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19)
2023(13516)
2022(11504)
2021(10429)
2020(9018)
2019(20785)
2018(20444)
2017(38947)
2016(21006)
2015(23786)
2014(23774)
2013(23827)
2012(22652)
2011(20950)
2010(21271)
2009(19837)
2008(19673)
2007(17742)
2006(15898)
2005(14715)
作者
(63638)
(53754)
(53626)
(51419)
(34285)
(25955)
(24274)
(20776)
(20390)
(19182)
(18579)
(18186)
(17564)
(17276)
(17058)
(16799)
(15851)
(15762)
(15704)
(15620)
(13726)
(13257)
(13041)
(12422)
(12283)
(12078)
(11971)
(11651)
(10892)
(10626)
学科
(107925)
经济(107812)
管理(59409)
(53779)
(42674)
企业(42674)
方法(38351)
数学(33825)
数学方法(33516)
地方(29000)
(26027)
中国(24845)
(24180)
(22976)
(21168)
业经(21058)
农业(17409)
(16664)
贸易(16654)
地方经济(16566)
环境(16033)
(15933)
(15064)
金融(15059)
(14820)
(14599)
银行(14565)
(14238)
(13955)
(13442)
机构
大学(311978)
学院(311719)
(137297)
经济(134445)
研究(115558)
管理(113170)
理学(96017)
理学院(94752)
管理学(93119)
管理学院(92524)
中国(86846)
科学(70675)
(66419)
(63717)
(60295)
研究所(54565)
(54489)
(53158)
中心(52163)
财经(49364)
业大(45899)
(44340)
经济学(43444)
农业(42578)
(41626)
(41597)
北京(41440)
师范(41208)
经济学院(38897)
(38766)
基金
项目(204010)
科学(160068)
基金(148212)
研究(146729)
(130385)
国家(129368)
科学基金(109160)
社会(94610)
社会科(89611)
社会科学(89584)
(80119)
基金项目(79055)
自然(69810)
自然科(68014)
自然科学(67994)
(67089)
自然科学基金(66729)
教育(65810)
资助(59966)
编号(58130)
成果(47919)
重点(47536)
(46099)
(45181)
(41530)
课题(41475)
(39734)
国家社会(39512)
创新(39167)
科研(38951)
期刊
(162748)
经济(162748)
研究(97189)
中国(63898)
(50499)
学报(50204)
(49157)
科学(46513)
管理(41772)
大学(37447)
学学(35715)
农业(32398)
(30192)
金融(30192)
教育(27170)
技术(26230)
经济研究(26044)
财经(25427)
业经(23727)
(21912)
问题(21373)
(17566)
(16775)
技术经济(16480)
资源(16318)
统计(15095)
(14955)
世界(14519)
国际(14512)
现代(14211)
共检索到484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伟  缪江波  夏俊楠  武静  
研究湖北省长江经济带沿岸地区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空演化规律,对于促进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实现沿江地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时空维度对2010、2015及2017年湖北省长江经济带沿岸15 km内的土地利用及"三区空间"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7年,城镇空间不断侵占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农业空间同步占据生态空间,生态空间明显减少;生态空间转化为农业空间最为显著,农业空间、生态空间转变为城镇空间是空间交叉转换的主流趋势;地理基础条件决定了"三区空间"的总体分布特征,相关政策推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城镇产业模式调整,但在农业空间的功能提升、城镇空间的集约高效利用、底线控制等层面还存在政策短板和有效的落地机制,总人口和城镇人口规模的增加以及乡村人口规模的稳定,是城镇空间与农业空间增长的内在动力,"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耦合机制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大强  
湖北省长江沿岸地区地处长江中游、我国内地的腹心地带,既有东部沿海地区的技术、管理、智力优势;又有两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磷、铁、铜矿资源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同时,这一地区江河交错,湖泊密布,享有水源、水运、水能、水产之利,农业生产发达,工业基础雄厚,是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在全国经济发展“东西互补、南北交流”总的战略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筱惠  
“七五”计划草案把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并指出,在发展上呈现由东向西逐步推进的客观趋势。要实现自东而西的推进,必须加快长江中游沿岸等中部地区的开发,充分发挥其重要纽带作用。开发长江中游沿岸地区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搞好沿江工业布局,加快沿岸工业发展,尽快建成长江中游沿岸工业走廊。长江自西向东横贯我省,境内长达1050公里,长江中游干流河道也主要在我省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伟  王宁  尹力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交汇期,现有研究对地形复杂、生态脆弱且经济高速发展的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的国土空间格局演化缺乏关注。分析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329个县区级行政单元在2010~2019年土地利用结构和“三区空间”的时空演化特征,从人地关系视角探究演化的驱动机制,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统筹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实现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参考。结果表明:(1)近10年,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城镇空间持续扩张,分别占用2 191.25 km~2农业空间和413.19 km~2生态空间,4 223.89 km~2农业空间转为生态空间。(2)2010~2015年,以农业空间转城镇空间为主导,主要分布在成渝、黔中和滇中城市群地区;2015~2019年,以农业空间转生态空间为主导,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东侧山区。(3)“三区空间”交叉转换受到客观承载环境(地)、人类发展活动(人)以及两者的交互影响,体现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空间需求,受土地使用的价值观与社会客观运行规律约束,在自然环境现状承载与发展适宜性格局的基础上,驱动“三区空间”演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艳  周燕萍  徐长乐  
城市是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构建了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长江沿岸28个中心城市的物流竞争力水平进行了评价。从空间、时间、成本3个维度,综合考虑铁路、公路、水路3种运输方式,构建经济距离公式,计算城际综合"经济距离",最后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对长江沿岸经济带城市物流空间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重庆、武汉、南京物流竞争力水平较高,是长江沿岸物流产业的重要节点;城市群内部的空间联系度明显大于城市群之间的联系度;上、中、下游的城市群物流引力强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空间梯度,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结构特征;皖江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的物流网络呈现较明显的融合趋势。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爱军  彭艳  
通过选取沿湖北省长江经济带的14个乡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它们的基本经济要素指标,经过数据处理、分析,得出这些小城镇特色经济发展的一些规律。并提出了促进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镇特色经济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乐章  李芳  常贤波  
文章以非均衡发展理论为分析框架,利用湖北省沿江48个小城镇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将数据中14项统计指标降维为经济实力、人口与区域、水运设施、居民收入、工业园区5个公因子,对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小城镇建设进行综合测评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湖北省沿江小城镇建设明显领先于全省小城镇整体水平,水运基础设施构成沿江小城镇发展的主要优势,但沿江小城镇发展极不均衡。因此,文章提出以重点城镇为核心,建设特色城镇,梯次推进均衡发展的建设思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崔家兴  顾江  孙建伟  罗静  
研究目的:对三生空间结构和格局的多维多尺度计量与演化特征分析有助于识别国土空间功能类型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方法:选取长江经济带中部典型省域湖北省作为案例地区,采用格网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三角图分析法剖析三生空间分布格局和演化特征。研究结果:(1)湖北省三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化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扩张明显,生态空间明显萎缩;(2)三类空间在多个尺度上都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特性,空间聚集特征明显,在研究期内空间自相关指数有所下降,表明空间破碎度上升;(3)三生空间结构变动特征表现为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比例提高、生态空间比例明显降低,但重点开发区、农业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变动幅度逐次下降。研究结论:应在主体功能区规划政策基础上,加强空间管制措施,促进三生空间融合,并加强生态空间保护。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丽  李明武  
内河航运以其环保和资源节约优势极大拉动着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铁路公路的兴起,地位开始下降。从湖北省长江航运的SWOT分析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推动湖北省长江航运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一仁  罗菁菁  李悦  
文章从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生态文明制度保障的维度出发,建立了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长江经济带2003—2012年的数据,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得到各省市综合得分,根据该得分通过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了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空间布局和演变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德敏  
依据我国产业跨世纪可持续发展态势 ,通过对长江沿岸35城市九十年代以来产业发展指标与布局的分析 ,提出在21世纪初我国产业发展将以东部沿海和西部沿边为纵轴、长江经济带为横轴的H型推进战略。并围绕长江沿岸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体系、长江黄金旅游线、城市网络群、沿岸地区市场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集团、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等八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雯  于洁  程绍文  李亚娟  胡静  
湖北处于长江经济带的中段,对于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长江经济带湖北段为研究对象,运用基尼系数、锡尔指数等方法,对1998年~2016年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和演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湖北段国内和入境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虽有小幅减小,但差异仍较大,入境旅游经济差异明显大于国内旅游;2)国内和入境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均主要来源于地带内差异,东部城市群内部差异是地带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3)旅游吸引物、交通可达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因素影响着长江经济带湖北段的旅游经济区域差异.长江经济带湖北段的旅游业还处于以极化为主的发展阶段,政府应从整体上进行布局和规划,充分利用武汉的发展优势,将宜昌、咸宁、荆州和恩施培育成增长极,发挥"黄金水道"联动东西两大城市群的作用,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明华  
本文分析了海 (咸 )水入侵区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机制 ,提出了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人地关系的各种调控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润  王润  任晓蕾  邓婷  张馨予  
文章以湖北长江经济带为例,重新审视水安全问题,研究发现:(1)新时期水安全问题应从整体的、流域的、风险的、联系的角度进行系统研究;(2)湖北水安全问题与风险受行政管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发展、环境突发事件、产业转移、水利工程等诸多因素影响;(3)传统水安全保障机制由于无法跨区域、跨部门整合资源、互助协作,且受主体、制度和观念等的制约逐渐失效;(4)基于协同创新思想构建的水安全协同创新机制是在传统水安全保障机制基础上进行的系统化的集成创新。通过湖北长江经济带水安全研究,希望为整个长江流域的水安全保障提供一定指导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