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73)
2023(6349)
2022(5656)
2021(5092)
2020(4564)
2019(10576)
2018(10469)
2017(20428)
2016(11270)
2015(13032)
2014(13452)
2013(13578)
2012(12947)
2011(11805)
2010(11871)
2009(10994)
2008(11123)
2007(10372)
2006(8866)
2005(7919)
作者
(35974)
(30487)
(30163)
(29133)
(19122)
(14654)
(13791)
(11950)
(11305)
(10914)
(10386)
(10155)
(9719)
(9663)
(9581)
(9580)
(9487)
(8976)
(8850)
(8762)
(7708)
(7596)
(7575)
(6934)
(6918)
(6872)
(6844)
(6785)
(6311)
(6187)
学科
(52040)
经济(51996)
(34598)
管理(32925)
方法(27131)
(27017)
企业(27017)
数学(24443)
数学方法(24267)
(14849)
技术(13397)
(12097)
中国(12003)
(11741)
地方(10356)
农业(10144)
(10005)
贸易(10004)
(9717)
业经(9544)
(8260)
(8038)
环境(7467)
(7370)
财务(7341)
财务管理(7320)
技术管理(7130)
理论(6911)
企业财务(6899)
(6836)
机构
大学(174599)
学院(173460)
(72822)
经济(71329)
管理(65946)
研究(59625)
理学(56756)
理学院(56115)
管理学(55087)
管理学院(54764)
中国(43996)
科学(38734)
(36875)
(35071)
(32005)
(31121)
业大(29577)
研究所(29350)
农业(28297)
中心(28063)
(26653)
财经(24997)
经济学(23120)
北京(23088)
(22662)
(22387)
师范(22127)
经济学院(21273)
(20680)
(20657)
基金
项目(115356)
科学(89222)
基金(82389)
研究(81981)
(72728)
国家(72147)
科学基金(60374)
社会(50876)
社会科(48252)
社会科学(48232)
(46510)
基金项目(44028)
自然(39312)
(38522)
自然科(38368)
自然科学(38355)
教育(37701)
自然科学基金(37686)
资助(34205)
编号(33366)
成果(26740)
重点(26393)
(25928)
(25413)
(24318)
创新(22913)
课题(22862)
科研(22526)
计划(22231)
教育部(21595)
期刊
(75937)
经济(75937)
研究(46677)
中国(32505)
学报(31508)
(30859)
科学(26851)
(24784)
大学(22974)
学学(21441)
农业(21287)
管理(21174)
技术(18126)
教育(15890)
(13130)
金融(13130)
财经(12380)
经济研究(12335)
业经(11970)
(11860)
技术经济(11464)
(10623)
图书(10587)
问题(10407)
科技(9542)
统计(9426)
(9207)
(8813)
理论(8723)
(8600)
共检索到252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成维  祁春节  
本文论述了油料作物技术进步的内涵 ,利用Cobb -Douglas生产函数推导建立油料作物技术进步贡献率测定的数学模型 ,对湖北省 1 990—2 0 0 1年间油料作物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测定与分析 ,结果表明这 1 2年间技术进步对湖北省油料作物的贡献份额为 3 5%左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莹  
本文在经济增长因素研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索洛余值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测算,选取1978—2006年宏观经济基础数据作为实证样本,对计算过程涉及的经济指标和参数尤其是资本存量进行了详尽的讨论,通过对经济增长三大重要因素的分解分析,证实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从而为经济长期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调整和路径选择提出可供借鉴的方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敬前  
对技术进步贡献率精度的分析黄敬前福州大学软科学研究所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R·索洛发表了著名的经典性文章“技术进步与总生产函数”,历史上首先给出了测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规范方法,即通常所说的“余值法”。自此,关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国民  
本文运用C-D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测算和分析技术进步对湖北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1991-2004年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60.54%,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2.18%,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7.28%;"八五"、"九五"、"十五"的前4年技术进步对湖北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表明技术进步对湖北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炎涛  李伟  
一、测算方法与步骤本文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假设条件下,运用广义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计算资本和劳动对产出的弹性,然后采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计算出年平均技术进步增长率,继而测算出湖北省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弹性系数α和β的确定——广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郝亚钢  童丽珍  郑慧佳  
一、问题的提出21世纪以来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技术与信息为基础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取决于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与产业资金的数量,也不取决于普通劳动力的数量,而是该国的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以及人才的创造力,因此,知识经济是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而教育又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因此研究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洪  刘晓洁  李云  
文章改进传统索罗余值法中资本和劳动弹性系数的确定方式,采用势分析的方法对要素弹性系数进行调整,通过索罗增长速度方程测算了湖北省2000—2016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及资本、劳动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从2000—2016年期间,湖北省科技进步贡献率呈现波动式上升特点,总体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和再上升三个阶段,科技进步贡献率绝对值增长近20个百分点。近些年科技进步贡献率变化较平稳,存在较小增幅;(2)湖北省的资本贡献率较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3)2000—2016年湖北省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为逐年递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冯凯  李忠富  关柯  
1.我国住宅产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根据研究,住宅产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模型为: 住宅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a/y=1-(αk+βl)/y (1)式中:y为住宅产业产出量的增长速度;α为住宅产业技术进步速度;k为住宅产业资金投入量的增长速度;l为住宅产业劳动投入量的增长速度;α、β为模型参数,即住宅产业资金投入产出弹性和劳动投入产出弹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虎兆  栾明  
利用天津市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估算了天津市服务业的资本存量;以此为基础,应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对C-D生产函数进行回归分析,测算并分析了天津市服务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得出如下结论:天津市服务业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仍然较低,服务业发展处于资本驱动阶段。最后提出促进服务业的健康协调发展、提高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国华  
Cobb-Dauglas生产函数是西方经济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生产函数,其参数的不同形态对应规模收益的三种不同类型。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理论界特别推崇考虑其中规模收益不变类型,而对其它两种类型则基本不予采用(实际上等于是将其否定),从而导致了应用中许多不合理结论的出现。本文对此作出了理论上的一些探讨并辅以江西省建国以来48年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C-D生产函数形式为佐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彦  陈全明  
笔者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采用湖北省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湖北省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实证,并与全国比较后发现,湖北省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原因主要是湖北教育发展缓慢,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开智  赵芝俊  张社梅  
回顾了包括参数方法与非参数方法在内的各种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评价,介绍了与此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测算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瑛  陈秀山  刘凤良  
本文在分析索洛余值法缺陷的基础上,以新增长理论为理论背景,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将产业结构变动、资本空间集聚、人力资本积累等因素引入技术进步贡献率的计量模型,使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更接近真实的技术进步情况;进而利用新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计量方法重新测算了1987—2003年间中国的技术进步状况,发现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已开始出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