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41)
- 2023(6319)
- 2022(5580)
- 2021(5131)
- 2020(4801)
- 2019(11194)
- 2018(11127)
- 2017(22053)
- 2016(12290)
- 2015(13974)
- 2014(14365)
- 2013(14521)
- 2012(13960)
- 2011(12514)
- 2010(12661)
- 2009(12075)
- 2008(12261)
- 2007(11163)
- 2006(9523)
- 2005(8469)
- 学科
- 济(52938)
- 经济(52891)
- 业(34224)
- 管理(30784)
- 方法(27366)
- 数学(24936)
- 数学方法(24751)
- 企(24065)
- 企业(24065)
- 农(16485)
- 中国(14436)
- 财(13904)
- 地方(13295)
- 险(11010)
- 保险(10916)
- 农业(10877)
- 制(10824)
- 学(10724)
- 银(10206)
- 银行(10183)
- 贸(10003)
- 贸易(10001)
- 业经(9754)
- 易(9682)
- 行(9582)
- 融(9288)
- 金融(9286)
- 务(8575)
- 财务(8562)
- 财务管理(8534)
- 机构
- 大学(179417)
- 学院(179291)
- 济(74113)
- 经济(72436)
- 管理(68743)
- 研究(59719)
- 理学(58435)
- 理学院(57754)
- 管理学(56697)
- 管理学院(56366)
- 中国(48866)
- 科学(38428)
- 京(37485)
- 农(36533)
- 财(35859)
- 所(31740)
- 业大(29922)
- 中心(29177)
- 农业(29141)
- 研究所(28926)
- 江(28776)
- 财经(28096)
- 经(25391)
- 北京(23232)
- 经济学(23080)
- 范(22556)
- 师范(22323)
- 州(22235)
- 省(21889)
- 经济学院(21183)
- 基金
- 项目(117371)
- 科学(90741)
- 基金(83985)
- 研究(83371)
- 家(72942)
- 国家(72316)
- 科学基金(61179)
- 社会(51625)
- 省(49066)
- 社会科(48705)
- 社会科学(48682)
- 基金项目(45144)
- 自然(40539)
- 自然科(39507)
- 自然科学(39492)
- 划(39354)
- 自然科学基金(38771)
- 教育(37994)
- 资助(35258)
- 编号(34404)
- 成果(27642)
- 重点(26588)
- 部(26125)
- 发(25361)
- 课题(23620)
- 创(23550)
- 科研(23165)
- 计划(22433)
- 创新(22154)
- 教育部(21859)
共检索到265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静 侯双双 姜会飞 霍治国 潘学标 毛飞 肖静 廖树华 卢志光
为准确和定量的评估洪涝灾害对棉花造成的风险,减少洪涝灾害对湖北省棉花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损失,以湖北省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近30年的气象资料和生育期资料,对湖北省洪涝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洪涝指数与降水距平百分率和降水标准化序列相关性显著。洪涝指数的计算过程涉及多个参数,运算过程复杂,而降水距平百分率和降水标准化计算相对容易,且数据容易获得,所以定义降水距平百分率或降水标准化作为划分洪涝致灾的指标。以此指标将洪涝导致减产的风险数值化,得到因洪涝导致减产的风险值分别为:襄樊10.5%,麻城16.1%,荆州4.2%。麻城棉花风险值最大,需要做好洪涝的防范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先富 戴梦琴 郝丹丹 吴庆双
洪涝灾害是制约区域粮食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情景分析技术从降水、土地利用、人口、GDP等方面构建复合情景;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对巢湖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巢湖流域洪涝灾害危险性由东南部向西北部减小;合肥市区的洪涝灾害易损性最大,和县的易损性最小。巢湖流域东南部洪涝灾害风险最大,西南部的大别山区风险较小,随着重现期的增大,流域的洪涝灾害风险也逐渐增大。模拟灾害发生的情景,并分析不同情景下的洪涝灾害风险,更能体现...
关键词:
情景分析 洪涝灾害 风险评价 巢湖流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宁思雨 黄晶 汪志强 王慧敏
洪涝灾害对产业系统造成的经济影响既有直接经济损失也有间接经济损失,而间接经济损失远远高于直接经济损失,研究间接经济损失对灾害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利用2016年湖北省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数据,从产业关联视角计算不同洪涝淹没水深下的产业部门间接经济损失。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淹没水深增加,不同产业部门受洪涝灾害冲击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相应增加。②大部分产业部门由于产业关联关系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高于直接经济损失;当淹没水深较小时,一些资产较密集的产业部门受洪涝灾害冲击较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于间接经济损失。③全社会总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呈非线性关系,且间接经济损失随着直接经济损失增加而增加;当淹没水深大于2.093 m时,间接经济损失约是直接经济损失的1.15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敏 杨宏青 向玉春
随着我国灾害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 ,从风险角度分析灾害已成为灾害分析的一种新视角 ,它有助于决策者进行灾害管理和制定减灾策略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优技术政策 ,防患于未然。雨涝灾害是湖北省最严重的气候灾害之一 ,据统计 ,湖北省平均每年受雨涝危害的农田面积为 80 .6 2万hm2 ,成灾面积为 47.0 7万hm2 ,特别是 80年代以来湖北省工农业生产重地江汉平原和鄂东雨涝事件明显增多 ,严重威胁和制约着我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原理 ,在分析湖北省雨涝灾害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及承灾体的抗灾能力的基础上 ,综合评价了湖北省雨涝灾害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游 王绍强 葛全胜 周蕾
2010年夏季江西省发生多轮洪涝灾害,灾情十分严重。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以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地区为研究对象,从洪涝灾害的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与防洪能力4个角度出发,选取降水、地形、水系、人口、经济、生态及圩堤等10个评价要素指标,采用90 m分辨率DEM、1960~2005年84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量、2003~2008年江西洪涝灾情数据、2009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2005年江西省土地利用数据,以1 km单元格为基本评价单位,利用GIS空间分析与建模功能构建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数模型,对江西省重大洪涝灾害进行综合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能成功应用于区域尺度,研究区洪灾风险分布呈现以江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兰芳 彭蝶飞 邹君
农业洪涝灾害是洪水与农业易损性综合作用的结果,减灾就应从减少洪水的发生频率和降低农业洪涝灾害的易损性入手。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目前人类还很难改变洪水的发生过程,那么降低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就成为减灾的主要措施,为此灾害易损性评价就成为灾害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洪涝灾害系统特征,本文给出了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概念,认为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是指在一定的农业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背景下,特定区域农业系统敏感于洪水威胁的属性。它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和农业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选取汛期降水量、农业产值等8个因子作为湖南省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县域为评价单元,对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进行了量化评价,结果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俊锋 杨月巧 杨佩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减灾能力在灾害系统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不同的减灾能力对自然灾害灾情的影响可能很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认为在灾害系统结构和功能体系中应加入减灾能力要素,并提出灾害系统应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减灾能力复合构成。区域灾害系统功能体系由致灾因子风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脆弱性和减灾能力抵御性复合构成,形成了文章提出的考虑减灾能力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理论。该理论认为假定在孕灾环境相对稳定情况下,洪涝灾害综合风险与一定强度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和一定强度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正相关,与灾害发生区域减灾能力的抵御性呈负相关,给出了洪涝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并给出了致灾因子概率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阳生 李绍清
湖南最大的忧患是水患,其境内几乎每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90年代以来,湖南的洪涝灾害程度有加重趋势。本文针对湖南农业发展中的洪涝灾害问题,分析了洪涝灾害的特点、特征、成因,提出了湖南洪涝灾害防治的对策。
关键词:
洪涝,农业灾害,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杰 吴明业
[目的]开展对不同重现期暴雨淹没深度模拟研究,分析皖南地区不同重现期下暴雨洪涝灾害淹没情况和不同承灾体的风险区划情况,为皖南地区防洪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采用算术平均值方法计算面雨量及雨型分布,通过广义极值分布函数拟合,得到拟合参数和不同重现期下日致洪面雨量,利用FloodArea模型计算暴雨淹没深度图谱。即利用皖南地区19612014年降水数据,结合人口、GDP及土地利用类型研究分析皖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和区划。[结果]皖南地区各子流域暴雨日分布特征及致洪面雨量有很大区别,牧龙河、黄湓河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东海 张双双
文章针对风险评估中的不确定信息问题,提出了基于熵AHP和D数理论的方法对洪涝灾害风险进行评估。首先将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的第三级指标用D数表示,同时引入结构熵权法确定相应各级指标的权重,进一步基于D数合成法则给出了各地洪涝灾害风险大小的排序方案,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风险评估 洪涝灾害 D数 结构熵权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缪启龙 陈鑫 俞布 潘文卓 宋健
暴雨洪涝灾害是一个多因素耦合的复杂系统,在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基础上,根据杭州市1959~2009年的降水资料、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要素,综合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以及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区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考虑到降水、地形、水系以及GDP和耕地等因子,通过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编制以100m×100m栅格为基本评价单元的杭州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区划结果表明杭州暴雨洪涝风险东北部高于西南部。杭州暴雨洪涝风险高值区主要在杭州市区、余杭区、临安市、富阳市和桐庐县的富春江流域、淳安千岛湖西南部地区。暴雨洪涝风险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山谷、河边、江边、人口密集地区等区域。
关键词:
暴雨洪涝 风险 模糊综合评价 空间分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廖永丰 聂承静 杨林生 李海蓉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洪涝灾害愈加频繁,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评估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成为当前灾害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灾害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阐述了洪涝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评估的概念、内容、评估的基本思路和监测预警的技术方法。本文提出:①应结合中国实际,加强洪涝灾害的基础研究,深入机理层面探索洪涝灾害的孕育、发生机制,以及减少洪涝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分析的不确定性。②以研究技术手段的进步促进洪涝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评估的发展,改进传感器性能,提高监测精度;综合多源遥感和各种基础数据;进一步发展"3S"集成技术。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风险 监测预警 评估 综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杰 吴明业
[目的]开展对不同重现期暴雨淹没深度模拟研究,分析皖南地区不同重现期下暴雨洪涝灾害淹没情况和不同承灾体的风险区划情况,为皖南地区防洪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采用算术平均值方法计算面雨量及雨型分布,通过广义极值分布函数拟合,得到拟合参数和不同重现期下日致洪面雨量,利用FloodArea模型计算暴雨淹没深度图谱。即利用皖南地区1961~2014年降水数据,结合人口、GDP及土地利用类型研究分析皖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和区划。[结果]皖南地区各子流域暴雨日分布特征及致洪面雨量有很大区别,牧龙河、黄湓河等流域致灾暴雨普遍偏强,漳河、青弋江等流域致灾暴雨普遍偏弱。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的一致性表现为各类承灾体风险等级均呈现10年一遇和20年一遇重现期较小,50年一遇重现期中等,100年一遇重现期较大的特点;区域性体现在对3种承灾体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其中人口分布集中,GDP分布相对分散,建筑用地情况和人口分布基本吻合,耕地面积比人口和GDP更广泛。[结论]皖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不同承灾体的风险区划呈现一致性和区域性特征,暴雨洪涝灾害不同重现期与人口密集区、经济发达地区、建筑用地、耕地附近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等级呈现一致性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建武
湖北省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省份之一 ,其中旱涝灾害尤为严重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首先研究了湖北省旱涝灾害的基本特征 ,认为按出现时段 ,洪涝可分为梅涝、盛夏涝、春涝和秋涝 ,干旱可分为伏秋干旱、春夏干旱、秋季干旱和冬季干旱 ,因而具有季节性 ;认为按灾害严重程度 ,干旱可分为鄂东北干旱严重区、鄂东中部伏秋旱严重区、鄂西北春夏旱严重区和鄂西南干旱不严重区 ,洪涝可分为鄂东中部和江汉平原梅涝区、鄂东北和鄂东南春梅涝严重区、鄂西南夏秋涝区和鄂西北和三峡河谷少涝区 ,因而具有区域性 ;此外 ,还具有延续性、阶段性、周期性和连发性等特征。分析了湖北省旱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因素 ,认为旱涝灾害是在天...
关键词:
旱涝灾害 基本特征 成因 湖北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煊溢
农业洪涝灾害包括农业遭遇台风、洪水、暴雨等洪涝灾害,对于浙江省来说,台风造成的洪涝灾害最为广泛也最为严重。大灾过后,主要靠政府财政来进行灾后重建和各种善后事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政府的压力很大,对受灾户的补贴和扶助也并不能到位,显然我国缺少这种巨灾风险保障机制。而洪涝灾害已成为影响浙江农业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现实也使得巨灾保险这一话题又被推向前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