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70)
- 2023(8081)
- 2022(6708)
- 2021(5954)
- 2020(4752)
- 2019(10807)
- 2018(10523)
- 2017(20124)
- 2016(10752)
- 2015(11999)
- 2014(12004)
- 2013(12264)
- 2012(12019)
- 2011(10991)
- 2010(11186)
- 2009(10162)
- 2008(9935)
- 2007(8920)
- 2006(8274)
- 2005(7685)
- 学科
- 济(59850)
- 经济(59813)
- 业(28711)
- 管理(25062)
- 地方(24019)
- 农(20069)
- 企(18915)
- 企业(18915)
- 中国(18488)
- 方法(16654)
- 业经(15882)
- 农业(14045)
- 数学(13996)
- 数学方法(13927)
- 地方经济(13393)
- 产业(11514)
- 发(11112)
- 环境(10149)
- 学(9838)
- 贸(9634)
- 贸易(9620)
- 技术(9587)
- 融(9206)
- 金融(9206)
- 易(9185)
- 制(8887)
- 银(8668)
- 银行(8653)
- 行(8544)
- 发展(8144)
- 机构
- 学院(159051)
- 大学(153533)
- 济(72272)
- 经济(70847)
- 研究(62640)
- 管理(58832)
- 理学(49359)
- 理学院(48724)
- 管理学(48054)
- 管理学院(47767)
- 中国(46949)
- 科学(38043)
- 京(33947)
- 所(32457)
- 农(32326)
- 研究所(29360)
- 财(29153)
- 中心(28056)
- 江(27421)
- 农业(25035)
- 业大(24921)
- 范(23247)
- 师范(23031)
- 省(22929)
- 院(22554)
- 财经(22094)
- 经济学(21806)
- 州(21501)
- 北京(21471)
- 科学院(20032)
- 基金
- 项目(103733)
- 科学(82012)
- 研究(78423)
- 基金(71988)
- 家(62511)
- 国家(61909)
- 科学基金(52632)
- 社会(50503)
- 社会科(48015)
- 社会科学(48006)
- 省(46017)
- 基金项目(38247)
- 划(35455)
- 教育(33517)
- 编号(31831)
- 自然(31431)
- 发(31198)
- 自然科(30619)
- 自然科学(30612)
- 自然科学基金(30038)
- 资助(28559)
- 发展(25785)
- 展(25345)
- 成果(24582)
- 重点(24090)
- 课题(23563)
- 创(22242)
- 部(21713)
- 创新(20849)
- 国家社会(20489)
共检索到260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诗波 李崇光
湖北省是中国淡水产品生产大省,淡水产业对湖北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2004年湖北省淡水产业的发展概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与全国各主要省份,特别是内陆的安徽、江西、湖南和重庆,沿海的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等省份的淡水产业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湖北省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因素;最后依据产业指向性原理和关联分析理论等进行了产业发展论证,提出了培育和壮大湖北淡水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湖北省 淡水产业 水产品加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懿慧 贺立源
使用GIS技术,以分县(市,区)为基本单位研究湖北省近年水稻生产状况。综合气象资料、地形数据、水稻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适应性气候指标,划分出湖北省水稻适宜性种植区域;根据各县(市、区)区域水稻实际生产数据,分早、中、晚稻划定出水稻生产的高、中和低产区域;测算湖北省水稻光温生产潜力为17 000~22 000kg/hm2,光温生产潜力可利用度为33.06%~78.30%。按照农业气候资源的相似性和农业气候利用一致性原则研究表明:湖北省水稻综合生产潜力为317.42万t。该研究结果和建立的数据库为更好地指导和规划湖北省水稻种植、生产和实施系列高产科技工程项目提供了依据和参考。该研究方法,能够扩展用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诗波 李崇光
湖北省是我国淡水产品生产大省,淡水产业对湖北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湖北省与全国各主要省份之间的淡水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剖析了湖北省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差距,并依据产业指向性原理和关联分析理论等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了发展和壮大湖北淡水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湖北省 淡水产品 比较分析 水产品加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颖 洪道远
研究水稻生产潜力对确保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文章将影响水稻的生产潜力的因素分为要素投入与技术效率两部分,通过湖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了水稻生产的技术变迁及其方式,投入要素(尤其是劳动要素)的使用情况,技术效率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并强化了各相应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首先,农户生产水稻的平均技术效率很可能在75.90%~79.00%之间,技术效率在所分析的年份无显著变化,且存在负效应的希克斯中性的技术变迁,使水稻产出每年下降2.14%;其次,在农户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中,土地与农资的产出弹性均较大且为正,但劳动的产出弹性为非正;最后,在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中,水稻之外的家庭经营收入比例影响为负,而其他作物面积比例与户主受教育年限的影响为正,政府补贴等无显著影响。因此,进一步挖掘水稻生产潜力需大力推广机械化与规模化种植,并提高补贴类政策的精准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袁红
[目的]生态功能区划是区域自然资源开发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及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对休闲农业发展潜力进行评价,以期为区域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鉴于影响区域休闲农业发展潜力的因素较多,且某些因子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文章通过构建湖北省休闲农业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价法对其进行定量研究分析。[结果]基于生态功能区划的湖北省休闲农业区域发展潜力评价体系综合得分68. 82,处于中等发展水平,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模糊评价向量中隶属度最大值为0. 298,发展潜力较大,其中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的模糊评价向量隶属度最大值分别为0. 384、0. 286和0. 442,发展潜力较大,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的模糊评价向量隶属度最大值分别为0. 259和0. 315,发展潜力一般。[结论]湖北省基于生态功能区划发展休闲农业应加强生态环境、休闲农业等方面的工作。研究结果对湖北省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也为区域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鹏 黄良港
湖北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状况对全国粮食安全格局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粮食安全视角,分析了湖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及潜力,并就如何提升湖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表明:通过实施五大工程、着力打造粮食核心产区以及重点提升六个能力能有效的提升湖北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湖北省的粮食在10年内增产500万t。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湖北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潜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付畅 吴方卫
论文测算了我国能源作物和农林废弃物等原料的燃料乙醇转化潜力,发现2015—2030年我国燃料乙醇的理论生产能力将从6 364×104t增长到1.18×108t,可行的产量水平将在1 387.9×104t以上。如果能实现这一产量,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石油供求矛盾。今后提高燃料乙醇生产能力的可行策略主要有以下方面:加强边际土地资源评估和开发,促进能源作物的规模化利用,通过利益引导加强秸秆能源化利用,延长林木采伐加工产业链,在农村地区发展沼气等新型能源替代薪柴。
关键词:
燃料乙醇 生产潜力 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余海
到2030年,作为中部农业大省的湖北省预计减少耕地70万公顷,而全省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约42万公顷,其类型结构及其分布不够均衡,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湖北如此,其实全国耕地后备资源形势也类似。不宽裕的家底,促使我们思考应对之策,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改变管地用地方式,以求真正做到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双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璐 李夏菲 于书霞 刘微 胡荣桂
畜禽粪便是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合理的粪便管理方式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减少畜牧业环境污染。本文以湖北省为案例,通过对不同生猪养殖规模的调研,确定各自适宜的粪便处理模式。以IPCC(2006)中计算畜禽粪便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为基础,分析生猪粪便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的现状和优化值,预测由粪便管理模式改进所带来的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在2012年的养殖规模和养殖模式不变的情况下,粪便管理优化后CH4排放因子仅为现状值的29.12%,N2O排放因子比现状减少34.13%,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可以达到468.31万t CO2-eq。不同养殖规模减排重点各有侧重,农户散养应以控制CH4排放为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娇 刘婕 张妮娅 孙铝辉 胡荣桂 齐德生
根据湖北省2007-2014年畜禽饲养量,按照《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要求,评估了湖北省2007-2014年畜禽养殖过程中的温室气体(GHG)排放潜力,并比较了2010年湖北省各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潜力以及各畜禽肠道甲烷(CH_4)、粪便CH_4、粪便氧化亚氮(N_2O)的排放状况。结果表明:(1)2007-2014年湖北省温室气体排放潜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4年达1 535.01万t CO2-eq,增幅11.50%;(2)2010年湖北省襄阳、孝感、黄冈和恩施的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潜力最大,
关键词:
湖北省 畜牧业 温室气体 评估 减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国华 刘传江 涂海丽
低碳绿色发展是湖北省"十三五规划"重要发展目标,而科学合理测算碳排放清单是实行节能减排的前提。文章运用清单法与情景法测算了湖北省碳排放清单及未来碳减排潜力。测算结果表明:湖北省碳排放量从1995年的4656.24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12207.47万吨,年人均碳排放从0.807吨增长至2.086吨,碳排放强度从1.781吨/万元下降至0.576吨/万元;高耗能产业化石能源消费减量化与垃圾低碳处理是未来碳减排的重点;强低碳情境下,人均碳排放将于2020年达到拐点,2021年提前完成能源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60%~65%的目标。
关键词:
湖北省 碳排放清单 碳汇 碳减排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冉澎铼 胡守庚 瞿诗进 童陆亿
中小尺度地区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评价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促进中小城镇有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基于后备建设用地数量、质量以及空间分布等多维要素,构建县域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评价体系,并以长江经济带中游武汉城市圈团风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维度下的后备建设用地状况差异显著,多维综合评价体系能够有效衡量县域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综合状况。具体而言,现有土地开发强度下,团风县后备建设用地数量状况较好,总面积达94.75 km~2,人均约278 m~2;但质量状况总体较差,高、中等后备建设用地数量少,分别仅占总量的14.81%与31.95%;空间分布上,部分后备建设用地距离集镇较远且分布相对零散不便于后期规模开发。镇域尺度综合评价显示,镇域间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差异明显,在全县大体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平原地区高、丘陵山地低的分布态势。总体上看,团风镇、回龙山镇与总路咀镇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较大,可作为后期重点开发建设区域。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春萍 程义娥
通过对湖北省林业产业发展的现实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分析,发现湖北省林业产业的整体规模正在日益扩大中,产业结构也在逐步调整中,而同时也存在着产业规模小,企业布局分散,整体效益低下,发展用地严重不足和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等问题,最后提出湖北省现代林业产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要坚持特色发展、集群发展、园区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以促进林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现代林业 林业产业 现实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