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06)
2023(9392)
2022(7314)
2021(6687)
2020(5643)
2019(12179)
2018(12210)
2017(23392)
2016(13102)
2015(14494)
2014(14634)
2013(14242)
2012(13317)
2011(11812)
2010(11711)
2009(10599)
2008(10555)
2007(9463)
2006(8460)
2005(7871)
作者
(41945)
(34843)
(34498)
(33249)
(22589)
(17101)
(15692)
(13753)
(13466)
(12844)
(12338)
(11993)
(11622)
(11525)
(11246)
(10884)
(10430)
(10406)
(10331)
(10155)
(8986)
(8870)
(8713)
(8226)
(8016)
(7910)
(7799)
(7773)
(7471)
(7188)
学科
(50597)
经济(50536)
(31855)
管理(31338)
(23321)
企业(23321)
方法(18858)
(17598)
数学(16373)
数学方法(16145)
中国(16036)
地方(14810)
(13836)
(13052)
业经(12682)
(12178)
农业(12074)
(10578)
银行(10536)
(10425)
金融(10421)
(10161)
(9329)
(7693)
贸易(7687)
(7577)
(7427)
技术(7421)
环境(7359)
体制(7282)
机构
大学(182335)
学院(181795)
研究(72451)
(69092)
经济(67398)
管理(61262)
中国(53504)
理学(52217)
理学院(51463)
管理学(50088)
管理学院(49789)
科学(49464)
(46917)
(40042)
(39977)
农业(37766)
研究所(36813)
业大(35380)
中心(32927)
(32427)
(31420)
(28893)
(25822)
财经(25056)
(24379)
农业大学(24109)
北京(23991)
师范(23960)
(23875)
科学院(23056)
基金
项目(128368)
科学(98707)
基金(91759)
研究(85257)
(84713)
国家(84037)
科学基金(69160)
(54399)
社会(52991)
社会科(50064)
社会科学(50046)
基金项目(48356)
自然(47544)
自然科(46474)
自然科学(46449)
自然科学基金(45616)
(44523)
教育(38500)
资助(37394)
编号(32263)
重点(30620)
(28800)
计划(27456)
(27085)
成果(26109)
(26059)
科研(25109)
科技(24870)
创新(24618)
课题(24588)
期刊
(79444)
经济(79444)
研究(51758)
(44616)
中国(43441)
学报(42753)
科学(34517)
大学(30853)
农业(30731)
学学(29547)
(24618)
管理(23469)
(20116)
金融(20116)
教育(18632)
(16620)
技术(14200)
业大(13131)
业经(12906)
经济研究(12518)
财经(12500)
(11790)
农业大学(11302)
(10770)
问题(10601)
资源(9622)
科技(9521)
林业(8365)
中国农业(8034)
现代(7804)
共检索到282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亮  陈其志  张舒  杨小林  常向前  
选择常规农药品种三唑磷、阿维菌素,对湖北省4个稻区的二化螟和三化螟虫于2005年至2007年连续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监测地区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对三唑磷及阿维菌素均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但抗药性水平和发展速度各地区之间有差异。这可能与各地栽培制度、用药水平等因素有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扬  王保菊  韩平  韩召军  
通过比较分析,筛选出较好的初孵幼虫人工饲料药膜法,并用该法对7个地区的二化螟进行了抗药性监测,研究结果在验证初孵幼虫人工饲料药膜法的同时,为田间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采用4龄幼虫点滴法和初孵幼虫人工饲料药膜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龄幼虫点滴法测定仅发现不同药剂对南昌种群的毒力略低于敏感品系(RR 1.3~2.1倍);但用人工饲料药膜法检测发现,南昌种群对三唑磷(54.2倍)和丙溴磷(63.9倍)已经产生了高水平抗性,对杀虫单(13.4倍)表现为中等抗性,对氯虫苯甲酰胺(5.3倍)和毒死蜱(3.6倍)仅为敏感性下降。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二化螟对杀虫单、丙溴磷和三唑磷的抗性较为普遍。对于杀虫单的抗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长琨  李秀峰  韩召军  李国清  王荫长  
选用安徽太湖县二化螟 (ChilosuppressalisWalker)自然种群 ,用 6种药剂对 6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 ,并与国内外已知敏感品系的LD50 值比较 ,在证实了该种群具有较高的敏感水平后 ,经室内纯化和连续饲养近 2 0代 ,育成相对敏感品系(TH S)。为提高试验准确性 ,简化操作 ,使用 4龄幼虫进行抗药性研究。用于测试的 4龄幼虫形态特征为头宽 (0 86±0 0 4)mm ,体重 (8 5± 1 5 )mg ,前胸与头宽之比 1 19± 0 0 4,体长 (10 0± 0 8)mm。在详细观察 4龄幼虫发育历期和形态特征后 ,选用该龄幼虫 ,建立了包括沙蚕毒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文明  胡君  何月平  刘叙杆  周威君  沈晋良  王彦华  
【目的】2007年测定江苏、浙江地区二化螟对杀虫单、三唑磷、氟虫腈、阿维菌素及拟除虫菊酯类等9种杀虫剂的抗性,以及6类20种杀虫剂对东海二化螟的毒力,为指导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4龄幼虫点滴法测定。【结果】(1)瑞安、苍南、高淳种群对杀虫单具有极高水平抗性(164.8~248.1倍),连云港和东海种群具有中等水平抗性(18.1和25.1倍)。(2)5个种群对三唑磷的敏感性变化很大,其中瑞安、苍南、高淳种群为极高水平抗性(204.8~1395.2倍),连云港和东海种群未检测到明显的抗性(1.8和3.1倍)。(3)瑞安、苍南种群对氟虫腈为中等水平抗性(12.3和26.8倍),其它3个种群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峰  韩召军  陈长琨  李国清  王荫长  
以安徽太湖县敏感地区二化螟 (ChilosuppressalisWalker)自然种群为敏感种群 ,根据用药水平差异 ,有代表性地选用浙江、江苏和安徽 3地区田间种群 ,监测了二化螟对杀虫单等 4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 :(1)浙江慈溪二化螟 3龄幼虫对杀虫单已产生高水平抗性 (RR =5 4 6 ) ,对杀螟松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 (RR =13 9) ,对敌敌畏和氰戊菊酯仍较敏感 ;(2 )安徽安庆二化螟 3龄幼虫对杀虫单处于中抗水平 (RR =10 8) ,对杀螟松、敌敌畏和氰戊菊酯仍较敏感 ;(3)江苏兴化二化螟 3龄幼虫与安庆相似 ,对杀虫单中抗 (RR =12 6 ) ,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其志  
通过对三化螟生物学特性及发生特点的试验和观察,并结合湖北省三化螟实际发生和为害情况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三化螟种群数量变动和为害程度主要受到年度间的气候、栽培制度、品种、越冬作物、防治水平等因子的综合影响。因子间(在生物学上)相协调时,可造成三化螟大发生和严重为害;因子间不相协调时,则维持在一般水平或轻度发生;当因子间作用特别突出时,就会成为当年三化螟种群数量上升或下降的主导因子。掌握这些主要因子年度间的变化,对做好三化螟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世玉  汤雨洁  任淼淼  胡波  苏建亚  
[目的]为了对稻纵卷叶螟的抗药性进行系统性监测,建立了稻纵卷叶螟对常用药剂的毒力敏感基线,在此基础上测定分析了江苏省2015年稻纵卷叶螟的抗药性水平。[方法]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了2010至2013年间稻纵卷叶螟初孵幼虫对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茚虫威、阿维菌素以及多杀菌素的敏感性,据此建立了稻纵卷叶螟对这5种杀虫剂的毒力敏感基线,在此基础上,2015年对采自江苏武进、盐城以及江浦稻田的稻纵卷叶螟抗药性水平进行了监测。[结果]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茚虫威、阿维菌素和多杀菌素敏感基线的LC50值分别为1.017、1.147、0.018、0.014和0.019 mg·L-1,监测数据表明江苏武进、盐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龙丽萍  邓业成  林明珍  卢植新  
1993~1995年用点滴法对褐飞虱的抗药性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久效磷、西维因和甲胺磷分别对南宁、玉林和永福褐飞虱种群的触杀毒力最强,马拉硫磷的触杀毒力最弱。在测试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将所测得的LD50与相对敏感毒力基线的数据进行比较,广西褐飞虱种群村六六六仍然敏感,对甲胺磷的敏感性下降,对马拉硫磷和久效磷的抗性指数为10.8~23.6,对氨基甲酸酯类为4.1~12.8,对澳氰菊酯为0.93~10.4。与1992年相比,南宁褐飞虱种群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明显提高,抗性指数由3.56~6.21提高到4.1~12.8。广西不同褐飞虱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只有很小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钧  付文曦  韩召军  
[目的]监测不同地区大螟田间种群对常用7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通过不同年份的对比,了解大螟抗药性的发展趋势和地区差异,并验证前期报道的相应敏感基线资料,为抗药性监测和田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采集不同地区的大螟高龄幼虫,室内隔离饲养繁殖一代,采用初孵幼虫人工饲料药膜法进行杀虫剂毒力测定,并与历年测定的相关资料对比,评估确定相对敏感基线。[结果]2014年监测江西贵溪、浙江温岭和江苏南京的大螟,发现不同地区种群对阿维菌素(LC50值为0.065 0~0.209 4 mg·L-1)、氯虫苯甲酰胺(0.262 6~0.569 2)、氟苯虫酰胺(0.478 8~1.241 7)、稻丰散(3.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婕  席亚东  李洪浩  王晓黎  彭化贤  
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测定了从四川省12个市26个区(县/地级市)采回并分离得到的206个稻纹枯病菌菌株对井冈霉素的抗药性。结果表明,EC50值与年份呈显著正相关,即所测四川地区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值呈逐年上升趋势,病原菌菌株对井冈霉素已产生抗药性,其抗性频率主要分布在5≤Rf<40区间内,属于低抗到中抗水平。根据多年监测结果,指出了四川省内成都市、眉山市、资阳市等为抗性风险较高的地区,建议加强抗药性监测工作并扩大监测范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东  吴敏  韩召军  
采用Potter喷雾塔法和饲料涂药法分别测定了9种常用杀虫剂对二化螟4龄幼虫和初孵幼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两种生测方法测定的9种药剂对二化螟的室内毒力顺序基本一致,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毒力最高,氟铃脲、醚菊酯、毒死蜱和稻丰散次之,杀虫单、三唑磷和丙溴磷相对较差。以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和毒死蜱为代表,采用不同剂量喷雾处理稻苗,分期接种蚁螟进行持效性观察发现,喷施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 000倍液,可以维持在14 d内接种蚁螟无侵入危害,而用高剂量1∶1 000倍液处理稻苗后,28 d内接种二化螟的死亡率仍达到100%,不能侵入危害;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1∶1 000倍液仅在7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龙丽萍  蔡健和  唐文伟  覃建林  
从1997年下半年起,广西开始使用定虫隆防治小菜蛾。不同年份田间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2000年以前,小菜蛾对定虫隆仍敏感;2001~2002年小菜蛾对定虫隆的抗性指数为8.76~9.75,属低水平抗性;2003~2004年小菜蛾对定虫隆的抗性指数为20.41~21.25,已达到中抗水平;2002~2003年广西田间不同小菜蛾种群对定虫隆的抗性指数在11.43~28.14之间,达到中等水平抗性。在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为:2000年以前,5%抑太保乳油1 000~2 000倍液,药后7 d对小菜蛾的防效均在90%以上,2001年只有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200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进添  凌远方  冯夏  宾淑英  
采用3龄浸叶法在1996~1997年对广东省不同的用药水平地区植株上美洲斑潜蝇种群对毒死蜱、功夫、杀虫单及害极灭敏感性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以英德九龙地区作物上美洲斑潜蝇种群对药剂毒死蜱、功夫、杀虫单及害极灭最敏感,而惠州福田地区植株上美洲斑潜蝇种群对上述药剂相对较耐药。2年来不同地区的美洲斑潜蝇种群对害极灭、毒死蜱、杀虫单、功夫的敏感性变化不大,1997年10月惠州福田地区种群对上述药剂的抗性指数分别为1.08、1.55、1.63和5。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功夫在惠州福田地区处于低抗水平。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宇  胡奇勇  李本金  张小俊  李玥仁  
本文以转CpTI基因(单基因)的水稻明恢86(MH86CpTI)为对象,以明恢86(MH86)为对照,通过室内汰选等一系列试验,研究二化螟对MH86CpTI的抗性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经过17代汰选的二化螟对MH86CpTI表现出一定的抗性特征,表现在喂食MH86CpTI稻秆的二化螟2龄幼虫校正死亡率由F0的(89.27±5.63)%到F16只有(58.34±9.0)%;对二化螟生长发育如幼虫体重、体长、蛹期、孵化率等指标的影响也逐代减小.表明经汰选后的二化螟对MH86CpTI的适合性逐代增强,进入早期抗性阶段.可预测出二化螟对转基因水稻存在一定的抗性风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雪燕  何婕  叶翠玉  薛熠  
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 :云南通海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已增至 4 6 .1倍 ,昆明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有所下降。对敌敌畏 ,各地种群仍有较高的敏感性 ,抗性不明显 ;对氯氰菊酯、灭多威则产生了数百倍的高度抗性。室内生测表明田间抗性小菜蛾对锐劲特、除尽和菜喜高度敏感。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阿维菌素对小菜蛾仍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