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
2023(9)
2022(4)
2021(10)
2020(2)
2019(16)
2018(13)
2017(36)
2016(15)
2015(18)
2014(14)
2013(7)
2012(13)
2011(11)
2010(11)
2009(8)
2008(6)
2007(9)
2006(4)
2005(11)
作者
(38)
(32)
(29)
(28)
(21)
(19)
(16)
(13)
(12)
(11)
(10)
(10)
(10)
(10)
(10)
(9)
(9)
(9)
(8)
(8)
(8)
(8)
(7)
(7)
(7)
(7)
(7)
(7)
(6)
(6)
学科
管理(44)
环境(43)
(38)
经济(38)
(31)
(30)
(28)
环境规划(26)
规划(26)
(23)
(20)
企业(20)
区域(18)
区域环境(18)
(18)
生态(17)
农业(16)
地方(16)
(16)
(15)
移民(15)
中国(14)
分配(13)
收入(13)
(12)
人口(11)
方法(11)
经济学(10)
地方经济(9)
农村(8)
机构
大学(197)
学院(175)
(77)
管理(77)
经济(74)
研究(70)
理学(64)
理学院(61)
管理学(59)
管理学院(58)
科学(51)
(47)
中国(43)
(43)
(37)
(37)
(34)
(34)
研究所(34)
(33)
(32)
师范(32)
(32)
中心(31)
经济学(30)
(29)
经济学院(28)
(27)
财经(27)
研究中心(26)
基金
项目(146)
科学(127)
基金(122)
研究(109)
国家(108)
(108)
科学基金(94)
社会(92)
社会科(83)
社会科学(83)
基金项目(65)
(61)
自然(55)
自然科(54)
自然科学(54)
自然科学基金(54)
教育(51)
(47)
编号(47)
(43)
社科(41)
成果(39)
资助(39)
国家社会(37)
教育部(37)
人文(36)
重点(36)
(33)
创新(33)
(33)
期刊
(86)
经济(86)
研究(53)
中国(51)
科学(33)
(33)
学报(29)
(28)
大学(28)
学学(27)
资源(27)
环境(22)
社会(19)
(17)
(16)
财经(15)
人口(14)
地理(14)
史研究(13)
江流(13)
流域(13)
社会科(13)
社会科学(13)
经济史(13)
长江(13)
长江流域(13)
中国人(12)
农业(12)
国人(12)
(12)
共检索到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本双  梁鹏  
近年来,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整合城镇旧住宅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资金2200余万元,全力打造"设施完善、生态宜居"的精品集镇,对邓家湾、草房街、北大街、侯家湾、二道河、陈家沟等六大片区实施综合环境治理,使1208户居民受益,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住居条件。图为竹山县宝丰镇邓家湾片区居民正在粘贴门联,喜迁新居。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游宇  李东升  王昭力  
为了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如期完成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计划五年内对近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湖北省"十三五"期间搬迁的总户数是30.63万户97.79万人,约占全国300万户、1000万人的1/10,占全省590万贫困人口的16.22%,且大多居住在深山区、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游宇  李东升  王昭力  
为了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如期完成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计划五年内对近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湖北省"十三五"期间搬迁的总户数是30.63万户97.79万人,约占全国300万户、1000万人的1/10,占全省590万贫困人口的16.22%,且大多居住在深山区、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敖荣军  蒋亮  张涛  刘巧玉  
利用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分析湖北省县际迁入人口的空间格局及变化,探讨迁入人口空间格局形成的内生机制。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迁入人口向地级市市辖区以及与其邻接的地区集中,县际分布差异扩大,但是空间集聚程度下降,以武汉市为中心的"中心-外围"空间格局日益明显。在地区名义工资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差异化工业制成品和服务业产品的可获得性是人口迁入的重要原因。而推进区域一体化可以提高本地对差异化产品的可获得性,吸引人口迁入,进而诱发人口与产业向本地同向集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永松  张龙  
财政管理体制是划分各级政府之间财政管理的职责、权力以及收支范围的规范性制度,是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伟  何丹  殷清眉  
明确产业结构变迁与高校产出的关系对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高校发展策略有重要意义。将产业结构变迁量化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两个指标,将高校产出量化为毕业生规模、学历高级化和创新产出3个指标,最后通过Granger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确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是学历高级化的格兰杰原因,技术市场成交额、毕业生规模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格兰杰原因;(2)学历高级化能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冲击做出及时反应;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创新产出的冲击具有延迟响应的特点,对毕业生规模的冲击有一定回馈但并不强烈;(3)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学历高级化具有高贡献能力,创新产出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贡献能力远大于毕业生规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龚胜生  陈丹阳  张涛  
以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空间分析技术,对1982~2010年湖北省人口分布的变迁及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湖北省人口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区域尺度上,人口分布由东向西梯度递减,且梯度差异不断扩大;地市尺度上,武汉市始终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神农架、恩施、十堰、宜昌始终是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县级尺度上,人口两极分化明显;省域尺度上,人口密度高值区长期呈三足鼎立的态势,人口重心始终位于几何中心以东,并不断向东迁移;(2)湖北省人口格局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然地理差异是奠定湖北人口分布格局的决定因子;社会经济发展对湖北人口分布在自然基础上进行再塑造;区域发展战略对湖北人口分布的变迁起着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芳春  余艺  左孝翰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做出了突出的经济贡献。截止目前,我国已有中小企业近5000万家,占我国企业数量的99%以上,占据新增就业岗位的85%,新产品的75%,发明专利的65%,GDP的60%,税收的50%。但由于历史、制度、企业自身等原因,民营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相比相对滞后,与民营经济的实际贡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启春  汤学兵  
文章通过对湖北2000年和2005年迁出人口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迁出人口的主要动因是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通过就业直接增加货币性收入。由于中国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以及享受的准入限制等原因,基本公共服务对迁移人口的影响为负、教育和社会保障对迁移人口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提高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放松享用的准入条件和通过灵活机动的偏好显示机制,可以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对其他地区人口的吸引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松奇  
2013年11月29日上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开过后,中国人民银行周小川同志以起草小组成员的身份在京西宾馆做了一次《改革60条》中金融改革内容的辅导宣讲,中国社科院派出几位同志到会听讲,我有幸参会。在讲到"发展普惠金融"这个新提法时,我记得小川行长说:现在提到普惠金融时,大家都会想到孟加拉,其实,我们中国的普惠金融实践和孟加拉比一点也不差,他接着从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定义的七八个方面,用实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戴冬秀  彭振宇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将棉纺企业的岗位需求分为技术类、管理类、一线操作类、营销类、信息技术类等五类,选取湖北10家规模棉纺企业,调查了15年以来,棉纺企业在五类岗位需求结构上发生的变化,通过调查结果分析职业岗位需求变迁的规律,通过访谈查找原因。同时选取国内4所高职院校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调查所得的实际岗位需求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探讨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如何与行业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艳华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种植转基因作物日益成为当下农村不可回避的事实。本文以福柯的"知识—权力"为参照,通过对湖北潭村种植转基因作物的田野调查,来考察其种植结构变迁背后的文化生态。研究发现,转基因作物所具备的效用特性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体系,代表着某种新的、有价值的生产实践,并为村民所普遍接受和信任。村民在种植转基因作物上的能动性主要体现在其种植的惯习,即种植转基因作物并不完全是"知识与权力"主宰之下的行为,试种以后所能观察到的结果成为转基因作物效用的功能性体现,如果没有其效用的存在,知识与权力能起多大作用是值得怀疑的。只有纳入"效用"的概念时,才不会将村民仅仅看成无知且被动的客体,从而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施韬  
本文利用湖北省法人机构贷款抽样样本,构建贷款资产质量迁徙矩阵,研究分析贷款质量迁徙的主要特征和趋势。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尔科夫模型,对贷款质量迁徙进行了预测,并对贷款质量迁徙现象作出了评论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邬黎明  朱子嫣  罗桢  胡继亮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设不仅决定搬迁户的生产生活和就业的质量,还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后续帮扶措施。本文以湖北省12市(州)为例,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社区治理、基层党建、基本公共服务、培训与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等五个方面,利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得出各地区的综合得分,进而对湖北省各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并识别出以下特征:(1)从综合得分来看,不同地区间的建设水平差距较大;(2)从“五个体系”来看,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各方面建设体现出不均衡、差异大的特征;(3)从指标权数来看,各地安置社区基础硬件设施差距较小,软件设施差距较大。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应的后续帮扶措施:推动社区治理精细化转变、推动基层党建全方位引领、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升级、推动就业增收水平全面提升、推动文化服务多元化发展,“五个推动”对应“五个体系”,全面助力后续帮扶工作的进行,让搬迁群众不仅“搬得出”,更加“稳得住”“能致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玮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也是实施"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湖北省紧紧围绕"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的目标,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采取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形成了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但同时也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薄弱环节,高度关注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谨防陷入五大误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