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04)
2023(17447)
2022(14755)
2021(13563)
2020(11493)
2019(25877)
2018(25700)
2017(49925)
2016(26783)
2015(29879)
2014(29758)
2013(29920)
2012(27605)
2011(24909)
2010(25277)
2009(23805)
2008(23255)
2007(20974)
2006(19006)
2005(16970)
作者
(79153)
(66287)
(65790)
(62795)
(42033)
(31694)
(29597)
(25978)
(25086)
(23701)
(22537)
(22414)
(21195)
(21113)
(20380)
(20121)
(19490)
(19280)
(18992)
(18840)
(16503)
(16499)
(15987)
(15227)
(14940)
(14744)
(14657)
(14548)
(13368)
(13121)
学科
(133591)
经济(133454)
(101274)
管理(87111)
(82677)
企业(82677)
方法(51741)
(49521)
数学(42054)
数学方法(41630)
业经(36067)
农业(33145)
(32597)
地方(30162)
中国(29901)
(25154)
(23186)
(22197)
财务(22125)
财务管理(22099)
企业财务(20941)
(20921)
技术(20576)
环境(20461)
(19568)
贸易(19557)
理论(19481)
(19286)
(18898)
(18689)
机构
学院(396805)
大学(390961)
(171885)
经济(168558)
管理(160371)
理学(138244)
理学院(136768)
管理学(134742)
管理学院(134043)
研究(133379)
中国(101643)
(82338)
科学(81272)
(75155)
(74883)
(67194)
业大(61771)
研究所(60969)
中心(60466)
(60365)
财经(59744)
农业(57557)
(54143)
北京(51466)
经济学(51314)
(49427)
师范(49042)
(47787)
(47537)
经济学院(46028)
基金
项目(265070)
科学(209575)
研究(195141)
基金(192927)
(166958)
国家(165459)
科学基金(143403)
社会(126025)
社会科(119184)
社会科学(119148)
(105575)
基金项目(103117)
自然(91827)
自然科(89608)
自然科学(89587)
自然科学基金(88013)
教育(86387)
(85676)
编号(79449)
资助(78446)
成果(62621)
重点(58739)
(58609)
(58138)
(56121)
课题(53306)
创新(51931)
国家社会(51746)
科研(49754)
人文(49643)
期刊
(204275)
经济(204275)
研究(117307)
(73782)
中国(72840)
管理(61076)
学报(60019)
(57744)
科学(57489)
农业(49911)
大学(46444)
学学(44552)
业经(36790)
(35550)
金融(35550)
技术(35116)
教育(33350)
经济研究(30792)
财经(29830)
问题(26610)
(25698)
(25403)
技术经济(22889)
世界(19584)
现代(19397)
资源(19019)
(18967)
科技(18890)
商业(18488)
理论(18071)
共检索到593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泽厚  刘向阳  李娟文  金涛  
本文阐述了武湖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环境综合整治是湖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优化的前提,按照武汉市生产力布局,建设与滠口工业密集区、阳逻经济开发区相配套的城郊型农业,是湖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优化的目标,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按生态经济功能分区建设各种生态农业模式,是湖区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优化的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明  王华新  龚金保  吴晓玲  艾继平  
一、湖北省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湖北省在最近6年加大创新力度,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促进本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GDP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提升了湖北经济在全国的位次。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显现,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湖北处于工业化中期,总体发展水平略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曹凑贵  
本文在全面分析湖北省生态农业研究及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北省生态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笔者认为: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湖北省应从提高全社会生态意识入手,加强对生态农业的领导和研究,积累经验,建立专家系统,从而建立现代化的高效生态农业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吕勇斌  刘汉成  凌远云  
按照湖北省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将其划分为较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三块经济区域 ;采用 CD生产函数模型 ,结合湖北省 1995— 1999年的农业统计数据 ,测定不同地区农业科技进步的作用。结果表明 :对农业总产值增长发挥作用的因素表现为 ,农用物质投入起着重要作用 ,农业劳动力投入作用的地区差异性明显 ,耕地面积投入起的作用不大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成反比。在此基础上 ,针对不同的发展区域 ,提出了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施正剑  吕勇彬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家来  李玲  邢付英  郑京津  王利民  
在比较分析湖北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对其森林生态资源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生态资源价值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地区经济越发达,其资源价值越高;湖北不同地区森林生态资源价值相差较大,每公顷资源经济价值量从1 000元到18 000元不等,资源价值年增长量最大相差10倍以上;湖北森林生态资源分为3种价值类型:Ⅰ类为高价值区,每公顷资源价值量达8 000元以上,Ⅱ类为一般价值区,为2 500~8 000元,Ⅲ类为低价值区,每公顷资源价值量在2 500元以下,不同经济价值类型区应采取不同的资源保护和发展对策;森林生态资源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增加投入使资源再生产与社会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昌军  曾建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波  杜建国  刘雪琪  
【目的】湖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生产的碳排放在总碳排放中占据较大的比重,碳排放所带来的温室效应和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基于此,通过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碳排放之间的协整关系,并对其进行误差修正,为湖北省未来的碳减排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基于6个主要方面碳源,测算了1993-2017年湖北省农业生产活动所导致的碳排放量,并分析农业碳排放的时空特征。进一步通过Kernel密度估计发现,湖北省各地市州农业碳排放的地区差距。最后,综合运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湖北省农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32%、2.21%,从总体来看环比增速呈现下降的趋势。农药、农膜、化肥、农用柴油、翻耕和农业灌溉等所产生碳排放年均递增率分别为2.23%、2.44%、2.40%、3.32%、0.44%和2.32%;通过Kernel密度估计发现,在此样本考察期间内湖北省各地市州农业碳排放的地区差距有明显的扩大。湖北省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的有:农业碳排放总强度,农药、农膜、农用柴油和灌溉等4类碳源导致的碳排放强度,且当湖北省人均农业总产值每增加1%时,农药、农膜、农用柴油和农业灌溉等4类碳源的碳排放强度分别增加了0.58%、0.59%、0.25%和0.15%,农业碳排放总强度便增加0.19%。【结论】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生产条件和地区发展战略不同,而导致地区间的农业碳排放差距越来越明显。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碳排放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这表明湖北省还处于传统耕作模式向绿色低碳耕作模式转型的关键期,并且这种发展模式已存在较长时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湖北省农业财务研究会是由湖北省内从事农村财务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省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2001年5月在汉成立,现有团体会员30个、理事会员107人。学会带动全省农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小高  朱冬辉  李德洪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魏丹  韩晓龙  曹明宏  
笔者从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环境安全4个方面,对1990年~2005年湖北省循环农业发展作出了实证分析和评价,找出了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泽柱  
从应对入世和促进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出发 ,湖北省荆门市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着眼“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坚持以质取胜 ,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 ,合理有效地配置农业生产要素 ,重点培育优势农产品产业 ,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 ,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专业分工方面收到了一些初步的成效。本文结合湖北荆门市的实际 ,就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郝丹璞  
[目的]农业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主导作用。评估湖北省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为今后统筹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协调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采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2009—2015年湖北省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容量及生态赤字,分析了该省各土地利用类型的人均生态足迹组分变化和各项农业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开发状况,对资源开发总体形势展开了评价。[结果] 2009—2013年湖北省人均生态足迹逐年递增,2014和2015年明显降低,但人均生态足迹远高于人均生态容量。能源用地、建筑用地和草地构成了湖北省人均生态足迹的主体,且开发强度呈上升趋势。其中,玉米、小麦、稻谷、蔬菜以及各类畜产品和水产品,部分能源资源的开发强度增强。[结论]湖北省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已超过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严重威胁到生态系统的稳态,土地资源的承载力面临较大压力。全省需要从改变消费和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类型,合理布局土地利用规划,发展高效农业资源利用模式等方面入手,提高农业资源的开发效率,降低人均生态足迹,维持生态容量。保证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事业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成  周晓时  陈莎莎  刘明迪  李谷成  李勤志  冯中朝  
为了解湖北省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分别基于农业生产布局结构以及农业要素投入结构2个视角,一方面利用耦合度指数的方法测算出农业生产结构与比较优势的契合度,回归分析二者耦合度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利用要素禀赋结构系数的方法测算出农业生产中要素投入结构的协调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水稻以及油菜生产结构的合理性对农民收入增长表现为显著影响关系,其中油菜和花生表现为正向影响,水稻为负向影响,玉米、棉花以及小麦并未对农民收入形成显著影响,而各种要素禀赋结构系数的极差与农民收入增长呈现负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志飞  
文章在分析湖北省旅游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方向的基础上 ,从资源结构、市场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等 5个方面提出了湖北省旅游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