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0)
2023(1394)
2022(1235)
2021(1186)
2020(1072)
2019(2359)
2018(2390)
2017(4304)
2016(2733)
2015(3008)
2014(2992)
2013(3081)
2012(3203)
2011(2719)
2010(2645)
2009(2394)
2008(2261)
2007(1883)
2006(1664)
2005(1344)
作者
(10198)
(8629)
(8466)
(8260)
(5679)
(4481)
(3751)
(3548)
(3499)
(3240)
(3074)
(2970)
(2963)
(2933)
(2806)
(2737)
(2684)
(2564)
(2538)
(2475)
(2368)
(2238)
(2166)
(2039)
(1996)
(1995)
(1954)
(1935)
(1931)
(1903)
学科
(9854)
经济(9850)
地方(6842)
(5829)
(4300)
农业(4230)
(4085)
管理(3395)
方法(3046)
数学(2896)
地方经济(2889)
数学方法(2882)
环境(2528)
业经(2309)
农业经济(1836)
资源(1822)
中国(1784)
(1704)
土地(1687)
生态(1587)
及其(1511)
(1511)
(1421)
企业(1421)
(1405)
(1402)
防治(1288)
(1287)
虫害(1250)
(1247)
机构
学院(36038)
大学(34086)
(17068)
研究(16225)
科学(14256)
农业(13963)
业大(11779)
(11634)
(10644)
管理(10502)
经济(10284)
中国(10229)
(10204)
研究所(9654)
农业大学(9510)
理学(9147)
理学院(8948)
管理学(8635)
管理学院(8600)
(7903)
中心(7627)
(7268)
(6911)
实验(6711)
(6703)
实验室(6516)
(6451)
(6347)
科学院(6304)
重点(6157)
基金
项目(29497)
科学(21274)
基金(19027)
(18043)
国家(17871)
(17459)
研究(17301)
科学基金(14338)
(11292)
自然(11175)
基金项目(10908)
自然科(10875)
自然科学(10866)
自然科学基金(10629)
社会(9164)
科技(8794)
社会科(8518)
社会科学(8512)
(8006)
计划(7938)
资助(7590)
(7399)
教育(7074)
重点(7061)
编号(6554)
(6077)
专项(5895)
(5848)
科研(5789)
(5596)
期刊
(16580)
(13910)
经济(13910)
学报(13538)
农业(11521)
科学(9646)
中国(9560)
大学(8728)
学学(8600)
研究(6895)
(5931)
业大(4769)
农业大学(4356)
资源(4127)
(3858)
中国农业(3354)
自然(3148)
业经(3146)
林业(2888)
科技(2778)
自然科(2567)
自然科学(2567)
技术(2512)
管理(2447)
(2405)
(2051)
教育(2013)
(2002)
金融(2002)
农林(1900)
共检索到54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明生  赵明富  覃瑞  张中义  许泽永  
通过对湖北省五峰、恩施、建始 3个县 (市 )的 139个病毒病标样生物学和血清学鉴定 ,证明湖北省白肋烟病毒病毒源种类主要是CMV、PVY和TMV 3种病毒 ,存在单独侵染和复合侵染 5种侵染类型 ,其中CMV侵染频率为 33.81% ,PVY为 2 2 .30 % ,TMV为 14.39% ,CMV +PVY、TMV +PVY复合侵染频率分别为 5.76%和 5.0 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超  侯明生  蔡丽  
采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法(Dot-ELISA)和RT-PCR法对采自湖北省7个地区的966份疑似感染病毒的蔬菜样本进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云蔚  洪霓  徐文兴  王国平  
以表现柑桔裂皮病典型症状的罗伯逊脐橙为材料,采用双向电泳、RT-PCR和RNA斑点杂交及组织印迹杂交的方法,对柑桔裂皮类病毒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RT-PCR和2种核酸杂交技术均可用于该类病毒的有效检测。对该类病毒全长RNA的RT-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该分离株(命名为CEVd-HB分离株)的全长RNA由371个核苷酸组成,与已报道的其它不同来源分离株相似性为90%~99%。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毛迎新  刘明炎  龚自明  张忠信  谭荣荣  
运用PCR技术扩增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徽分离株(EcobNPV-AH)和湖北分离株(EcobNPV-HB)的同源重复序列2(hr2),并对湖北分离株的hr2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徽分离株hr2扩增产物为2条DNA片段,大小约1300bp和1800bp,湖北分离株的hr2扩增产物为1条DNA片段,大小约1800bp,由基因型组成判断,EcobNPV-HB是新的地区分离株,其hr2全长1761个核苷酸,GC含量21.7%,编码540个氨基酸,具有重复性回文序列,较GenBank中登录的EcobNPV-AH的hr2多362个核苷酸.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军勇  汤细彪  胡睿铭  刘望宏  倪德斌  吴斌  
根据猪库布病毒的3 D基因设计1对引物,建立了两步法RT-PCR检测方法,使用该方法分别对CSFV、PRRSV、JEV、SIV、PEDV、TGEV、GARV阳性模板及包含猪肠道病毒3 D基因和口蹄疫病毒3 D基因的重组质粒进行PCR检测,结果从以上9种常见猪病病原的阳性模板中均不能扩增出323bp大小的PCR产物,说明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很好,能够用作临床样品的检测。敏感性试验显示,本试验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到的模板最低质量浓度为180fg/mL。应用该方法对湖北省各大猪场进行了临床病料检测,在采集的165份病料中有118份样品检测为猪库布病毒阳性。在4个发生腹泻疫情的规模化猪场进行了分群抽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秀  阮小蕾  赵芹  李华平  
【目的】证明湖北发病富贵竹上是否存在杆状DNA病毒属(Badnavirus)病毒,分析来自富贵竹及其它作物Badnavirus病毒不同分离物间的分子差异。【方法】通过分段克隆测序的方法获得湖北富贵竹中Badnavirus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利用BLAST工具及其它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富贵竹Badnavirus病毒湖北分离物基因组为环状结构,全长7522bp;基因组正链包含7个ORFs,推测其编码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17.58、14.93、214.77、11.86、11.31、16.12和11.00kD。获得的基因组与福建富贵竹斑驳病毒(Dracaenamottlevirus,DrMV)...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少立  谭玮萍  杨园园  代惠洁  孙晓辉  乔宁  竺晓平  
【目的】鉴定山东省辣椒上的主要病毒种类,明确该地区辣椒上的主要病毒病原。【方法】2014—2015年,在山东省临沂、日照、青岛、烟台、潍坊、淄博、济宁、菏泽、聊城、德州共10个市(区)采集253份疑似感病的辣椒植株叶片,提取叶片总RNA和总DNA,利用双生病毒的通用引物(PA/PB)、马铃薯卷叶病毒属通用引物(POL-F/POL-R)及已报道侵染辣椒的主要病毒的检测引物对样品进行PCR、RT-PCR分子检测与鉴定,将扩增得到的目的条带经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纯化后连接到pMD18-T载体上,再送至公司进行克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金岭  罗晶  牛小义  成巨龙  陈德鑫  安德荣  
【目的】明确陕西省烟区烟草主要病毒病种类及烟田周围携带病毒植物的种类及带毒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从安康、宝鸡、商洛、延安、咸阳、汉中和铜川烟区采集感染病毒病的167个烟草样品以及烟田周边7科23种植物的279个植物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从感染病毒烟草样品中检测到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TE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省印  常杨生  常宗堂  
 通过对芹菜病毒病毒原的侵染寄主、症状特点及其发展、抗性指标、传播方式、粒体形态与大小等的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危害芹菜的病毒为芹菜花叶病毒(Ce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这两种病毒的典型鉴别寄主为胡萝卜(Daucuscarotavar.sativa)和千日红(Gomphrenaglobosa);对所得CeMV的测定发现,其致死温度为50~60℃,稀释限点为10-3~10-4,体外保毒期3~4d;电镜观察显示,其形态为线状粒体,属马铃薯y病毒组,长650~850nm,宽15~18nm;其传播方式为汁液摩擦传毒和蚜虫引起的非持久性传毒。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巧梅  谢晓亮  温春秀  马恢  尹江  吴志明  
对张家口分离的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Hebei)的CP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以提纯的马铃薯植物总RNA为模板,应用RT-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PCR扩增产物克隆到质粒pMD18-T上,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cDNA片段由885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94个氨基酸组成的33 kD蛋白,与PVS外壳蛋白的大小一致,与国际基因库登记的几个株系相比,结果表明,PVS-Hebei与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2.4%~95.6%,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3.9%~98.0%,进化树分析表明,PVS明显存在2个组(组Ⅰ和组Ⅱ),PVS-Hebei归类为Ⅰ组,与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细红   蔡伟   虞赟   李敏   王念武   杜振国   沈建国   高芳銮  
【目的】明确福建省茶树主要病毒种类和分布情况,并建立同时快速检测多种病毒的多重PCR检测技术。【方法】2019—2023年,从福建省福州、南平、宁德、泉州、漳州、厦门、三明、莆田和龙岩9个地市区采集具有褪绿、皱缩和坏死等疑似病毒感染症状的茶树样品1 869份,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PCR和RT-PCR检测的方法对茶树病毒病的病原进行鉴定,并将PCR扩增获得的特异性目的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对获得的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同时,根据GenBank上已报道的病毒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退火温度、引物浓度、循环数等反应条件和反应程序的优化,建立同时检测福建茶树主要病毒的多重PCR检测技术,并测定该技术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实际应用效果。【结果】从所采集的茶树病样上检出3种病毒,按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油茶双生病毒(oil tea associated geminivirus,OTaGV)(48.90%)、茶树坏死环斑病毒(tea plant necrotic ring blotch virus,TPNRBV)(26.75%)和茶树潜隐病毒1(camellia cryptic virus 1,CCV1)(17.98%);在检出病毒的1 258份样品中,有807份为OTaGV、TPNRBV或CCV1单独侵染,检出率分别为37.20%、21.38%和5.56%;其余451份样品为2种或3种病毒复合侵染,复合侵染检出率达35.85%,OTaGV+CCV1、TPNRBV+CCV1、TPNRBV+OTaGV、OTaGV+CCV1+TPNRBV 4种类型复合侵染检出率分别为17.49%、0.40%、14.71%、3.26%。在地理分布上,OTaGV在福州、南平、宁德、泉州、漳州、厦门、三明、莆田和龙岩9个地区均有分布,其中漳州OTaGV检出率最高,为96.77%;CCV1在福州、南平、宁德、泉州、漳州、三明、莆田和龙岩8个地区均有分布,其中三明CCV1检出率最高,为66.00%;TPNRBV在福州、南平、宁德、泉州和漳州5个地区均有分布,其中泉州TPNRBV检出率最高,为79.13%;在福建省9个地区中,厦门地区仅检出OTaGV,三明、莆田和龙岩地区检出OTaGV和CCV1,其他5个地区同时检出OTaGV、TPNRBV和CCV1;福州、南平、宁德、泉州、漳州、三明、莆田7个地区检测到病毒复合侵染,其中漳州地区病毒复合侵染检出率最高(85.00%)、宁德地区病毒复合侵染检出率最低(23.03%)。利用测定的CCV1和TPNRBV部分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本研究获得的CCV1分离物(FW)与已报道的福建分离物FJ-SH104(GenBank登录号:ON807095)亲缘关系最近、TPNRBV分离物(FU)与福建分离物QZHA92(GenBank登录号:OQ948454)亲缘关系最近。经优化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技术特异性强,仅OTaGV、TPNRBV和CCV1能扩增出特异性目的片段,而其他病毒及健康茶树样品上均未扩增出特异性目的片段;多重PCR灵敏度最低可以检测到稀释至10-4倍的OTaGV、TPNRBV和10-3倍的CCV1;利用该多重PCR检测技术对茶园中采集的60份病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单一PCR检测结果完全相符。【结论】OTaGV、TPNRBV和CCV1是当前福建茶树上主要病毒种类,其中OTaGV为福建地区首次报道,该病毒可侵染茶树也为首次发现;在检出的3种病毒中,以OTaGV发生分布范围最广,其次为CCV1、TPNRBV;福建地区茶树病毒目前仍以单独侵染为主,但同时存在较多的复合侵染,复合侵染类型包括TPNRBV+CCV1、TPNRBV+OTaGV、CCV1+OTaGV和OTaGV+CCV1+TPNRBV;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茶园茶树上OTaGV、CCV1和TPNRBV3种病毒的快速检测。研究结果可为福建茶树病毒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婷  袁治礼  成巨龙  吴云锋  武占敏  代锦  
【目的】对21份我国生产中大面积推广使用的烟草品种和抗源材料进行烟草蚀纹病毒(TEV)和马铃薯Y病毒(PVY)的抗病性鉴定,为烟草抗病品种的利用与品种合理布局,以及烟草抗病毒病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21份烟草品种为材料,于2009-2011年采用大田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对21分烟草种质资源进行了TEV和PVY的抗病性鉴定。【结果】在供试种质中,对TEV表现抗病的有双抗70、云烟97、中烟103、秦烟96、辽烟17、云烟203、秦烟98、云烟85、G28共9份材料,表现中抗的有中烟90、龙江237、NC89、G80共4份材料,表现中感的有云烟87、RG11、净叶黄共3份材料,表现感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永鹏  杨钰泽  咸文荣  马永强  
【目的】为了解马铃薯主要病毒对青海省部分地区马铃薯生产的危害,明确青海省部分马铃薯产区主要病毒类型及PVY株系类别,对马铃薯病毒病的防治和品种选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DAS-ELISA和RT-PCR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采自青海省大通县和互助县的181份疑似马铃薯病毒病样品进行病毒种类检测和Y病毒株系类型分析。【结果】181份样品中,PVY、PVS、PVM和PLRV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17.68%、19.34%、4.42%和4.42%,其中,PVY单独侵染率最高,达14.92%,其次PVS为12.71%,样品中未检出PVX、PVA和AMV病毒。复合侵染中以2种病毒复合侵染为主,其中PVS+PVM、PVY+PVS和PVS+PLRV发生情况较为常见。DAS-ELISA检测PVY单独侵染结合RT-PCR混检获得20份PVY阳性样品,对其进行马铃薯Y病毒株系血清学检测分析发现,青海省部分地区马铃薯Y病毒株系以PVY~(O+C)血清型为主,其中PVY~(O+C)血清型阳性株系19份,占比为95%,PVY~(N)与PVY~(C)血清型阳性株系各1份,均占比为5%。为进一步明确PVY亚株系,根据血清学检测结果,对获得的19个PVY分离物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PVY病毒核苷酸一致率为97.0% ~100%,氨基酸一致率为95.8% ~ 100%,且未发现重组位点,种群基因较稳定,PVY分离物系统发育分析发现,16个PVY分离物与PVY~(N:O)株系亲缘关系较近,3个PVY分离物PVY~(NTN-NW)株系亲缘关系较近,青海省部分地区马铃薯Y病毒株系类型以PVY~(N:O)、PVY~(NTN-NW)株系为主,与血清学检测结果一致。【结论】青海省部分地区主要马铃薯病毒种类有PVY、PVS、PVM和PLRV,PVY和PVS是青海地区马铃薯病毒的主要流行种类,其中Y病毒株系类型以PVY~(N:O)和PVY~(NTN-NW)株系为主,且同源性很高,PVY的种群基因较稳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莹  夏先全  杨建  蒋文平  刘旭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四川主产烟区的20余种烟草病毒病毒源植物共计338个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许多作物和杂草上都携带有TMV(普通花叶病毒)、CMV(黄瓜花叶病毒)和PVY(马铃薯Y病毒)等烟草病毒,其中尤以蔬菜和杂草的带毒率高。在检测的样品中,病毒检出率较高的有番茄、茄子、黄果茄、莴苣、萝卜、辣椒、蚕豆、马铃薯、菊花、龙葵等,检出率分别为89%、88%、84%、83%、75%、67%、60%、54%、50%、50%。这些植物既是烟草病毒病的携带者和越冬寄主,又是蚜虫的中间寄主,是移栽后大田烟草病毒病的重要毒源。毒源植物及传毒介体是烟草病毒病防治的重要考虑因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克梅  阿孜古丽·木汉买提  葛瑞云  刘学学  李宝义  热甫卡提·雪合拉提  
新疆栽培苜蓿(Medicago sativa)有一种疑似病毒病的病害,种植第2年开始出现植株矮化、枝条细弱、叶片卷缩,种植第4年部分田块发病率达100%。为确定其病原,本研究在乌鲁木齐、昌吉、阿勒泰等地采集了219份发病苜蓿植株,采用菜豆卷叶病毒(BLRV)外壳蛋白基因特异性引物开展RT-PCR检测与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在55份样品均可扩增得到一条长955 kb的特异性片段,检出率为25%,该片段的序列(登录号:MK263743)与已知菜豆卷叶病毒(BLRV)外壳蛋白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5.1%~96.5%,与阿根廷苜蓿菜豆卷叶病毒(登录号:KR261610.1)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6.5%。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确定该病毒为黄症病毒科(Luteoviridae)黄症病毒属(Luteovirus)菜豆卷叶病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