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51)
2023(9562)
2022(8565)
2021(8150)
2020(6880)
2019(15938)
2018(15992)
2017(30928)
2016(16996)
2015(19171)
2014(19156)
2013(19060)
2012(17499)
2011(15623)
2010(15339)
2009(13762)
2008(13131)
2007(11074)
2006(9572)
2005(7960)
作者
(49497)
(40943)
(40607)
(38894)
(26246)
(19728)
(18367)
(16273)
(15644)
(14593)
(14304)
(13648)
(12887)
(12812)
(12650)
(12482)
(12432)
(12178)
(11649)
(11631)
(10354)
(9921)
(9889)
(9291)
(9168)
(9109)
(9096)
(9043)
(8199)
(8159)
学科
(65593)
经济(65523)
管理(46411)
(44081)
(35935)
企业(35935)
方法(31752)
数学(27688)
数学方法(27372)
(18845)
地方(16660)
(16348)
中国(15763)
(14921)
业经(14669)
农业(12881)
环境(11541)
(11418)
理论(10812)
(10653)
贸易(10647)
技术(10415)
(10277)
(9908)
(9475)
财务(9417)
财务管理(9403)
(9287)
教育(9086)
企业财务(8908)
机构
大学(234984)
学院(233725)
管理(96813)
(86858)
理学(84920)
经济(84789)
理学院(83953)
管理学(82356)
管理学院(81964)
研究(77625)
中国(55131)
科学(52391)
(50266)
(40518)
业大(39370)
(39231)
(37491)
研究所(36437)
中心(35024)
(33573)
(32022)
师范(31751)
农业(31693)
北京(31359)
财经(30747)
(28950)
(28024)
(27283)
师范大学(25788)
(25133)
基金
项目(171362)
科学(133677)
研究(123424)
基金(122971)
(107665)
国家(106780)
科学基金(91573)
社会(74946)
社会科(70821)
社会科学(70798)
(69650)
基金项目(67066)
自然(62201)
自然科(60515)
自然科学(60497)
自然科学基金(59371)
(57025)
教育(55711)
编号(50890)
资助(50492)
成果(40052)
重点(38074)
(36758)
(36403)
(35258)
课题(34637)
科研(33147)
创新(32865)
计划(31742)
大学(31207)
期刊
(92300)
经济(92300)
研究(65102)
中国(41007)
学报(40472)
科学(37172)
(36115)
管理(32874)
大学(30143)
学学(28421)
(26041)
教育(25638)
农业(25583)
技术(19848)
业经(16084)
(15580)
金融(15580)
图书(13835)
财经(13546)
经济研究(13482)
科技(13033)
(12669)
资源(12655)
林业(12345)
理论(12328)
问题(11918)
实践(11694)
(11694)
(11274)
(11082)
共检索到326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元平  刘胜祥  项俊  葛继稳  
对湖北省天然榉树的自然种群分布现状、种群特征及种群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北榉树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拔500~1 000 m地带,不同程度地分割包围在谷底和山腰,地理分布点呈收缩集群分布,种群规模较小;采用方差/均值法对榉树地理分布格局类型进行分析,其值=1.66>1,表明其分布点的地理分布趋于集群分布。湖北榉树种群星散间隔的地理分布形式,使地理分布点间产生空间间隔,成为相互间基因交错的障碍,而较小的种群规模,增加了遗传漂变的机率,导致遗传上的不稳定性增加,影响种群的生存能力,这些是导致物种趋向濒危的重要原因。湖北榉树种群这种分布现状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物种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生境的特定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勤欧  祝国瑞  
对经济与人口分布的均衡性、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的相关性进行科学的研究与分析,是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湖北省各个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文化、人口差异很大,影响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因素也各不相同。为了分析清楚湖北省经济与人口空间分布的现状,首先通过计算基尼系数和地理联系率,分析比较了湖北省主要经济部门与人口的空间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然后通过设计综合经济指数、文化水平综合均值,计算出湖北省综合经济水平与人口发展的相关关系。从经济部门的内部组成与外部综合经济实力两个方面,分析了湖北省经济与人口分布以及综合经济水平与综合人口素质的空间关系,为湖北省的经济布局和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意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庆  王道本  张顺和  但汉鸿  
采用菌核诱捕法从源于湖北省40个县市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及鉴定同腐烂菌核相关的真菌。结果表明:重要的菌核寄生菌盾壳霉(Coniothyriumminiatns)在湖北省分布于西北及西南部高海拔山区,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除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盾壳霉还可寄生三叶草核盘菌(S.trifoliorum)和小核盘菌(S.minor)。盾壳霉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温为20℃,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4,光对孢子的产生具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分生孢子萌发需95%以上的空气相对湿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可群  陈正洪  夏智宏  
利用武汉、宜昌等7个站点1961~2004年逐年、逐月太阳总辐射与日照百分率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湖北省太阳总辐射计算公式参数,推算出广大无辐射观测地区的逐年、逐月太阳总辐射;结合日照时数、晴天日数、阴天日数等指标,对湖北省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以全国太阳能资源区划为基础,制定了湖北省太阳能资源区划指标,开展了湖北省太阳能区划工作。结果表明:湖北太阳能资源北多南少,同纬度相比,平原多,山区少;太阳能资源夏季最丰富,尤其是8月,总辐射、日照时数、晴天日数均为全年最高,湖北东部秋季大气层结稳定,太阳能资源仅次于夏季;冬季虽然晴天较多,但由于太阳直射南半球,夜长昼短,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立源  李孝良  
研究收集了湖北省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共50个,测定与统计结果表明,水稻土中有效硅的含量主要取决于成土母质。其顺序为:石灰岩>灰紫红色砂页岩>近代河流冲积物和湖积物(Q4)>第四纪红色粘土(Q3、Q2)>花岗片麻岩>砂页岩。研究发现,水稻土有效硅的含量与土壤pH呈极显著正相关,可用于粗略指示土壤供硅能力。根据母质和pH特征判断,湖北省缺硅水稻土约占水稻土总面积的5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博严  张学彦  陶维强  
在全省范围设点普查,发现湖北省有白蚁15种,其中有6种为省内新记录,湖北省白蚁优势种有台湾泌乳白蚁、台湾黑翅土白蚁及黑胸散白蚁。台湾泌乳白蚁和台湾黑翅土白蚁对城乡房屋建筑、生活树木、江河堤防及水库堤坝等造成严重危害。进行白蚁种类、分布及危害的研究,为更有效地防治白蚁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林  陈其志  张舒  吕亮  喻大昭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光智  黄晓华  黄霞  宋国强  
根据多年来对湖北省酸雨的监测结果,报道了湖北省酸雨的时空分布规律。湖北省的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及以南和四川盆地以东的鄂西地区,降水的H+浓度由东向西、由北向南逐渐增大,酸雨的高峰期出现在夏秋两季。对降水中各离子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致酸物质以SO2为主,各地的制酸机制和酸性物质来源与当地污染源排放情况和气象条件有关。由于接地逆温、大气稳定度和大气混合层高度在湖北东西部地区的明显差异,东部地区降水的酸性物质来源有大气输送和局地污染源排放两种,西部地区降水中酸性物质的来源以局地污染源排放为主。对1996~2000年的酸雨量比率和酸雨检出率进行Daniel趋势检验表明:湖北省的酸雨范围在逐渐扩大,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剩富  胡守庚  瞿诗进  
探析城镇化水平与城市地价空间分布关系,有助于推动城镇间合理化地价竞争、协调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讨论了湖北省80个县(市、区)商业、住宅和工业地价在武汉城市圈等经济体协同发展下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详细分析各类地价与城镇化率的空间作用关系。结果显示:湖北省县域商业和住宅地价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呈微弱的集聚分布;工业地价空间分布差异相对较小,呈微弱的离散分布;各城市城镇化程度对地价的影响并未呈现一致的相关关系,而是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具体而言,城镇化对商业地价的正向作用表现为:鄂中地区>鄂东地区>鄂西地区;对住宅地价的影响作用表现为鄂东较鄂中地区敏感,且为正相关关系,而鄂西地区呈明显负相关;对工业地价的影响表现为正向关系,且鄂东地区>鄂中地区>鄂西地区。因此,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省域地价管理中,不仅应加强中心城镇地价与周边城镇地价的衔接,引导人口的集聚与分流,推进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经济体的城镇化协同发展;而且应该注重地价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杠杆作用,结合鄂东、鄂中、鄂西地域差异,分用途实施精准调控,遏制不正当地价竞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剩富  胡守庚  瞿诗进  
探析城镇化水平与城市地价空间分布关系,有助于推动城镇间合理化地价竞争、协调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讨论了湖北省80个县(市、区)商业、住宅和工业地价在武汉城市圈等经济体协同发展下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详细分析各类地价与城镇化率的空间作用关系。结果显示:湖北省县域商业和住宅地价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呈微弱的集聚分布;工业地价空间分布差异相对较小,呈微弱的离散分布;各城市城镇化程度对地价的影响并未呈现一致的相关关系,而是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具体而言,城镇化对商业地价的正向作用表现为:鄂中地区>鄂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萍  谢忠  周金莲  韩琦  
风灾是湖北省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每年对高层建筑施工、电力、通信设施等造成较大损失,还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利用湖北省1963~2011年的风灾灾情资料,分析了全省各地风灾灾情发生的频次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湖北省的风灾灾情与地理分布相关,全省风灾灾情可分为4个区域带,兴山-保康、宣恩、五峰-宜昌、荆州-公安一带,是风灾灾情出现的最大风险区,其中兴山、长阳两地为最高发频次地区,而鄂西北等地很少出现风灾灾情;其次,这些灾情,季节性较强,93.9%风灾灾情出现在春夏两季,而秋冬两季出现风灾灾情较少;从1963~2011的风灾灾情5个10a统计资料来看,风灾灾情出现增加的趋势,两个高峰年相隔约25a...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邱娟  李仁东  徐兴建  
湖北省是我国血吸虫病疫情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是我国血防工作的重点区域。近些年来,虽然湖北省的血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疫情仍时有发生,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的目标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由于钉螺是血吸虫病传播的唯一中间环节,灭螺、控螺就成为血防工作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鉴于此,对湖北省近期钉螺的地理分布进行了详细的制图与空间分析,对于确定灭螺、控螺的重点区域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首先收集整理了湖北省血吸虫年报及各县市的查灭螺资料,并利用软件ArcGIS软件将钉螺螺情数据导入数据库,建立湖北省钉螺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绘制了钉螺空间分布图,然后对钉螺分布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省内钉螺及钉螺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丹  李薇  
本文报道了湖北省不同类型土壤中砷的特征背景值及其含量范围,并描述了湖北省土壤砷的区域分布特征及与其它金属元素和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同时分析了影响湖北省土壤背景值的主要因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覃军  王海军  
1961年以来湖北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小,冬变暖夏变凉趋势明显,冬变暖区域集中在江汉平原南部及鄂东大部,夏变凉区域集中在鄂西北。年平均情况下最高气温有下降趋势,最低气温有升高趋势,夏季的最高气温下降幅度最大、中心在鄂西北,冬季的最低气温增加幅度最大、中心在武汉附近。年降水量有增加趋势,其分布格局是东增西减,南增北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敏  李书睿  倪国裕  
为了对湖北省农业干旱作出客观而科学的评价,本文从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出发,用“条件”水分平衡方法,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水分盈亏和同期作物需水量的农业干旱指标I=(P-Ep)/Q,并用此指标分析了湖北省近30年来主要干旱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结合各地各种类型各级干旱出现频次进行了农业干旱分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