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2)
2023(8714)
2022(7008)
2021(6312)
2020(5460)
2019(11937)
2018(11849)
2017(22631)
2016(11888)
2015(13058)
2014(12953)
2013(13204)
2012(12220)
2011(10705)
2010(11055)
2009(10681)
2008(10816)
2007(9810)
2006(9055)
2005(8060)
作者
(35104)
(29943)
(29468)
(27782)
(18716)
(14358)
(13072)
(11743)
(11242)
(10636)
(10091)
(10080)
(9471)
(9443)
(9160)
(8790)
(8738)
(8566)
(8501)
(8424)
(7625)
(7236)
(7174)
(7026)
(6803)
(6695)
(6572)
(6568)
(5998)
(5933)
学科
(77554)
(60757)
企业(60757)
(57379)
经济(57300)
管理(47207)
(45136)
农业(30203)
业经(26586)
方法(21788)
(19694)
(15401)
财务(15398)
财务管理(15391)
数学(14739)
数学方法(14683)
技术(14616)
企业财务(14537)
(13118)
(13034)
地方(12433)
中国(12209)
(11424)
(11139)
(10643)
企业经济(10248)
农业经济(10219)
理论(9760)
经营(9754)
技术管理(9501)
机构
学院(182066)
大学(169928)
(80024)
经济(78662)
管理(77834)
理学(66876)
理学院(66300)
管理学(65476)
管理学院(65167)
研究(54254)
(48564)
中国(46314)
农业(36717)
(34776)
(34171)
业大(33107)
科学(32832)
(30839)
财经(27209)
(27196)
中心(27003)
经济管理(24682)
(24543)
研究所(24267)
(23226)
(23197)
农业大学(22607)
经济学(22274)
商学(21078)
商学院(20905)
基金
项目(119274)
科学(95590)
研究(89856)
基金(86596)
(73683)
国家(72799)
科学基金(64971)
社会(59316)
社会科(55773)
社会科学(55755)
(52602)
基金项目(47606)
自然(41352)
自然科(40340)
自然科学(40329)
自然科学基金(39639)
(38604)
教育(38253)
编号(36805)
资助(32873)
(32569)
(28334)
(27983)
(27489)
成果(26486)
(25881)
重点(25800)
创新(25249)
(25007)
课题(24064)
期刊
(102264)
经济(102264)
(53320)
研究(47416)
中国(36602)
农业(36109)
管理(31583)
(28761)
科学(25936)
业经(25816)
学报(23951)
大学(19803)
学学(19482)
技术(18992)
(18546)
(18283)
金融(18283)
农村(13912)
(13912)
问题(13885)
农业经济(13760)
财经(13112)
经济研究(12646)
技术经济(11824)
(11294)
世界(11055)
资源(10811)
经济问题(10333)
(10144)
现代(9774)
共检索到275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明  刘可群  毛飞  
【目的】研究气候和农业气象灾害变化。【方法】根据农业气象学原理和农业气象灾害指标,整合、统计相应的气象要素。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资料进行处理。【结果】与以前的分析结论比较,经过延长10a的资料分析,温度变化结论有所改变。【结论】气温变化呈增加趋势,降水变化呈增多趋势,日照变化呈减少趋势。26种农业气象灾害中,有17种呈减少趋势,有9种呈增加趋势。但并不意味着气候变化对农业有利。所得结论增强了气象部门为"三农"服务的针对性,也为政府和农业部门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学雷  蔡述明  曾艳红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 ,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 ,湿地类型多 ,面积较大 ,河、湖湿地系统是主要的湿地类型。湖北湿地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调节功能 ,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景观。近年来 ,湖北省湿地保护面临人口增长的压力 ,围垦、污染和过度开发等对湿地保护构成了严重威胁 ,湿地环境遭到干扰和破坏。加强湿地科学的研究 ,保护管理好湖北湿地及其生态环境 ,实现湿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是湖北省 2 1世纪环保工作所面临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敏  杨宏青  向玉春  
随着我国灾害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 ,从风险角度分析灾害已成为灾害分析的一种新视角 ,它有助于决策者进行灾害管理和制定减灾策略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优技术政策 ,防患于未然。雨涝灾害是湖北省最严重的气候灾害之一 ,据统计 ,湖北省平均每年受雨涝危害的农田面积为 80 .6 2万hm2 ,成灾面积为 47.0 7万hm2 ,特别是 80年代以来湖北省工农业生产重地江汉平原和鄂东雨涝事件明显增多 ,严重威胁和制约着我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原理 ,在分析湖北省雨涝灾害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及承灾体的抗灾能力的基础上 ,综合评价了湖北省雨涝灾害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鸿兴  康洪莉  贡国鸿  朱觅辉  郑文勤  吴法清  何定富  李振文  耿栋5  
报道了2004年1~4月湖北冬季水鸟调查结果,记录水鸟66种,种群数量59613只,分属8目15科,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级鸟类4种,115只,国家二级7种,2968只。分析了冬季水鸟群落结构、分布和种群变动,并用生物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与生物量3个不同的测度指标对其中12个湖泊的水鸟群落进行了评价,认为沉湖、梁子湖、龙感湖和网湖是较为成熟稳定的群落;并从沉湖东方白鹳(Ciconiaboyciana)、龙感湖白头鹤(Grusmonacha)、洪湖鸭科水鸟近40年的种群动态探讨了湿地水鸟现状,认为种群衰退趋势明显、湿地干扰和威胁严重。对此提出了加强湿地保护区的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合理规划与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葛继稳  蔡庆华  胡鸿兴  刘建康  曹国斌  朱兆泉  刘胜祥  石道良  
1996年5月至2003年7月,使用直接计数法、样方法和专项调查法研究了湖北省湿地水禽资源,包括物种多样性、分布和种群数量。结果表明:湖北省共有水禽131种,隶属于7目19科58属;记录到107种,其中有黄嘴白鹭、小苇(?)、红脚苦恶鸟和长嘴剑(?)4个新记录种。按区系型分,古北界种类占优势,有80种,广布种26种,东洋种25种;按季节型分,冬候鸟为主体,有75种,夏候鸟32种,旅鸟14种,留鸟10种;按生活型分,涉禽占优势,共81种,游禽50种。湖北省水禽种群总数为159.396 9×104只,密度为101.96只/km2;种群数量在1×104只以上的有28种。角(?)(?)等24种未发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建武  
湖北省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省份之一 ,其中旱涝灾害尤为严重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首先研究了湖北省旱涝灾害的基本特征 ,认为按出现时段 ,洪涝可分为梅涝、盛夏涝、春涝和秋涝 ,干旱可分为伏秋干旱、春夏干旱、秋季干旱和冬季干旱 ,因而具有季节性 ;认为按灾害严重程度 ,干旱可分为鄂东北干旱严重区、鄂东中部伏秋旱严重区、鄂西北春夏旱严重区和鄂西南干旱不严重区 ,洪涝可分为鄂东中部和江汉平原梅涝区、鄂东北和鄂东南春梅涝严重区、鄂西南夏秋涝区和鄂西北和三峡河谷少涝区 ,因而具有区域性 ;此外 ,还具有延续性、阶段性、周期性和连发性等特征。分析了湖北省旱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因素 ,认为旱涝灾害是在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萍  
结合湖北省各县、市气象部门直接上报武汉中心气象台的气象灾害数据及省民政厅获得的灾害数据,对全省各地区2004~2009年强对流天气造成的灾害分布特征和人员死亡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强对流天气灾害导致人员死亡率为0.328人/次,其中雷击导致死亡人数比例最大,占强对流天气致死总人数的71.4%。全省发生强对流天气灾害跟季节有关,表现为时间上非均匀性,6~8月是强对流天气灾害高发期;而空间特征表现为条带状分布,鄂西巴东-兴山-保康及宜昌、江汉平原西部荆州-荆门、鄂东武汉-黄陂及阳新等地区为强对流天气灾害高发区,其成因与大气的引导气流、气旋式环流、中尺度辐合线及地形等因子有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静  侯双双  姜会飞  霍治国  潘学标  毛飞  肖静  廖树华  卢志光  
为准确和定量的评估洪涝灾害对棉花造成的风险,减少洪涝灾害对湖北省棉花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损失,以湖北省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近30年的气象资料和生育期资料,对湖北省洪涝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洪涝指数与降水距平百分率和降水标准化序列相关性显著。洪涝指数的计算过程涉及多个参数,运算过程复杂,而降水距平百分率和降水标准化计算相对容易,且数据容易获得,所以定义降水距平百分率或降水标准化作为划分洪涝致灾的指标。以此指标将洪涝导致减产的风险数值化,得到因洪涝导致减产的风险值分别为:襄樊10.5%,麻城16.1%,荆州4.2%。麻城棉花风险值最大,需要做好洪涝的防范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汤景明  宋丛文  戴均华  刘恒贵  郑孝严  
2008年2—3月,采用典型取样法,设置20m×20m的方形样地,对湖北省受灾较重的鄂东南和鄂西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冰雪灾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鄂西南林木的受害率、受害级和受害指数分别比鄂东南高2.0%、12.0%和12.1%。2)鄂东南常绿树种受害率、受害级和受害指数分别比落叶树种高177.0%、260.0%、117.2%,而鄂西南常绿树种比落叶树种分别低23.4%、33.0%、33.0%。3)针叶树种的受害率、受害级和受害指数分别比阔叶树种高14.7%、46.7%、48.2%。4)引进树种的受害率、受害级和受害指数分别比乡土树种高54.4%、95.5%、92.6%。5)林分结构对林木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黔湘  于秀波  李家永  
基于1987年、1993年、2000年TM卫星遥感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了涨渡湖流域土地利用数据库,通过提取湿地信息,对该流域湿地资源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并从人文因素方面阐述了湿地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①涨渡湖流域土地利用格局是以湿地为主,其他用地为辅的形式;②1987~2000年涨渡湖流域地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均减少,其中水田减少面积最大;③在1987~2000年14年期间,影响涨渡湖流域湿地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调整、围湖(滩地、沼泽)造塘、城市化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江  陆红生  
分析了洪涝胁迫下灾区农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并以湖北嘉鱼县为例 ,提出了洪涝胁迫与可持续发展导向双重制约下的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对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可群  陈正洪  周金莲  刘敏  
利用湖北省71个气象台站1960-2007年地面观测资料以及旱涝受灾面积、成灾面积资料,在当地常用旱涝指标的基础上,提出全省性的旱涝指数,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湖北省旱涝气象灾害变化特征以及旱涝受灾面积、受灾率、成灾率与旱涝气象灾害指数、水稻种植百分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8月是湖北省的主汛期,85%以上中涝、90%以上的大涝均发生在这一时期;干旱每月都有可能出现,但4-9月干旱对湖北省农业的影响最大;湖北省旱涝气象灾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近50年大涝出现的频率为3年一遇,大旱为4年一遇,旱涝指数随年际的变化加强或减弱的趋势并不明显。洪涝受灾面积、受灾率、成灾率以及干旱成灾率加重趋势较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樊帆  张明如  
化肥与自然灾害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文章计算了湖北省有效粮食单产量与有效单位化肥施用量,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与空间状态模型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单位化肥施用量每增长1%,有效粮食单产量将增长0.2%左右。预测了轻微与较重自然灾害情况下2015—2030年湖北省粮食的总产量与因自然灾害而导致的粮食减产量,预测了化肥施用量零增长与每年3.98%速率增长情况下的粮食生产化肥施用量与流失的化肥施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樊帆  张明如  
化肥与自然灾害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文章计算了湖北省有效粮食单产量与有效单位化肥施用量,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与空间状态模型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单位化肥施用量每增长1%,有效粮食单产量将增长0.2%左右。预测了轻微与较重自然灾害情况下2015—2030年湖北省粮食的总产量与因自然灾害而导致的粮食减产量,预测了化肥施用量零增长与每年3.98%速率增长情况下的粮食生产化肥施用量与流失的化肥施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