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53)
- 2023(11465)
- 2022(9845)
- 2021(9039)
- 2020(7769)
- 2019(17706)
- 2018(17283)
- 2017(32655)
- 2016(17723)
- 2015(20074)
- 2014(19452)
- 2013(19367)
- 2012(18062)
- 2011(16330)
- 2010(16557)
- 2009(15329)
- 2008(15324)
- 2007(14005)
- 2006(12109)
- 2005(10679)
- 学科
- 济(73818)
- 经济(73760)
- 管理(54592)
- 业(54112)
- 企(44437)
- 企业(44437)
- 方法(34224)
- 数学(29946)
- 数学方法(29673)
- 农(20687)
- 中国(20584)
- 技术(19543)
- 财(19272)
- 贸(18024)
- 贸易(18016)
- 易(17558)
- 地方(16670)
- 业经(16011)
- 学(15060)
- 农业(14078)
- 技术管理(13156)
- 出(13080)
- 制(12957)
- 和(12404)
- 环境(11517)
- 理论(11500)
- 银(11188)
- 银行(11159)
- 融(10787)
- 金融(10785)
- 机构
- 大学(254552)
- 学院(254260)
- 济(107008)
- 经济(104801)
- 管理(100054)
- 理学(86536)
- 理学院(85523)
- 研究(85260)
- 管理学(84107)
- 管理学院(83615)
- 中国(64285)
- 科学(53682)
- 京(53449)
- 财(47869)
- 所(43012)
- 农(42856)
- 中心(39959)
- 研究所(39257)
- 江(39165)
- 财经(38154)
- 业大(38053)
- 经(34706)
- 农业(33917)
- 经济学(33587)
- 范(33559)
- 北京(33240)
- 师范(33239)
- 院(30804)
- 经济学院(30722)
- 州(30611)
- 基金
- 项目(173580)
- 科学(138031)
- 基金(126142)
- 研究(126108)
- 家(110281)
- 国家(109398)
- 科学基金(94346)
- 社会(81027)
- 社会科(77032)
- 社会科学(77009)
- 省(69722)
- 基金项目(67926)
- 自然(60786)
- 自然科(59392)
- 自然科学(59374)
- 自然科学基金(58321)
- 划(57737)
- 教育(57676)
- 编号(50363)
- 资助(50168)
- 创(41430)
- 成果(39826)
- 重点(39083)
- 部(38482)
- 发(38166)
- 创新(37918)
- 课题(34775)
- 国家社会(33969)
- 科研(33031)
- 教育部(32917)
- 期刊
- 济(113122)
- 经济(113122)
- 研究(72000)
- 中国(53392)
- 学报(39741)
- 财(37440)
- 农(37379)
- 科学(37338)
- 管理(36159)
- 大学(29493)
- 学学(27460)
- 教育(26830)
- 农业(25499)
- 技术(22848)
- 融(20814)
- 金融(20814)
- 业经(18721)
- 财经(18710)
- 经济研究(18679)
- 经(16165)
- 科技(15576)
- 问题(15524)
- 业(15185)
- 技术经济(14723)
- 图书(14020)
- 贸(13951)
- 资源(13499)
- 策(12812)
- 统计(12501)
- 商业(11993)
共检索到375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骆康 郭庆宾 虞婧婕
文章在采用熵权法测度2004—2016年湖北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及分析其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对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且逐渐增强;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较小(W*dep系数仅为0.3060);R&D经费投入、高新技术产值的空间溢出效应系数显著为正,高等学校在校生数量、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的空间溢出效应系数为负,发明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的空间溢出效应系数为正。
关键词:
科技创新 资源集聚能力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庆宾 杨婉蓉
文章通过构建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北2004—2014年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的时空演变进行研究,发现:2004—2014年,湖北科技创新资源总体集聚能力呈缓慢下降趋势,但在全国层面始终处于上游水平;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空间结构由"一核多次"向"一主两副"的特征演变。
关键词:
科技创新资源 集聚能力 时空演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庆宾 杨婉蓉
文章通过构建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北2004—2014年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的时空演变进行研究,发现:2004—2014年,湖北科技创新资源总体集聚能力呈缓慢下降趋势,但在全国层面始终处于上游水平;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空间结构由"一核多次"向"一主两副"的特征演变。
关键词:
科技创新资源 集聚能力 时空演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秦松松 董正英
在产业集聚理论的理论框架下,运用2003—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本地溢出效应和跨区域溢出效应的视角,实证探究了科技服务业的不同集聚模式对区域创新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科技专业化集聚产生的MAR外部性中,本地溢出效应显著为负,跨区域溢出效应显著为正;(2)科技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产生的Jacobs外部性中,本地溢出效应显著为正,跨区域溢出效应为负但不显著;(3)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多样化集聚能显著提升当地的创新水平,而专业化集聚却不利于当地创新水平的提升。但对于西部地区,科技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更利于当地创新水平的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志新 妙丽英
基于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创新要素集聚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创新要素集聚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明显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仅驱动本地农业绿色技术进步,还推动邻近地区农业绿色技术进步。创新要素集聚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效应为主。从区域来看,沿海、内陆地区创新要素集聚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空间溢出效应,而沿边地区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对此,可改善创新要素引入制度、优化地区间创新要素互动机制、构建区域间农业绿色技术进步成果互通平台,持续促进农业绿色技术进步,以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志新 妙丽英
基于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创新要素集聚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创新要素集聚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明显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仅驱动本地农业绿色技术进步,还推动邻近地区农业绿色技术进步。创新要素集聚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效应为主。从区域来看,沿海、内陆地区创新要素集聚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空间溢出效应,而沿边地区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对此,可改善创新要素引入制度、优化地区间创新要素互动机制、构建区域间农业绿色技术进步成果互通平台,持续促进农业绿色技术进步,以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园园
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促进要素流通可以发挥要素资源优势,促进区域流通创新发展。本文从劳动力要素流通、资本要素流通和技术要素流通三个方面分析要素流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劳动力要素流通、资本要素流通和技术要素流通可以显著提高本地区和相邻地区流通创新能力,即要素流通可以提高本地区和相邻地区流通创新能力,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劳动力要素流通对本地区流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最大,技术要素流通则对相邻地区流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最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润田 李碧珍
文章基于我国2012—2019年工业创新效率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串联链式DEA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的工业创新效率进行综合测度,并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法和空间计量模型,从内部参与主体与外部环境两方面出发,探究中国工业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工业创新效率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且各省份间存在显著差异;分阶段来看,成果产出阶段的工业创新效率总体优于成果转化阶段;中国省域工业创新效率呈现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内部参与主体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业企业投入、科研机构投入与相关高校投入,外部环境因素涵盖区域开放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人力支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婉
本文基于2005-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都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表现出极强的空间关联特征,即地理位置相邻是影响我国金融集聚和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资本投入、创新人员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及人力资本等,均是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婉
本文基于2005-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都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表现出极强的空间关联特征,即地理位置相邻是影响我国金融集聚和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资本投入、创新人员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及人力资本等,均是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星宇 戴俊骋 孙东琪
对文化产业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普遍采用地理相邻或地理距离的空间矩阵进行分析,在自变量选取上存在内生性。对此文章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设置经济权重矩阵和空间模型,分析2004—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2004—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经历了从"分散"到"极化"的转变。人力资源、文化需求和政策支持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区域经济、城市化程度、财政支持等因素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文章为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集聚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雪祺
本文将商贸流通业效率分解为总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研究人力资本集聚对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第一,人力资本集聚促进知识共享,提高我国商贸流通业总效率;第二,人力资本集聚的溢出效应,将提高商贸流通业的规模效率;第三,人力资本集聚将推动商贸流通业技术进步;第四,人力资本集聚的知识溢出效应,将提高纯技术效率。
关键词:
人力资本集聚 商贸流通业效率 空间溢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林 张勇
文章利用中国2010-2017年的省级空间面板数据,建立基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的面板模型,研究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政府科技投入驱动区域经济合理、平稳增长。研究结果表明:近15年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各省经济发展水平高,而且被其他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所包围;西部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并且周围都是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通过对四种集聚模式的统计学分析得出区域经济增长与中国科技创新和政府科技投入成正比关系。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了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避免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媛
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可得性能够为各行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服务,进而增强整体创新活跃度。文章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探索2011—2020年数字普惠金融对创新活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渠道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创新活跃度具有一定影响,能够促进本地创新活跃度提升,但对周边地区创新活跃度提升的影响还未显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类型创新活跃度的作用效果存在异质性,能显著提升技术创新活跃度、开放创新活跃度、活动创新活跃度,但无法提高制度创新活跃度;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提升创新产出水平、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的间接方式,提高创新活跃度。有鉴于此,需出台叠加支持政策,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增强金融科技赋能,精准提升创新能力;开展区域协同合作,促进产业创新集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丽君 陈韬 王益谊
选取2003—2020年我国9个主要贸易国家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的相关数据以及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在国际研发资本溢出效应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标准制度型开放要素,构建了国际研发资本溢出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滞后3期的研发人员投入、我国研发资本投入、国际研发资本投入、标准制度型开放对我国省级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样本期,人员和资本投入总体上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能促进我国的创新产出;而标准制度型开放的影响不显著。我国需要在提高研发投入、促进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的同时,加强制度型开放建设,发挥标准制度型开放对区域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