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56)
2023(4890)
2022(4033)
2021(3926)
2020(3233)
2019(7257)
2018(7226)
2017(14599)
2016(8177)
2015(8882)
2014(8559)
2013(8663)
2012(8117)
2011(7450)
2010(7610)
2009(7026)
2008(6843)
2007(6314)
2006(5828)
2005(5152)
作者
(23728)
(20596)
(20011)
(19228)
(12528)
(9948)
(8860)
(7825)
(7758)
(7025)
(7013)
(6695)
(6495)
(6430)
(6424)
(6035)
(6030)
(5915)
(5714)
(5698)
(5329)
(5219)
(5109)
(4928)
(4699)
(4594)
(4589)
(4445)
(4190)
(4175)
学科
(44842)
(37376)
经济(37351)
农业(29522)
(29282)
管理(13787)
业经(12785)
方法(10897)
地方(10564)
数学(10041)
数学方法(9961)
农业经济(9922)
(9043)
农村(9032)
中国(8989)
(8637)
企业(8637)
(8542)
(8008)
(7340)
土地(7271)
(7094)
发展(6812)
(6807)
人口(6645)
(6627)
(6602)
劳动(6602)
收入(6540)
及其(6349)
机构
学院(116062)
大学(109097)
(52043)
经济(51219)
(48464)
管理(43676)
研究(43260)
理学(38465)
理学院(38075)
管理学(37444)
管理学院(37259)
农业(37220)
中国(34245)
科学(28126)
业大(27742)
(23314)
农业大学(22391)
(21860)
研究所(21336)
中心(20503)
(19504)
(18526)
(18215)
(17847)
经济管理(16728)
(15350)
科学院(15307)
财经(15220)
经济学(14661)
(14565)
基金
项目(80689)
科学(62975)
研究(59549)
基金(57774)
(51316)
国家(50768)
科学基金(42462)
社会(38310)
社会科(35886)
社会科学(35876)
(34660)
基金项目(31650)
(28983)
(26470)
自然(26397)
自然科(25708)
自然科学(25698)
编号(25433)
自然科学基金(25255)
教育(24447)
资助(22472)
(19859)
成果(18997)
重点(18538)
(18085)
(17702)
课题(16437)
(16422)
发展(16024)
国家社会(15919)
期刊
(64502)
经济(64502)
(54722)
农业(37498)
研究(29434)
中国(24827)
学报(21945)
科学(19979)
业经(18356)
大学(17023)
(16891)
学学(16756)
农业经济(13732)
农村(13543)
(13543)
(13272)
金融(13272)
(12525)
问题(10268)
管理(9949)
农村经济(9252)
世界(8929)
(8894)
技术(8677)
经济问题(8351)
资源(7916)
业大(7898)
农业大学(7305)
经济研究(7119)
社会(7048)
共检索到174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梨  鲍伟东  胡汉斌  廖明尧  杨敬元  赵本元  
为探索人工补加食物对川金丝猴种群发展的作用,于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行为取样法对湖北神农架大龙潭金丝猴群体结构和繁殖情况进行研究。猴群于2007年6月22日开始出现社会单元主雄替代现象,持续至8月10日替代完成。替代前群体共有45只个体,构成3个一雄多雌单元和1个全雄单元;替代后群体数量为43只,减少2只成年雄性,构成4个一雄多雌单元和1个全雄单元,替代后未发生新生小猴消失现象。2006和2007年共新生小猴11只,全部存活。结果揭示人工补加食物降低了投食群个体饥饿死亡的可能性,提高了新生婴猴存活率,人工投食是促进川金丝猴种群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铁军  张晶  彭林鹏  赵本元  张志翔  
采用样方调查法和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法确定夏秋两季神农架地区川金丝猴的食物组成,分析主要食源植物的营养成分,探讨影响川金丝猴夏秋季节取食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夏季,川金丝猴食物组成与食源植物的相对丰富度(r=0.656,P=0.000)、含水量(r=0.078,P=0.609)、粗脂肪含量(r=0.020,P=0.896)、无氮浸出物含量(r=0.238,P=0.115)呈正相关,与食源植物的粗蛋白含量(r=-0.113,P=0.459)、粗纤维含量(r=-0.144,P=0.347)、粗灰分含量(r=-0.156,P=0.305)呈负相关;秋季,川金丝猴食物组成与食源植物的相对丰富度(r=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鹏程  滕明君  穆俊明  胡文杰  杨敬元  晏召贵  
对神农架川金丝猴分布区218个样地进行调查,比较川金丝猴未退化生境与退化生境群落特征的差异,并依据未退化生境群落分类构建生境恢复模式群落。结果表明:神农架保护区川金丝猴的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生境退化较为严重,落叶阔叶林生境退化较轻;退化生境与未退化生境群落的乔木物种组成大致相同,但灌木种数和食源灌木种数均少于未退化生境;森林砍伐、病虫害危害、生境过度利用是导致生境退化的主要原因;生境群落的郁闭度和乔木平均高随退化程度加重而降低;轻度和中度退化生境的灌木盖度和食源灌木盖度也低于未退化生境;重度退化生境具有最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广良  薛亚东  张于光  宿秀江  杨敬元  王秀磊  李迪强  
在神农架川金丝猴生境典型地段设立样方,分析了植物群落种群的物种多样性和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α多样性,乔木层在低海拔的常绿阔叶林带最高,灌木层随海拔升高呈单峰格局,草本层在较高海拔物种多样性较高;β多样性总体上呈单峰变化,在中海拔建群种发生更替的落叶阔叶混交林区最高,物种更替速率最快,其次是山顶附近。沿海拔梯度升高,水热组合发生变化,在建群种发生更替的中海拔过渡带形成混交林带,总体上体现了过渡带具有高的物种多样性和更替速率,总物种丰富度呈沿海拔先升高而后降低的单峰格局。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金平  刘远高  冯德品  杨军  卢林  
2010—2013年,对神农架林区玉泉河、长坊河的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的生物学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多次尝试。对166尾野生齐口裂腹鱼样本的生物学研究表明:神农架齐口裂腹鱼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缓慢;雌雄性比为1.79∶1;卵径在2.05~3.13 mm之间,平均值为(2.68±0.448)mm;Ⅳ期卵巢成熟系数4.90%~19.44%,平均(11.12±5.07)%;绝对繁殖力在1 316~11 070粒之间,平均(4 259±2886)粒,相对繁殖力为(12.83±5.67)粒/g。流水池塘培育齐口裂腹鱼,运用雌鱼尾柄粗糙程度判断雌鱼成熟度,选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郭程  向左甫  任保平  李明  
在个体识别的基础上,采用行为取样法进行观察和连续记录法进行记录,对一个人工投食的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群中的全雄单元在猴群移动时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雄单元在和其他一雄多雌单元组成一个大群一起移动时,全雄单元往往走在整个大群的最前端;在全雄单元内部,成年个体往往又是走在全雄单元的最前端。这种空间结构使全雄单元起着决定并且带领整个大群移动方向的作用,并且使全雄单元中个体可以优先比其他一雄多雌单元中个体采食到优质的食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琰  郭颖  邓广  张旭  于新文  
利用国产高分一号(GF-1)卫星遥感影像,综合神农架川金丝猴已有科考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主要分析手段,选取植被类型、海拔、坡度、坡向、水源和人类干扰等作为评价因子,快速进行神农架川金丝猴秋季生境适宜性评价,首次将GF-1卫星影像应用于野生动物生境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川金丝猴潜在的最适宜生境和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56.876和305.156 km2,分别占保护区面积的7.77%和41.69%;由于居民区和公路等的影响,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实际适宜生存面积变小,实际最适宜生境和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46.935和214.617 km2,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嘉绩  陆桐  刘建遂  黄子荣  李克东  
以塑料铸型对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的肾动脉分支作了观察。川金丝猴肾为平滑单乳头肾。肾动脉于肾门处分为前、后二干。前干分出上段动脉、中间前段动脉和下前段动脉;后干分出中间后段动脉、下后段动脉。此外,对肾段动脉、肾段的分支分布及弓状动脉的特点作了讨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荛祯  王明  王传华  
【目的】探讨氮沉降对长松萝生长、存活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特征,为理解氮沉降增加背景下神农架地区树生地衣群落的演替趋势、科学管理川金丝猴的地衣食物供应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野外对长松萝个体和繁殖体模拟施加不同强度的氮沉降,测定其个体生长速率和繁殖体存活率;同时开展室内试验,测定地衣体对铵态氮和硝酸盐氮吸收速率、地衣体的氮磷含量及其比值以及氮磷代谢关键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等指标,综合分析氮沉降影响长松萝生长、存活的规律及其生理学指标响应机制。【结果】低强度氮沉降(32.99 kgN·hm~(-2)a~(-1))则对长松萝生长与繁殖体存活均有显著不利影响(P≤0.05);与硝态氮相比,长松萝偏向于吸收铵态氮,且吸收量随氮沉降强度增加而增加;长松萝地衣体氮磷比、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氮沉降强度显著正相关(P≤0.05);随氮沉降强度增加,长松萝谷氨酰胺合成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结论】低强度氮沉降(32.99 kgN·hm~(-2)a~(-1))抑制长松萝生长和存活。过量氮沉降损伤长松萝地衣健康是多种生理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选择性吸收铵态氮导致的长松萝体内铵态氮的积累、铵态氮积累引起谷氨酰胺合成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下降以及铵态氮积累导致地衣磷限制等方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顾志宏  金崑  刘世荣  张远东  
2005—2006年综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对四川白河自然保护区内川金丝猴的栖息地进行监测评价。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人为干扰的情况下,保护区内川金丝猴的最适宜栖息地面积为20.0794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2.39%;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8.1522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1.20%;勉强适宜栖息地面积为64.4393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9.77%;不适宜栖息地面积为59.5091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6.72%。由于放牧、采药的影响,川金丝猴的适宜栖息地大面积丧失。在川金丝猴的实际栖息地内,最适宜栖息地面积为5.8119km2,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9%;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英  胡德夫  金学林  张志翔  
野生动物新鲜粪便内激素的测定是探查动物生理状态的非损伤性方法,但新鲜粪便的保存时效因物种等而异。因此,掌握目标物种的新鲜粪便内激素的保存时效是应用该方法的前提。采取95%乙醇(以下简称乙醇)、低温((4±1)℃,以下简称低温)方法保存川金丝猴的新鲜粪样,设保存0(标准参照)、5、6、7、8、10、20、30d8个处理。在各处理的保存时间段到期时,运用RIA法测定粪样内皮质醇激素的含量。结果显示:低温条件下,雌性川金丝猴粪样内皮质醇含量在保存6d时的平均值显著低于标准参照值(P<0.05),因此可以稳定保存5d;雄性川金丝猴粪样内皮质醇含量在保存6d时的平均值显著高于标准参照值(P<0.05),...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汪樱  李江风  
为解决以往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中对于生态效益缺乏考虑或者研究不深的问题,运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生态服务价值系数核算研究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采用ArcGIS频数自然断裂点法划分生态功能重要性级别,编制生态功能重要性分布图,结合研究区自然资源的垂直分异规律、土地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专题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多因素叠置分区模型,将木鱼镇划分为4个土地利用功能区,即森林重点保护区、特色农业生产生活区、结果显示木鱼镇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与实际相符。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以及粮、茶、果,旅游城镇与工业发展区;探索和确定了各区的土地利用模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晓芳  田砚亭  李云  牛辰  
该文通过对良种金丝小枣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选出了枣树组培的最佳外植体,并首次将WP培养基应用于枣树组培,筛选出最适的启动、增殖和生根培养基,使其试管苗的增殖在40d内达到4.5倍,生根率达到90%以上。在生根苗移栽试验中,摸索出了适合的基质及移栽管理程序,移栽成活率达96%,试验还就光照方向、温度及继代周期对枣树组培的影响进行了探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金明  赵阳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笔者根据对湖北神农架林区农民工的调查数据,结合当前社会发展机遇以及农民进城务工面临的普遍社会问题,提出返乡创业、就近转移或从事现代农业将成为农民工新的发展趋向。并据此认为,农民工输出地政府应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坚持以发展为导向,建立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和培训体系,加快产业升级,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培养专事农民,树立服务业发展新方向,打造新型产业工人,为农民工返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志翔  王鹏程  徐永荣  周必成  宋丛文  伊藤辉胜  
以湖北省杜仲资源调查为基础,分析了湖北省杜仲资源的分布特点及生长差异,对不同类型的杜仲种质资源进行了收集和繁殖试验,确定了影响杜仲繁殖保存效果的主导因子,为湖北省杜仲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