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04)
- 2023(6718)
- 2022(6068)
- 2021(5790)
- 2020(5082)
- 2019(12306)
- 2018(11985)
- 2017(21956)
- 2016(12386)
- 2015(14384)
- 2014(14687)
- 2013(14826)
- 2012(14393)
- 2011(13105)
- 2010(13198)
- 2009(12407)
- 2008(12685)
- 2007(11026)
- 2006(9480)
- 2005(8577)
- 学科
- 济(54428)
- 经济(54386)
- 业(30358)
- 管理(29669)
- 方法(25926)
- 数学(23421)
- 数学方法(23226)
- 企(22294)
- 企业(22294)
- 农(17178)
- 地方(14107)
- 学(13831)
- 中国(13809)
- 财(13136)
- 农业(11493)
- 贸(10424)
- 贸易(10421)
- 业经(10099)
- 易(10064)
- 制(9153)
- 和(8327)
- 环境(8049)
- 融(7476)
- 金融(7474)
- 务(7391)
- 财务(7378)
- 财务管理(7353)
- 银(7325)
- 银行(7292)
- 行(6943)
- 机构
- 大学(181493)
- 学院(180681)
- 济(73593)
- 经济(71914)
- 研究(67449)
- 管理(66419)
- 理学(56842)
- 理学院(56071)
- 管理学(54962)
- 管理学院(54622)
- 中国(50660)
- 科学(44664)
- 农(39080)
- 京(38909)
- 所(36345)
- 研究所(33414)
- 财(33235)
- 中心(31563)
- 业大(31440)
- 农业(31083)
- 江(29125)
- 财经(25871)
- 范(25466)
- 师范(25183)
- 北京(24214)
- 院(23881)
- 省(23461)
- 经(23426)
- 经济学(22314)
- 州(22263)
- 基金
- 项目(121400)
- 科学(93893)
- 基金(86543)
- 研究(85063)
- 家(76854)
- 国家(76217)
- 科学基金(63402)
- 社会(51684)
- 省(50213)
- 社会科(48747)
- 社会科学(48726)
- 基金项目(46790)
- 自然(42534)
- 自然科(41419)
- 划(41417)
- 自然科学(41405)
- 自然科学基金(40662)
- 教育(38822)
- 资助(35447)
- 编号(34917)
- 重点(28466)
- 成果(28433)
- 发(27164)
- 部(26615)
- 课题(24450)
- 创(24385)
- 计划(24237)
- 科研(24004)
- 创新(22946)
- 大学(21896)
共检索到274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兰 陈正洪 周月华 史瑞琴 万素琴 郭广芬
2008年初,湖北省出现了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0亿元以上,有必要对灾害期间的气候特征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对湖北省76个气象站2008年1月12日~2月3日气温、降水(雪)、日照以及低温持续日数等要素进行时空间差异分析及历史与同期比较,并选取10个代表站历史上所有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对其过程持续低温日数、最长连续雨雪日数、过程极端低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的平均气温异常偏低,该省大部为-1~-2℃,比常年同期偏低4~6℃,为各站历史同期最低,其中主要是最高气温异常偏低所致,但极端低温并不低;(2)降雪过程频繁,雨雪量异常偏多;(3)低温冰冻持续时间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正洪 史瑞琴 李兰
2008年初,湖北省出现了自1954/1955年冬季以来最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0亿元以上,分析评估此次灾害的基本特点及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可为今后抗御类似灾害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此次灾害影响范围广,受灾人数多,损失重,第三、四场雪使危害迅速加剧,后续效应强、时间长;②影响行业可分为交通、电网及供电系统、通讯、农业、林业、企业和市政设施、居民生活、湖泊结冰等8大类,并可细分为24小类,涉及社会和人们生活的众多方面,足见影响面之广,危害之重;③影响因子以低温、冰冻(道路结冰、电线覆冰)、雪压等为主,另外还有大风、雪雾、湖泊封冻、冰雪融化等;④由于降雪及低温持续时间长、雪量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杨 杨宏青
利用湖北省32个气象酸雨监测站在2008年初雨雪过程中的306次有效降水样品检测资料及相关气象环境资料,分析了此次雨雪过程的酸雨特征及成因,以期对降雪酸沉降的深入研究有所帮助。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平均pH值为3.97,酸雨发生频率为89.2%,强酸雨发生频率达到64.4%,均高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32个气象酸雨监测站的降水平均pH值除孝感外均呈酸雨,其中20站酸雨发生频率达到100%。此次雨雪过程酸雨强度大且频发是由多方面原因综合影响所致,首先,强盛的西南气流有利于长江以南重酸雨区污染物的迁移,其次,低温导致燃煤用量增加,引起酸性物质排放的增多,而较强的逆温层又使污染物扩散条件变差,此外,雪花较...
关键词:
雨雪 酸雨特征 成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兰 陈正洪 刘敏 史瑞琴 邓雯
为了对2008年低温雨雪期间气象条件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响给出定量评估,运用天气分析及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低温雨雪冰冻期间武汉市主要气候特征,利用2008年初持续低温雨雪期间武汉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包括公交车、轮渡、汽渡)逐日停运数据,定义了持续低温雨雪冰冻过程城市公共交通影响度,通过统计分析,找到了关键气象因子、关键期和低温临界指标,建立了气象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在持续低温雨雪冰冻过程中,初发时期是公共交通影响的关键时期之一,影响度与积雪深度关系最密切,在公交车、轮渡、汽渡3种交通工具中,公交车影响度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最密切,对武汉城市公交车造成明显影响的临界气温是1.7℃。该结论在实际的气象灾害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史培军 唐迪 方伟华 徐伟 董文杰 陈波
2008年年初,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云贵高原和南岭地区发生了一场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灾区造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此次灾害对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有重要启示,应创新国家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应对巨灾的能力建设;完善政府支持下的巨灾保险体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莉莉 蔡道明 吴宜进
利用湖北省17个气象站1959~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克里格插值法、线性趋势、累计距平、滑动平均及Mann-Kendall、复Morlet小波函数等方法分析湖北省暴雨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湖北省存在以鄂东南和鄂东北为两个暴雨高值高频中心、鄂西北为低值低频中心的多中心分布特征,整体呈现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地域分布,且大暴雨高频区、特大暴雨多发区和暴雨极大值区均出现在鄂东地区。时间演变趋势上,近50年来湖北省暴雨日数呈弱的增长趋势,暴雨量经历了偏少-偏少-偏多-偏多-偏少的年代际变化过程,异常暴雨年中暴雨日数偏多年较偏少年出现的频率高,全省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在1978年发生突...
关键词:
湖北省 暴雨日数 暴雨量 时空分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瞿翔 张俊飚
2008年1月中下旬发生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是我国近50年来极为罕见的一次大范围极端气象灾害,给灾区农业产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和巨大的损失,值得总结与深思。本文就此分析了此次灾害对农业产业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应对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的防灾避灾对策。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农业产业 风险 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胡爱军 李宁 祝燕德 吴吉东 郭海峰 李春华
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受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并造成了重大损失。基于媒体发布的气象预报信息和灾情数据,从综合风险防范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此次灾害应急中暴露出的问题,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应急社会联动机制不完善、电力和交通部门应急响应滞后、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影响评估缺位、政府与民众之间的风险沟通不足等;同时提出了气象灾害综合风险链的概念,认为气象灾害作为致灾因子可能引发一系列灾害,在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综合风险链,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最后,从灾害过程的角度构建了气象灾害综合风险防范模式,认为当前特别要加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建立应急处置社会联动机制,风险沟通贯穿整个综合风险防范过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林 覃军 陈正洪 王海军
利用NCEP/NCAR的2.5°×2.5°格点的逐日再分析资料,通过分析我国南方19个冰冻雨雪灾害年的36个冰冻雨雪天气个例的环流形势,总结了发生冰冻雨雪天气的4种天气类型:北脊南槽型、乌山脊型、横槽南支型和高纬低涡型,后两种天气类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极易造成南方严重的持续冰冻雨雪灾害;进一步分析南方持续冰雪天气的物理量场和要素场特征,结果表明,对流层低层850~700 hPa辐合中心较垂直上升速度中心提前1~2 d出现,预示低温雨雪增强;冻雨严重年份在700 hPa维持大于0℃的融化层,南支槽前的西南急流为雨雪天气提供了水汽和热量输送,这种配置利于冻雨天气的发展和维持。天气类型的建立及...
关键词:
南方 冰冻雨雪天气 天气类型 气象要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建民 李光友 陆钊华 项东云 曾炳山 张宁南 郭洪英
2008年初,中国南方8省(区)桉树人工林遭受严重雨雪冰冻寒害。调查分析表明:桉树人工林受灾的地理范围是24°15′—26°54′N,104°—118°E,其中,重灾区是湘南、赣南、桂北和粤北地区,在粤、桂、赣3省区,寒害的垂直分布发生在在海拔300~600m范围以内。受灾树木断顶、折干、弯曲、倾覆、树皮冻裂或枝叶冻枯,多数植株以遭受机械损害为主,发生生理冻害的情况极少。根据综合受害等级分析,巨赤桉无性系DH201-2受害程度最重,尾巨桉DH32-29和巨尾桉无性系GL9等次之,邓恩桉和巨桉耐寒性较强,受灾程度相对较轻。通过对灾情的调查和分析,提出关于今后桉树人工林发展的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正洪 马德栗
利用湖北省70个气象站1960-2008年冬季逐日平均气温数据,采用湖北省地方标准《冷冬等级》和自定义的冷冬指数,详细分析了湖北省1961-2008年间单站、分区、全省性(强、弱)冷冬事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灾害性。结果表明:湖北省单站冷冬频率呈东西部高、中部低的经向分布特征,强冷冬频率则呈南少北多的纬向分布特征;全省大部单站冷冬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以1986年为界,前期(1961-1985年)冷冬事件频率较高,后期(1986-2008年)冷冬频率显著下降;48a中全省性冷冬共发生13次(年),其中强冷冬(寒冬)共发生9次(年),集中出现在20世纪60至70年代,每次冷冬事件均对农业、交通、电力以...
关键词:
冷冬 冷冬指数 阈值 分区 变化特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爱萍 冯明 刘安国
为了揭示近年来对湖北省水稻生产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的盛夏低温冷害变化特征,以1971~2006年7月下旬至8月底的湖北省历史气象资料,利用ArcGIS技术和M-K突变分析方法,对灾害的状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此灾害有明显的增强趋势,鄂西北地区强度增强趋势最明显;发生范围由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扩张;2000~2006年间是湖北省盛夏低温冷害最强的时段;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和2002年发生了2次突变。这种变化增加了湖北水稻生产的风险,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水稻 低温冷害 ArcGIS 湖北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波涛 欧国腾 李昆
特大雨雪冰冻低温气候给贵州小桐子1~3年生幼林和苗木造成了很大灾害。调查显示:海拔600 m以上的幼林和苗木受害率达100%,海拔725 m以上全部冻死;阳坡和半阳坡的小桐子危害程度比阴坡和半阴坡低,同一坡向的中下部受害程度明显低于中上部,迎风面受害程度最为严重;受害严重的苗木顶梢损害10~15 cm,较轻的苗木顶梢损害0.8~4.5 cm;野生或半野生小桐子未造成灾害。重点针对Ⅲ级和Ⅱ级受害幼林开展贵州小桐子油料能源林的灾后重建,Ⅲ级受害幼林应重造,Ⅱ级受害幼林应开展修枝整形、喷施消毒灭菌、补植等抚育管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媛 刘敏 周博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旱涝灾害比较突出,特别是水患,历来是威胁湖北的一大灾害,因此对降水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有很现实的意义。利用1961年以来全省65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为基础,根据气候特征和行政区划将湖北省进行区域划分,利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以揭示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湖北省各区域的降水变化事实。结果表明:湖北省平均年降水量鄂西北最少,鄂东南最多,秋季降水量的减少和冬季降水量的增加最为显著;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中,鄂西北发生站次最多,江汉平原其次,鄂西南和鄂东南最少。该结论为湖北各区域的旱涝变化趋势预估、为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工作提供科学的参...
关键词:
区域降水 极端降水事件 变化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