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0)
- 2023(9804)
- 2022(8574)
- 2021(7970)
- 2020(6825)
- 2019(16056)
- 2018(15377)
- 2017(28125)
- 2016(15810)
- 2015(17772)
- 2014(17858)
- 2013(17766)
- 2012(16901)
- 2011(15300)
- 2010(15199)
- 2009(14406)
- 2008(14341)
- 2007(12512)
- 2006(10760)
- 2005(9479)
- 学科
- 济(66398)
- 经济(66335)
- 管理(41927)
- 业(41915)
- 企(31895)
- 企业(31895)
- 方法(31569)
- 数学(28446)
- 数学方法(28224)
- 农(20480)
- 财(17096)
- 中国(16998)
- 学(15697)
- 地方(15533)
- 贸(14551)
- 贸易(14549)
- 易(14138)
- 农业(13847)
- 业经(13631)
- 制(11228)
- 环境(10292)
- 务(10163)
- 财务(10150)
- 财务管理(10122)
- 企业财务(9564)
- 和(9508)
- 技术(9445)
- 融(9386)
- 金融(9384)
- 银(9248)
- 机构
- 大学(231157)
- 学院(229910)
- 济(94164)
- 经济(92265)
- 管理(86350)
- 研究(82771)
- 理学(75313)
- 理学院(74344)
- 管理学(72967)
- 管理学院(72557)
- 中国(60640)
- 科学(55392)
- 农(52939)
- 京(48247)
- 所(44263)
- 业大(42766)
- 农业(42523)
- 研究所(40915)
- 财(40752)
- 中心(38172)
- 江(34983)
- 财经(32626)
- 范(30215)
- 师范(29756)
- 经(29680)
- 北京(29549)
- 院(29032)
- 经济学(28639)
- 省(28407)
- 农业大学(28171)
- 基金
- 项目(160311)
- 科学(124117)
- 基金(115776)
- 研究(108339)
- 家(104339)
- 国家(103444)
- 科学基金(86519)
- 社会(68437)
- 省(65814)
- 社会科(64746)
- 社会科学(64719)
- 基金项目(62740)
- 自然(58871)
- 自然科(57483)
- 自然科学(57459)
- 自然科学基金(56461)
- 划(54728)
- 教育(49262)
- 资助(46404)
- 编号(42370)
- 重点(37014)
- 发(34985)
- 部(34728)
- 创(33275)
- 成果(33130)
- 计划(32983)
- 科研(31899)
- 创新(31247)
- 科技(29628)
- 课题(29479)
- 期刊
- 济(98887)
- 经济(98887)
- 研究(62158)
- 学报(47478)
- 农(47125)
- 中国(44185)
- 科学(39726)
- 大学(33840)
- 学学(32276)
- 财(31761)
- 农业(31755)
- 管理(27348)
- 教育(19539)
- 融(18558)
- 金融(18558)
- 技术(17813)
- 业(17574)
- 业经(16790)
- 经济研究(16372)
- 财经(15720)
- 问题(13582)
- 版(13560)
- 经(13419)
- 业大(12754)
- 资源(12213)
- 贸(12107)
- 科技(11859)
- 技术经济(11643)
- 商业(11048)
- 农业大学(10934)
共检索到334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敏 杨宏青 向华 许杨 史瑞琴 刘志雄 高正旭
2009年冬末湖北省出现了历史少见的长达13~19 d的连阴雨天气过程,通过实时监测数据与历史同期比较以及连阴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标监测,结合影响和灾情资料以及有关行业标准,对这次过程的天气气候特点、发生程度、成因和影响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连阴雨过程具有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雨量大、气温低、寡照的特点,并伴有雷暴、冰雹、冻雨及雨凇等灾害,江汉平原中南部和鄂东连阴雨过程达到极端气候事件标准;(2)连阴雨过程主要是由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出现了异常变化或调整引起的;(3)连阴雨对农业、居民生活、交通、商业等产生较严重影响,并诱发局部地区的地质灾害,灾害后续效应在农业病害发生发展上已经显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静 刘璐 成丹
为更好的防御低温连阴雨灾害对湖北烤烟的产量与品质带来的的不利影响,构建了烤烟不同生育期的低温连阴雨判别指标,并利用湖北烤烟种植区3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5—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深入分析湖北烟区低温连阴雨7项灾害指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时间上,过程平均气温、日平均降水量及平均总降水量等3项指标均为低—高—低演变过程,以成熟前期最高、伸根期最低,过程平均日数均在5 d左右,而年平均过程次数、年平均过程日数、灾害频率均以成熟后期最多、旺长期最少,其中灾害频率在这2个时期分别为每10 a发生6、1次;(2)空间上,气温、降水在不同生育期南北差异一致,北部烟区气温低,南部烟区降水多、强度大,而过程平均日数在伸根期、旺长期南部大于北部,成熟后期则相反;(3)灾害频率空间差异显著,前3个生育期,南部烟区较北部烟区发生频率更高,成熟后期南北相当,灾害频率均高达56%以上,过程平均持续5.7 d。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萍
结合湖北省各县、市气象部门直接上报武汉中心气象台的气象灾害数据及省民政厅获得的灾害数据,对全省各地区2004~2009年强对流天气造成的灾害分布特征和人员死亡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强对流天气灾害导致人员死亡率为0.328人/次,其中雷击导致死亡人数比例最大,占强对流天气致死总人数的71.4%。全省发生强对流天气灾害跟季节有关,表现为时间上非均匀性,6~8月是强对流天气灾害高发期;而空间特征表现为条带状分布,鄂西巴东-兴山-保康及宜昌、江汉平原西部荆州-荆门、鄂东武汉-黄陂及阳新等地区为强对流天气灾害高发区,其成因与大气的引导气流、气旋式环流、中尺度辐合线及地形等因子有关。
关键词:
湖北省 强对流天气 灾害特征 线性回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瑞琴 李兰 温泉沛 刘敏
在对华中三省历年秋季连阴雨灾害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新修订的秋季连阴雨判别标准和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气候灾害监测分析业务系统连阴雨程度评估标准,分析了不同程度秋季连阴雨的时空变化趋势;结合代表区域连阴雨过程灾损情况,从灾害风险的角度,探讨了秋季连阴雨灾害的高影响年份及高风险分布区,并针对较高风险区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回避、风险转移等实施措施。结果表明:近50年来,华中三省秋季连阴雨以0.21次/10a的速率显著减少,且越接近南部,减少趋势越明显。各地秋季连阴雨呈一致减少趋势,且西部减少速率大于东部,尤其是湖北西部和湖南西部局部地区减少趋势达显著水平。程度越重的连阴雨减少趋势越明显。风险分析法在区域秋季...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正洪 马德栗
利用湖北省70个气象站1960-2008年冬季逐日平均气温数据,采用湖北省地方标准《冷冬等级》和自定义的冷冬指数,详细分析了湖北省1961-2008年间单站、分区、全省性(强、弱)冷冬事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灾害性。结果表明:湖北省单站冷冬频率呈东西部高、中部低的经向分布特征,强冷冬频率则呈南少北多的纬向分布特征;全省大部单站冷冬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以1986年为界,前期(1961-1985年)冷冬事件频率较高,后期(1986-2008年)冷冬频率显著下降;48a中全省性冷冬共发生13次(年),其中强冷冬(寒冬)共发生9次(年),集中出现在20世纪60至70年代,每次冷冬事件均对农业、交通、电力以...
关键词:
冷冬 冷冬指数 阈值 分区 变化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正洪 史瑞琴 李兰
2008年初,湖北省出现了自1954/1955年冬季以来最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0亿元以上,分析评估此次灾害的基本特点及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可为今后抗御类似灾害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此次灾害影响范围广,受灾人数多,损失重,第三、四场雪使危害迅速加剧,后续效应强、时间长;②影响行业可分为交通、电网及供电系统、通讯、农业、林业、企业和市政设施、居民生活、湖泊结冰等8大类,并可细分为24小类,涉及社会和人们生活的众多方面,足见影响面之广,危害之重;③影响因子以低温、冰冻(道路结冰、电线覆冰)、雪压等为主,另外还有大风、雪雾、湖泊封冻、冰雪融化等;④由于降雪及低温持续时间长、雪量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德 景元书 祁宦
利用1980-2012年淮北平原冬小麦开花至成熟期间的气象资料及其单产、种植面积和耕地面积等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连阴雨综合致灾因子,采用有序样本最优聚类方法进行致灾等级划分,综合连阴雨致灾强度、灾损率和冬小麦对连阴雨的敏感性及其抗灾能力,建立冬小麦灌浆期连阴雨灾害综合风险指数(R)并进行了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淮北平原冬小麦灌浆期连阴雨致灾等级为轻、中、重、特重4个等级,对应的阈值(D)分别为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媛 刘敏 周博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旱涝灾害比较突出,特别是水患,历来是威胁湖北的一大灾害,因此对降水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有很现实的意义。利用1961年以来全省65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为基础,根据气候特征和行政区划将湖北省进行区域划分,利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以揭示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湖北省各区域的降水变化事实。结果表明:湖北省平均年降水量鄂西北最少,鄂东南最多,秋季降水量的减少和冬季降水量的增加最为显著;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中,鄂西北发生站次最多,江汉平原其次,鄂西南和鄂东南最少。该结论为湖北各区域的旱涝变化趋势预估、为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工作提供科学的参...
关键词:
区域降水 极端降水事件 变化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兰 陈正洪 周月华 史瑞琴 万素琴 郭广芬
2008年初,湖北省出现了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0亿元以上,有必要对灾害期间的气候特征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对湖北省76个气象站2008年1月12日~2月3日气温、降水(雪)、日照以及低温持续日数等要素进行时空间差异分析及历史与同期比较,并选取10个代表站历史上所有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对其过程持续低温日数、最长连续雨雪日数、过程极端低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的平均气温异常偏低,该省大部为-1~-2℃,比常年同期偏低4~6℃,为各站历史同期最低,其中主要是最高气温异常偏低所致,但极端低温并不低;(2)降雪过程频繁,雨雪量异常偏多;(3)低温冰冻持续时间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佳 柏振忠 王红玲
文章以湖北省41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采用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户主的主业、家庭的农业劳动力数量、非农收入比重等因素对流转的行为选择有着显著的影响,家庭的劳动力数量与流转意愿正相关,有村干部的家庭也更容易发生农地流转;而户主的主业和农产品价格等因素则与流转意愿负相关。最后就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加快农地流转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亮 杜蔚虹
本文针对湖北省金融机构企业存款增长情况,对企业存款变动的长期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边界检验的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增加值、实际存款利率、企业产品销售收入、企业贷款投放、出口额、商品房销售额、股票交易额对企业存款存在长期影响,贷款投放对企业存款变动的影响尤其显著。根据实证检验结果,本文提出了针对当前企业存款快速增长的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存款 货币 协整分析 边界检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尚武 张友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解决中国北方缺水问题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将对湖北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产生深远影响。该工程所淹没土地利用强度大 ,利用效率高 ,故淹没损失大 ;移民开发、工矿及公共基础设施搬迁用地大 ,移民开发将受到资金和生态环境的制约 ;补偿工程所占用耕地将对湖北省耕地占补平衡造成很大的压力 ,严重影响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及土地利用效益。工程开工对湖北省土地开发利用是弊大于利。建议移民安置以外迁安置为主 ,后靠安置为辅 ,结合库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实行开发性移民政策 ,移民搬迁用房和各项专业设施复建尽量少占耕地 ;库区土地开发应以提高现有耕地质量为主 ,以开垦荒山荒坡为辅 ,考虑从中线工程收益...
关键词:
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 土地资源 开发利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学勤
文章利用1980~2009年湖北省能源消费、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和货物周转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变参数能源消费模型。分析认为,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和物流业对湖北能源消费均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且能源消费的相关弹性存在较大的波动。相比较而言,进出口贸易对能源需求的拉动作用较大,弹性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物流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对湖北能源需求的拉动作用较小,且弹性有显著的下降趋势。
关键词:
湖北省 能源消费 变参数模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荣 邹旭恺
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86站1961~2011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M-K突变检验法,分析该地区年连阴雨日数、过程次数、总降水量及降水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部连阴雨日数有70~130d/a、连阴雨过程次数有7~12次/a、连阴雨总雨量为500~1 300mm/a、年均连阴雨强度为8~10mm/d,连阴雨过程持续时间多在8~11d/次左右。其中连阴雨日数和频次总体呈现出南多北少、连阴雨总雨量呈东南多西北少、雨强呈东强西弱的分布态势;近50a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年连阴雨日数、连阴雨过程频次、连阴雨总雨量均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分别为3.8d/10a、0.3次/1...
关键词:
连阴雨 长江中下游 变化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