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19)
- 2023(7877)
- 2022(6815)
- 2021(6370)
- 2020(5292)
- 2019(12119)
- 2018(11706)
- 2017(22229)
- 2016(12457)
- 2015(13883)
- 2014(13690)
- 2013(13546)
- 2012(12884)
- 2011(11576)
- 2010(11809)
- 2009(10767)
- 2008(10594)
- 2007(9663)
- 2006(8831)
- 2005(7961)
- 学科
- 济(47601)
- 经济(47564)
- 业(34783)
- 管理(34462)
- 企(26000)
- 企业(26000)
- 农(19045)
- 方法(17706)
- 数学(15211)
- 数学方法(14935)
- 地方(14448)
- 中国(13434)
- 农业(12664)
- 业经(12434)
- 财(11633)
- 策(10152)
- 制(9736)
- 贸(9677)
- 贸易(9669)
- 易(9401)
- 学(9385)
- 环境(8215)
- 技术(7845)
- 理论(7742)
- 及其(7279)
- 和(7152)
- 银(7141)
- 银行(7119)
- 划(7062)
- 行(6839)
- 机构
- 学院(173236)
- 大学(168699)
- 济(72308)
- 经济(70550)
- 管理(66667)
- 研究(64188)
- 理学(56726)
- 理学院(56075)
- 管理学(55048)
- 管理学院(54734)
- 中国(48799)
- 科学(40027)
- 农(37421)
- 京(36117)
- 所(33658)
- 财(32807)
- 研究所(30606)
- 中心(29871)
- 江(29469)
- 农业(29431)
- 业大(28860)
- 财经(24448)
- 省(24279)
- 范(23791)
- 师范(23529)
- 院(23172)
- 北京(22406)
- 州(22389)
- 经(22168)
- 经济学(20520)
- 基金
- 项目(115437)
- 科学(90467)
- 研究(86016)
- 基金(80585)
- 家(71330)
- 国家(70668)
- 科学基金(59477)
- 社会(52528)
- 社会科(49773)
- 社会科学(49758)
- 省(49464)
- 基金项目(42018)
- 划(39817)
- 教育(39267)
- 自然(38641)
- 自然科(37673)
- 自然科学(37657)
- 自然科学基金(36964)
- 编号(35779)
- 资助(33488)
- 成果(28940)
- 发(27099)
- 重点(26779)
- 课题(26195)
- 部(25308)
- 创(24305)
- 创新(22704)
- 发展(21536)
- 性(21507)
- 科研(21491)
共检索到272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鹏 黄良港
湖北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状况对全国粮食安全格局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粮食安全视角,分析了湖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及潜力,并就如何提升湖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表明:通过实施五大工程、着力打造粮食核心产区以及重点提升六个能力能有效的提升湖北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湖北省的粮食在10年内增产500万t。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湖北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潜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亮 陶红军
首先阐述了林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然后借助1990~2004年湖北省的林业数据,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湖北省林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得出林业中间消耗和各项物质投入对林业产出的弹性,并按弹性大小对林业各项物质投入的重要性进行了排序。研究结论是湖北省林业生产应该增加中间消耗的投入,并且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林地地力,实现林业的电气化和机械化生产。
关键词:
林业 综合生产能力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慧军 吕丽华 李英杰 孙世刚 王桂荣
本文基于历年来河北粮食生产的统计资料,分析了1949年以来河北省粮食生产发展的变化趋势,以及影响粮食产量增长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单位面积产量、有效灌溉面积、耕地面积、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与粮食产量均呈显著相关;科技创新水平在粮食生产中起重要作用。提出了河北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四项战略措施:即推动粮食生产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依存型"转变;科学利用和严格保护农业资源;增强集约运作能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通过粮食生产优惠政策的支持,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跃强 陈池波
基于1991~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良种投入和耕作技术对湖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良种投入相比耕作技术对湖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挥出更大的正向促进作用,但良种投入对湖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积极影响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不断研发新良种,积极满足耕作技术的适用条件,注重耕作技术的长期使用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夏显力 甘奇慧 党夏宁 赵凯
粮食安全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战略问题,主要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本文首先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单产、总产、粮食播种面积及其和农作物作物播种面积之比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回顾。然后从耕地资源、水资源、气候条件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约束性资源制约;从农田水利基础、粮食物流、农业科学技术、农民种粮积极性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能动性资源制约因素。根据粮食生产的时空特征,从培育与推广、作物栽培与管理、收割与储运、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四个方面,探索了提高粮食产量的具体技术措施。最后从我国粮食生产所面临的资源性制约因素和能动性制约因素入手,构建包含激励、效率、预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为农
一、我国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根据自然经济特点和粮食生产状况,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东北、冀鲁豫、长江流域、西北、西南、东南、京津和青藏等粮食主要生产区域的格局。其中的一些区域,基本支撑了我国的粮食生产,形成了决定性的粮食生产和供给地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静
该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近5年来中国粮食虽丰收增产,但并未摆脱"N"字形波动轨迹,因而在任何时候都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而粮食生产的正外部性、发达国家发展粮食生产的经验及对中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都证明:政策与科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该文以政策扶持与农业科技支撑为切入点,构建对策体系,以应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面临的严峻挑战,真正做到丰粮于策、增粮于技。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晓河 蓝海涛
在分析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描述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的现状、揭示现阶段有关政策存在的突出问题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建议: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和建设用地征占用及管理制度;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完善粮食科技攻关支持办法;扩大粮食期货市场影响力;完善涉粮补贴政策体系;拓展化肥市场功能,规范农资市场监管秩序;逐步增强平衡区和主销区抓粮食生产的动力和约束力;着力缓解粮食物流关键环节约束;推动世界贸易组织规范各成员粮食出口限制行为。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安全 要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运忠 安爱迎
乐亭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南部,总面积1308平方公里,总人口4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35万人,共有耕地94.32万亩,人均耕地1.91亩,是河北传统的农业大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白云涛 林巧文
文章首先对河北省农业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其次对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了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3类因素10个指标,同时选取2004~2014年上述10个指标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与粮食总产量高度相关,对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大;其它影响因素按照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列为: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业从业人员、农村用电量、人均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它们都与粮食产量中度相关,对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较大。最后提出充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鹭茵
粮食是安定天下的产业,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必须保持较高的粮食自给率,这是保证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中国的大国效应决定解决粮食问题必须立足国内。中央指出,靠国际市场保不了中国的粮食安全,中国人自己的问题还是要靠自己解决。而要解决粮食问题,立足点应建立在自己的粮食生产能力上。没有稳定可靠的粮食生产能力,就没有稳定可靠的粮食安全。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们要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前提下,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使我国的粮食安全切实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海峰 王姣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条主要途径。而准确把握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又是制定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措施的一个重要基础。本文将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依据各个影响因素的生产弹性和贡献率来分析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 ,最后得出结论及政策含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尹成杰
本文在分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的基础上 ,认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粮食安全的基础 ,强调要正确估计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制约因素 ,进而提出了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内涵 制约因素 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汉权 蓝海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燕枝 郭静利 王秀东
粮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核心。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不同时期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有所变化。本文通过对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的对应分析,得出了四个不同阶段,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的不同主导因素。
关键词:
粮食 综合生产能力 因素 对应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