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3)
- 2023(12980)
- 2022(10986)
- 2021(9960)
- 2020(8374)
- 2019(19297)
- 2018(18772)
- 2017(35991)
- 2016(19507)
- 2015(21982)
- 2014(22172)
- 2013(22361)
- 2012(21529)
- 2011(19625)
- 2010(20259)
- 2009(19209)
- 2008(18452)
- 2007(16796)
- 2006(14981)
- 2005(13793)
- 学科
- 济(89319)
- 经济(89237)
- 业(51967)
- 管理(51505)
- 企(39002)
- 企业(39002)
- 方法(33534)
- 中国(31841)
- 数学(29548)
- 数学方法(29284)
- 地方(28663)
- 融(27616)
- 金融(27614)
- 农(27093)
- 银(26019)
- 银行(25988)
- 行(25209)
- 财(21560)
- 业经(19899)
- 农业(18870)
- 制(18696)
- 学(17680)
- 贸(15851)
- 贸易(15835)
- 易(15228)
- 环境(14446)
- 地方经济(14359)
- 发(13824)
- 和(13515)
- 务(12958)
- 机构
- 学院(283904)
- 大学(281165)
- 济(119347)
- 经济(116554)
- 研究(103648)
- 管理(103557)
- 理学(87269)
- 理学院(86117)
- 管理学(84602)
- 中国(84204)
- 管理学院(84059)
- 科学(64253)
- 京(61275)
- 财(55659)
- 所(54364)
- 农(53221)
- 中心(49417)
- 研究所(49154)
- 江(46066)
- 财经(42996)
- 业大(42544)
- 农业(41629)
- 范(39736)
- 师范(39353)
- 北京(39085)
- 经(38747)
- 州(37194)
- 经济学(36910)
- 院(36774)
- 省(34467)
- 基金
- 项目(182218)
- 科学(142181)
- 研究(133812)
- 基金(129135)
- 家(112336)
- 国家(111330)
- 科学基金(94227)
- 社会(83893)
- 社会科(79551)
- 社会科学(79522)
- 省(74942)
- 基金项目(68819)
- 划(61194)
- 教育(60067)
- 自然(59598)
- 自然科(58038)
- 自然科学(58019)
- 自然科学基金(56945)
- 编号(55500)
- 资助(52930)
- 发(45434)
- 成果(45339)
- 重点(41785)
- 部(39457)
- 课题(39116)
- 创(37588)
- 发展(36506)
- 展(35911)
- 创新(35256)
- 科研(34538)
- 期刊
- 济(139483)
- 经济(139483)
- 研究(86720)
- 中国(64003)
- 农(49399)
- 学报(44504)
- 财(42481)
- 融(41441)
- 金融(41441)
- 科学(40925)
- 管理(36228)
- 农业(32971)
- 大学(32752)
- 学学(30636)
- 教育(29907)
- 技术(24284)
- 业经(23819)
- 经济研究(21754)
- 财经(21082)
- 问题(18633)
- 经(18087)
- 业(17714)
- 资源(16082)
- 图书(15067)
- 技术经济(14527)
- 贸(14180)
- 理论(14107)
- 统计(13454)
- 商业(13426)
- 版(13063)
共检索到449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青 韩素华 葛少华
文章以湖北省16个城市的金融资源为研究对象,基于DEA模型测度其金融资源投入产出效率,通过效率的空间关联、空间差异以及空间转移的定量分析,验证了湖北省金融资源的非均衡分布的特征。结果显示,湖北省金融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呈现稳步发展态势,且通过空间莫兰指数发现其在经济距离上存在集聚的正相关特征,湖北省各市的金融资源空间分布差距较大的问题并未得到缓解。通过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发现,湖北金融资源发展呈现"高水平垄断"与"低水平陷阱"的特征,各市金融资源发展的空间非均衡容易受到相邻地区的影响,形成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马太效应。因此在缓解各市金融非均衡发展的问题上,需要有空间视角的考量,通过空间互动、空间关联的方式有效配置地区间金融资源。
关键词:
金融资源 空间分布 空间差异 空间转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宏超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现了一种追求公平的思想,同时也是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一个原则。本文以湖北省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为主要考察对象,分析了该地区近五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状况,发现当地教育投入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并没有明显改善。同时在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义务教育供给质量和效率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政府效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乔花芳 谢双玉 曾菊新
基于2001—2016年湖北省17个市州的面板数据,运用标准差、首位度、基尼系数、赫芬达尔系数和区位熵等方法分析湖北省区域旅游经济的绝对非均衡性、相对非均衡性和比较优势,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模拟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湖北省各市州之间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不断增大,相对差异较为稳定,鄂西的比较优势突出;(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和对外开放程度是造成湖北省各市州旅游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3)由于旅游需求的变化,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状况对湖北省旅游经济空间非均衡性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空间非均衡性 影响因素 湖北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认真
文章从要素禀赋因素、空间经济学因素和市场化因素等方面构建14个指标体系,采用1997~2007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中国金融资源空间配置的非均衡性。
关键词:
金融资源 空间配置 非均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认真
文章将经济增长指标分解为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最终消费需求、净出口值、进出口值、财政收入、技术创新等,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实证比较分析了中国四大区域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与经济发展各指标空间差距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金融资源 空间非均衡配置 经济效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晶
研究了湖北省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现实意义与发展现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银行层面与企业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举措与建议。
关键词:
湖北省 供应链金融 发展现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其清
在通过对湖北省政府财政支农与农业经济增长进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两个变量的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相关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湖北省政府财政支农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一些新的发现和颇为有益的结论,并最终希望能为调整和强化湖北省财政支农的政策选择提供实证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华军 鲍振
以中国31个省份1978-2008年数据为样本,以金融相关比率为指标,对中国金融发展的空间非均衡特征与极化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可视化方法,直观地表明了中国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基尼系数测度及其分解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金融发展空间分布的总体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其中地区间差距是中国金融发展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金融发展极化程度测度结果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金融发展的空间极化程度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组内聚合程度和组间对抗强度的不断上升成为金融发展极化程度上升的主要来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潘荣
本文选取湖北省1985~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湖北省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金融发展与居民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在城乡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地,第一,湖北省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一般性消费支出和服务性消费支出之间显著正相关;第二,湖北省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一般性消费支出和居住性消费支出有显著正影响,对服务性消费支出影响不显著。据此,本文提出要进一步深化金融发展,提高居民消费金融服务,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等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宇 周涂丽
本文选取湖北省1981-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通过VAR模型进一步研究金融发展对湖北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扩大与城镇化不断发展将会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但是金融发展效率、现代部门的比例增加将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本文将实证、理论与湖北省具体情况相结合,希望能给出缩小湖北省城乡收入差距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VAR模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春萍 程义娥
通过对湖北省林业产业发展的现实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分析,发现湖北省林业产业的整体规模正在日益扩大中,产业结构也在逐步调整中,而同时也存在着产业规模小,企业布局分散,整体效益低下,发展用地严重不足和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等问题,最后提出湖北省现代林业产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要坚持特色发展、集群发展、园区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以促进林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现代林业 林业产业 现实条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升保
文章根据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从经济效率、经济运行稳定性、经济结构、人民生活、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代价六个维度上构建了包含30个基础指标的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标准离差法和G1法三种赋权方法分别对指标进行赋权,进而基于极差最大化原则确定最优组合权重。采用组合赋权的综合评价模型对湖北省经济发展质量的时序演变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王认真 陈祖华 白义香
采用Moran指数等空间工具分析了金融资源与GDP的空间相关性,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金融资源空间配置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资源与GDP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各省份之间形成了较强的空间依赖作用和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初期和当期金融资源对当期GDP具有显著的正的空间溢出效应,金融资源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是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各省应加强与相邻省域的区域金融合作,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金融资源空间配置得分低的地区应加快金融改革发展,尽快提高金融资源空间配置得分,促进金融资源空间均衡配置,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金融资源 空间非均衡配置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耿良 张馨月
文章首先将数字金融发展的相关指标纳入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测算了2007-2016年我国31个省市的普惠金融发展程度,然后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的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省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起到主导作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在省域之间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特性,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经济基础对省内和省外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具有正向溢出作用;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对省内普惠金融的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但对省外普惠金融水平发展存在的溢出效应尚不显著;城镇化对本省内和省域之间的普惠金融发展存在正的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或区域辐射效应还不明显。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非均衡发展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雪 何广文
基于2010-2015年中国1733个县(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趋势面和泰尔指数刻画2006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后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其来源,并运用空间收敛模型检验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的演进态势。研究发现:中国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但呈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非均衡状态;全国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的总体差距在缩小,相比省际差距,省内县级区域间的普惠金融发展差距始终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且在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落后的西部地带和低-低集聚区内实现了最快的收敛速度。上述发现为认识中国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进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普惠金融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