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5)
2023(1970)
2022(1838)
2021(2000)
2020(1607)
2019(4070)
2018(3781)
2017(5985)
2016(3431)
2015(4041)
2014(4068)
2013(4116)
2012(4308)
2011(3903)
2010(3793)
2009(3518)
2008(3404)
2007(2454)
2006(2238)
2005(2071)
作者
(10160)
(8803)
(8477)
(8455)
(5606)
(4335)
(3894)
(3452)
(3445)
(3200)
(3145)
(3010)
(2827)
(2776)
(2742)
(2613)
(2603)
(2562)
(2467)
(2441)
(2195)
(2161)
(2132)
(2098)
(2019)
(1964)
(1956)
(1916)
(1812)
(1774)
学科
(15513)
经济(15509)
地方(7714)
(7203)
(6227)
管理(5872)
农业(5045)
方法(5044)
中国(4802)
数学(4725)
数学方法(4697)
(3893)
地方经济(3363)
环境(3046)
业经(3029)
(2778)
企业(2778)
(2726)
(2597)
贸易(2595)
(2487)
(2215)
(2174)
金融(2174)
(2169)
资源(2164)
农业经济(2123)
土地(2005)
(1869)
生态(1840)
机构
学院(43567)
大学(42799)
研究(21038)
(18716)
经济(18283)
中国(15979)
管理(15617)
科学(13773)
理学(13096)
理学院(12844)
管理学(12568)
管理学院(12490)
(12437)
(11356)
研究所(10431)
中心(10281)
农业(9774)
(9721)
(9479)
业大(8879)
(8128)
(7660)
(7593)
师范(7549)
(7476)
科学院(7044)
(6378)
农业大学(6265)
师范大学(6229)
(5847)
基金
项目(31785)
科学(24679)
研究(22988)
基金(21882)
(19483)
国家(19291)
(16159)
科学基金(16001)
社会(13914)
社会科(12998)
社会科学(12992)
基金项目(12196)
(11347)
自然(10617)
自然科(10294)
自然科学(10290)
自然科学基金(10084)
教育(9747)
编号(9517)
资助(8356)
(8231)
重点(7862)
成果(7235)
课题(7067)
(6637)
计划(6604)
(6469)
发展(6431)
科技(6427)
(6338)
期刊
(23831)
经济(23831)
研究(14437)
中国(13850)
(11537)
学报(8952)
农业(8222)
科学(8169)
大学(6493)
学学(6014)
资源(5533)
(5514)
教育(5166)
(4762)
管理(4592)
(4485)
金融(4485)
业经(3951)
技术(3799)
经济研究(3245)
(3198)
国际(3057)
(2765)
问题(2730)
世界(2719)
图书(2610)
业大(2564)
林业(2533)
理论(2471)
(2432)
共检索到79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正洪  
一2007年主要气候特点2007年潮北省主要气候特点是:冬暖显著大雾多,春季温高变幅大,梅雨明显强降水多,秋季少雨旱情重,6~10月日照少。主要气候要素特征为:(1)气温异常偏高.全省大部年平均气温16~18℃,鄂东南18℃以上,半高山及高山地区13~16℃。全省大部偏高1~1.9℃,其中中部偏高1.0~1.5℃,鄂东偏高1.5~1.9℃,只有西部偏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正洪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萍  
结合湖北省各县、市气象部门直接上报武汉中心气象台的气象灾害数据及省民政厅获得的灾害数据,对全省各地区2004~2009年强对流天气造成的灾害分布特征和人员死亡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强对流天气灾害导致人员死亡率为0.328人/次,其中雷击导致死亡人数比例最大,占强对流天气致死总人数的71.4%。全省发生强对流天气灾害跟季节有关,表现为时间上非均匀性,6~8月是强对流天气灾害高发期;而空间特征表现为条带状分布,鄂西巴东-兴山-保康及宜昌、江汉平原西部荆州-荆门、鄂东武汉-黄陂及阳新等地区为强对流天气灾害高发区,其成因与大气的引导气流、气旋式环流、中尺度辐合线及地形等因子有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莉莉  蔡道明  吴宜进  
利用湖北省17个气象站1959~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克里格插值法、线性趋势、累计距平、滑动平均及Mann-Kendall、复Morlet小波函数等方法分析湖北省暴雨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湖北省存在以鄂东南和鄂东北为两个暴雨高值高频中心、鄂西北为低值低频中心的多中心分布特征,整体呈现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地域分布,且大暴雨高频区、特大暴雨多发区和暴雨极大值区均出现在鄂东地区。时间演变趋势上,近50年来湖北省暴雨日数呈弱的增长趋势,暴雨量经历了偏少-偏少-偏多-偏多-偏少的年代际变化过程,异常暴雨年中暴雨日数偏多年较偏少年出现的频率高,全省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在1978年发生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明  刘可群  毛飞  
【目的】研究气候和农业气象灾害变化。【方法】根据农业气象学原理和农业气象灾害指标,整合、统计相应的气象要素。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资料进行处理。【结果】与以前的分析结论比较,经过延长10a的资料分析,温度变化结论有所改变。【结论】气温变化呈增加趋势,降水变化呈增多趋势,日照变化呈减少趋势。26种农业气象灾害中,有17种呈减少趋势,有9种呈增加趋势。但并不意味着气候变化对农业有利。所得结论增强了气象部门为"三农"服务的针对性,也为政府和农业部门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帆  李仁东  王海芳  
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为基础,利用2005和2007年获取的遥感数据,结合地面调查,对湖北省2000~2007年的耕地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并进行了制图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湖北省耕地面积在不断下降,7a间净减少125387hm2;水域扩张是耕地流失的最主要原因,占到耕地流失面积的54.6%,其中又有88%是转变成坑塘;耕地资源变化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江汉平原水域的扩张导致超过湖北全省的一半耕地流失发生在江汉平原,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主要发生在湖北中东部和平原地区,湖北中西部耕地减少则是生态退耕造成;2005年以来,建设用地扩张明显,是2005年以来耕地流失的主要原因。因此,今后湖北应...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敏  张增长  何巧娜  马荣娴  张爽  宇传华  
目的:了解湖北省卫生资源配置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做出政策决定提供依据,使卫生资源在不同机构间合理分配。方法:按照OECD卫生费用核算系统,并结合我国现有卫生服务提供系统,确定机构法卫生费用核算范围,主要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利用2007—2010年湖北省机构法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分别描述了卫生总费用的总体水平,卫生总费用在医疗机构、门诊机构、公共卫生机构以及其他机构之间的配置状况。结论:湖北省机构法卫生总费用不断升高,卫生资源配置结构逐步倾向合理,流向医院的费用比重有所下降,公共卫生机构费用所占比重总体略呈下降趋势,但医药零售费用占的比重增加较迅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丽君  孙根年  马耀峰  王洁洁  舒静静  
本文在广泛收集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不同类型极端天气气候对旅游业的影响,按影响机制将其划分为3个类型,并借助本底趋势线理论完成了2008年雪灾对旅游业影响的分析。结果显示:①高温热浪等主要通过降低气候舒适度,大雾等主要通过阻断交通,降低景区的可进入性和可观赏性,暴雨洪水等主要通过危及人们生命安全,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②2008年雪灾对各省区入境旅游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其中,贵州、江西等受灾严重,旅游损失率最大,损失率在1.48%~4.98%;广东、江苏客流损失量较大,分别为11.7×104人和5.6×104人;③雪灾对各城市入境旅游的影响较小,其中,桂林、黄山受灾严重,旅游损失率较大,损失...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智君  江燕  
基于2007年、2012年湖北省投入产出数据,利用投入产出法,通过分析最初投入结构、产业关联特征及其动态演变,揭示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研究显示:湖北省文化制造业属于最终需求型产业,中间投入率大,中间需求率小,具有"高影响力、低感应度"特征;文化服务业属于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均较小,呈现"低影响力、低感应度"特征。湖北省文化产业整体上呈现出显著的消费性特点,政府应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注重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钟红平  王宏志  
利用1km空间分辨率的MODIS数据,对2007年~2016年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数据以及NDVI与气象因子、土地利用类型、海拔高度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近10a湖北省植被覆盖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省年平均NDVI波动上升,从各季节变化线性拟合结果来看,冬季上升程度最大;NDVI月变化呈单峰型,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为0.758,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为0.383;在空间分布上,湖北省西部地区NDVI较大于东部地区,十堰、恩施和神农架林区植被覆盖度高,武汉和鄂州植被覆盖度低;降水量、海拔高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与NDVI均有较显著的相关性,植被生长对降水的响应具有滞后性;高海拔山地地形区林地大面积分布,是NDVI高值区,低山丘陵和平原上的城镇用地扩张和农业种植活动是NDVI较低的主要原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学良  谭建民  倪国裕  姜明兰  
根据花菇形成的气象指标,采用湖北省30个气象台站的1961~1980年有关气象要素的平均值,对全省花菇形成的气候条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31°N线附近为优质花菇生产最适宜气候带;鄂东北及江汉平原北部的京山、荆门等县市秋季花菇形成的气候条件明显优于春季,鄂西北地区春季花菇形成的气候条件比秋季优越。选取花菇形成的主要气候要素及花菇等级等因子进行模糊聚类分析,把湖北省划分为4个花菇气候区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正洪  
本文根据主导因子及综合分区原理,对与我省森林火灾有关的主要气候要素进行单项及综合区划,共得到3级共8个林火气候区,其中,重、中等火灾区各占1/7,轻火灾区占5/7。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环  万素琴  刘敏  刘志雄  邓爱娟  
从湖北省国家基本气象站中选择有中稻观测资料且较完整的武汉市、随州市、利川市、钟祥市、谷城县等5个站点1981-2008年生育期观测资料及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等气象资料,考察1981年以来湖北省不同地区气象要素旬变化及其对中稻生育期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稻营养生长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大多呈现升高的趋势;生殖生长期平均最高气温呈现升高的趋势,而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呈现降低的趋势,且8月中旬旬平均最高气温明显下降。整个生育期日照时数呈现减少的趋势。全生育期、营养生长期平均气温与平均最低气温的升高导致生育期缩短,但生殖生长期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降低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荣光  严斌剑  
本文研究了湖北省2007年7月至2010年3月生猪价格及其各投入原料价格的关系。研究表明:(1)生猪投入原料成本是生猪价格的长期决定因素;(2)在短期,生猪价格与各原料价格之间的调整作用会受到市场秩序和外部冲击的影响。最后本文从生猪投入、养殖、加工和流通四个环节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晗  陈志刚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回归对金融发展与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978-2007年间,金融规模的扩张和经济增长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代部门的扩张则拉大了湖北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本研究及其政策含义对我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