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0)
- 2023(11044)
- 2022(9850)
- 2021(9308)
- 2020(7815)
- 2019(18008)
- 2018(18057)
- 2017(35076)
- 2016(19231)
- 2015(21395)
- 2014(21408)
- 2013(21327)
- 2012(19626)
- 2011(17513)
- 2010(17200)
- 2009(15504)
- 2008(14829)
- 2007(12669)
- 2006(10881)
- 2005(9221)
- 学科
- 济(73703)
- 经济(73622)
- 管理(52070)
- 业(50889)
- 企(41287)
- 企业(41287)
- 方法(35587)
- 数学(30948)
- 数学方法(30607)
- 农(21229)
- 学(18978)
- 财(17879)
- 中国(17800)
- 地方(17633)
- 业经(16145)
- 农业(14469)
- 理论(12212)
- 制(12180)
- 环境(12094)
- 贸(12068)
- 贸易(12063)
- 技术(11987)
- 和(11979)
- 易(11676)
- 务(11585)
- 财务(11526)
- 财务管理(11508)
- 企业财务(10971)
- 划(10158)
- 银(10080)
- 机构
- 大学(266239)
- 学院(265087)
- 管理(107815)
- 济(99626)
- 经济(97317)
- 理学(94490)
- 理学院(93391)
- 管理学(91687)
- 管理学院(91223)
- 研究(88911)
- 中国(63495)
- 科学(59282)
- 京(56331)
- 农(48069)
- 所(45120)
- 业大(44703)
- 财(44131)
- 研究所(41848)
- 中心(40353)
- 江(38062)
- 农业(38013)
- 财经(36060)
- 范(35885)
- 师范(35542)
- 北京(34754)
- 经(32922)
- 院(32527)
- 州(30918)
- 师范大学(28893)
- 经济学(28727)
- 基金
- 项目(192688)
- 科学(150818)
- 基金(139388)
- 研究(137855)
- 家(122657)
- 国家(121656)
- 科学基金(104053)
- 社会(84806)
- 社会科(80226)
- 社会科学(80201)
- 省(77502)
- 基金项目(75736)
- 自然(70322)
- 自然科(68641)
- 自然科学(68622)
- 自然科学基金(67353)
- 划(64315)
- 教育(62486)
- 资助(56959)
- 编号(56109)
- 成果(44328)
- 重点(43070)
- 部(41806)
- 发(40920)
- 创(39892)
- 课题(38239)
- 科研(37307)
- 创新(37230)
- 计划(36142)
- 教育部(35238)
共检索到370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鸿兴 康洪莉 贡国鸿 朱觅辉 郑文勤 吴法清 何定富 李振文 耿栋5
报道了2004年1~4月湖北冬季水鸟调查结果,记录水鸟66种,种群数量59613只,分属8目15科,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级鸟类4种,115只,国家二级7种,2968只。分析了冬季水鸟群落结构、分布和种群变动,并用生物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与生物量3个不同的测度指标对其中12个湖泊的水鸟群落进行了评价,认为沉湖、梁子湖、龙感湖和网湖是较为成熟稳定的群落;并从沉湖东方白鹳(Ciconiaboyciana)、龙感湖白头鹤(Grusmonacha)、洪湖鸭科水鸟近40年的种群动态探讨了湿地水鸟现状,认为种群衰退趋势明显、湿地干扰和威胁严重。对此提出了加强湿地保护区的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合理规划与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学雷 蔡述明 曾艳红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 ,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 ,湿地类型多 ,面积较大 ,河、湖湿地系统是主要的湿地类型。湖北湿地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调节功能 ,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景观。近年来 ,湖北省湿地保护面临人口增长的压力 ,围垦、污染和过度开发等对湿地保护构成了严重威胁 ,湿地环境遭到干扰和破坏。加强湿地科学的研究 ,保护管理好湖北湿地及其生态环境 ,实现湿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是湖北省 2 1世纪环保工作所面临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
湿地 分布 生物多样性 保护 湖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葛继稳 蔡庆华 胡鸿兴 刘建康 曹国斌 朱兆泉 刘胜祥 石道良
1996年5月至2003年7月,使用直接计数法、样方法和专项调查法研究了湖北省湿地水禽资源,包括物种多样性、分布和种群数量。结果表明:湖北省共有水禽131种,隶属于7目19科58属;记录到107种,其中有黄嘴白鹭、小苇(?)、红脚苦恶鸟和长嘴剑(?)4个新记录种。按区系型分,古北界种类占优势,有80种,广布种26种,东洋种25种;按季节型分,冬候鸟为主体,有75种,夏候鸟32种,旅鸟14种,留鸟10种;按生活型分,涉禽占优势,共81种,游禽50种。湖北省水禽种群总数为159.396 9×104只,密度为101.96只/km2;种群数量在1×104只以上的有28种。角(?)(?)等24种未发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衡 何文珊 童春富 陆健健
根据2006年冬季在崇西湿地进行的光滩和草滩插网渔获调查,首次对冬季长江口潮滩鱼类种类组成、多样性及相关环境因子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季崇西湿地潮滩鱼类主要由淡水小型鱼类组成,共23种,隶属7科,20属。光滩和草滩插网的最大优势种皆为油(Hemiculter bleeleri),两种网具的渔获种类组成具一定的相似性。在一个潮周期内,3种多样性指数D、H′和J值波动范围较大,小汛潮时多样性指数比其它潮汛低。白天和晚上潮水的鱼类种类数无显著变化(P>0.5),但在个体数和生物量上白天较晚上潮水高(P<0.5)。水温、潮汐大小对潮滩鱼类丰度影响较大,而与盐度相关较小。此外,天气状况也是影响潮滩鱼类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黔湘 于秀波 李家永
基于1987年、1993年、2000年TM卫星遥感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了涨渡湖流域土地利用数据库,通过提取湿地信息,对该流域湿地资源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并从人文因素方面阐述了湿地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①涨渡湖流域土地利用格局是以湿地为主,其他用地为辅的形式;②1987~2000年涨渡湖流域地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均减少,其中水田减少面积最大;③在1987~2000年14年期间,影响涨渡湖流域湿地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调整、围湖(滩地、沼泽)造塘、城市化等。
关键词:
涨渡湖 遥感 湿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心桐 何彬方 霍彦峰 张宏群 刘惠敏 荀尚培
安徽省升金湖湿地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水鸟越冬栖息地,作为浅水通江湖泊其景观格局存在明显季节性变化,并影响越冬水鸟栖息。基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共9期Landsat和GF6号卫星影像以及升金湖水位和气象数据,探究升金湖水鸟越冬期季节性景观格局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位是影响湿地季节性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越冬前期,升金湖水位低于11 m,湖区草滩、泥滩出露面积较大,最大值分别为51.6和14.4 km~2,为水鸟提供充足的觅食地;越冬中期,随水位升高,水域面积扩大,草滩和泥滩出露面积迅速减少,最小值分别为5.6和8.5 km~2;越冬末期,水位高于13 m,湖区被水域覆盖,草滩和泥滩斑块零碎分布在湖岸边缘,总面积均小于5 km~2。黄湓闸泄水引发的水位变化是导致3月初草滩面积增加的主要因素。景观尺度下,水位与最大斑块指数和蔓延度指数显著正相关(p<0.05),与斑块密度和香农多样性指数显著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表明,气象因素中累计降水量是影响升金湖水位的主要因素(p<0.05),越冬中期和后期,降水通过影响升金湖水位进而影响湿地景观格局。保护区可依据湿地景观格局变化情况结合水鸟习性,合理调控升金湖水位,满足水鸟越冬需求。
关键词:
湿地 越冬水鸟 景观格局 水位 气象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继稳 蔡庆华 胡鸿兴 刘建康 曹国斌 刘胜祥
使用直接计数法和专项调查法于1996年5月~2003年7月对湖北省珍稀濒危保护水禽物种多样性和种群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珍稀濒危保护水禽有45种,隶属于6目9科24属;记录到34种,其中有黄嘴白鹭和小苇鳽2个新记录种。按区系型分,古北界种类占优势,有35种,东洋种8种,广布种2种;按季节型分,冬候鸟为主体,有30种,夏候鸟8种,旅鸟5种,留鸟2种;按生活型分,涉禽23种,游禽22种,种类几乎相等。种群数量为41.1796万只。在45种珍稀水禽中,IUC红皮书水禽23种,8 247 只;中国红皮书水禽 22 种,3 615 只;CITES濒危水禽23种,40.631 6万只;国家重点保...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良 刘红峰
【目的】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保障,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价值。科学评价和测量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目的在于提高洞庭湖南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促进对洞庭湖湿地的保护和修复等系统性科学问题。【方法】运用Hoel和Sterner的经济评价和测算模型,通过分析贴现率和边际价格变化来研究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价值,并综合研究替代弹性、边际效用弹性两者对边际价格和贴现率变化过程的影响及其综合效应,从而揭示出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所蕴含的巨大经济社会价值,并测算出相对准确的价值度。【结果】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曲线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发展趋势,总经济价值为人均21 457.8元;同样,不同参数条件的价值评估结果影响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相关决策,贴现率和边际价格变化有其综合影响,收入边际效用弹性和替代弹性的取值对价值评估结果影响较大,但是不会影响总体发展趋势及相对测算价值。【结论】提高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功能的恢复速率、加强对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对于保持洞庭湖区及湖南省经济较快稳健发展、提高社会福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余钊 马仁翻 刘鸣 诸显超
2004年12月至2005年7月,对浙江省温州市湿地的水鸟资源进行了调查,共发现水鸟116种。结合历史资料,温州市共有湿地水鸟147种,隶属12目25科。区系成分分析可知,古北界105种(占总种数的71.43%),东洋界36种(占总种数的24.49%),广布种6种(占总种数的4.08%);居留类型分冬候鸟76种,夏候鸟24种,留鸟l7种,旅鸟30种;在41种繁殖鸟中,东洋种34种,广布种6种,古北种1种,以东洋界占绝对优势(82.93%);生活型以涉禽为主,游禽次之;受各种法规、协定保护的水鸟达118种之多。表4参13
关键词:
动物学 湿地 水鸟 鸟类区系 温州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冉鸿昌 肖炎农 姜道宏 李国庆
测定了源于湖北省棉区的15个棉黄萎病菌单孢菌株(简称湖北菌株)和2个落叶型棉黄萎病菌菌株T9和V991对4个棉花品种上的致病力。采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RAPD)技术分析了这些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的17个棉黄萎病菌之间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各个棉花品种上,15个湖北菌株中都有致病力与T9或V991的致病力差异不显著的菌株。综合分析表明:菌株T9的致病力最强,6个湖北菌株的致病力相当或强于菌株V991,7个湖北菌株的致病力中等,2个湖北菌株的致病力较弱。4个供试棉花品种中中棉12较耐黄萎病。RAPD分析表明供试的27个随机引物(10碱基)中10个可以从17个菌株的...
关键词:
黄萎病菌 棉花 致病力分化 遗传多样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钟福生 邓学建 颜亨梅 王焰新 彭波涌 彭平波
采用固定样带法和样点法对湖南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群落进行了研究,共纪录到217种,隶属16目46科117属,其中冬候鸟113种、旅鸟1种、留鸟60种、夏候鸟43种,分别占52.07%、0.46%、27.65%、19.82%;古北界种类102种(占47.00%),东洋界种类67种(占30.88%),广布型种类48种(占22.12%);国家Ⅰ级保护种类4种,国家Ⅱ级保护种类29种。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分别为4.886 5和0.594 9。并分析其湿地鸟类的重要性和稀缺性,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
鸟类群落 多样性指数 保护对策 西洞庭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邢晶晶 金胶胶 彭超 张志麒 熊欢欢 张洪茂
为了更好的了解和保护大九湖湿地环境和资源,在2016~2018年间对湿地动物多样性进行了12次野外调查,共记录到脊椎动物26目78科232种,其中鱼类2目2科12种,两栖类2目5科12种,爬行类1目6科14种,鸟类16目52科167种,兽类5目13科27种;其中东洋种有114种,古北种有69种,广布种有37种;以金雕(Aquila chrysaetos)、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和黑熊(Ursus thibetanus)等为代表的国家级、省级保护动物79种。基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分析,多样性表现为鸟类>兽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均匀性表现为爬行类>鸟类>兽类>两栖类>鱼类。结果表明大九湖湿地脊椎动物具有种类较多、多样性较高、国家级保护动物较多但种群密度低、优势种不明显、湿地鸟类较多、东洋界种占优势等特点,是湿地及林灌丛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类群。
关键词:
动物资源保护 生物多样性 脊椎动物 湿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科毅 吴明 邵学新
在2007、2009和2011年的冬季,对杭州湾及钱塘江河口段曹娥江口至甬江口之间潮间带及其附近围垦区大水面的水鸟群落进行了调查,共记录7目14科69种,其中冬候鸟45种,占总数的65.2%;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超过其东亚地理种群数1%标准的水鸟有6种。研究显示:杭州湾及钱塘江河口湿地越冬水鸟分布的重点区域有4个,即杭州湾慈溪段(记录的水鸟达65种,占总数的94.2%)、钱塘江上虞段(38种,占总数的55.1%)、杭州湾镇海段(37种,占总数的53.6%)和钱塘江海宁段(28种,占总数的40.6%)。对主要类群在4个重点区域的分布比较表明,除与杭州湾镇海段的鸻鹬类分布物种数、钱塘江上虞...
关键词:
杭州湾 越冬 水鸟群落 空间分布 围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子潮 左锋 王文明 张之浩 陈永华
【目的】为了更好地研究人工湿地,进一步了解人工湿地的冬季去污效果,更科学的开展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净化工作。【方法】对洋湖人工湿地2019年12月的水质和植物进行采样分析。【结果】1)洋湖人工湿地系统中植物生物量变化为一级人工湿地>二级人工湿地>三级人工湿地;人工湿地中植物茎叶和根部分的氮的比值均大于1,说明植物吸收的氮能较多的向茎叶部分迁移,有利于植物吸附这部分氮。人工湿地中植物茎叶和根部分的磷的比值均小于1,说明植物吸收的磷较多的停留在根部,没有向茎叶转移;2)植物污染物去除量与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量有正相关关系,且一级人工湿地冬季对氮磷去除率最高,随后递减;3)洋湖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净化效果很好,总氮、总磷、COD、硝态氮均呈现下降趋势。溶解氧和pH值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水的标准。总磷、总氮、氨氮和COD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亚硝酸盐氮达到《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硝酸盐氮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电导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结论】1)从植物氮磷积累量来看,可以通过收割人工湿地中植物的茎叶来达到去除氮磷的目的,植物茎叶部氮磷含量越高越有利于通过收割植物去除氮磷,定期收割植物可以部分提高水质净化效果;2)污水处理厂尾水经过洋湖人工湿地后,水质逐渐提升。
关键词:
洋湖 人工湿地 冬季 去污效果 植物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