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5)
2023(1493)
2022(1401)
2021(1268)
2020(1157)
2019(2611)
2018(2563)
2017(4762)
2016(2667)
2015(2848)
2014(2856)
2013(2931)
2012(3000)
2011(2541)
2010(2532)
2009(2219)
2008(2133)
2007(1764)
2006(1648)
2005(1343)
作者
(8132)
(6903)
(6633)
(6628)
(4486)
(3427)
(2935)
(2747)
(2722)
(2511)
(2468)
(2405)
(2286)
(2180)
(2125)
(2066)
(2060)
(2025)
(1989)
(1943)
(1819)
(1747)
(1686)
(1657)
(1564)
(1563)
(1531)
(1503)
(1420)
(1393)
学科
(11943)
经济(11925)
地方(7203)
(6488)
(4863)
农业(4571)
管理(4130)
方法(3508)
数学(3311)
(3288)
数学方法(3281)
地方经济(3053)
业经(2621)
环境(2583)
中国(2560)
农业经济(1992)
土地(1904)
资源(1876)
(1829)
企业(1829)
(1669)
生态(1494)
(1486)
事业(1463)
(1312)
收入(1253)
(1243)
(1242)
贸易(1240)
(1216)
机构
学院(34747)
大学(33487)
研究(13903)
(13182)
经济(12807)
管理(12262)
(10739)
理学(10621)
理学院(10436)
科学(10202)
管理学(10175)
管理学院(10120)
中国(9696)
(8932)
农业(8472)
业大(8060)
(7680)
(7424)
研究所(7174)
中心(6782)
(6695)
(6060)
师范(5979)
农业大学(5921)
(5908)
(5247)
(5104)
(4989)
(4968)
师范大学(4808)
基金
项目(26684)
科学(20507)
研究(19013)
基金(18000)
(15715)
国家(15542)
(14948)
科学基金(13177)
社会(11652)
社会科(10883)
社会科学(10876)
基金项目(10111)
(9653)
自然(8692)
自然科(8437)
自然科学(8433)
自然科学基金(8236)
教育(7871)
编号(7719)
资助(6978)
(6823)
重点(6208)
(6175)
课题(5855)
成果(5704)
科技(5665)
计划(5598)
发展(5522)
(5433)
(5198)
期刊
(17207)
经济(17207)
(10099)
中国(9361)
研究(9120)
学报(7787)
农业(7083)
科学(6514)
大学(5806)
学学(5529)
资源(4215)
业经(3537)
(3336)
(3297)
教育(3295)
管理(3054)
技术(2711)
(2642)
业大(2575)
(2505)
金融(2505)
农业大学(2298)
问题(2199)
林业(2124)
(2077)
农村(2025)
(2025)
科技(1989)
(1981)
社会(1895)
共检索到54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治建  龚乃培  陈京元  雷耀峰  
贺氏线盾蚧在湖北省主要分布于赤壁、崇阳、咸安等县 (市、区 ) ,1a发生 2代为主 ,少数 1a 1代或 3代 ;大部分以第 2代受精雌成虫越冬 ,小部分以第 1代雌成虫、第 3代 1龄若虫和雌性 2龄若虫越冬。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强  喻法金  刘元明  周兴苗  雷朝亮  
玉米黄尾球跳甲(Sphaeroderma apicale Baly)为近年来在湖北省山区发现的一种危害玉米的新害虫。2002~2003年通过室内饲养和田间定点观察表明,该虫在宜昌市夷陵区1 年发生1 代,以成虫越冬,翌年4月底气温稳定在15~20℃时出蛰活动,取食禾本科杂草;5月中上旬玉米长出第5 片叶时开始迁入大田危害,取食叶肉;6月初至7月中旬幼虫潜叶危害;7月中下旬成虫开始羽化,陆续钻出土壤;7 月中下旬至9 月底成虫大量取食禾本科植物叶肉,准备越冬。幼虫、成虫对叶片的危害均可致使玉米叶片枯死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钟信  彭传华  
瓜绢野螟的生活史及习性观察汪钟信,彭传华(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武汉430070);(湖北省植保总站武汉430070)关键词瓜绢野螟,生活史,习性OBSERVATIONSONTHELIFEHISTORYANDHABITSOFINDIANCABBAGEMO...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健超  
1、参试品种及供种单位参试品种供种单位沔540、沔537、沔545、鄂8 仙桃市九合垸原种场 usp93-6、usp94-4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孝127、鄂豆5号(CK) 孝感市农科所 2、参试单位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简称油料所,下同),仙桃市九合垸原种场(九合垸),孝感市农科所(孝感),鄂西自治州天池山农科所(天池山)。 3、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概况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行距33cm,株距66.7cm,收获前割除边行边株,实收小区面积6.67m~2(油料所为5m~2)。各试验点均施足底肥,整地情况以及肥力、土壤墒情良好,均能按方案要求及时播种。田间管理能按时完成。对出苗不良的usp9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应忠  
1、参试品种(系) 品种名称特性供种单位 91-4116 单杆、三花、四棱、种皮白色襄樊市农科所 91-48 单杆、三花、四棱、种皮浅褐色襄北农场农科所 92-42 单杆、三花、四、六、八棱混生、长蒴、种皮白色襄北农场农科所豫芝9号单杆、三花、四棱、种皮白色河南农科院芝麻中心 923 分枝、三花、四棱、种皮白色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中芝10号(CK) 分枝、三花、四棱、种皮白色中国农科院油料所 2、参试单位襄樊市农科所(简称襄樊,下同),襄北农场黄集农科所(黄集),钟祥市农科所(钟祥),嘉鱼县农科所(嘉鱼),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中油所)。 3、试验概况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4次,小区面积1...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乔路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不断变革的背景下,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的结构与特征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本文通过对来自咸宁、孝感、恩施和襄樊的450户农户和232家农村企业的问卷调查,总结了当前农村金融需求显现的新特征,并深入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最终围绕如何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合理引导与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健全农村金融风险、成本及效率补偿机制,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市场中介以及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健超  
1、参试品种品种名称供种单位沔577 仙桃市九合垸原种场 usp94-5、usp94-6、usp94-7、矮脚早(CK)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恩88-54 恩施天池山农科所鄂农W(原品系鄂农86-5) 湖北农学院科丰36(又名诱处4号) 中国科学院遗传所 2、参试单位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简称油料所,下同),仙桃市九合垸原种场(九合垸),孝感市农科所(孝感),恩施自治州天池山农科所(天池山)。 3、试验概况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行距40cm、株距10cm,收获前割除边行边株。实收小区面积6.7m~2(油料所为5.0m~2)。各试验点均施足底肥,整地情况良好,肥力及土壤墒情良好,均能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琦瑶  汪开毓  刘韬  刘绍春  贺扬  叶彩燕  何晟毓  秦振阳  谢恒  
近年来在湖北省范围内人工养殖的克氏原螯虾暴发了严重的疾病,其中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已成为危害克氏原螯虾健康养殖的重要病原。2016年5月湖北省潜江市养殖区暴发了一种传染性疾病,为探究此次疾病病因和流行规律,将染病虾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对病料进行PCR检测、系统发育树分析、人工感染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发病克氏原螯虾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摄食减少,活力下降,反应迟钝;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的肝胰腺、肠、肌肉、鳃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变性和坏死以及炎性细胞浸润等典型病理学变化,与WSSV感染克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祁丽君  李凤兰  
1988年10月由四川峨嵋山林下引种的虹鳞肋毛蕨幼孢子体,栽培在北京成活.长成成年孢子体,其孢子叶上产生大量孢子.收集此孢子播种在盆土中进行繁殖亦获成功.目前已培育出近百株幼孢子体.在引种栽培及孢子繁殖过程中,用实体解剖镜、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生活周期中各形态结构,尤其是配子体世代的形态结构,拍摄显微照片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翠华  王玮  王文章  
安朵仙水母在固着的无性繁殖螅状体和浮游的有性繁殖水母体间交替,其生活史中绝大多数环节并不是自发进行的,而是受特定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的影响。静止水流和雌雄个体间的交互作用对于产卵和受精是非常重要的,受精卵在64h内可经浮浪幼虫阶段变态为4触手螅状体。螅状体能通过单碟型横裂产生水母体,但对温度和光照要求严格。出芽生殖是螅状体无性繁殖的唯一方式,出芽率与温度关系最为密切。大多数碟状体在横裂的过程中生长出口腕,并在脱离螅状体12~24h内翻转为口腕向上、外伞向下的倒立形态。水母体可通过食物和体内的共生藻获得能量。人工条件下,螅状体可长期保存,水母体可以饲养两年以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治建  龚乃培  陈京元  陈卫文  林亲雄  
1990~ 1994年在赤壁市官塘林场对贺氏线盾蚧 (KuwanaspishowardiCooley)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虫在我省 1a发生 2代为主 ,少数 1a 1代和 1a 3代。大部分以第 2代受精雌成虫越冬 ,小部分以第 1代雌成虫、第3代 1龄若虫和雌性 2龄若虫越冬。其天敌主要有草蛉、寄生蜂、寄生真菌等。该虫主要发生于北坡、山脚、密林及 6a生以上老竹 ,立竹 3m以下虫口达 93 3%。 5月下旬第 1代若虫孵化高峰期 ,采用 2 0 %敌杀死喷杆、4 0 %乐果注干、3%呋喃丹根施 ,防治效果分别达 79 2 %、85 7%和 93 1% ,但由于若虫孵化期较长 ,竹林整体...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金海  
乡土权威源于土地共有和村落传统道德伦理 ,由于国家控制乡村社会手段的转变和  《村组法》的实施 ,乡土权威在乡村社会又获得了新的表现形式。随着市场经济和股份制  改造浪潮的冲击 ,一种新型的权威———法理权威开始在乡村社会中确立并发挥功效。然  而 ,通过对个案的观察和分析发现 ,在乡村社会 ,权威及其治理模式的变迁并没有发生根  本性的变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翔  王来峰  
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们的关注。文章首先阐明了低碳生活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梳理了国内关于低碳生活研究的相关文献,紧接着以湖北省为例,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居民的消费状况不乐观、基础设施不能支撑低碳生活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湖北省居民践行低碳生活的困境,最后讨论了实现湖北省居民低碳生活的几种途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麻城车务段地处湖北省麻城市黄金桥开发区车站路38号,位于京九、横麻联络线两铁路会合点,是京九线上大型的车务段。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颖  洪道远  
研究水稻生产潜力对确保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文章将影响水稻的生产潜力的因素分为要素投入与技术效率两部分,通过湖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了水稻生产的技术变迁及其方式,投入要素(尤其是劳动要素)的使用情况,技术效率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并强化了各相应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首先,农户生产水稻的平均技术效率很可能在75.90%~79.00%之间,技术效率在所分析的年份无显著变化,且存在负效应的希克斯中性的技术变迁,使水稻产出每年下降2.14%;其次,在农户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中,土地与农资的产出弹性均较大且为正,但劳动的产出弹性为非正;最后,在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中,水稻之外的家庭经营收入比例影响为负,而其他作物面积比例与户主受教育年限的影响为正,政府补贴等无显著影响。因此,进一步挖掘水稻生产潜力需大力推广机械化与规模化种植,并提高补贴类政策的精准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