。其次,通过建立面板联立方程模型与采取3SLS估计实证考察财政透明与FDI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财政透明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呈负向抑制效应,而FDI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具有显著地区异质性。最后,通过对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进行标准化回归估计进一步考察发现:财政透明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存在双重作用机制,即财政透明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地方经济增长质量,还可以通过促进FDI流入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间接影响;FDI在发达地区能显著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但在欠发达地区反而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石英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作出战略部署,具体包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五个方面。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伟 陈云菲
文章通过构建包含家庭、“新基建”生产部门、一般生产部门和政府四个主体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究政府“新基建”投资、财政减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一单位标准差“新基建”生产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冲击,政府“新基建”投资冲击的激励效果较小,在1年左右到达顶峰,调整周期约为10年。在公众预期下实行的三种“新基建”政策中,计划二,即前期以政府投资为主带动“新基建”生产部门发展,后期降低政府投资比例,以社会资本为主,“新基建”和一般生产部门产出增加,提高了社会投资和消费,调整周期大约为7年,实现相对稳定增长。此外,减税政策仅在短期内带动了经济发展,长期则不利于居民消费和投资。因此,在“新基建”计划早期政府资本应积极参与,后期需根据“新基建”生产部门发展阶段适当调整投资比例,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逐步转化为以社会资本为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