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3)
2023(8447)
2022(7179)
2021(6554)
2020(5445)
2019(12356)
2018(12139)
2017(23931)
2016(12966)
2015(14639)
2014(14708)
2013(14672)
2012(14424)
2011(13029)
2010(13667)
2009(12959)
2008(12676)
2007(11808)
2006(10990)
2005(10078)
作者
(38518)
(32416)
(32287)
(31192)
(21033)
(15505)
(14445)
(12573)
(12417)
(11912)
(11292)
(10847)
(10670)
(10458)
(10437)
(9989)
(9598)
(9360)
(9323)
(9318)
(8442)
(8088)
(7924)
(7528)
(7525)
(7425)
(7203)
(7020)
(6631)
(6402)
学科
(75505)
经济(75452)
管理(36347)
(33153)
(24477)
企业(24477)
方法(22536)
地方(22164)
数学(19870)
数学方法(19580)
(19421)
中国(17018)
(14370)
(13972)
业经(13913)
地方经济(13891)
农业(13235)
(12046)
(10769)
(10677)
贸易(10670)
(10253)
环境(10163)
(9423)
金融(9423)
(9153)
银行(9137)
(8833)
及其(8827)
(8814)
机构
学院(193978)
大学(191152)
(91686)
经济(89739)
研究(72751)
管理(70369)
理学(58883)
理学院(58166)
管理学(57101)
管理学院(56738)
中国(56005)
科学(42165)
(41944)
(40092)
(37560)
研究所(33447)
中心(33132)
(32912)
(32565)
财经(31579)
经济学(28909)
(28395)
业大(26381)
(26256)
师范(26063)
(25896)
经济学院(25545)
(25448)
北京(25330)
(25191)
基金
项目(117123)
科学(92166)
研究(87685)
基金(83766)
(71812)
国家(71165)
科学基金(60722)
社会(56679)
社会科(53662)
社会科学(53646)
(48169)
基金项目(42852)
教育(39377)
(37904)
自然(37318)
自然科(36403)
自然科学(36392)
自然科学基金(35695)
资助(35662)
编号(35414)
成果(30173)
(27691)
重点(26552)
(25847)
课题(25756)
发展(23110)
(23048)
国家社会(22956)
(22751)
(22644)
期刊
(117524)
经济(117524)
研究(65700)
中国(42523)
(31673)
(31119)
管理(28309)
学报(27162)
科学(26038)
(21908)
金融(21908)
大学(21329)
农业(20946)
学学(20207)
教育(19857)
经济研究(18953)
技术(17923)
业经(17016)
财经(16598)
问题(14551)
(14541)
(12234)
技术经济(11694)
国际(10858)
统计(10784)
世界(10503)
(10086)
(9521)
经济问题(9485)
资源(9306)
共检索到320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两省  王晓姝  陈太明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方式过于粗放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尽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早已提上日程,但是转变进程却非常缓慢,究其原因,在当前的地方政府官员晋升考核机制下,转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是罪魁祸首。为了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最终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需要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将风险降至最低。中央政府现行的黑匣子式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存在局限性,应建立基于风险分析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的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并使二者相互有机协调。本文对这一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金承男  
韩国自80年代后半期开始致力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得了一些成绩。到了90年代中期,韩国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1996年其对外收支逆差和外债都超过历史的最高纪录,经济滑坡,物价上涨,工潮来势凶猛,整个社会显得十分动荡。究其原因,是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没有处理好过去几十年执行速度型增长方式过程中所累积的各种矛盾。认真分析韩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杜两省  陈太明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农业部门的经济风险包括两方面:一是非农业部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给农业部门带来的风险;二是农业部门自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风险。不同政策措施将导致不同类型农业面临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经济风险。所有政策措施都将使技术密集型农业有更多获利机会。新劳动合同法的实行意味着劳动密集型农业风险最大,土地密集型农业居中,资本密集型农业最小。促进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政策导致土地密集型农业风险最大,劳动密集型农业居中,资本密集型农业最小。促进节能减排的措施导致资本密集型农业风险最大,劳动密集型农业居中,土地密集型农业最小。除技术密集型农业基本为集约农业、土地密集型农业基本为粗放农业之外,其他类型农业中的粗放农业面临的经济风险都大于对应的集约农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志兵,郭俊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和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等问题,不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经济将难以继续保持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此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水清,蔡国沛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湖北振兴崛起经济纵横陈水清,蔡国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湖北省经济建设进人新的成长阶段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任务,关系到湖北省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21世纪,第三步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祝平  
湖北省经济展望及对策蒋祝平一、湖北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1.湖北经济发展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和主要经济指标较改革之初均有几倍乃至十几倍的增长,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非农产业占GDP比重超过75%,1997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梅立华  
一、湖北现阶段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一)三次产业结构逐步得到改善产业结构的变动不仅反映经济发展的进程,更体现经济发展的成果。"十五"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湖北省三次产业呈现一产比重逐年下降、二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的特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杜两省  
经济增长方式转换过程中的投资问题杜两省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既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又是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在这一战略转变中,如何正确认识投资的作用,处理投资与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选择适应新增长方式的新投资方式和政策,将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宁阳  黄娟  
文章运用熵值法和2005—2017年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湖北省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这13年来湖北经济运行质量在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转为追求经济数量和质量的同步增长,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由2004年的6.2%上升至2016年的9.2%,在湖北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测评中,经济稳定性、科教投入和经济结构的贡献排在前三位,目前湖北省依靠污染排放、环境牺牲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湖北经济效益亟待提高,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果分配受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也处于偏低的水平。故湖北省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应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秦岭  
本文在分析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黄金律、AMSZ准则等三种方法对湖北省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自1979年以来湖北省的资本积累在绝大多数年度都是动态有效的,资本投入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2011年起资本积累效率开始下降,出现动态无效的状态,这表明单纯依靠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通过提高资本产出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技术水平等方式提高资本积累的效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珞珈  黄蔚  
通过选取1985 ̄2004年湖北省的环境与经济数据,建立人均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对湖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的环境曲线不符合典型的EKC特征,而呈显著的三次曲线特点。其中,废水排放曲线为“倒U+U”形,废气与固废排放曲线近似于U形EKC的右半部分。可见,环境质量的改善并非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自动发生。除了收入因素,影响湖北省环境曲线的因素还有国家与地区的环境政策、环境投资、产业结构与工业化阶段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国沛  
文章通过对湖北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区总产值进行协整分析,观察到在短期内投资大于产出,而由短期的非均衡状态调整到长期的均衡状态的速度较慢。从生产性行业和非生产性行业的角度考察了湖北2009~2012年的投资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